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說的就是道理

沈煉輕輕頷首,答應了下來。土地連忙將自己家人的信息告知沈煉,他說出來後,心結去了大半,神光比過去要清冽了一些。

可見雖然是敕封的神祗,如果明心見性,依舊是有機會窺到大道,當然希望會非常渺茫而已。

土地有所精進本是好事,只不過突然間,斜刺裡衝出一根鞭子,似靈蛇吐信,將他輕輕叼走。土地只來得及哎喲一聲,轉瞬就到了後山。

後山沒那麼多銀杏,到處都是青翠的松柏,土地撞到一棵松樹上,許多松針紛紛落下,一枚松果砸在他腦門上,登時額頭起了個包。

要說他好歹也是個陰神,本不會受傷,可是松果上有特殊的法力,能夠傷害到他,纔出現這種情況。

他茫然擡頭道:“哪位仙長戲耍小老兒。”

“小土地,我問你一件事,上午的時候,鎮上突然金芒萬丈,究竟是什麼東西引起的。”從樹上悠悠落下個乾淨利落的少年,看起來不過十三四歲,十分俊秀,只是眉毛長得略顯凌厲。

土地知道沈煉就在左近,怎麼敢隨口就把他說出去,自然閉口不言。只是他希望沈煉快點出現,那鞭子落在他身上,像是他剋星一樣,讓他半點招架之力都沒有。

沈煉沒有隱藏,施施然走出來,說道:“鎮上的動靜是我弄出來的,你何必去爲難這個土地。”

少年有些吃驚,他之前一點感應都沒有,這個人怎麼出現的。他戒備道:“我是青羊宮的弟子李青蟬,道友是什麼來頭。”

李青蟬來頭並不小,他前世拜在了元洲有名的散仙許天都坐下,只是一不小心犯了殺劫,損傷肉~身,纔會重新投胎。那許天都天縱之才,憑藉一部前人的功法,加上自己百折不回的道心,終於成仙了道,只是他修行的功法,到底偏激了點,他能成功,算是個異數,李青蟬之所以會犯殺劫,跟他傳下的法門不無關係。

因此李青蟬轉生之後,便請自己的知交好友,青羊宮的尹仙君將李青蟬收入門牆,希望他這一世有所成就。只是李青蟬這一世的父母還健在,他又是家中獨子,故而尹仙君沒有將他帶回青羊宮,只是傳了道法,讓他在家中修煉,等他成親生子後,便可迴轉青羊宮繼續修行更深的仙法。

而許天都也給了他一條打神~鞭作爲防身之物。

李青蟬不但仙道上有後臺,這一世的父親亦是青州府的總兵,因此脾氣有些驕縱,只是在家裡經常有父親訓導他,不敢肆意妄爲,所以一得空就要出門。

他也是有慧心的,如果遇上了修行高人,就先一步報出家門,人知道他是青羊宮弟子,又沒犯下大錯,一般都不會教訓他。今天他出了府城,準備去打獵,忽然見到白家鎮有萬丈金芒,惹人注目,故而來看看發生了何事。

爲免意外,到了青霞山,他就先用打神~鞭將土地拘出來,詳細盤問才做計較。

哪知道還沒問出實情,正主就出現了。

李青蟬雖然修行淺薄,可到底修了青羊宮的正法,又有些前世的根基,只瞧見沈煉道氣氤氳,似有霞光環繞,必然是神魂出體。

現在又是白日,對方一派怡然,可見修爲之深,他哪裡開罪得起,故而趕緊報出家門。

沈煉倒也不意外,修行人狂悖無禮的終歸是少數,多數人都是曉得進退之禮,畢竟世人修道本是求長生,而非江湖好漢,爲一時意氣,就要見高低生死。

修道人中,並不是沒有這類人,但那多半是其選擇的修行道路本就如此。

沈煉道:“你我本無冤仇,我是沒必要爲難你的,只是你年紀輕輕,氣焰顯得囂張了點,如果今天我只是個尋常修士,豈不是也要像土地一樣挨你的鞭子,所以還是得給你點懲戒。”

李青蟬道:“我是青羊宮的弟子,要受懲罰也有我師父,道友仗着修行比我高就可以教訓我,那麼別人豈不是也可以仗着修行比你高來教訓你,當然,今天的事,我算是做的過了點,我向土地公賠罪好不好。”

沈煉笑了笑道:“你先是頂了一句,又是服軟,若論做人的手段,倒也不差,可我又不是凡夫俗子,何必跟你說扯道義,我要教訓你是覺得你該被教訓,這便是理由。”

李青蟬暗道苦也,今天算是沒看黃曆,遇到個自修我道的異人。他是青羊宮的弟子,要是被別派高人教訓,丟的可不是自己的臉,因此李青蟬心意一絕,一鞭子抽在樹上,漫天松針飛落,好似弓弩出擊,要把沈煉擋住,自己卻從遠處遁去。

可他沒跑出十丈遠,就看到沈煉立在前方,笑着看他。

李青蟬知道對方道行遠勝過他,逃是逃不掉了,一咬牙鞭子抽過去。只見一條白芒,快如閃電,抽到了沈煉身上。

可是鞭子未及沈煉袍服,就被沈煉伸出指頭彈中鞭梢,瞬時間白芒化爲白煙,李青蟬只覺得手心一空,再瞧過去,沈煉手裡就多了一個鞭子。

沈煉道:“東西我沒收了,你用這鞭子一共打了三十五個人,雖未傷人性命,可也教人痛苦,今天我就原原本本的還給你。”

李青蟬道:“我就打了三十四個人。”說完之後,他就知道錯了,因爲他沒算上沈煉。而且最可怕的是,對方怎麼了解得如此清楚。

來不及細想,李青蟬已經慘呼起來。

過往只有他拿鞭子抽別人,哪裡有被抽打的時候。這打神~鞭打在身上可不是肉疼,而是作用於神魂上。就算鐵漢,捱了一鞭子,都得痛哭流涕。

李青蟬一口氣,捱了三十五鞭子,七竅都冒出魂煙來。

而且沈煉一報還一報,每次出鞭子的力道都跟他打人時一般無二。

打完之後,李青蟬腦子裡一團漿糊,不知東南西北,不知前後左右,只能倚在樹邊。

沈煉也不看他,一指點在土地公身上,替他治了傷,飄然下山而去。

(。)

第75章 神秘的妖第64章 無情未必成正果,有情卻累此仙身第41章 月光如刀第152章 南天門第111章 歲月無情第267章 天地一體第218章 邪神第14章 美好的現在第83章 孤身而入第16章 投我木瓜,難以爲報第47章 人生難得一場醉第72章 長生咒第66章 破山第140章 得法忘法第198章 再見清水第55章 道魔第26章 冢中枯骨細思量,紅塵真仙說命格第18章 來客第81章 劫身第38章 不滅第36章 莫道仙人能救世,但憑此心赴前程第54章 月夜李下學仙法,只是教人打不着第144章 心法第114章 道味第143章 無親無私第70章 有求第130章 天魔不滅第129章 三年之約第23章 帝丘第33章 太虛神策第97章 往來自如第78章 綠蘿第252章 條件第193章 正一道的符法第188章 玉樹雜銀花第69章 敕封神靈第55章 唯有劍道獨尊第188章 玉樹雜銀花第67章 原來是你第9章 畫中道士第92章 紅衣教主第175章 只見妖王去又來第173章 器成第180章 請寶貝轉身第131章 入陣之前第230章 三千弱水,取它一瓢第85章 靈臺論道第181章 天帝第16章 有狐嘯月第84章 決心第104章 胸中不平事,唯劍消之第85章 我來人世間,授汝長生法第94章 世界雛形第243章 會晤第77章 圍山第65章 翰旋造化第59章 世情推物理第110章 平衡第90章 天香教第137章 殺劍第224章 吃貨第84章 虛空有無形劍氣第40章 有劍錚錚第63章 人王璽第148章 司母戊鼎第116章 翻臉第23章 世事難遂人意,不過神仙閒戲第201章 偷天第6章 光陰逝水第23章 血香第75章 金烏無計逃神矢,萬神宮內決死生第62章 合乎道德第181章 神爐第21章 江水竭第194章 逆天改命第166章 劫中劫第64章 無情未必成正果,有情卻累此仙身第70章 衆妙之門卷末感言兼求月票第163章 不朽的神人屍體第123章 淨竹第139章 世間三聖,青玄第一第230章 一劍橫天百世空第94章 漁女第34章 世上最珍貴第90章 天香教第12章 碾壓第115章 煮海第117章 頹然第214章 金斗第142章 玉羅剎第143章 帝墳第100章 似仙魔降臨第143章 化龍池第103章 冬雷震震第42章 以身如意第85章 交鋒第98章 廣法第7章 何爲元始第63章 白蓮滅生
第75章 神秘的妖第64章 無情未必成正果,有情卻累此仙身第41章 月光如刀第152章 南天門第111章 歲月無情第267章 天地一體第218章 邪神第14章 美好的現在第83章 孤身而入第16章 投我木瓜,難以爲報第47章 人生難得一場醉第72章 長生咒第66章 破山第140章 得法忘法第198章 再見清水第55章 道魔第26章 冢中枯骨細思量,紅塵真仙說命格第18章 來客第81章 劫身第38章 不滅第36章 莫道仙人能救世,但憑此心赴前程第54章 月夜李下學仙法,只是教人打不着第144章 心法第114章 道味第143章 無親無私第70章 有求第130章 天魔不滅第129章 三年之約第23章 帝丘第33章 太虛神策第97章 往來自如第78章 綠蘿第252章 條件第193章 正一道的符法第188章 玉樹雜銀花第69章 敕封神靈第55章 唯有劍道獨尊第188章 玉樹雜銀花第67章 原來是你第9章 畫中道士第92章 紅衣教主第175章 只見妖王去又來第173章 器成第180章 請寶貝轉身第131章 入陣之前第230章 三千弱水,取它一瓢第85章 靈臺論道第181章 天帝第16章 有狐嘯月第84章 決心第104章 胸中不平事,唯劍消之第85章 我來人世間,授汝長生法第94章 世界雛形第243章 會晤第77章 圍山第65章 翰旋造化第59章 世情推物理第110章 平衡第90章 天香教第137章 殺劍第224章 吃貨第84章 虛空有無形劍氣第40章 有劍錚錚第63章 人王璽第148章 司母戊鼎第116章 翻臉第23章 世事難遂人意,不過神仙閒戲第201章 偷天第6章 光陰逝水第23章 血香第75章 金烏無計逃神矢,萬神宮內決死生第62章 合乎道德第181章 神爐第21章 江水竭第194章 逆天改命第166章 劫中劫第64章 無情未必成正果,有情卻累此仙身第70章 衆妙之門卷末感言兼求月票第163章 不朽的神人屍體第123章 淨竹第139章 世間三聖,青玄第一第230章 一劍橫天百世空第94章 漁女第34章 世上最珍貴第90章 天香教第12章 碾壓第115章 煮海第117章 頹然第214章 金斗第142章 玉羅剎第143章 帝墳第100章 似仙魔降臨第143章 化龍池第103章 冬雷震震第42章 以身如意第85章 交鋒第98章 廣法第7章 何爲元始第63章 白蓮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