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玉衡

楔子

興祿二十七年,帝疾,參政已久的皇太子阜懷堯正式攝政。

次年,即建昭一年,年僅十六歲的三皇子永寧王阜遠舟化名參加科舉,以《筆下安國,馬上定邦》一文驚豔天下,一舉摘下文試桂冠,其文筆之斐然,論述之精彩,筆墨之犀利,令無數學子拜爲楷模,得以神才之名。

建昭三年,五月,北地大莽國大舉進犯,二皇子恭肅王阜崇臨於金鑾殿前請戰,皇后親手縫製戰袍,力薦愛子領兵,遂,帝準。

同年七月,江淮突發大水,然而當地官員虧空築堤庫銀,大堤一朝潰散,導致洪水漫天伏屍千里,阜遠舟親赴災地治水,江淮官員齊集駐軍,設下鴻門宴妄圖拉攏這個三皇子圖謀造反,阜遠舟聞知勃然大怒,於萬餘士兵中斬殺叛逆之首,僅帶十二名親衛便殺出重圍,轉而帶兵鎮壓叛軍,至此,皇朝第一高手一戰揚名,神才以文武驚豔天下。

建昭四年,恭肅王阜崇臨奇軍突起,六戰六勝,連奪三處失地,帝心大悅,賜“神威將軍”之名,領十萬兵馬。

同年三月,帝再度臥病,賜皇太子監國印,掌刑、吏二部,阜懷堯以雷霆之勢整頓官員吏治,非才學之士不留,非志氣之士引退,非賢能之士不用,數十名老臣告老還鄉,年輕才俊後來居上,齊心治吏,不過半年便肅正朝中的沉痼冗員之風。

同年,接管戶部的阜遠舟治理稅務,體恤民情,躬親巡訪,不恥下問,增刪條例,整理出玉衡自建朝以來最完善的稅律之法,得帝嘉賞,百官交口稱譽,其後再司掌禮部。

同年,四皇子阜博琅賜號博安王,出宮建府,不問政事。

同年,恭肅王阜崇臨再度大敗大莽軍,帝賜五萬親兵。

至此,朝中三足鼎立之勢已成。

建昭四年末,恭肅王阜崇臨中誘敵之計,敗,後反擊,勝,坑殺大莽俘虜萬人泄憤,大莽悲怒之下反撲,力求魚死網破,戰況空前慘烈,此舉震驚朝野,百官上書,痛斥肅王不仁,皇太子阜懷堯親赴前線,孤身入敵營,簽下盟約,停戰生息。

建昭五年,一月,恭肅王阜崇臨班師回朝,領兵部職。

二月,肅王黨聯手兵部參工部尚書貪污賄賂,證據確鑿,皇太子秉公嚴辦。

三月,寧王黨蔘工部左侍郎知情不報,株連大小官員十幾人,工部官吏大清洗,皇太子一黨按兵不動,工部由恭肅王永寧王瓜分。

七月,蜀中蝗災甚重,永寧王阜遠舟上書,請免蜀中賦稅兩年,扣減六部用度,使年邁士兵退伍,帝準。退朝之時,肅王於朱雀門前怒斥寧王削其兵力,扣減兵糧,寧王曉之以理,肅王甩手怒走,爲百官側目。

八月,京城護衛軍統領病逝,接替人選爲肅王軍中舊部,卻在操練時不幸墜馬而死,之後此重職由寧王御下官吏擔任,肅王大怒。自此,兩大黨派明爭暗鬥流於表面,皇太子一黨韜光養晦,蟄伏不動。

直至建昭六年,二月初三,德妃大逆不道,在膳食中下毒謀害聖上,恰巧被進宮的二皇子恭肅王撞見,當場逮捕德妃,皇帝授予皇城禁衛軍虎符於恭肅王之後昏迷不醒,此事傳出,舉朝震驚。

第一章玉衡

人間四月,牡丹正好,御花園中花開重重,奼紫嫣紅,姚黃魏紫爭妍鬥豔,直看得人目不暇接,萬花叢中,有一人素顏白衣,明明年歲不過十之一二,周身氣勢卻是孤傲入骨,凜然生威,可見其日後威儀之風。

恰在此時雲裂日開,風聲忽起,少年聽到身後動靜時微微側頭,繚繞盤舞的發散開,露出一張冷極的臉,不沾血腥已是遍佈肅殺,偏生眼角一點血紅小痣,化了煞氣增了冷魅,滿園飛花瞬間黯然失色。

“世人都說牡丹國色,那必定是他們從未見過皇兄的風姿。”風中,有個稚嫩的聲音從容傳來。

少年不動聲色地打量過去,從小徑深處走來的九歲男孩一襲藍繡輕袍,腰懸銀劍,也許是習武的關係讓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很多,含笑望着他時已有翩翩少年郎的雛形,明明形容稚嫩卻舉止大方更勝成人,接觸到他的目光時又似乎有些羞澀,微微低了低睫毛,“子諍失禮了,”鬢角編着的小小發辮上墜着的銀飾,伴着孩子俯身行禮的動作輕輕搖晃,“子諍見過皇兄。”

……

魔障——這是他從夢中驚醒起來的第一個念頭,十三年前是魔障,十三年後還是魔障。

冷白的指尖按上隱隱發疼的額頭,他眼底晦暗難明,道這心腹之患,果然不得不除!

牀頭薰爐裡的輕煙晃了一晃,黑暗裡,流蘇點綴的金黃簾幔外無聲無息地多了一個暗色的身影,跪地恭敬道:“見過太子爺。”

“何事?”年輕的太子開口,聲音裡清醒無比。

那人道:“恭肅王動手了。”

“二弟果然忍不住了麼……”揮退暗衛,太子再也睡意,起身站在窗前望着這深宮大院,看似平靜的夜色裡藏着將起的巨大波瀾,久久的,方嘆了一口氣。

帝王權術,怎容兄弟之情?是你不仁在先,就勿怪我漁翁坐利了。

……

二月初三,夜,皇宮中燈火通明,人心因着德妃下毒一事而惶惶不已,全體太醫一齊被召至乾和宮,奈何德妃所下的毒藥毒性剛猛罕見,年近六十的皇帝遲遲不醒,不少宮女太監和問聲而來的妃嬪都哭作一團。

忽地,有太監尖銳的唱喏劃破一片緊迫氛圍:“太子殿下到——”

話音未落,夜色中一襲白影已經穿過重重宮闈,大步跨入乾和宮,身姿筆挺,凜冽巍峨,神色霜冷的太子目光掃過諸位妃嬪,眼風帶起朔朔寒意,厲色喝道:“誰敢再擾到太醫救治父王,就休怪本宮無情,把你們通通砍了!”

他身後,兩排銀衣鐵衛刀劍冰冷,血氣森森。

聽政已久、素來鐵血手腕的皇太子一言擲下,大殿裡所有的人紛紛噤若寒蟬。阜懷堯冷哼一聲,腳不點地地踏入內殿,裡面藥味刺鼻,皇帝躺在偌大的龍牀上昏睡着,奄奄一息。

“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圍在一起的衆多太醫愁眉不展地行禮。

“父皇如何了?”阜懷堯直截了當問話。

一個年紀稍大、身材健朗的男子——太醫院之首顧鄲惶恐不安地一叩到地:“懇請殿下恕臣等無能之罪!”

阜懷堯眉頭一蹙,極冷的臉上並無殺意,偏生讓人不寒而慄:“說清楚。”

顧鄲沒敢擡頭,戰戰兢兢答道:“皇上所中之毒聞所未聞,若無藥方,臣等並無解毒的把握,恐怕、恐怕……”

“混賬!”聽出弦外之音,皇太子驟時臉色陰沉,“既然如此,留着你們還有什麼用!?”

“殿下息怒!”衆太醫跪在地上心驚膽戰。

第322章 他之所願第76章 棄子第307章 出錯第23章 蘇日暮第168章 出生第82章 圍堵第103章 放下第205章 迷宮第87章 前夕第365章 另眼相看第10章 試探第389章 極善極惡第306章 編織謊言第10章 試探第314章 對我好第232章 拜師第300章 決定權番外關於小時候的堯堯和舟舟第403章 災難第176章 有情人第226章 路子第102章 工事第274章 不老神話第318章 坍塌第155章 如人飲水第280章 吃人第120章 重若第151章 不悔第398章 放血第393章 借命第202章 我兒第259章 長路第398章 放血第52章 相貌第334章 大跌眼鏡第417章 主導權第148章 壓制第56章 下廚第362章 慢慢玩第364章 求見第188章 足矣第138章 劍道第247章 蠱王第182章 看畫第149章 命比紙薄第257章 兩路第233章 不觀山第282章 動機第336章 李大兆第136章 戲言第239章 鈴鐺第400章 壓制力第181章 孰輕孰重第252章 詔令第85章 滋生第81章 奈何第225章 串連第63章 資格第199章 身孕第285章 藤繞樹第336章 李大兆第82章 圍堵第35章 渴望第286章 非愛之名第292章 永遠一起第295章 阜家人第30章 空白番外寵溺記二第222章 女屍第225章 串連第58章 恢復第419章 平息第97章 知苦第122章 了結第306章 編織謊言番外表白記3第390章 豈能不懂第89章 靠近第97章 知苦番外格桑花六第365章 真假第262章 長老第199章 身孕第228章 密文第390章 豈能不懂第115章 靨穿愁第152章 動心第141章 巧合第174章 爭辯第364章 求見第376章 水聲第405章 將死之人第62章 死一死第120章 重若第54章 虎人第40章 擁抱第211章 席英閣第301章 流水易逝第409章 融合第114章 路線
第322章 他之所願第76章 棄子第307章 出錯第23章 蘇日暮第168章 出生第82章 圍堵第103章 放下第205章 迷宮第87章 前夕第365章 另眼相看第10章 試探第389章 極善極惡第306章 編織謊言第10章 試探第314章 對我好第232章 拜師第300章 決定權番外關於小時候的堯堯和舟舟第403章 災難第176章 有情人第226章 路子第102章 工事第274章 不老神話第318章 坍塌第155章 如人飲水第280章 吃人第120章 重若第151章 不悔第398章 放血第393章 借命第202章 我兒第259章 長路第398章 放血第52章 相貌第334章 大跌眼鏡第417章 主導權第148章 壓制第56章 下廚第362章 慢慢玩第364章 求見第188章 足矣第138章 劍道第247章 蠱王第182章 看畫第149章 命比紙薄第257章 兩路第233章 不觀山第282章 動機第336章 李大兆第136章 戲言第239章 鈴鐺第400章 壓制力第181章 孰輕孰重第252章 詔令第85章 滋生第81章 奈何第225章 串連第63章 資格第199章 身孕第285章 藤繞樹第336章 李大兆第82章 圍堵第35章 渴望第286章 非愛之名第292章 永遠一起第295章 阜家人第30章 空白番外寵溺記二第222章 女屍第225章 串連第58章 恢復第419章 平息第97章 知苦第122章 了結第306章 編織謊言番外表白記3第390章 豈能不懂第89章 靠近第97章 知苦番外格桑花六第365章 真假第262章 長老第199章 身孕第228章 密文第390章 豈能不懂第115章 靨穿愁第152章 動心第141章 巧合第174章 爭辯第364章 求見第376章 水聲第405章 將死之人第62章 死一死第120章 重若第54章 虎人第40章 擁抱第211章 席英閣第301章 流水易逝第409章 融合第114章 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