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趙軍登基爲帝!

咸陽城東門外,三萬羽林衛把三裡以內的地方全部警戒了起來,城門前朝廷官員一個不落,全都恭敬的站在城門前三裡,迎接趙軍,爲首的是蒙毅、李斯和馮去疾三人。

而後面和城牆上下,也都站滿了人,上至權貴下至販夫走卒、尋常百姓,幾乎全到齊了,如今咸陽城內大有萬巷空人的趨勢。

其實這也是蒙恬幾人刻意安排,借用趙軍的迴歸,一舉穩定人心,不論是對朝廷,還是對地方的政治意義都是重大的,甚至能影響軍心。

“來了!侯爺來了!”被派往外圍的斥候此時打馬急急回來大聲稟告。

蒙毅等朝廷官員和城上下百姓聞言俱是一怔,隨即神情興奮,下意思的擡起頭,翹首以待。

“咚咚...”

沉悶而厚重的聲音逐漸響起,衆人只覺腳下傳來陣陣顫抖,好似有巨獸在奔騰。

漸漸的,東方地平線上升起一杆黑色大纛,上書一個斗大的秦字,邊緣用銀絲線繡着‘神武侯’三個隸字。

隨後人頭攢動,統一的黑色頭盔,整齊的形成一條黑色的直線,正逐漸放大。

馬蹄抖動,萬馬奔騰,七萬黑甲騎兵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整齊的陣型如同一個整體,奔馳之間澎湃激昂,殺氣騰騰。

此時咸陽城百姓和官員無不勃然變色,如此多,如此嚴整的騎兵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而且迎面撲來的殺氣如同排山倒海一般,膽小者甚至心驚膽顫,這支騎兵,堪稱天下第一精銳。

七萬鐵騎攜勝利之資,強勢歸來。奔近三裡處時,趙軍突然加速,衝近十丈,隨後勒馬住腳,大手一揮,身後七萬鐵騎立即減速,在奔行八丈時嘎然而止,動作整齊劃一,肅穆無聲。

這個動作又讓咸陽衆人一驚。數萬騎兵激烈奔行間還能令行禁止,瞬間齊齊停下,這到底是如何的精銳?堪稱虎賁!

趙軍騎在嘯天之上,身披黑色大氅,身軀挺拔。虎目掃射,盡顯君臨天下之勢。

緩緩揮起手,趙軍揚聲大喝道:“我,趙軍,回來了!”

沒有過多的廢話,也沒有慷慨的宣言,但只一句。卻霸氣無比。

“恭迎侯爺歸來!”

“恭迎侯爺歸來!”

“恭迎侯爺歸來!”

三聲大呼,不論是羽林衛還是朝廷官員,或者出城的咸陽百姓此時全部彎腰作揖,高聲大呼。臉色又喜又激動。

侯爺來了,朝廷有救了。

隨後,在蒙毅和馮劫的主持下,百姓有序的返回城內。如今看到這麼強大的軍隊,又是神武侯親自來。所以他們也心安了。

蒙毅給趙軍安排的軍營就在城西一片闊地之中,以蒙毅的經驗必然是適合紮營的地方。

趙軍留灌嬰和周昌帶領士兵如營安頓,然後自己和尉繚、胡亥入主咸陽宮了,鐵衛隨行,護衛的還有經過處理的扶蘇屍體。

咸陽宮內,蒙毅幾人親眼看到扶蘇的屍體都是怒的臉色鐵青,堂堂一國之君,居然被刺殺。

李斯沉吟道:“我們還是儘快把二世皇帝屍體入葬吧。”

“不如就聲明是病死吧,否則有損我大秦臉面。”馮去疾建議道。

趙軍卻搖搖頭道:“我大哥是在與劉邦交戰中戰死的,這次我要興兵報仇,一舉剿滅劉邦。”

衆人聽後一愣,隨後眼睛就亮了起來,這樣說來既保證了秦朝皇帝的光輝形象,又能激起士卒憤死之心,實在是一舉兩得。

“就你小子詭計多。”尉繚笑罵道。

趙軍乾笑一聲,沒有多說。

蒙毅此時疑慮道:“侯爺,就怕劉邦此人狡猾,知道你來了會退兵回去。”

趙軍搖搖頭沒說話,蒙毅在政治民生上是個智囊,但在軍事方面,相對弱了些。

蒙恬解釋道:“二弟,侯爺已經派四萬人馬提前進入南陽了,有他們牽制,劉邦是走不掉的。

當然,劉邦也可以選擇在南邊山區與我軍遊戰,避免我軍騎兵鋒銳,但他們大部分郡縣都是初步打下來的,根基不穩,一旦劉邦長久被困,後方必亂,相反,我們可以從西北或者臨淄源源不斷徵調人馬來。

再說,後方一亂,劉邦沒了糧草供應,也是必死無疑。”

這一分析,尉繚也在旁邊點點頭。

而這時,馮去疾不動聲色的把扶蘇遺詔拿出來,遞給了趙軍。

趙軍看後露出一臉慨然之色,之前蒙毅已經給他透過氣了,趙軍沒想到扶蘇盡有如此胸懷,看來扶蘇不管怎麼樣,對秦朝卻是一個負責的皇帝,不枉自己在他死後,替他正名。

李斯抱拳開口道:“侯爺,爲今之計,還請你儘快登基,方能穩定民心,從容對付劉邦,爲二世報仇,爲我大秦雪恥。”

趙軍看了李斯一眼,暗笑了聲,這李斯還真是以利益爲主,以他的身份此時盡然奉承起來,而且難能說的滴水不漏。

不過,趙軍卻沒表示什麼,李斯這個人有些愛權的缺點,但同樣非常有才能,作爲上位者自然不可能因爲一個人有缺點就不用他,最重要的還是平衡。

“請侯爺繼位。”蒙毅幾人先後作揖表態,雖然他們不屑阿諛奉承,但是趙軍目前確實需要儘快繼位,穩定朝政。

翌日,扶蘇的遺詔如風颳一般迅速傳遍了咸陽,並向天下各郡縣擴散。

第二日,朝廷官員和咸陽百姓齊齊請命,請趙軍登基爲帝。

第三日,趙軍正式繼位登基爲帝,儀式簡單而莊嚴。

登基爲帝后,趙軍改皇帝稱呼,號秦武帝,追封始皇爲祖帝,扶蘇爲德帝,這一年也稱之爲武帝元年。

其實趙軍對名號什麼的倒是不在意,只是自己和扶蘇是兄弟關係,若還用二世、三世來稱呼就明顯不和禮法了,趙軍本人也會感覺到彆扭。

至於官職調整,鑑於是戰時,趙軍沒打算大動,朝廷官員一律不動,各個將領也都是暫行其職,打算戰後在算,另外趙軍向南海的趙佗發了詔令,先是口頭封賞,後勒令其向北進軍,收取失地。

當然,對於趙佗的真正想法,趙軍暫時還不清楚,但這不妨礙自己擺出態度,畢竟趙佗麾下有不下三十萬人,南越幾郡百姓也不少,趙軍不可能放棄。

最後,趙軍下令咸陽南北附屬幾縣全部撤兵回咸陽,放劉邦來路,準備與劉邦在咸陽城外決一死戰。

第4章 王賁兵敗第117章 陳勝的反應第4章 王賁兵敗第1章 咸陽城郊(上)第72章 墨家第6章 相見第26章 呂雉第8章 機會第136章 得瑟的劉邦第26章 呂雉第9章 陽武縣第22章 出兵第56章 仙人的傳說第20章 漠北攻略第115章 濟水河邊第136章 得瑟的劉邦第18章 呂嬃直白第58章 當場殺人第69章 拜尉繚爲軍師第32章 始皇憂慮第7章 晚宴第26章 出路第16章 呂府第2章 決戰第35章 殺第26章 趙高逞毒計第9章 我要服勞役第75章 倔強周岢第131章 酈食其第100章 逼戰第30章 救人第一百零六章第41章 景駒消息(下)第164章 項羽的逼迫第20章 漠北攻略第108章 告密第9章 陽武縣第154章 爲民請命第58章 當場殺人第3章 備戰第69章 去臨淄第136章 得瑟的劉邦第60章 趙高,死!第9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9章 秦軍情況第59章 突發事件第9章 陽武縣第48章 霸王舉鼎第37章 四極鎖天之勢第60章 趙高,死!第97章 烽火燎原第2章 決戰第52章 趙靈出現第39章 吳縣第162章 武臣死第41章 景駒消息(下)第24章 休養第20章 再見穆寧第1章 張良謀劃第31章 縣衙第16章 真實目的何在?第十二章第5章 戰雍齒(下)第4章 王賁兵敗第38章 沛縣第60章 趙高,死!第13章 李斯訓子第27章 姐夫第9章 我要服勞役第24章 休養第8章 機會第142章 韓廣的野望第42章 後事第75章 倔強周岢第7章 去陽武的辦法第6章 始皇帝第29章 聽風別院(下)第3章 自取其辱第117章 陳勝的反應第9章 姑奶奶,我錯了第4章 戰雍齒(上)第29章 被抓第11章 秦始皇陵墓第89章 扶蘇的登基大典第34章 救人第22章 跌落山崖第32章 始皇憂慮第2章 馬幫第82章 再回咸陽第7章 最後一關(上)第11章 劉邦殺到第16章 戰英布第25章 趙妙進宮第16章 帳談(下)第151章 談判第26章 兵書第13章 李斯訓子第39章 吳縣第121章 首戰第23章 懸崖中的石洞
第4章 王賁兵敗第117章 陳勝的反應第4章 王賁兵敗第1章 咸陽城郊(上)第72章 墨家第6章 相見第26章 呂雉第8章 機會第136章 得瑟的劉邦第26章 呂雉第9章 陽武縣第22章 出兵第56章 仙人的傳說第20章 漠北攻略第115章 濟水河邊第136章 得瑟的劉邦第18章 呂嬃直白第58章 當場殺人第69章 拜尉繚爲軍師第32章 始皇憂慮第7章 晚宴第26章 出路第16章 呂府第2章 決戰第35章 殺第26章 趙高逞毒計第9章 我要服勞役第75章 倔強周岢第131章 酈食其第100章 逼戰第30章 救人第一百零六章第41章 景駒消息(下)第164章 項羽的逼迫第20章 漠北攻略第108章 告密第9章 陽武縣第154章 爲民請命第58章 當場殺人第3章 備戰第69章 去臨淄第136章 得瑟的劉邦第60章 趙高,死!第9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9章 秦軍情況第59章 突發事件第9章 陽武縣第48章 霸王舉鼎第37章 四極鎖天之勢第60章 趙高,死!第97章 烽火燎原第2章 決戰第52章 趙靈出現第39章 吳縣第162章 武臣死第41章 景駒消息(下)第24章 休養第20章 再見穆寧第1章 張良謀劃第31章 縣衙第16章 真實目的何在?第十二章第5章 戰雍齒(下)第4章 王賁兵敗第38章 沛縣第60章 趙高,死!第13章 李斯訓子第27章 姐夫第9章 我要服勞役第24章 休養第8章 機會第142章 韓廣的野望第42章 後事第75章 倔強周岢第7章 去陽武的辦法第6章 始皇帝第29章 聽風別院(下)第3章 自取其辱第117章 陳勝的反應第9章 姑奶奶,我錯了第4章 戰雍齒(上)第29章 被抓第11章 秦始皇陵墓第89章 扶蘇的登基大典第34章 救人第22章 跌落山崖第32章 始皇憂慮第2章 馬幫第82章 再回咸陽第7章 最後一關(上)第11章 劉邦殺到第16章 戰英布第25章 趙妙進宮第16章 帳談(下)第151章 談判第26章 兵書第13章 李斯訓子第39章 吳縣第121章 首戰第23章 懸崖中的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