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年而過

春去又春來,轉眼間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時間到了公元前218年初,始皇帝四年。

在過去的一年內,加上之前兩年的準備,始皇帝終於完成了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過度,在朝廷上也實行三公九卿制,並且完成了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文字、收繳兵器等一系列的帝王偉業。

並且爲了防止六國貴族依持宗族“死灰復燃”,強迫大部分六國遺族遷徒到咸陽,要他們修築皇陵、做開礦、開鹽井等苦役,或者遷徙於西南邊遠地區另置郡縣,包括一些六國平民也同時被迫遷徙,史稱叫做“遷虜”。

當然,還有修建長城、馳道、靈渠以及皇陵、阿房宮等暴政,這些都本該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事,可始皇帝卻要僅僅數年完成,何以不不激起民變。

在加上各地官吏都是秦軍有功將士出身,行事暴躁手段強硬,所以就更加激起了六國人的恨秦之心,許多逃逸的六國餘孽在各處挑起事端,處處針對秦朝,可以說,如今六國餘孽的危害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地步。

可秦朝目前的情況是內地兵馬空虛,而從商鞅變法以來的法制系統,更是日益僵硬,也根本不足以應對如今的天下場面,所以儘管秦吏是史上最廉政、效率的官員,但也不足以讓秦國能國泰民安,只能是拆東牆補西牆。

始皇帝也意識到了情況有些不妙,可是治國不是兒戲,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靠高壓政策壓服,始皇帝也相信,只要他還在,天下人就不敢反,而只要他在有生之年能讓秦國積蓄足夠官吏,擊退南北外族,然後在找出正確的治國之策,必能讓秦國江山穩固。

所以,近年來,始皇帝對聚於咸陽的黃老道家、陰陽家、儒、法等各家非常重視,要博取各家之長,可惜的是,諸家精義者皆不滿秦暴政,隱世不出,而所來者打都是各家趨炎附勢之徒,所成盡是恭迎之道,於是纔有‘封禪’、‘五德終始說’等無用之道,真正有用的卻少之又少。

甚至這些人盛傳海上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藥”,服後便可“長生不老”,始皇帝正怕自己壽小難以令秦江山穩固,所以聽了都很動心,甚至在年前,齊人徐福等上書海上仙境之事,始皇於是派他徵發童男女數千人,並賜千金入海求仙人。

當然,這些都是甚遠之事,而且秦始皇又不傻,對神仙之事也僅僅是可有可無的態度,所以始皇帝又做了第二手準備,就是決定以數年的時間親自巡遊天下,向天下宣示大秦軍威和帝王之氣的同時,也是要震懾那些一直從事反秦的六國餘孽,一舉解決帝國的毒瘤。

而且始皇帝在這方面有着嚴密的計劃,到時自己的親兵和黑羽衛、以及中尉軍都要隨行,甚至所有的路線以及要配合的地方兵馬都有詳細規劃,不過,因爲六國餘孽都是暗中行事,人員分散,所以始皇帝的兵馬和地方守兵只能配合,而這次要除掉六國餘孽的主力利刃,就是在藍田大營已經訓練了一年的黑冰臺精銳,包括天下各處的黑冰臺成員也要全力配合他們行動。

當然,站在一個現代人的角度上,趙軍認爲始皇帝的做法也是無可厚非的,相對現在的情況,也算是無可厚非的決定了,不過,唯一的缺點就是始皇帝太重功利和名聲,阿房宮和始皇陵就是證據,還有就是始皇帝做事太過自大盲目,急功近利,以前秦國不過是七國之一,地盤小自然能用強硬手腕解決,可治這麼大的一個天下,又豈能單是靠兵馬能解決的?

還有,根據趙軍所知,在幾年後,恐怕那個歷史第一大神棍徐福還會回來,並且耗費錢財數萬,間接導致焚書坑儒的發生,當然,這些讓國力耗費巨大不說,最重要的危害,是耽誤了秦國找出治國之策的最佳時間之最後又過數年,始皇帝一直是靠高壓政策維持帝國運轉,最終到他壽終正寢也沒能讓秦國有一個穩定的根基。

所以,相比於幾年後回來的所舉,現在他的危害不過是數千幼子,以及千金而已,所以,他現在還只不過是一個小人物,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關注,而皇帝的求不老之舉也是一時興起,是抱着試試的態度。

不過,這些跟趙軍都無關,如今他還是一個爵不過官大夫的小人物,自然對始皇帝的行爲造成不了任何影響。

在過去的一年內,趙軍一直都是往返王翦尉繚的山谷、咸陽城內,以及城郊小院。

在用象棋博得了王翦尉繚的好感後,趙軍就順利的得到了,向二人學習兵法的機會,以前他只是一個人鑽兵書,也只有蒙恬淺淺指導過他一陣,所以並沒有系統的學習機會,王翦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實戰經驗無比豐富,有人說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是最擅長大兵團作戰的,可是反觀王翦當時率領六十萬大軍一舉覆滅楚國的戰績,絕對不比韓信差,韓信率兵未過六十萬,所滅之楚國也不過是項羽的落魄之軍。

而尉繚更是寫出尉繚子一著名兵書的,歷史著名軍事理論家,在嬴政時期若論政績當屬李斯,可若是論軍事戰略,當屬尉繚,當時在戰國末期秦朝戰將如雲,猛將成羣,秦國能一一覆滅六國,軍事原因上除了兵精將勇外,就是尉繚在大局勢上的戰略指導。

當然,這一年二人之所以肯教趙軍兵法,並不是簡單因爲一盤象棋,趙軍也只是開始利用二人沒見過象棋,僥倖贏了幾盤,但在往之後,精通兵法的二人自然就不是趙軍輕易能勝的了,王翦教趙軍一個是基於好感,一個是因爲趙軍和王離的關係,而尉繚就是純粹基於對趙軍的欣賞,當然也抱着爲自己找一個傳人的想法。

至於趙軍去咸陽城內,除了跟王賁和蒙毅交往外,主要就是跟蒙毅學習劍法,春秋戰國門客大興,因此劍法也是大行其道,最終衍生了各種厲害的劍法,蒙毅的劍法不說多厲害,最起碼在秦國內是數一數二的,趙軍也很喜歡這種闊劍之法,氣勢磅礴大氣。

通過一年的用心學習,現在趙軍單論劍法就算蒙毅也難以穩勝,當然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趙軍本身力大無比,加上形意拳越來越高明,讓他的身體各方面素質也越來越高,劍法使用起來自然是事半功倍。

最後,趙軍之所以沒有搬進咸陽內贏來的大宅,就是因爲穆寧一直在城郊外住着,加上趙軍要潛心習練方天畫戟,故而一直留在城郊小院,和穆寧過着同居不同房的小夫妻般生活,感情自然是日益劇增,不過可能是真有六國餘孽潛進了咸陽,這一年穆寧一直顯得很忙碌,可是情況似乎不妙,到了最近總能看着穆寧時常皺起眉頭的表情。

而這一年對方天畫戟的用法,趙軍也琢磨出了點門道,一些獨腳銅人和馬矟的用法都能被用方天畫戟使出來,趙軍從來不相信什麼無敵招數和內功之內的,真正的高明搏殺之法,全是在速度之快,力量之大,以及對本身力量和速度的控制,和一些使用兵器的小技巧。

特別是對力道和速度控制,比如重如泰山的劈出,卻又能輕如鴻毛的收回,或者是在中途突然減力、加力都需要手法如心的控制,還有歷史上項羽的天龍破城戟傳說重一百八十斤,長兩丈三,他既能一戟揮出猶如轟天大錘,使人一般能難以招架,又能使之如快劍般精巧,秦末大將無一人能破其戟法。

趙軍現在的戟法可能離這種境界還差一段距離,但絕不會太遠,而且他根據方天畫戟的特性和用法,琢磨出了一招絕技,叫一戟絕殺,就是靠他本身的力大優勢,加上方天畫戟的兵器造型,在與敵人碰撞時一連數次發力,連綿不絕,一次比一次剛強威猛,講究的是一往無前的氣勢,從而一舉擊殺敵人,當然以趙軍現在的水準,勉強只能一招連續發出四次力道。

當然有進步的不止是方天畫戟,內家拳勁如今也到了暗勁巔峰程度,打人擊內臟,不死也重傷,而飛刀之術更是手心合一,十步之內飛蚊難躲。

還有,不得不提的是哮天犬,這傢伙長了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在無數錢財之下,長高了一大截,有了一匹小馬駒的樣子。

雖然整體還是跟一隻家狗差不多大,但趙軍還是發現了哮天犬跟普通馬駒的不同,雖說周身毛髮黑如碳,但其馬鬃、馬尾以及馬腿膝蓋以下,都是火紅色的妖豔,似跳脫的火焰一般,其四蹄有着狼一般鋒利的爪子,以及馬嘴裡有十六顆獵犬一般的森冷牙齒,嗅覺更是靈敏無比,簡直跟軍犬有得一比了,最重要的是跟趙軍心靈相通,頗具人性化,在看其體型,將來長大後,絕對是一匹神駿異常的寶馬。

藍田大營,王翦和尉繚二人的山谷之內,趙軍正站在草廬的水亭上,看着王翦和尉繚二人殺的不亦樂乎。

如今十九歲的趙軍體型異常彪悍雄壯,面如刀削斧刻,一雙眼睛時不時的閃出懾人精光,渾身都在散發着沉穩而堅毅的氣質,讓人不自覺就心生信任之感,更會讚一聲好一條少年英雄。

“二位師傅可是又平局了?”趙軍笑笑的看着二人收起棋盤。

王翦哼一聲道:“要不是某人一味下殘棋,我早就勝了。”

尉繚一聽頓時不滿道:“唉,老東西,要不是你一味死纏爛打,我能直將你軍?”

趙軍在不由搖頭苦笑,這樣的場面他是司空見慣了,二人棋藝不相上下,要想混出勝負,除非是一人錯棋,可是二人都是心思細膩之輩,哪能如此輕錯。

“二位師傅,我今日就先告辭了,聽說趙成已經開始淘汰了,在去晚了恐怕不好。”趙軍此時開口道。

王翦聽後點頭道:“嗯,去吧,不過,對於趙成你有幾分把握?我想,他肯定不會讓你這麼容易通過的,這件事上我也不能幫你什麼了。”

“師傅請放心。”趙成一笑道:“任他陰謀百變,我自一力破之,以徒弟如今的實力,殺之如殺狗!”

趙軍確實有這個信心,內家拳、飛刀加上重劍法,單打獨鬥,自己無懼任何人。

“哈哈,這纔是我王翦的徒兒。”王翦不由開口大笑。

這時尉繚站起來,看着趙軍有些感慨的道:“阿軍啊,看來你是陪不了我們多久了,爲師這一身本領傳給你也就沒什麼好牽掛的了,不過臨走時,我有幾句話交代你,你要記清楚了。”

趙軍一聽,立即恭敬道:“請師傅教誨。”

尉繚點點頭:“第一點就是兵法上,你這一年進步很大,我們現在也沒什麼教給你的了,你既然能發明出可做兩軍對壘的象棋,可見資質也不差,以後只需多多實踐觀摩,切忌不要如紙上談兵的趙括即可。

第二點也是最後一點,做人亦如兵法,你要時刻謹記,道勝爲上,威勝爲中,力勝爲下,而凡兵不可攻無過之城,不能殺無罪之人,殺人之父兄,利人之貨財、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盜也,你是秦人,以後無論如何也不要做對不起秦國之事。”

趙軍聽後仔細思索,最後深深一鞠躬道:“二位師傅放心,徒弟謹記教誨,日後無論如何也不會做對不起大秦之事。”

Wшw ⊕TTκan ⊕Сo ps:今晚上傳這麼晚,實在抱歉,本來白天在公司偷偷寫好的稿子,結果開會後就下班了,然後就忘記存到硬盤,回到家吃過飯纔想起來,沒辦法只有重寫,現在才寫完,可能有些錯別字,大家體諒一下,今晚真是鬱悶,下週恢復一天兩更,請大家全力給於火力支持。

第5章 睢陽第12章 白影事件第1章 咸陽城郊(上)第114章 搶先攻下第94章 扶蘇對策第20章 都尉?第35章 苦戰第157章 章邯兵敗第127章 戰!(完)第139章 陳勝死第9章 強勢奪冠第15章 突變(下)第6章 審食其第134章 危局第一百零六章第82章 再回咸陽第93章 白影第56章 仙人的傳說第1章 函谷關前第27章 目標第13章 生死擂臺第154章 爲民請命第124章 排軍佈陣第61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10章 栽贓第47章 全城搜捕第26章 呂雉第12章 苦第2章 少時苦難多第147章 史青第143章 英布之計第58章 當場殺人第127章 戰!(完)第26章 呂雉第5章 黑冰臺考覈(下)第3章 軍令狀第140章 追殺到底第20章 再見穆寧第15章 條件第48章 霸王舉鼎第102章 計策第7章 去陽武的辦法第21章 擒賊先擒王第90章 章邯報恩第75章 稷下學宮第14章 掌控第41章 景駒消息(下)第146章 韓信第28章 咸陽路第155章 史青的末日第60章 趙高,死!第19章 縣令到第64章 震驚第19章 救人第4章 王賁兵敗第66章 離去第19章 縣令到第118章 朝廷應對第63章 趙軍的建議第23章 進唐府第2章 馬幫第8章 夜話第35章 蒙毅之策第4章 戰雍齒(上)第2章 少時苦難多第114章 搶先攻下第24章 趙高告狀第6章 審食其第6章 相見第2章 離咸陽第83章 胡亥發飆第77章 做狗還是做人第97章 烽火燎原第35章 殺第155章 史青的末日第36章 除掉縣令第26章 出路第23章 懸崖中的石洞第11章 秦始皇陵墓第27章 劉邦事發第11章 內奸第5章 秒殺第24章 休養第123章 援軍到達第111章 莫名其妙的潰軍第42章 後事第一百零六章第12章 苦第38章 沛縣第75章 倔強周岢第10章 博浪沙第75章 倔強周岢第120章 出兵第24章 變異第17章 認蒙恬當師傅第85章 正直的李斯(上)第159章 遲暮第十二章第141章 馳援臨淄第129章 張良計
第5章 睢陽第12章 白影事件第1章 咸陽城郊(上)第114章 搶先攻下第94章 扶蘇對策第20章 都尉?第35章 苦戰第157章 章邯兵敗第127章 戰!(完)第139章 陳勝死第9章 強勢奪冠第15章 突變(下)第6章 審食其第134章 危局第一百零六章第82章 再回咸陽第93章 白影第56章 仙人的傳說第1章 函谷關前第27章 目標第13章 生死擂臺第154章 爲民請命第124章 排軍佈陣第61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10章 栽贓第47章 全城搜捕第26章 呂雉第12章 苦第2章 少時苦難多第147章 史青第143章 英布之計第58章 當場殺人第127章 戰!(完)第26章 呂雉第5章 黑冰臺考覈(下)第3章 軍令狀第140章 追殺到底第20章 再見穆寧第15章 條件第48章 霸王舉鼎第102章 計策第7章 去陽武的辦法第21章 擒賊先擒王第90章 章邯報恩第75章 稷下學宮第14章 掌控第41章 景駒消息(下)第146章 韓信第28章 咸陽路第155章 史青的末日第60章 趙高,死!第19章 縣令到第64章 震驚第19章 救人第4章 王賁兵敗第66章 離去第19章 縣令到第118章 朝廷應對第63章 趙軍的建議第23章 進唐府第2章 馬幫第8章 夜話第35章 蒙毅之策第4章 戰雍齒(上)第2章 少時苦難多第114章 搶先攻下第24章 趙高告狀第6章 審食其第6章 相見第2章 離咸陽第83章 胡亥發飆第77章 做狗還是做人第97章 烽火燎原第35章 殺第155章 史青的末日第36章 除掉縣令第26章 出路第23章 懸崖中的石洞第11章 秦始皇陵墓第27章 劉邦事發第11章 內奸第5章 秒殺第24章 休養第123章 援軍到達第111章 莫名其妙的潰軍第42章 後事第一百零六章第12章 苦第38章 沛縣第75章 倔強周岢第10章 博浪沙第75章 倔強周岢第120章 出兵第24章 變異第17章 認蒙恬當師傅第85章 正直的李斯(上)第159章 遲暮第十二章第141章 馳援臨淄第129章 張良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