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出兵

臨淄城,神武侯府,趙軍書房內。

趙軍坐在書房的長案前,左右首是唐厲和尉繚。

只聽趙軍笑道:“朝廷已經下詔,命本候即日出徵陳勝,我們建功的機會來了。”

唐厲思考道:“陳勝麾下各路兵馬皆以出征,陳郡空虛,最近的南陽郡宋留還被王賁將軍纏住,我們有四萬兵馬可用,攻下陳郡並不難。

趙軍點點頭,雙眼看向窗外,淡淡道:“陳勝,跳騷爾,本候還沒放在眼裡,但唐厲你別忘了,陳郡東邊可是泗水,劉邦也有近兩萬人。”

“劉邦?我聽說過這人在泗水鬧得厲害,不過兵馬兩萬人還不到,侯爺爲何對他耿耿於懷?”尉繚疑問道,他還不知道劉邦和趙軍的恩怨。

唐厲笑着解釋道:“軍師,你可不知道,這個劉邦跟咱們侯爺是生死仇敵。”

說着,唐厲就把趙軍和劉邦前後的恩怨講述了一遍,尉繚聽後點點頭,他能想象的出,趙軍當時年幼,勢單力薄在沛縣生存的困難。

最後尉繚道:“按這麼說,劉邦應該會趁機對侯爺不利,但在他沒有動作之前,我們也不好妄加揣測,只能加強防備。

南軍趙佗已有自立現象,北軍一時抽調不出來兵馬,其餘如李由、王賁只能防守,保大秦根本之地,章邯七十萬刑徒戰力尚未可知,所以最終起到平亂天下作用的,還要落到侯爺身上。另外,可以預見。陳勝絕不是大秦的頭號敵人,所謂木秀於林,風必吹之,恐怕在陳勝之後,必然會涌現更加強勁的反賊。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藉此時機,像陛下進言,擴大臨淄營地兵力。否則單以此四萬兵馬的兵力,在亂世之中根本不足以縱橫。”

“軍師分析的不錯啊。”趙軍點點頭,對尉繚的戰略眼光深感佩服,目前起義軍雖然勢大,但也不及項羽和劉邦的威脅大,單憑四萬兵馬實在難以抗衡。

唐厲聽此道:“那我現在就替侯爺擬奏,上報咸陽。等咸陽皇帝的反應。”

趙軍搖搖頭笑道:“這個不急,我們先以出征爲重,否則朝廷中該有人說本候挾賊自重了,在說,徵召兵馬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萬事以國務爲準。私人恩怨先放一邊。”

尉繚聽此欣然的點點頭,他就是欣賞趙軍能識大局氣度,趙軍是秦朝嫡親皇子,不管他在強,始終也是秦朝這塊皮上的毛。

唐厲聽此也贊同道:“侯爺說的對。”

“傳令各部兵馬準備三日。三日之後出發,目標陳郡。”趙軍開口下令。最後又對唐厲道:“阿厲你和董翳率六千五百城防軍留守。”

“諾!”

三日後,除城防軍六千五和五百斥候留守外,其它三萬三千人馬皆隨趙軍出征,唐厲、董翳留守,政務由郡守府周苛、司馬欣等人負責,糧道由後勤營協助虞子期打通,爲大軍提供補給。

從周市死後,朝廷就派官員復收了魏地,趙軍的大軍也是出臨淄從薛郡到碭郡,最後直達陳郡。

趙軍出兵的消息自然瞞不過陳勝,畢竟數萬兵馬行軍,不可能不暴露。

得到這個消息,陳勝急詔宋留回救陳郡,但宋留被南陽的王賁一直壓於下風,哪能說撤就撤,最後還是蔡賜急徵了一萬餘兵馬,和原本陳郡留守人馬湊成三萬,修建城池,準備物資備戰。

沛縣。

如今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沛縣小城裡,劉邦攻佔泗水郡後,就把城池加高加固,儼然成了一座大城。

城頭城頭旗幟迎風招展,發出獵獵的風響,城頭甲士手執寒光閃閃的矛戈迎,挺拔的站在牆垛前,極其雄壯,來回巡邏哨兵亦是氣勢威武,可以看得出,這些都是精兵。

劉邦攻下沛縣後就被尊稱沛公,雖然表面臣服陳勝,但也只不過是借其勢,本質上還是獨立的,城內的縣衙也被改成了沛公府。

府內,劉邦正與軍師張良,祭酒酈食其商議政事,與歷史上不一樣,不僅因爲趙樂的幫助,劉邦現在兵精勢大,而且張良和酈食其也陰差陽錯之下,早早投靠了劉邦。

“聽樂兒和曹姬說,趙軍已經帶三萬三千兵馬進軍陳郡了,你們怎麼看。”

劉邦當了沛公,裝扮形象提高不少,不過愛伸腿歪做到習慣還沒改,有些懶洋洋的,眉宇間更有些自滿之色,從一介亡命徒做到如今有一郡之地的沛公,任誰也會心傲。

酈食其已經有五十多歲,自由一股儒生的傲氣,考慮片刻後道:“以陳王的情況來看,外表強大,但實際枝強幹弱,遲早有一天會分崩離析,老夫看他這次是在劫難逃,隨後必然是各地義軍紛紛自立,我們沒必要趟渾水,只管整頓軍力,準備向東攻下東海郡,這樣以來,我軍戰略空間就大了許多,而不只是困於一郡。”

“分析的是有道理啊,可你們或許不知道我跟趙軍以前的恩怨,以他的心性,攻滅陳勝以後,必然會摟草打兔子,調頭來對付我。”劉邦搖搖頭,又把和趙軍的恩怨說了。

張良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博浪沙的熱血刺客了,體態修長,儀容大方,從容中帶着幾分儒雅。

只聽張良抱拳道:“曾經我刺殺秦王也是被此人破壞,確實是我義軍大敵,不可小覷,從大局出發來講,若是我們不齊心對付趙軍,義軍必然會被其各個擊破,到我們被攻打時,還會有誰來助我們呢?所以,我認爲陳王必須救。”

這時酈食其又道:“是老夫輕率了,子房說的對,若是我們棄陳王不管,必然會遭致天下義軍唾棄,畢竟我們泗水郡離陳王最近。”

“你們說的都對,確實不能不管,趙軍可是我的心腹大患,必須除掉。”劉邦點點頭,隨後,忽然陰冷道:“你們說,我們要是趁趙軍跟陳王幹起來時,突然出兵向北,攻下薛郡,斷其糧道和後路,在號召衡山郡吳邴、會稽項家一起把趙軍困死在陳郡如何?”。)

第23章 驚變第110章 周市遭險第59章 突發事件第142章 韓廣的野望第21章 拒絕第66章 離去第十二章第28章 盧綰計第41章 景駒消息(下)第125章 戰第162章 武臣死第73章 談判第161章 馬鐙、環首刀第99章 葛嬰殺到第141章 馳援臨淄第5章 戰雍齒(下)第23章 全滅第94章 扶蘇對策第16章 帳談(下)第113章 灌嬰偷營第131章 酈食其第120章 出兵第147章 史青第24章 算計第91章 衝出咸陽城第139章 陳勝死第69章 去臨淄第104章 攻城戰(上)第76章 兵甲第20章 一年而過第9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30章 聽風別院(續)第25章 絕谷第20章 一年而過第18章 決定第3章 殺胡第19章 救人第18章 決定第20章 都尉?第16章 戰英布第76章 兵甲第13章 李斯訓子第18章 決定第25章 無題第79章 六年第27章 聽風別院(上)第113章 灌嬰偷營第5章 黑冰臺考覈(下)第40章 救駕(中)第22章 出兵第1章 秦軍大營第20章 唐厲第60章 趙高,死!第111章 莫名其妙的潰軍第132章 武臣第10章 脣刀舌劍第163章 臧荼死!第34章 逃第159章 遲暮第79章 六年第159章 遲暮第72章 墨家第28章 聽風別院(中)第138章 陳勝抉擇第140章 追殺到底第60章 趙高,死!第25章 還書第3章 項羽之死第7章 樊噲殺到第144章 戰略第18章 決定第6章 始皇帝第34章 抽打二世第7章 晚宴第41章 救駕(下)第11章 煮熟的鴨子第38章 沛縣第35章 苦戰第10章 博浪沙第15章 回到沛縣第132章 武臣第146章 韓信第10章 栽贓第159章 遲暮第19章 縣令到第16章 帳談(下)第17章 認蒙恬當師傅第20章 唐厲第136章 得瑟的劉邦第32章 殺縣令第90章 章邯報恩第74章 民心第4章 黑冰臺考覈(上)第1章 秦軍大營第1章 屌絲逆襲第13章 結果第2章 咸陽城郊(下)第86章 正直的李斯(下)第26章 事後第4章 甩掉趙高
第23章 驚變第110章 周市遭險第59章 突發事件第142章 韓廣的野望第21章 拒絕第66章 離去第十二章第28章 盧綰計第41章 景駒消息(下)第125章 戰第162章 武臣死第73章 談判第161章 馬鐙、環首刀第99章 葛嬰殺到第141章 馳援臨淄第5章 戰雍齒(下)第23章 全滅第94章 扶蘇對策第16章 帳談(下)第113章 灌嬰偷營第131章 酈食其第120章 出兵第147章 史青第24章 算計第91章 衝出咸陽城第139章 陳勝死第69章 去臨淄第104章 攻城戰(上)第76章 兵甲第20章 一年而過第9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30章 聽風別院(續)第25章 絕谷第20章 一年而過第18章 決定第3章 殺胡第19章 救人第18章 決定第20章 都尉?第16章 戰英布第76章 兵甲第13章 李斯訓子第18章 決定第25章 無題第79章 六年第27章 聽風別院(上)第113章 灌嬰偷營第5章 黑冰臺考覈(下)第40章 救駕(中)第22章 出兵第1章 秦軍大營第20章 唐厲第60章 趙高,死!第111章 莫名其妙的潰軍第132章 武臣第10章 脣刀舌劍第163章 臧荼死!第34章 逃第159章 遲暮第79章 六年第159章 遲暮第72章 墨家第28章 聽風別院(中)第138章 陳勝抉擇第140章 追殺到底第60章 趙高,死!第25章 還書第3章 項羽之死第7章 樊噲殺到第144章 戰略第18章 決定第6章 始皇帝第34章 抽打二世第7章 晚宴第41章 救駕(下)第11章 煮熟的鴨子第38章 沛縣第35章 苦戰第10章 博浪沙第15章 回到沛縣第132章 武臣第146章 韓信第10章 栽贓第159章 遲暮第19章 縣令到第16章 帳談(下)第17章 認蒙恬當師傅第20章 唐厲第136章 得瑟的劉邦第32章 殺縣令第90章 章邯報恩第74章 民心第4章 黑冰臺考覈(上)第1章 秦軍大營第1章 屌絲逆襲第13章 結果第2章 咸陽城郊(下)第86章 正直的李斯(下)第26章 事後第4章 甩掉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