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寡人

漫天的大雨還在敲打着皇城裡的建築,宮殿裡的人心。廣信宮裡一片安靜,或許是安靜……至少裡面那對兄妹惡毒的言語在雨聲雷聲的遮掩下,沒有一絲透到宮外。

即便如此,廣信宮外依然一個人都沒有,連洪老太監都不在這裡,所有的人都遠遠地保持着距離,只要與廣信宮保持距離,就是與死亡保持距離。

姚太監這時候還在東宮外,但他的心思卻早已投向了廣信宮,他的手腳冰涼,內心陰寒,不知道宮裡正在發生什麼,雖然他知道自己不應該去想那個場景,可是卻依然忍不住。

他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小心翼翼地注視着東宮裡的動靜,陛下既然把這座宮殿讓自己看管,那自己就一定不能讓裡面的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鬧出什麼動靜來。

相對於廣信宮,東宮這邊的情勢似乎要平靜許多,姚太監雖然緊張,但並不害怕,東宮上上下下的所有奴才全部都被砍了腦袋,裡面只剩下那對孤兒寡母,諒他們無論如何也鬧不出什麼動靜來。

然而,他被雨水沁的有些溼的眼眸,卻突然間乾燥起來,燃燒起來!

好大的火!

雄雄的火焰從東宮那些美侖美奐的殿宇間升騰而起,化作無數火紅的精靈,向着這灑播着雨水的天空伸去,無比的熾熱伴隨着火焰迅即傳遍了四周。

姚太監的眼瞳猛地一縮,然而眼瞳裡的那抹紅卻沒有絲毫淡化——東宮起火!在這個當口兒,除了宮裡那對尊貴的母子自己點火,沒有誰能夠辦到,可是……難道這對母子想自焚?

而且此時雨下的這般大,這火是怎麼燃起來地?爲什麼漫天的雨水都無法將這火勢澆熄?

姚太監知道此時不是去追究火是如何點起來的。而是馬上要下決斷,是救火還是如何。

任由皇后與太子母子自焚而死?姚太監沒有花多長時間思考,他知道,縱使陛下再如何憤怒,可是如果在自己的看管下,皇后與太子就這般沒有承受天子之怒便死去,天子之怒便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片刻之後,姚太監的嗓子像是被火燎過一般。嘶啞卻又尖銳地高聲叫了起來:“走水啦!”

皇宮裡不知道有多少貯水的大銅缸,不知道有多少太監宮女,當東宮火起的時候,早就已經有人反應了過來,紛紛向這邊趕,開始拼命地救火。姚太監緊張而小心地沒有參加,而是站在外圍黑着張臉注視着忙碌地人羣,極度小心。不讓任何人搶先與那燃燒的宮殿裡的母子二人接觸。

這火有些奇怪,似乎不像是宮殿自己燃起來,而是有誰用了些極易燃燒的材料油脂,所以火勢極猛,連雨水也燒不熄。然而當這些材料燃盡之後,火苗也就沒有後繼之力,熄滅的也是極快。

便有忠心的太監奴才撞破了被燒的黑糊糊的宮門,想闖進去救裡面地主子。

然而那個小太監一旦撞破宮門。卻發現自己眼前一黑,不知怎的便被一根木柱砸中了頭部,昏了過去。

姚太監冷漠地當先而入,身後那些侍衛與太監再次將東宮圍了起來,將那些面面相覷的救火人羣隔在了宮殿外面。

東宮裡已經被燒的一片淒涼,而在殿前的雨泊石板上,皇后娘娘正被太子殿下抱在懷中,身上除了些許被火燎過地痕跡。便只是雨水打溼後的狼狽。

姚太監微微躬身一禮:“火熄了。”

意思很簡單,既然火熄了,二位主子就還是暫時委屈在這宮裡呆會兒。

手掌被燙起一串水泡的太子盯着姚太監的眼睛,臉上閃過一絲戾狠神情,一字一句說道:“除非你現在就殺了本宮,不然整座皇城都知道了東宮失火地消息,你們以爲還能瞞多久?”

然後太子提高聲音,平和說道:“本宮無事。只是母后被煙薰暈了過去。”聲音很輕鬆地傳到了東宮外。落在了那些前來救火的人們耳中,讓這些人心頭一鬆。只要皇后太子無事,自己這些人也就不用倒黴。

然而這聲音落在包圍東宮的太監侍衛耳中,卻又代表着另一種意思。

姚太監身子一震,緩緩擡起頭來,看着面前這個平素裡十分普通的太子爺,微微皺眉,這才知道,這位太子爺畢竟是陛下的親兒子,大禍臨頭時,這種決斷,這種自焚逼駕的手段,用的竟是這樣漂亮。

皇帝要處理家事,要保持自己的顏面,所以選擇了黎明前最黑暗地這些時辰,天公湊趣,降了一場雷雨助興,今日的皇宮,已然死了上百名奴才,爲的便是掩住衆人滔滔之口。

然而此時東宮失火,衆人皆知太子皇后安好,這件事情再也無法悄無聲息,所謂家事,漸要轉作國事。

姚太監看着面色平靜的太子殿下,忽而心頭一震,發現這位平素裡有些窩囊的太子爺,一朝遇事,無論是眉眼還是神情裡,竟是像極了陛下。

慶國真正權力最大的那個女人,那個老女人,其實早在半個時辰前就醒了。老人家需要睡眠的時間極少,但太后娘娘依然習慣性地躺在含光殿的綿軟大榻上,閉着眼睛養神。

今天不知道爲什麼,自己醒了已經這般久,天卻還是這麼黑,讓人沒有起身去園裡走走地興趣。

尤其是後來地那陣風雨雷聲,讓太后老人家的眉頭皺了起眼,眼睛閉地更緊了些。她不怕打雷,但厭惡雷聲。總覺得是不是老天爺對於老李家有什麼意見,纔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告訴自己。

風雷之後,遠處隱隱傳來一陣喧譁之聲,只是這陣聲音很快便消失了,矇矇黑的宮殿裡又恢復了平靜。

太后卻不想再躺了,在嬤嬤與宮女的服侍下,緩緩從牀上起來,顫顫巍巍穿好了衣裳。在額上細細熨貼地繫了根青帶,被扶着坐到了椅上。

宮女們悄無聲息地端着金盆前來侍侯老人家漱洗,盆中地溫水冒着熱氣。

太后盯着盆中的熱霧發怔。

片刻之後,她嘆了口氣,揮揮手,說道:“剛纔是哪兒在鬧呢?”

宮女們和嬤嬤們面面相覷,她們雖然也聽見了,隱約應該是東宮那面。但是此時尚是凌晨,誰也沒有出殿,都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即便有的人猜到是東宮出事,可是也沒有誰敢當着太后的面說出自己的猜測。

便在此時。那名端着銅盆的宮女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麼。

而一名老態龍鍾的太監卻緩緩從殿外走了進來。

整個皇宮,除了皇帝陛下外,便只有這位老太監可以不經通傳。直接進入太后寢宮。而太后身旁圍着的那些宮女嬤嬤們看見那名老太監進來,愈發地沉默,只有那名端着銅盆地宮女臉上閃過一絲絕望,一絲掙扎。

洪老太監緩緩走到太后身邊說道:“東宮前些天抓了幾個手腳不乾淨的奴才,結果沒殺乾淨,又鬧了一鬧,老奴讓小姚子去了,只是小事情。”

太后微微皺眉。喔了一聲,眼光卻瞥着那位端着銅盆的宮女。

洪老太監也用他渾濁不清的眼神,看了那位宮女一眼。

那名宮女的身子顫抖了一下,緩緩低下了頭。

然而她馬上擡起頭來,用極快速的語速說道:“東宮……”

說了兩個字,便停頓在了那裡,她驚恐萬分地盯着對面。

太后用她那蒼老而顫抖的手,死死地握住了洪老太監的手腕。因爲她知道。只要洪老太監願意,這條老狗有無數地法子。可以讓那名宮女說不出一個字來。

“走水。”端着盆的宮女抖着聲音說道:“好大的火,皇后和太子娘娘還在裡面。”

洪老太監緩緩搖了搖頭,將手縮回了袖子中。

太后緊緊盯着那名宮女,說道:“陛下呢?”

“陛下在廣信宮。”

那名宮女咬着嘴脣,替她的主子傳出了最後一句話,也是她在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句話,左手掏出袖中的釵,將釵尖刺入了自己地喉嚨中,鮮血汩汩而出。

她手中的水盆摔落在地,砰的一聲脆響,她的身體也摔落在地,一聲悶響。

含光殿內死一般地寂靜,所有的宮女嬤嬤都被這一幕驚呆了,誰都說不出話來。

“死不足惜的東西!”太后站了起來,看都沒有看地上的宮女屍體一眼,說道:“去廣信宮。”

廣信宮外的雨漸漸小了起來,而長公主的呼吸也漸漸小了起來,她臉上的紅已經由緋轉成一種接近死亡的深紅,那雙大而誘人地眼眸漸漸突起,極爲詭異。她的身體懸於美麗的宮牆上,她的生命全部懸於扼在她美麗潔白頸項間的那隻大手中。

死亡或許馬上到來,然而這女子,這位慶國二十年來最怪異的女子終究是瘋的,所以在她的眼中根本看不到一絲對於死亡地恐懼,有地只是一抹淡淡地嘲弄與譏諷。

嘲開與譏諷的對象,自然是她面前地天下第一,她的兄長,慶國的皇帝陛下。

或許是這一抹嘲弄的原因,慶國皇帝的手掌略微鬆了鬆,給了李雲睿一絲喘息的機會。李雲睿大口地呼吸着,忽然間舉起拳頭,拼命地捶打着皇帝堅實的身軀,因爲呼吸太急,甚至連她的鼻涕和口水都流了出來,淌在她那張依然美麗卻有些變形的臉頰上。

死亡或許不可怕,但是沒有人在將要死的時候,忽然抓到了生的機會,還不會亂了心志。

皇帝冷漠而譏諷地看着她,一字一句說道:“原來,瘋子終究還是怕死的。”

長公主啐了皇帝一臉的唾沫,嘶啞着聲音,瘋狂地笑了起來。

皇帝緩緩拭去臉上的唾沫,面色不變,又舉手緩緩擦去長公主臉上的東西,緩緩說道:“你我兄妹二人,這幾年似乎很少說些知心話了,多給你一些時間何妨?”

“不用時間了。”長公主艱難地吃吃笑道:“我只是在想,你如果今天殺死我,接下來是不是就要殺陳萍萍了……很奇妙的是,清宮這種大事,你居然一個虎衛都沒有帶……你在防着誰?防範建?”

以慶國朝廷的局勢,一旦平衡完全被打破,身爲帝王,自然要樹立全新的平衡,而原來老的一代,自然要成爲祭品。

“很好……看來範建死了,範閒也要死了……有這麼多人陪我一起走,我又在乎什麼?”

長公主忽然又啐了皇帝一臉,嘶着聲音說道:“你是寡人,你是孤家寡人!殺了我啊,殺了我,你沒兒子,你什麼都沒有……你就是一個孤魂野鬼。”

“天子不需要朋友。”皇帝冷漠說道:“至於兒子們,如果他們敢造反,朕自然可以再生。”

廣信宮外,忽然傳來急促的叩門聲,聲音極響,似乎外面的人極爲急迫。

“你……終究還是……不捨得殺我。”長公主喘息着,怔怔望着皇帝說道:“你明知道我是在拖時間,爲什麼任由我拖着?”

第75章 爲人父母者第85章 一路銀江收禮忙第98章 接班第158章 宮前行走誰折腰?第126章 每個人的心上都有一層皮第50章 調查第58章 天牢欺弱女第136章 假山第40章 畫中人、畫外音第170章 父與子的下半卷第151章 劍與旨第32章 擋在馬車前的昆蟲小細胳膊第146章 那個人講了一個故事第93章 流第55章 與皇帝聊天第33章 何以報?第24章 醫者何心第167章 老薑漸漸淡去第34章 自古龜公出少年第11章 整風!第24章 初吟第41章 登堂第25章 只論親疏第131章 布衣單劍朝天子(五)第20章 榮歸(一)第103章 明家眼中的鵝卵石第16章 我把菜刀獻給你第43章 破窗第115章 膝下並無黃金重第144章 狠手(下)第115章 海船上的那顆心第56章 天下有敵第1章 初秋的收割第24章 人世間的影子第126章 誰的水師?第153章 枯第160章 雲無心以出袖,劍有意不知還第19章 宮前對峙第76章 祝您飛黃騰達第23章 刺客第46章 慶餘堂的葉掌櫃第12章 簡單粗暴的解釋第110章 心中言第41章 已經勾引彼同行第94章 嘆第49章 鴻門宴上道春秋(二)關於新書向大家彙報一下第1章 初入範府第97章 欽差大人因何發怒?第19章 算帳少年第72章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麼第18章 臉面問題第63章 遊園驚夢(下)第16章 大事可爲第72章 謀劃第91章 一輛車的孤單之入城第11章 三天第81章 歸路有血第25章 只論親疏第1章 初入範府第4章 回京第3章 老丈人笑談君山會第3章 老丈人笑談君山會第143章 廟裡有個人(上)第3章 若若的釋名第162章 如瀑入海,如山臨日第125章 京都的蟬鳴第4章 故人相見不相識第36章 油傘骨中一柄劍第86章 宮裡的三個夜第17章 箱子毒針殺殺人第57章 參將自殺第70章 意志,即是王道第9章 在酒樓上第9章 大劈棺與小手段第33章 白袖招第70章 意志,即是王道第27章 雪夜遇青幡第34章 種白菜的老爺子第79章 俯瞰越獄事第102章 雨中送陳萍萍第83章 我拿什麼供奉你?第37章 宮中第43章 大婚(二)第18章 城門舊事非故人第112章 長弓封夜山第135章 蒼山有雪劍有霜(四)第75章 爲人父母者第145章 廟裡有個人(下)第8章 地攤文學第66章 稻草的根在哪兒?第160章 南慶十二年的彩虹(二)第97章 欽差大人因何發怒?第33章 影隨我身第129章 布衣單劍朝天子(三)第18章 京官的反擊第106章 洗手除官第83章 溼柴與黑拳第六十一章第28章 污水下的協議
第75章 爲人父母者第85章 一路銀江收禮忙第98章 接班第158章 宮前行走誰折腰?第126章 每個人的心上都有一層皮第50章 調查第58章 天牢欺弱女第136章 假山第40章 畫中人、畫外音第170章 父與子的下半卷第151章 劍與旨第32章 擋在馬車前的昆蟲小細胳膊第146章 那個人講了一個故事第93章 流第55章 與皇帝聊天第33章 何以報?第24章 醫者何心第167章 老薑漸漸淡去第34章 自古龜公出少年第11章 整風!第24章 初吟第41章 登堂第25章 只論親疏第131章 布衣單劍朝天子(五)第20章 榮歸(一)第103章 明家眼中的鵝卵石第16章 我把菜刀獻給你第43章 破窗第115章 膝下並無黃金重第144章 狠手(下)第115章 海船上的那顆心第56章 天下有敵第1章 初秋的收割第24章 人世間的影子第126章 誰的水師?第153章 枯第160章 雲無心以出袖,劍有意不知還第19章 宮前對峙第76章 祝您飛黃騰達第23章 刺客第46章 慶餘堂的葉掌櫃第12章 簡單粗暴的解釋第110章 心中言第41章 已經勾引彼同行第94章 嘆第49章 鴻門宴上道春秋(二)關於新書向大家彙報一下第1章 初入範府第97章 欽差大人因何發怒?第19章 算帳少年第72章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麼第18章 臉面問題第63章 遊園驚夢(下)第16章 大事可爲第72章 謀劃第91章 一輛車的孤單之入城第11章 三天第81章 歸路有血第25章 只論親疏第1章 初入範府第4章 回京第3章 老丈人笑談君山會第3章 老丈人笑談君山會第143章 廟裡有個人(上)第3章 若若的釋名第162章 如瀑入海,如山臨日第125章 京都的蟬鳴第4章 故人相見不相識第36章 油傘骨中一柄劍第86章 宮裡的三個夜第17章 箱子毒針殺殺人第57章 參將自殺第70章 意志,即是王道第9章 在酒樓上第9章 大劈棺與小手段第33章 白袖招第70章 意志,即是王道第27章 雪夜遇青幡第34章 種白菜的老爺子第79章 俯瞰越獄事第102章 雨中送陳萍萍第83章 我拿什麼供奉你?第37章 宮中第43章 大婚(二)第18章 城門舊事非故人第112章 長弓封夜山第135章 蒼山有雪劍有霜(四)第75章 爲人父母者第145章 廟裡有個人(下)第8章 地攤文學第66章 稻草的根在哪兒?第160章 南慶十二年的彩虹(二)第97章 欽差大人因何發怒?第33章 影隨我身第129章 布衣單劍朝天子(三)第18章 京官的反擊第106章 洗手除官第83章 溼柴與黑拳第六十一章第28章 污水下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