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金戈

畢竟已經相交一百多年,大家算是知根知底,芭蕉女與鐵扇老道對素慧大師比較信任。

況且目前局勢緊迫,等三人到了海邊,必須相互扶持才能躲災避難,素慧大師應該不會有歹心,芭蕉女與鐵扇老道痛快遵照了吩咐。

“夫君你陪大師走一趟。”這是芭蕉女的作風,勞累的事情往往讓丈夫出面,男子漢必須有擔當嘛。

鐵扇老道情知爭不過妻子,二話不說跳進泉井,自始自終未發一言。

芭蕉女孤自在井外等着。

等了大半時辰,兩人遲遲不上來,芭蕉女時不時往井口查探,覺得兩人辦事不利索,情緒稍有急躁。

袁河幾人貓在後面,此時已經察覺到異常。

巴髯客傳音說:“素慧尼姑會不會起了壞心呀?”

白弗回道:“這位大師的名聲歷來不差,應該不會暗害鐵扇子,再說她這麼做有什麼好處?他們馬上要趕赴海邊,聯手都未必能保住性命,何況是單獨一個!”

李敬之接着說:“但也不能不防,如果素慧殺了鐵扇道友,芭蕉道友也不會倖免,咱們要不要救一救?”

巴髯客哼了一聲:“這夫婦倆以前沒少做謀財害命的勾當,尤其那芭蕉婆娘,她當年叛出煉沙谷,傳聞就是因爲殺了同門,救她作甚,死也活該!”

李敬之看看袁河:“此行是爲了幫助恩公取得澇玉漿,素慧子已有金丹後期的修爲,青河境有望進階紫府的修士,她可是其中之一,咱們道行都不夠,即使聯手圍攻,也未必能攔下她,所以救芭蕉道友是讓咱們多一個幫手。”

道理講的很明白,營救芭蕉女,與此人的品行無關。

“恩公,你覺得呢?”李敬之找袁河徵詢意見。

“你們想救就救,但就怕你們沒有膽子出手。”袁河此言落罷,井口忽起異相。

血光涌動而出,波霧一樣在井邊擴散,芭蕉女盤坐井外,疏於防備,一下被血光罩住,她大驚失色,瞬時就要躥起,但肉身卻一股奇力鎖住,非但不能動彈,法力也再使不出來。

“夫君!素慧大師!井內出了什麼狀況?”芭蕉女此時方有警覺,但心裡仍舊不相信素慧會謀害自己,只認爲井中另生變故,這才大聲疾呼。

嘩啦!

井口勁射一道水流,推着一柄殷紅木魚上浮出來。

佛門修士打坐參禪時,最愛敲打木魚,故而木魚已經是公認的佛門寶物,但井上漂浮的紅魚極爲罕見,它雖通體血紅色,鎖住芭蕉女的血光卻不是魚身散發,而是從魚孔內瀰漫出來。

袁河幾人是入微狀態,他們目視這柄紅魚,如同觀望一座山峰,魚孔內部的環境也看的清清楚楚。

“天呀,這木魚內竟然藏了一個大和尚!”

“他不是普通和尚,而是一尊金身羅漢!”李敬之與巴髯客同時甄別出魚中強者,其人已經煉出了肉髻。

世間的每一尊高境佛修,都有法相顯露,金丹期之前主要是金身,從進階紫府開始,肉髻就是他們的標記,東涯洲外派修士,碰上這種佛修,一律尊稱爲大羅漢。

既然魚中和尚有了肉髻,修爲至少也該是紫府期。

此刻的李敬之夫婦與巴髯客全都大爲緊張,也不約而同瞧瞧袁河,袁河根腳是水猿,應該提前偵測到潛伏的木魚,怪不得會講出‘沒有膽子出手’的言語,紫府期強者具備瞬殺他們的能力,別說是營救芭蕉女,他們能不能逃過追殺都是問題。

“這尊羅漢閉目仰靠,難道他處於昏迷之中嗎?”若非如此,他們早就遠遠退避,逃離這座遺址了。

袁河也給不出答案,他判斷是昏迷,因爲木魚散發的血光正在吞噬芭蕉女,幾乎眨眼之間,就抽乾了芭蕉女血肉,令其化爲一具乾屍。

待她軟綿綿癱倒,素慧大師從井口一躍而出,伸手撈下木魚,擺在井邊。

讓袁河幾人吃驚的是,素慧大師竟然撲騰一聲跪在地上,滿臉虔誠朝木魚拜叩,低沉的自言自語:“金戈族的老祖啊,素慧並不知道你是誰,也不知你爲何會被囚禁在這座木魚內,但你既被素慧所得,那素慧理應繼承你的衣鉢,百多年來,素慧以血肉之軀祭煉你屍骸,終在今日有了攝取之機,還望你寬恕素慧的冒犯之罪,天下已無吾族血脈存續,素慧要活下去,逼不得已才這麼做。”

說完又重重磕了幾次頭,終了開始施法。

她先行祭出三十餘根祭柱,圍插在井外,把木魚鎮禁在其中。

這些祭柱上刻滿古怪符文,與東洲道門流傳的文字截然不同,也勾起了袁河幾人的好奇心,他們已經得知魚中羅漢已經隕落。

既然是一尊死屍,那就不存在多大威脅了,如果此時出手的話,他們完全可以把素慧一舉擒拿,但這尼姑所說之話,所佈之陣,都有太多奇異之初,讓他們不自禁觀看了下去。

袁河也暫時按下伏擊念頭,心想這尼姑提到了金戈族,恐怕也是類人的族羣之一,當有她們自己的血脈秘術,她偷襲謀殺青河境同道,目的是爲了祭祀木魚,取出魚中羅漢的遺骸,假如此時打斷她,遺骸與木魚怕是不能再分開。

一具羅漢的遺骸價值連城,堪稱一個大寶藏,透過木魚,可以看見纏繞遺骸的諸多寶物,素慧偷偷祭祀一百多年,肯定是爲了取寶。

祭柱擺好以後,她念起法咒,只聽“呼呼!”之聲在柱中響起,靈光隨之大盛,濃密的靈霧瞬息之間凝結出百十條灰褐色的觸手,從柱中拋了出來。

這些觸手齊頭並進,猛鑽魚孔,密密麻麻纏繞在魚中屍骸上,頓有鬆動的徵兆。

這屍骸原本應該被施了封印之術,但是祭祀幫助他衝開封印,這纔給了素慧取屍機會。

袁河幾人越看越奇,素慧尼姑所施展的法術絕對不是佛門神通,倒是與魔道相類,也不知她到底是什麼出身,從哪裡學來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那羅漢屍骸在觸手的拉扯下,逐漸脫離魚孔,緩慢向外滲出。

第307章 交鋒第62章 凰蠱第83章 入微傳說第47章 金遁靴第251章 結個善緣第269章 吞噬第187章 半妖城第386章 萬紫千重第380章 衝擊朝元第423章 四象混元符第172章 四季金章第355章 七蟲七光鎖第98章 圓圓老祖(下)第112章 無象荒門第416章 巫祖福地第37章 險象環生第108章 河災第238章 三象六臂第74章 奪軀第47章 金遁靴第318章 煉荒池第194章 天骷真煞第321章 闖海難陷誅元神(中)第372章 兩儀瓶第314章 無名度牒第430章 合璧落寶第115章 懸空耳第304章 五境道宮第83章 入微傳說第160章 幽山法會第44章 進駐師宮第40章 信物第125章 戰場第85章 叱陰密林第197章 重逢第29章 三年後第337章 道統第6章 鬥雲第126章 踏屍行第44章 進駐師宮第64章 一拳斃敵第324章 有道妖士第416章 巫祖福地第384章 九曲弄潮第29章 三年後第190章 細雨觀蟬第108章 河災第138章 血畫祭祀第240章 指定傳人第165章 往事第163章 幽光草第421章 決戰前後第103章 雨過風停第324章 有道妖士第73章 金隱脫鞘第369章 六耳先師,樂醒遺碑(中)第37章 險象環生第149章 春鵲夏燕第249章 擋劫第436章 骨中石與媧心咒第419章 誅仙(3)縛魂箭第206章 一日爲師第34章 廣寒劍丸第228章 五指坑下第393章 真靈吼,籠中屠戮(上)第412章 榜單遺刻第64章 一拳斃敵第354章 蝶王嘯佳第29章 三年後第303章 凌霄、小乘與陸道恩第63章 混戰第365章 黃岩高窟第426章 誅仙(5)山河血第151章 觀戰第10章 國舅小老爺第36章 銀罡卸甲第136章 相思入夢來(下)第136章 相思入夢來(下)第13章 隱形袋第411章 九洲道子第270章 祖戒第434章 貶爲坐騎第146章 閃香酒與果鳴缸第315章 援兵第36章 銀罡卸甲第281章 脫身之策第342章 金剛竹第302章 萬劍島第368章 六耳先師,樂醒遺碑(上)第245章 鎖死後路第168章 突襲第432章 破香與榜靈第279章 遊霜秘境(下)第300章 月蓬五祖第5章 神猿摘星第132章 傳送陣第188章 五毒郎君第142章 祭殺第397章 誘餌第126章 踏屍行
第307章 交鋒第62章 凰蠱第83章 入微傳說第47章 金遁靴第251章 結個善緣第269章 吞噬第187章 半妖城第386章 萬紫千重第380章 衝擊朝元第423章 四象混元符第172章 四季金章第355章 七蟲七光鎖第98章 圓圓老祖(下)第112章 無象荒門第416章 巫祖福地第37章 險象環生第108章 河災第238章 三象六臂第74章 奪軀第47章 金遁靴第318章 煉荒池第194章 天骷真煞第321章 闖海難陷誅元神(中)第372章 兩儀瓶第314章 無名度牒第430章 合璧落寶第115章 懸空耳第304章 五境道宮第83章 入微傳說第160章 幽山法會第44章 進駐師宮第40章 信物第125章 戰場第85章 叱陰密林第197章 重逢第29章 三年後第337章 道統第6章 鬥雲第126章 踏屍行第44章 進駐師宮第64章 一拳斃敵第324章 有道妖士第416章 巫祖福地第384章 九曲弄潮第29章 三年後第190章 細雨觀蟬第108章 河災第138章 血畫祭祀第240章 指定傳人第165章 往事第163章 幽光草第421章 決戰前後第103章 雨過風停第324章 有道妖士第73章 金隱脫鞘第369章 六耳先師,樂醒遺碑(中)第37章 險象環生第149章 春鵲夏燕第249章 擋劫第436章 骨中石與媧心咒第419章 誅仙(3)縛魂箭第206章 一日爲師第34章 廣寒劍丸第228章 五指坑下第393章 真靈吼,籠中屠戮(上)第412章 榜單遺刻第64章 一拳斃敵第354章 蝶王嘯佳第29章 三年後第303章 凌霄、小乘與陸道恩第63章 混戰第365章 黃岩高窟第426章 誅仙(5)山河血第151章 觀戰第10章 國舅小老爺第36章 銀罡卸甲第136章 相思入夢來(下)第136章 相思入夢來(下)第13章 隱形袋第411章 九洲道子第270章 祖戒第434章 貶爲坐騎第146章 閃香酒與果鳴缸第315章 援兵第36章 銀罡卸甲第281章 脫身之策第342章 金剛竹第302章 萬劍島第368章 六耳先師,樂醒遺碑(上)第245章 鎖死後路第168章 突襲第432章 破香與榜靈第279章 遊霜秘境(下)第300章 月蓬五祖第5章 神猿摘星第132章 傳送陣第188章 五毒郎君第142章 祭殺第397章 誘餌第126章 踏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