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決戰

太陽正烈,函谷關外,八萬黑壓壓的騎兵整整齊齊排列在草原上,無邊無際,好似一個整體,形成排山倒海般的巨大壓力。

楚軍正在攻函谷關,察覺秦軍來襲,匆忙結隊應付,雖然有十幾萬人,但匆忙結陣之下並不嚴整,形成的氣勢也不能與對面秦軍相比。

此時十幾萬楚軍面對八萬殺氣騰騰的秦軍騎兵,再也沒有了之前的張狂和盛氣,有的只是驚慌和恐懼,好似對面八萬騎兵是一頭吞天巨獸,現在還只是安靜的匍匐,而一旦撲來,那就是天崩地裂。

最後,十幾萬人的目光落在了陣前項羽的身上,項羽手持天龍破城戟,騎在馬上一如往日偉岸挺拔,所以楚軍士卒還算安穩,沒有軍心潰散。

不過,此時的項羽臉色很是難看,他實在想不明白,趙軍怎麼可能這麼短時間趕到函谷關,而且龍且也沒有發覺。

另外,項羽還不明白的是,他明明在函谷關戰場外十里範圍內都佈置了斥候,爲什麼趙軍還能不聲不響的靠近,直到最後馬蹄聲實在太大才驚動自己,難道自己那些斥候都是眼瞎了不成?

函谷關上秦軍卻是一片歡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趙軍在秦軍中的地位,就如同項羽在楚軍中的地位,同樣是戰無不勝的戰神,趙軍的到來對他們鼓舞很大,士氣直線上升。

李由更是激動的對蒙恬道:“侯爺果然厲害,居然這麼短時間內趕到函谷關,而且還能無聲無息的出現,恐怕項羽麾下的斥候都被侯爺幹掉了。”

“天下斥候都說匈奴最厲害,我看還得數咱大秦。”蒙恬這會也心情好了起來,雖然之前他相信趙軍會來。但是畢竟沒親眼看到,而且還事關秦朝興亡,所以心內一直不平靜,直到現在才真正放下心。

李由嘿嘿笑道:“侯爺麾下的兵馬速度也夠快,看來三川的龍且都沒反應過來,真不知道怎麼訓練的。”

蒙恬笑了笑沒說話,只是盯着關外秦軍看,有些疑惑趙軍爲何帶來了八萬騎兵,騎兵只是用於探查消息。什麼時候能上主力戰場了?

還有刀盾兵,蒙恬委實覺得奇怪,一手握兵刃一手握盾,還能發揮戰力嗎?

不過,蒙恬始終是軍神。對於軍事實在敏感到了極點,僅僅觀察一會,他便覺得這些騎兵和刀盾兵的確有些門道。

函谷關下,趙軍身穿戰甲批黑色披風,坐在高橋馬鞍上,雙腳緊緊踏着馬鐙,手提繮繩輕輕一抖。嘯天犬立即嘶鳴一聲,四蹄邁開,馬蹄鐵‘嗒嗒’的踏在地上,前進十幾布。

博浪帶着張風等四大鐵衛急忙跟上。人人都是騎着裝備齊全的高頭大馬,手中還舉着盾牌,把趙軍護了個嚴嚴實實。

對面同樣擺開陣勢的項羽亦是帶着親兵,騎馬上前幾步。朗聲笑道:“哈哈,趙兄。昔日一別,多年不見,今日在見,更勝往昔啊。

只是你的情況不太妙啊,當年那始皇帝沒把皇位傳給你,卻給了扶蘇這個軟蛋,扶蘇還如此忌諱於你,這下可好,一不小心人頭落地,這秦朝也就完蛋了。

現在你算仁至義盡了,不如投靠我大楚,咱們共享江山社稷。”

“項兄說笑了。”趙軍笑道:“我大秦雖是法制,但於帝位傳承也講個尊卑德行,我大哥是長子,德行寬厚,善惠於民自該繼承大位。

至於說我大哥之死,則尚無定論,而且這大秦天下,只要我趙軍在一日,他就倒不了。

相反,你這楚國於亂中蠱惑民衆,不服教化,妄興兵戈陷天下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本候又如何能助紂爲虐?”

二人明顯是在打嘴仗,項羽自然不想因趙軍的突然殺到影響軍心,所以想挑撥離間,而趙軍卻是穩穩站住了大義腳步,還順帶激發了軍心。

函谷關上,蒙恬一笑,這小子,嘴上功夫越來越厲害了,不僅化解了項羽的言語機鋒,反敗爲勝,而且肯定了扶蘇的才能,維護了朝廷威嚴,讓人不覺佩服。

底下騎在烏雛馬上的項羽臉色一沉,“趙兄,幾年前一戰不分勝負,今日看來是我們一分勝負的時候了。”

趙軍淡淡一笑:“本候正有此意,今日你我只能有一個人活着離開。”

項羽臉色一變,隨即大聲笑道:“哈哈,說的好,那就戰吧,也讓我領略領略你這新式兵種的厲害。”項羽早就注意到了趙軍麾下的騎兵和刀盾兵,也看出了點苗頭。

趙軍打馬回陣,靜靜的看着項羽在指揮兵馬變陣,既沒有調整陣型的跡象,也沒有趁機攻擊項羽,英布灌嬰幾人也沒有反應,只是騎馬站在各自統軍的方陣前。

關隘上李由皺起眉頭,開口對蒙恬疑問道:“蒙帥,侯爺他這是什麼意思?”

蒙恬看了幾眼,開口道:“我也看不透,不過,他既然如此做,想必有十足的把握擊敗項羽。”

眼見項羽佈陣完畢,一個主力隊有十萬人,項羽親自壓陣指揮,還有四個兩萬人陣型,風別由麾下悍將統領,各距離三十丈,圍繞在主陣周圍,連帶着士卒氣勢攀升到極點,兵刃寒光閃閃,嚴陣以待。

按說,面對比對方少的兵力,這種主次分明的陣型最有優勢,能最大程度發揮優勢兵力,互爲犄角,進退自如,是以力壓人的最佳陣型。

只是,當項羽看見趙軍毫不爲所動時,不由臉上有了一絲怒意,你趙軍是看不起我嗎?

不過,轉念間項羽又有點懷疑趙軍是不是在使什麼詭計,以他對趙軍的瞭解,趙軍該不是如此自大之人啊。

就在項羽猜測之時,趙軍揚起了手中方天畫戟,向前一壓,無比低沉道:“碾過去!”

“殺!”八萬秦軍騎兵幾乎同時喊出口,一聲殺字穿金烈石。

同一時間,八萬騎兵又是同時奔騰前衝,如同旋風一般,速度提到了極限,灌嬰、英布、曹無傷和胡亥各在一方,騎馬在前,如同兇獸一般衝向楚軍,聲勢浩大。

第20章 唐厲第24章 變異第26章 兵書第121章 首戰第132章 武臣第8章 戰樊噲!第16章 戰英布第40章 救駕(中)第16章 呂府第102章 計策第23章 驚變第54章 探查趙高府邸第29章 聽風別院(下)第76章 兵甲第50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7章 劉邦死第23章 驚變第127章 戰!(完)第114章 搶先攻下第28章 咸陽路第104章 攻城戰(上)第36章 調教胡亥第134章 危局第十二章第20章 唐厲第12章 白影事件第48章 霸王舉鼎第55章 第一大神棍-徐福第25章 無題第60章 趙高,死!第158章 韓信初掌兵第15章 送房子第57章 徐福演‘仙法’第28章 聽風別院(中)第13章 脣刀舌劍222第23章 進唐府第150章 民意第25章 趙妙進宮第153章 蒯徹之計第89章 扶蘇的登基大典第1章 異鄉來客第149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8章 決定第14章 挑戰英布第48章 霸王舉鼎第14章 掌控第93章 白影第31章 縣衙第20章 唐厲第52章 趙靈出現第19章 朝廷來人第62章 秦始皇終認子第130章 魏豹第61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2章 呂雉第26章 呂雉第75章 稷下學宮第9章 軍議第13章 李斯訓子第130章 魏豹第164章 項羽的逼迫第27章 姐夫第158章 韓信初掌兵第5章 二世遺詔第138章 陳勝抉擇第6章 趙軍登基爲帝!第6章 挽留第45章 景駒出現第66章 離去第13章 脣刀舌劍第21章 拒絕第1章 函谷關前第43章 項羽第160章 請兵第39章 救駕(上)第41章 救駕(下)第13章 生死擂臺第159章 遲暮第10章 脣刀舌劍第60章 趙高,死!第58章 當場殺人第120章 出兵第15章 突變(下)第58章 當場殺人第152章 意外第16章 呂府第28章 樂睿第3章 殺胡第101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9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5章 絕谷第35章 蒙毅之策第59章 突發事件第74章 民心第112章 英布衝陣第2章 少時苦難多第20章 再見穆寧第75章 稷下學宮第6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
第20章 唐厲第24章 變異第26章 兵書第121章 首戰第132章 武臣第8章 戰樊噲!第16章 戰英布第40章 救駕(中)第16章 呂府第102章 計策第23章 驚變第54章 探查趙高府邸第29章 聽風別院(下)第76章 兵甲第50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7章 劉邦死第23章 驚變第127章 戰!(完)第114章 搶先攻下第28章 咸陽路第104章 攻城戰(上)第36章 調教胡亥第134章 危局第十二章第20章 唐厲第12章 白影事件第48章 霸王舉鼎第55章 第一大神棍-徐福第25章 無題第60章 趙高,死!第158章 韓信初掌兵第15章 送房子第57章 徐福演‘仙法’第28章 聽風別院(中)第13章 脣刀舌劍222第23章 進唐府第150章 民意第25章 趙妙進宮第153章 蒯徹之計第89章 扶蘇的登基大典第1章 異鄉來客第149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8章 決定第14章 挑戰英布第48章 霸王舉鼎第14章 掌控第93章 白影第31章 縣衙第20章 唐厲第52章 趙靈出現第19章 朝廷來人第62章 秦始皇終認子第130章 魏豹第61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2章 呂雉第26章 呂雉第75章 稷下學宮第9章 軍議第13章 李斯訓子第130章 魏豹第164章 項羽的逼迫第27章 姐夫第158章 韓信初掌兵第5章 二世遺詔第138章 陳勝抉擇第6章 趙軍登基爲帝!第6章 挽留第45章 景駒出現第66章 離去第13章 脣刀舌劍第21章 拒絕第1章 函谷關前第43章 項羽第160章 請兵第39章 救駕(上)第41章 救駕(下)第13章 生死擂臺第159章 遲暮第10章 脣刀舌劍第60章 趙高,死!第58章 當場殺人第120章 出兵第15章 突變(下)第58章 當場殺人第152章 意外第16章 呂府第28章 樂睿第3章 殺胡第101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9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5章 絕谷第35章 蒙毅之策第59章 突發事件第74章 民心第112章 英布衝陣第2章 少時苦難多第20章 再見穆寧第75章 稷下學宮第6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