第56章 八九對九轉

黃飛虎在蘇護到達的第二天,便帶着大軍出營,來到城下挑戰。姜子牙聽到黃飛虎在城下挑戰,卻是撐着病體,帶兵出城迎戰。

那邊黃飛虎也是帶着崇黑虎與蘇護來到陣前,身後列着袁洪、鄭倫、楊任、黃天化、文聘、崔英、蔣雄、蘇全忠、黃天祥,以及梅山六兄弟,高明、高覺兄弟二人,一溜排開,加上身後的二十萬大軍,確實蔚爲壯觀。

這便袁洪見姜子牙出陣,便拍馬上前,喊道:“吾乃冀州上將袁洪,誰敢與我一戰!”聲音傳遍數十里方圓。

姜子牙知道這第一戰極爲重要,便目示衆人中功力最高的楊戩,讓楊戩出戰,打敗冀州戰將,先聲奪人。

楊戩也知道姜子牙的意思,便拍馬而出,喊道:“袁洪修要張狂,看吾楊戩來會你。”

袁洪見狀也不說話,直接抄着手中的水火一氣棍,向楊戩打去。楊戩卻是也不示弱,仗着三尖兩刃刀殺向袁洪。

只見二人的兵器狠狠的撞在了一起,朝歌這邊,知道袁洪底細的,都在暗笑,想道:“傻瓜,那袁洪的水火一氣棍,重達一萬八千斤,袁洪自己更是力大無窮,世所罕見,他全力打出的一棍,你也敢硬接。實在是不知死活。”

西歧這邊衆人心中也在暗笑,想到:“楊戩力大無窮,手中的兵器更是天下少有的神器,更兼八九玄功奧妙非凡,豈是你敢硬接的?”

交手的結果,卻是令雙方均大吃一驚,只見二人的兵器狠狠的撞在了一起,發出一聲震耳欲聾地巨響。兩件兵器抵在一起,卻是打了個平手。

楊洪與楊戩。二人也是吃了一驚,想道:“這是哪裡冒出來的,怎地如此厲害,這一身肉身神通恐怕不在我之下,不知其修煉的是何種功法。”

棋逢對手,卻是令兩人戰意高昂,雙方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濃濃的戰意。二人奮力推開對手,便各施手段,一陣大戰,只聽巨響連連。震得衆人耳鼓欲裂。四周更是罡風四溢,將兩人身後的衆人,吹了個人仰馬翻。

蘇護見到此景,說道:“西歧確實藏龍臥虎,這名叫楊戩的戰將,竟然能與袁洪戰個平手,確實厲害非凡。”

黃飛虎說道:“當年見到袁將軍之時。便知其勇武,不料其竟然悍勇至此。”

黃天化聞言有些不服氣的說道:“那楊戩乃是西歧第一戰將,神通非凡,更兼力大無窮。那袁洪恐怕不是對手吧,此時不過是一時被袁洪所趁,未曾緩過氣來。待其緩過氣來。恐怕就是袁洪落敗之時。”

蘇護雖然有些奇怪,黃飛虎的這位長子。似乎有些不對。但還是說道:“若說神力,本侯還未曾見過比袁洪力大之人,袁洪手中的那一根水火一氣棍,重達一萬八千斤,常人就是被壓住也壓死了,在袁洪手中,卻是如燈草一般。”

黃天化聞言吃了一驚,仔細看了袁洪一眼,又說道:“就算力大又能如何?那楊戩乃是道德之士。身具神通,有七十二般變化,實是厲害之極。”

蘇護聞言也有些詫異,說道:“袁洪卻是也有七十二般變化,如此說來,這二人倒真是棋逢對手,難分伯仲了。”

黃天化聞言卻是大爲吃驚,說道:“袁洪也會七十二般變化,難道這袁洪也是玉鼎真人地弟子?”

蘇護說道:“哦,原來那楊戩是玉鼎真人的弟子。雖然本侯並不知道袁洪師從何處,但是絕對不是玉鼎真人的弟子。”

衆人聽到蘇護與黃天化的對話。卻是對這一戰更加的期待,那二人也是不負衆望,一場大戰,從早上打到晚上,卻是不分勝負。”

兩方主帥見天已黑,己方大將又一時不能得勝,便雙雙鳴金收兵。雙方收兵回營,約定明日再戰。

待回到城中,姜子牙便將楊戩、哪吒等人找到相府。楊戩剛一進入姜子牙的臥房,姜子牙便問道:“楊戩,近日與你交戰的那人,本事如何?與你相較誰高誰低?”

楊戩沉吟片刻,說道:“師叔,那袁洪所修玄功,與我相似。均是一肉身神通爲主,不過那袁洪地功法似乎不全,不能發揮全部的實力。”

姜子牙聞言說道:“那就是說,你能戰勝袁洪了?”

楊戩搖搖頭說道:“袁洪雖然功法不全,但是他的力氣卻是大於我。所以,我要戰勝袁洪,卻也是極爲不易。”

姜子牙聞言滿臉的失望,說道:“難道我西岐就這樣完了嗎?鬥將無法取勝,城外數十萬大軍又退不得,唉……。”

楊戩聞言說道:“師叔不必太過擔心,想來的天下定要受一番苦難,天意我西岐有此一劫,不過想來吉人天相,自會又能人到我西岐,助我等破敵。”

姜子牙想起下山之時老師所說,心中確實安定了許多。

同時在黃飛虎大帳之中,黃飛虎也向袁洪問道:“袁將軍,那楊戩本事如何?袁將軍可能戰勝他?”

袁洪說道:“元帥放心,那楊戩本領確實高強,但還不在我眼中,今日不過是因爲,莫將許久未曾遇到棋逢對手之人,而且神通與我相似之人,遂忍不住想與其較量一番。帶明日莫將出戰,莫將定然將其拿下,以震我軍威。”

黃飛虎聞言笑道:“那明日就全靠袁將軍了。”

就在這時,金靈聖母確實來到了帳中。原來金靈聖母雖未出帳,但還是感覺到有兩位,神通不凡之人在陣前交手。

待黃飛虎收兵之後,便來到黃飛虎帳中,想看一看黃飛虎請來的時何人。

待走進帳中,確實看見袁洪站在那裡,遂笑道:“貧道還以爲時那位道友前來,沒想到是你這隻小

袁洪也是有些驚訝,說道:“原來師叔也在此地。既然師叔在此,我等卻是不用來了,直接可以打道回府了,又師叔一人,足以讓西岐城萬劫不復。”

金靈聖母說道:“那西岐城中不過是一些小輩,貧道還做不出欺凌小輩之事,還是等闡教,十二金仙中地人物來了再說。”

說完便不再理會衆人,轉身出了黃飛虎帥帳,向自己的營帳走去。出去地時候,卻是看了崇黑虎一眼。

崇黑虎從袁洪,稱呼金靈聖母師叔之時,便知道金靈聖母乃是截教的修士,此時見金靈聖母看向自己,忙稽首道:“晚輩崇黑虎見過前輩。”

金靈聖母微微點了一下頭,便出去了。

黃飛虎又說了一些鼓勵士氣的話。便讓衆將散去,準備明天地大戰。

第二天黃飛虎率大軍,來到西岐城下,讓士卒前去叫陣,西岐大軍確實得到姜子牙的命令,不得出城作戰。違者立斬。

黃飛虎讓數百名大嗓門的軍士,在西岐城下叫戰、喝罵。將西岐城中,從武王姬發,丞相姜子牙以下,有名有姓的文武官員,從祖宗到後代,罵了個遍。

城中衆將都受不了城外軍士的辱罵,紛紛請戰,要出去教訓朝歌軍士。

姜子牙確實閉門不見,只放出話來誰若是出戰。便是人頭落地。

衆將都是憋着一口氣,在姜子牙這裡碰壁之後,便到王宮去求武王姬發,讓姬發允許衆將出城,與朝歌大將一戰。

www▪ тt kΛn▪ ¢ o

姬發此時也是,被城外軍士罵的惱怒非常,但是姬發知道,若是姜子牙也沒辦法地話,自己就更是無能爲力,便下令衆將一切聽從姜子牙安排。作戰之事,只需向姜子牙稟告即可。不必前來找他。

衆將無奈,只得在府中聽着城外的辱罵。

三日後,黃飛虎卻是未曾派出軍士罵陣,而是直接揮軍攻城。原來黃飛虎自,抽調崇黑虎大軍前來之後,便在準備攻城器具,想在萬一無法可想的情況下,用人海淹死西歧。

這數日來,一切攻城器具都已準備完畢,黃飛虎間西歧也無出城決一死戰之意,今天便不再罵陣,而是指揮數十萬大軍,從四門攻城。

只見朝歌軍士一聲大喊,扛着撐杆、箭樓、原木、投石車等攻城之物便向西歧城衝去。此時攻城卻是還沒有後世的雲梯,要想上城,就必須用撐杆。

這撐杆是一數丈長地木杆,頂端爲月牙狀,由一名軍士在前,二倒五名軍士在後推着木杆,讓前方的軍士一陣疾跑,順着城牆跑上去。

黃飛虎一開始攻城,整個西歧城關顯示出,姬氏一族數百年來積累的力量,只見西歧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帶着兵器戰甲,走上城頭,協助西歧軍士守城。而老弱婦孺則走上城牆,準備守城所需的物品,爲大軍守城做一些準備。

七十萬大軍日夜不停的攻城,令冀州城中的軍士睏乏不已,而黃飛虎地大軍卻是一半一半地輪換,士卒都有休息地時間。

姜子牙也是強撐着病體,指揮士卒守城,武王姬發也多次來到城牆之上,鼓勵士氣。

這日姜子牙指揮軍士,擊退黃飛虎的一次進攻之後,便回到相府休息。剛躺下便聽到門外下人喊道:“相爺燃燈道長前來拜訪。”

姜子牙一聽,頓時精神百倍,從牀上跳起來,光着腳就跑到門外,對站在門外的燃燈道人說道:“師兄終於來了。”

燃燈道人看着姜子牙光着腳跑出來,笑道:“子牙,我等修道之人,最重的便是修心,你如此心性不定,如何能夠修成正果。”

姜子牙低頭看了一眼,說道:“吾卻是太過高興了一點。”說完忙將燃燈讓到府中,隨後讓僕役將燃燈領到書房,自己去臥室換了衣服,纔出來。

來到書房之後,姜子牙忙向燃燈道人問道:“道兄,此時黃天化近百萬大軍圍城,眼見我西歧即將滅亡。道兄可有法教我?”

燃燈道人說道:“子牙莫要擔心,西歧代商乃是天數,雖中間略有波折,但是天意如此,那是誰也改變不了的,子牙不必擔心。”

姜子牙又問道:“道兄,此時黃飛虎大軍在外,我城中糧草連年征戰,已是不足,若是不能擊退黃飛虎大軍,恐怕……。”

燃燈道人說道:“只要將爲首幾人擊殺,那幾十萬大軍,不戰自敗。”

姜子牙說道:“可是那朝歌軍中確是能人無數,幾員戰將都是厲害無比,連楊戩都不是對手,我城中實是無人能敵啊!”

燃燈道人說道:“明日你自管出城,朝歌軍中戰將,又貧道來對付。”

姜子牙大喜,說道:“多謝師兄相助。”

第二日,姜子牙在楊戩、哪吒等人地簇擁下,一聲炮響,打開城門,來到西歧城外。

黃飛虎聽到姜子牙出城,也是大喜,忙令大軍後退數裡,讓出一片空地,以便和姜子牙鬥陣。

黃飛虎騎着五色神牛,來到兩軍陣前,對姜子牙說道:“姜子牙,我天朝百萬大軍在此,你西歧城破不過是早晚之事,你若勸姬發早降,還不失富貴,若是負隅頑抗,城破之後,難免性命難保,祖宗家廟被毀。”

姜子牙說道:“武成王,我西歧乃是聖明之主,定能代商而有天下,王爺若是早日歸降,我主定當以王位待君,共享富貴。”

黃飛虎聞言冷很一聲,說道:“既如此,你我也無什麼話好說,袁洪,拿下姜子牙。”

袁洪聞言,拍馬而出,喊道:“姜子牙休走,留下頭來。”

第44章 趙公明兄妹險遭劫第29章 釋迦隕落第1章 統合妖族第43章 清虛到來第5章 袁洪折節結六怪第41章 五仙子西岐助陣第5章 帝失德蘇護反商第35章 混戰第53章 金靈聖母出山第42章 五方陣第8章 澹臺滅明第19章 明王隕落(下)第9章 魔寶出世天地驚第98章 星辰精華第19章 燃燈隕落大日逃第7章 定海神珠第3章 第一目標第32章 準提戰敗第48章 天數?第16章 帝辛繼位第19章 燃燈隕落大日逃第67章 雷鋒塔2第28章 破陣(一)第13章 鄭袁二將揚威第36章 巫族的未來第30章 東海城下羣仙鬥第4章 傷知己后羿射日 欲滅巫妖皇閉關第73章 寶蓮燈第59章 呂嶽施瘟清虛朝聖第7章 救蒼生女媧補天 大劫至通天立教第14章 三方聞訊皆算計 玄都碧遊宮送丹第92章 清虛硬闖大赤天3第8章 不周山原始傳道 救道友紅雲結怨第32章 破陣(五)第53章 半洲之地第25章 七聖三上封神榜 清虛證道準成聖第37章 烏巢禪師第38章 王憲第14章 三方聞訊皆算計 玄都碧遊宮送丹第16章 二霄結因大荒山 蒼甲真人蒙心智第14章 佛道鬥第56章 八九對九轉第68章 宮崇受傷第15章 立教第25章 餘波第6章 北伯大戰冀州城第24章 封神將起第34章 四方雲動第3章 紫霄宮中第20章 血海困蜀山第77章 蜀山崑崙3第9章 比武第20章 八仙下界第24章 封神將起第28章 聞仲身返朝歌城第27章 四聖入陣第16章 六聖戰混沌2第69章 大興城破第43章 戰3第8章 得佳徒卻失子牙第5章 餘波第62章 兄弟齊聚第24章 各方謀劃第53章 靈教大敗第25章 七聖三上封神榜 清虛證道準成聖第1章 遷都第65章 準提到清虛亦至第44章 瞞天過海第17章 西岐陰謀第42章 戰2第62章 兄弟齊聚第35章 蚩尤重生第13章 南極仙翁論道門第52章 申公豹說反黃天化第70章 誅仙陣破第68章 宮崇受傷第101章 孫臏下山第18章 雲中子到來2第18章 鐵扇公主第13章 清虛碧遊宮繳旨 祖巫妖皇皆算計第12章 準提前來第40章 威名永存第32章 禪宗第16章 袁洪戰隨塵第31章 東海城下羣仙鬥2第48章 準提再現第10章 欲轉世冥河相阻 了因果清虛相阻第27章 四商封神 驚聞機密第20章 八仙下界第61章 姜子牙金臺拜將第28章 巫妖大戰至尾聲 祖巫帝俊雙隕落第41章 五仙子西岐助陣第62章 兄弟齊聚第21章 金霞洞妙君拜師第44章 趙公明兄妹險遭劫第18章 廣招賢西岐大治第30章 偷襲第29章 孔宣東海會古佛第77章 蜀山崑崙3第6章 碧遊宮師徒朝聖 祖巫鬥不周山倒
第44章 趙公明兄妹險遭劫第29章 釋迦隕落第1章 統合妖族第43章 清虛到來第5章 袁洪折節結六怪第41章 五仙子西岐助陣第5章 帝失德蘇護反商第35章 混戰第53章 金靈聖母出山第42章 五方陣第8章 澹臺滅明第19章 明王隕落(下)第9章 魔寶出世天地驚第98章 星辰精華第19章 燃燈隕落大日逃第7章 定海神珠第3章 第一目標第32章 準提戰敗第48章 天數?第16章 帝辛繼位第19章 燃燈隕落大日逃第67章 雷鋒塔2第28章 破陣(一)第13章 鄭袁二將揚威第36章 巫族的未來第30章 東海城下羣仙鬥第4章 傷知己后羿射日 欲滅巫妖皇閉關第73章 寶蓮燈第59章 呂嶽施瘟清虛朝聖第7章 救蒼生女媧補天 大劫至通天立教第14章 三方聞訊皆算計 玄都碧遊宮送丹第92章 清虛硬闖大赤天3第8章 不周山原始傳道 救道友紅雲結怨第32章 破陣(五)第53章 半洲之地第25章 七聖三上封神榜 清虛證道準成聖第37章 烏巢禪師第38章 王憲第14章 三方聞訊皆算計 玄都碧遊宮送丹第16章 二霄結因大荒山 蒼甲真人蒙心智第14章 佛道鬥第56章 八九對九轉第68章 宮崇受傷第15章 立教第25章 餘波第6章 北伯大戰冀州城第24章 封神將起第34章 四方雲動第3章 紫霄宮中第20章 血海困蜀山第77章 蜀山崑崙3第9章 比武第20章 八仙下界第24章 封神將起第28章 聞仲身返朝歌城第27章 四聖入陣第16章 六聖戰混沌2第69章 大興城破第43章 戰3第8章 得佳徒卻失子牙第5章 餘波第62章 兄弟齊聚第24章 各方謀劃第53章 靈教大敗第25章 七聖三上封神榜 清虛證道準成聖第1章 遷都第65章 準提到清虛亦至第44章 瞞天過海第17章 西岐陰謀第42章 戰2第62章 兄弟齊聚第35章 蚩尤重生第13章 南極仙翁論道門第52章 申公豹說反黃天化第70章 誅仙陣破第68章 宮崇受傷第101章 孫臏下山第18章 雲中子到來2第18章 鐵扇公主第13章 清虛碧遊宮繳旨 祖巫妖皇皆算計第12章 準提前來第40章 威名永存第32章 禪宗第16章 袁洪戰隨塵第31章 東海城下羣仙鬥2第48章 準提再現第10章 欲轉世冥河相阻 了因果清虛相阻第27章 四商封神 驚聞機密第20章 八仙下界第61章 姜子牙金臺拜將第28章 巫妖大戰至尾聲 祖巫帝俊雙隕落第41章 五仙子西岐助陣第62章 兄弟齊聚第21章 金霞洞妙君拜師第44章 趙公明兄妹險遭劫第18章 廣招賢西岐大治第30章 偷襲第29章 孔宣東海會古佛第77章 蜀山崑崙3第6章 碧遊宮師徒朝聖 祖巫鬥不周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