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

與楊玉環的一席話,雖然沒有說明自己的來意,對於郭婞茹之事還是隻字未提,卻也不能說是無功而返,至少也讓楊雲楓知道了吳曼麗此時的心境與想法,最難得的是知道了楊玉環的想法與對自己的心意,這已經就是此行的最大收穫了,楊玉瑛從楊玉瓊處回來後,見到楊雲楓時,表情也顯得怪異,有點愛慕,卻又不全是愛慕,楊雲楓暗想可是是因爲她執意要進宮的心境所致吧

看來郭婞茹之事還是要再尋他機向衆女表明,楊玉瑛伺機問了一樣楊雲楓有無對楊玉環說明郭婞茹的事,自己也好履行若言,聽楊雲楓簡單了說了一下經過後,也是詫異楊玉環的表現,不過心情卻與楊雲楓的大不相同,楊雲楓自然是對楊玉環更加寵愛與信任了,然後楊玉瑛卻在想,自己與楊玉環同胞姐妹,爲何遭遇卻是如此不同,楊玉環生下來就受楊母戀愛,後來又是過繼給叔父過着大小姐的生活,而自己呢,既不是大姐,又是小妹,夾在這中間,好處都爲楊玉瓊與楊玉環拿去了,自己卻是白白的耽誤了青春年華,想到這裡,楊玉瑛更加堅定了自己要進宮的信念,雖說她此時心中依然還是對楊雲楓念念不忘,不過她也知道,楊雲楓與李隆基比起來,雖然勝在年輕有爲,但是楊雲楓再年輕這輩子也不可能是皇帝吧自己前二十年算是爲楊家人活了,這剩下來的日子,必須要爲自己而活,而進宮不過是第一步而已。

好些日子沒有見過公孫綰與李思瑜了,楊雲楓打聽之下才知道,前幾日公孫綰接到一封書信之後,就帶着李思瑜與衛墨還有奧蘭鬱匆匆的出門了,不過出門之前還是讓慶東樓給她們留下房間,只是沒有說明何時會再回來。楊雲楓此時心想,是不是已經找到了江採萍的下落了不過公孫綰不說自己也不會知道,這時又想起那日見奧蘭鬱時,奧蘭鬱似乎有什麼話要對自己說,好像是關係公孫綰前來遼東的目的的,莫非這公孫綰來遼東找江採萍不過是其次,其實是別有目的

既然一時也想不明白,楊雲楓乾脆不再去想,這時卻又想起了夜琴音,自從那日在酒館當面逼娶她,被她拒絕之後也再沒見過她的蹤跡了,這遼東莫非是出了寶藏了怎麼各路的人馬都來了遼東了莫非這夜琴音與公孫綰兩路人馬的目的其實都是一樣的依然還是不得而知

薊州方面是好事連連,羅玉林的第一罈烈酒終於出來了,雖然說不得是什麼百年佳釀,但畢竟是在薊州產出的第一罈,所以特地命人給楊雲楓送來,楊雲楓則是提着這壇酒直接去了遼城外的軍營,到得軍營大帳,將酒罈朝地下一放,隨即將營帳所有的將領都叫了過來。

衆人見狀都是不解,吳澄江這時也是剛從吳府回來,將楊雲楓提着一個酒罈來了,也是莫名其妙,上前問楊雲楓道:“楊大人,你莫不是想請所有將士喝酒吧這裡可是軍營重地,喝酒可是要犯軍規的”

楊雲楓揮了揮手,沒有回答吳澄江的話,裂開讓跟隨在自己身邊的安祿山打開酒罈,在衆將領面前晃悠了一遍後,最後到達吳澄江的面前,楊雲楓則是走到吳澄江的身旁笑道:“吳大人應該記得這酒的味道吧”

吳澄江看了看安祿山手中的酒罈,又吸了兩口氣聞了聞,隨即皺眉道:“據聞楊大人讓羅玉林去了薊州建了一個酒廠,這壇酒莫不是就是出自薊州酒廠”

楊雲楓聞言哈哈一笑,拍着吳澄江的肩膀笑道:“原來吳大人還記得羅玉林此人不錯這酒的確是處子薊州酒廠,而且是本官特地讓羅玉林來爲我遼東將士釀製的”

吳澄江聞言微微皺眉道:“楊大人,你可知道”

吳澄江還沒說完,就聽楊雲楓立刻道:“自然知道,這裡是軍事重地嘛,將士不可飲酒嘛知道知道不過吳大人是否也知道,這遼東苦寒之地,將士們禦寒光是靠棉衣還是不夠的,羅家的烈酒,吳大人您也是知道的,將士每日少量飲用此酒,完全可以禦寒”

吳澄江這時立刻道:“若是將士因爲飲酒貽誤戰機,那可如何是好”

楊雲楓連忙笑道:“吳大人可以明文規定每日將士可以飲多少酒禦寒,多飲就是犯軍規,輕則杖責,重則看頭,如此一來,就不怕了”

楊雲楓說完也不給吳澄江再說話的機會,立刻讓安祿山給在場的衆將軍沒人倒上一碗後,這纔對衆將領道:“諸位,先嚐嘗此酒滋味如何”

衆將領端着酒碗,卻不敢飲,皆看向吳澄江,卻見吳澄江此時看了一眼楊雲楓後這才無奈地點了一下頭,衆將軍這才紛紛將酒水飲盡,楊雲楓立刻問道:“滋味如何”

其中一個將領抹了一下嘴,立刻笑道:“這酒真是帶勁,現在渾身暖和多了,若是出兵之時,伏擊或者待戰之時能喝上一口,將士們就不怕天寒地凍了”

楊雲楓微微一笑,立刻轉頭看向吳澄江,笑道:“吳副帥,吳大人,你現在可有話要說”

吳澄江無奈地搖了搖頭,不再與楊雲楓糾結此問題,也就等於是默許了,這時看向端着酒罈的安祿山,眉頭微微一皺道:“這位應該就是名震天下的虎賁將軍路安吧”

其他將領聽吳澄江這般一說,頓時都是大驚失色地看向安祿山,不想名滿天下的猛將確實如此模樣,甘願在楊雲楓身邊做一個隨從,安祿山此時眉宇之間立刻透露出一股傲氣,剛想上前拱手與吳澄江搭話,這時心下一動,看了一眼楊雲楓,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依然站在楊雲楓的一側,動也不動。

楊雲楓立刻笑道:“吳副帥莫非也想和令尊大人一樣,想要去路安”

吳澄江連連搖頭道:“路將軍對楊大人忠心一片,下官早有耳聞,家父曾經四次向楊大人開口,卻都被路將軍拒絕了下官如何還敢吃這個閉門羹啊”

楊雲楓微微一笑,立刻看向安祿山道:“路安,如果我讓你跟在吳副帥身邊,你可願意”

安祿山聞言眉頭微微一皺,看了一眼吳澄江,沉吟了片刻後,立刻道:“孩兒願聽義父吩咐”

吳澄江聞言心中又是一動道:“義父路將軍拜了楊大人爲義父了麼”

楊雲楓立刻笑道:“此事說來話長,不說也罷”說着立刻對安祿山道:“既然如此,路安,你本是將才,長期留在我身邊也沒有什麼作爲,這樣吧,你今日起,就留在吳副帥帳下做一名先鋒吧”

安祿山心中早已經竊喜,聽楊雲楓這般一說,立刻單膝跪地道:“孩兒定然不負義父所望”

吳澄江更是高興不已,但是隨即心中一動,詫異地看着楊雲楓,奇道:“楊大人,下官有一事不解,還請賜教”

楊雲楓立刻笑道:“吳大人是想問本官,爲何令尊四次相求,我都不給,而你尚未開口,我卻主動讓路安來跟隨你吧”

吳澄江聞言笑道:“楊大人真是當世諸葛,的確如此,下官不解,還請賜教”

楊雲楓這時看了一眼一旁的安祿山後,這纔對吳澄江道:“那是因爲我之前見路安雖然驍勇,但是戰勝之後驕傲自滿,目空一切,所以故意將他留在身邊只是做一個隨從,可惜啊,路安卻不知道我的深意”

安祿山聽楊雲楓這麼一說,心中暗道,果然是故意冷藏我,卻聽吳澄江這時笑道:“原來如此”說着連忙對安祿山道:“路將軍,還不過來拜謝你義父,他是有心栽培你爲遼東主將啊”

安祿山聞言心中又是一動,連忙跪倒在楊雲楓的面前磕頭道:“孩兒不知道義父深意,初時還以爲義父是”

楊雲楓立刻笑道:“你以爲是嫉恨你立下戰功哈哈,路安啊,你也未免太小看你義父我了,我若是如此,豈不是早在南詔之後,就已經抹煞了郭子儀的功績了你要知道爲將者必須戒驕戒躁,而這兩條恰恰就是你的大忌,我故意冷落你,在你戰勝立功之後,不但沒有誇讚你半句,反而是給你冷臉,你如此以爲也是清理之中,方纔吳大人也說了,我是有心栽培你成爲主將的,你現在也應該明白我的一片苦心了,你倒是說說,以後爲將應該如何”

安祿山立刻道:“孩兒定然居功而不自傲,時刻保持冷靜,爲我大唐再立戰功”

楊雲楓心中一陣冷笑,嘴上卻道:“起來說話吧”待安祿山起身後,立刻對吳澄江道:“我雖答應了將路安交給吳副帥你,但是你也需要答應我一個條件”

吳澄江聞言立刻笑道:“有路將軍相助,簡直就是如虎添翼,楊大人提出任何條件,下官都會答應”

楊雲楓這時走到吳澄江身邊,在他耳邊附語道:“無論日後路安立何等戰功,你永遠不能升他的職務,待收復了遼東失地之後,我自有安排”

吳澄江聽楊雲楓這麼一說,連忙奇道:“楊大人不是說有心要栽培他麼怎麼又”

楊雲楓沒等吳澄江說完,立刻又低聲道:“我這就是在栽培他,路安想來心急氣躁,每每戰勝都會驕傲自滿,他方纔雖向我保證以後不會再如此,但是你我都知道秉性難改,其實一句話就能相信的吳大人,令尊爲何將遼東軍事全權交託於你你我都心知肚明,你做任何事,楊某都不會干預,但是此事你務必答應我,不然我隨時都可要回路安”

吳澄江聽楊雲楓這麼一說,皺着眉頭沉吟了半晌,又看了安祿山幾眼,心中尋思道,楊雲楓說是有心栽培安祿山,但是卻有屢屢阻止安祿山的升遷之路,究竟是爲何莫非他二人之間真有嫌隙楊雲楓當真是嫉恨路安立了戰功不過正如楊雲楓所言,如果楊雲楓是這種人的話,那麼也不會有西南郭子儀的今日了,況且安祿山此時已經拜了楊雲楓做了義父了,楊雲楓理應大禮提拔安祿山,培養自己的勢力纔是,然而他偏偏相反,莫非就不怕安祿山心生嫉恨之心

楊雲楓見吳澄江沉吟了半晌也沒有說話,這時又道:“吳大人莫要諸多猜忌,我如此做法,不但是爲路安着想,也是爲我大唐社稷着想,更是爲吳大人你着想你試想一下,如果按照路安的能力,那你我都不比討論了,普天之下,只怕不出其二,但是他的性子定然是每次殺敵立功後都驕傲自滿,一次半次尚可,但是長期以往下去,軍中將士如何看待你況且路安長此下去,也只會助長他的起眼,識得他更是目空一切,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驕兵必敗,待路安當真以爲自己是天下無敵的時候,那也就是他的死期了,吳大人應該知道項羽、呂布、關羽吧他們皆是勇武過人之輩,但是最終的下場是什麼都是難逃一死,他們的死因是什麼都是目空一切如此下去,路安就會步他們的後塵,你試想一下,如果那時候路安敗了,那就絕對不會是小敗,朝廷自然會怪罪下來,路安固然是一死,而你吳大人、身爲副帥,難道想置身事外麼而我大唐也會因爲戰無不勝的路安敗了,而軍心喪盡,士氣敗盡,那時候莫說是契丹了,只怕是一個新羅都敢來犯我大唐”說着意味深長地看着吳澄江,低聲道:“吳大人認爲本官說的有無道理”

吳澄江聽楊雲楓這般一說,心中頓時也是一凜,楊雲楓說的固然沒有錯,項羽之敗就是敗於他貴族出身,當世無匹,所以任何人在他眼裡都不值得一提,最終被劉邦有機可乘,呂布之敗也是如此,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如此虛名壞其一生,而關羽更是目中無人的代表人物,除了他劉關張兄弟三人之外,他眼中還能有誰焉能不敗

吳澄江想到這裡,立刻又問楊雲楓道:“但是如果路安屢立戰功,卻又得不到封賞升遷,不但路安自己不服,只怕其他將士看在眼裡也會心生怨氣”

楊雲楓聽吳澄江說的也極有道理,不過這一點楊雲楓也已經想到了,立刻對吳澄江道:“這個無妨,如今路安聲名在外,只要你行軍打仗帶着他,那就是嚇人的一隻老虎,不到萬不得已,你莫要用他,以來可以磨練他的意志,而來也可以多給其他將領機會,軍功評分,即便路安立了戰功,你可給與褒獎、升遷也可以,但是都是虛職,他如果貪名,你就給他威風的封號,但是實職,依然只是你帳下的一個先鋒,用人在你”

吳澄江聽到這裡,立刻拍手笑道:“如此甚好”說着看向安祿山,招手道:“路安,我聽聞你還有個胡名叫做康阿犖山”

安祿山聞言立刻上前拱手道:“回稟副帥,的確如此,小人本就是胡人,貞觀年間祖父內遷至此,後來爲了方便村裡入籍,所以改了漢姓”

吳澄江微微一笑道:“做人不可忘本哪,從今日起,你就恢復原籍吧,就叫阿犖山”

安祿山聞言心中一動,立刻看向楊雲楓,楊雲楓也沒想吳澄江要給他恢復原名,他本來是想,這安祿山留在自己身邊,始終不是個是,留的越久,安祿山的怨氣勢必越大,既然他一心從軍立功,那就給他個機會,再加上自己諸多限制,想必在滅了契丹之前,他也不會有多大作爲,而且自己還有裴旻、趙雲龍這等高手在,若是安祿山真的有什麼不妥,派趙雲龍或者裴旻來取其首級,那簡直就如探囊取物,所以再三思量之下,還是決定將安祿山留給吳澄江,若是當真發生自己不想見到的事,自己還可以一舉兩得,順便一起奪了吳澄江的兵權,全權交由自己人掌控,當然了,從最近吳澄江的表現來看,楊雲楓也不想最後這般做。

楊雲楓這時又想到,自己這副身體本來應該是千古奸相的,如今不也是在爲大唐賣命麼那自己爲何不能將安祿山打造成大唐第一猛將呢也許只要自己掌控得力,取捨得體,安祿山正的能一改歷史,成爲中興大唐的一份子呢,當然這不過是一份奢想,楊雲楓心中依然還是存底的,做好最壞的打算,這時暗道,既然如此,安祿山是忠是奸,是好是壞,都應該用本名,日後青史自幼記載,想到這裡立刻笑道:“阿犖山叫起來有點拗口,不過就叫安祿山吧,與你胡名相近,我等也好叫”

安祿山聞言立刻給楊雲楓跪下道:“多謝義父賜名,俺以後就叫安祿山了”

楊雲楓這時心中一動,我靠,這安祿山的名字在正史上應該是李隆基所賜,現在倒成了老子給起的了想着又想到這安祿山在正史也應該是拜李隆基爲義父,此刻不也是拜了自己爲義父了麼

吳澄江此時起身笑道:“我唐軍有安將軍在此,料那契丹蠻夷也不敢輕易來犯了”說着走到楊雲楓身邊,道:“楊大人,據說你近來在薊州養了幾千匹戰馬,而且籌集了不少糧食囤積在薊州糧倉,卻不知道我唐軍何時才能與契丹一戰”

楊雲楓沉吟了片刻之後,道:“不必着急,我們着急,其實契丹人更着急,如今他不但在薊州、營州兩戰大敗,損兵折將,就連與匈奴人的買賣也被我們大唐搶了來,此時定然是着急找同夥呢”

吳澄江聞言不禁詫異道:“同夥”

楊雲楓冷冷一笑道:“那新羅自有我中華開始,便一直是我漢人的附屬國,但是他有幾時真正消停過每次我中原有事,跳的最厲害就是他新羅棒子了這一次我門不但要滅契丹,還要一掃遼東寰宇,還我大唐清平天下”

吳澄江立時明白了楊雲楓的意思,驚道:“楊大人,你是想要對新羅用兵皇上這次讓你我來,可是針對契丹人的,沒有說要滅新羅,我們是不是該上報朝廷”

楊雲楓微微一笑道:“不必,之前就有密保說新羅人與契丹人走的太近,若不是這次契丹人在薊州和營州大敗,想必這新羅人已經站到契丹人那邊去的,此時他門不過是坐山觀虎鬥,如果我大唐贏了,他自然會繼續甘願做我大唐的藩屬國,但是如果我大唐輸了,只怕這些新羅棒子就不會甘願做我大唐的藩屬國了吧南詔也是如此,可以滅之,爲何新羅不可以滅之,我們開戰是爲何就是爲了日後子孫萬代能不再開戰,我們這一輩人能完成的事,就不可留給後輩”

吳澄江聽楊雲楓這般一說,也覺得有些道理,不過細想一下有覺得有些問題,連忙問道:“剛纔楊大人也說了,自從契丹人兩場大敗之後,新羅人也消停了,我們即便是要滅了新羅,也要出師有名才行,不然我其他諸藩屬國如何看我大唐”

楊雲楓哈哈一笑道:“吳大人不必擔心,若是要滅契丹,我大唐此時已經有此實力,不過要一舉滅了契丹與新羅,還需要再等等,吳大人如果你是契丹人,此時已經不敢對我大唐用兵,但是又損兵折將後,該去何處取得資源”

吳澄江聞言立刻笑道:“下官明白了,楊大人是想逼契丹人對新羅用兵,那時候,我大唐可以用保新羅之名,進入新羅境地”

楊雲楓也沒曾想到吳澄江如此聰明,既然一點就透,其實這一招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當初收復南詔不也是這樣麼

楊雲楓又與吳澄江商議了一些戰略部署後,這纔對安祿山道:“你以後就留在此處,一切聽從吳副帥的吩咐,剛纔你也聽到我們的部署了,不愁沒有你建功立業的機會”

安祿山聞言立刻又給楊雲楓跪下磕頭,楊雲楓沒等安祿山說話,就已經出了中軍大帳,騎着單馬而去,吳澄江見楊雲楓走後,立刻扶起安祿山,拍了拍安祿山的肩膀,隨即笑道:“安將軍,請起”

安祿山連忙拱手道:“不敢有勞副帥相扶”

吳澄江見安祿山竟然如此謙卑,並不像楊雲楓說的那般,心中隱隱一動,連忙端起桌上楊雲楓送來的烈酒,這才拉着安祿山的手,對衆將領道:“今日準備你等飲酒,但是切記不可貪杯”

衆將領聞言一陣歡呼,抱着酒罈,拉着安祿山出了中軍大營,吳澄江臉上的笑意,這時緩緩地消失不見,這時冷冷地道:“父親幾次要安祿山都不得,楊雲楓卻送給我,嘿嘿,以爲我不知道,他是想向我示好吧且先如此,待遼東戰事結束後,再看遼東將士究竟是楊還是姓吳”

楊雲楓回到慶東樓,李穎見楊雲楓是帶着安祿山出去的,卻沒見安祿山回來,有點好奇,楊雲楓將安祿山留在軍營的事告訴李穎,李穎也是吃了一驚,本來是一直要防範安祿山的,不想楊雲楓卻把他送到軍營去了,李穎如何能不吃驚不過聽完楊雲楓的一番結識後,也覺得有些道理,隨即對楊雲楓道:“吳澄江的擔心也是有道理的,如果立功而不賞,只怕遲早會出問題”

楊雲楓這時嘿嘿一笑道:“我就是故意如此,如果安祿山本就沒有反意,他絕對不會爲了這麼一點事就謀反的,相反,如果他當真有反意,放在哪裡他都會反,既然是防不勝防,還不如在他未反之前,讓他爲我大唐效力,穎兒你說是不是”

李穎聞言沉吟了片刻之後,這才道:“話雖如此,安祿山留在你身邊,他至少沒有兵權,即便是反了,也不會有多大威脅,放在軍營裡,一旦出事,那可就”

楊雲楓拉着李穎的手,這時笑道:“穎兒你放心,我早有多手準備,況且就算我強意留他在身邊,安祿山遲早也會另謀出路,那時候我即便是想找他都難,在吳澄江的軍營裡,至少我們心裡還有點底,即便當真到了萬不得已,我還可以讓趙雲龍與裴旻去殺之”

李穎又沉吟了片刻後,這才道:“既然夫君已經決定了,此事就暫且如此吧”說着話鋒一轉,看着楊雲楓道:“郭姑娘的事,你與楊姑娘還有吳老闆說麼”

楊雲楓聞言一嘆,連忙將下午在楊玉環房間的事,簡單地對李穎說了一番後,嘆道:“本來是想說的,但是小麗去了之後,反而成爲我與她之間的事了,既然玉環以爲如此,已經傷了一次,我又如何忍心再說婞茹之事再傷她一次”

李穎聽楊雲楓這麼一說,也是點了點頭,隨即道:“原來楊姑娘對你也是如此情深,真是難得,夫君自然不可再提此事了”

楊雲楓道:“這個我自然知道,不過郭子儀處的書信,我尚未回覆,這婚事我是答應還是不答應呢,答應了之後,玉環定然還是會知道,而我又沒事先與她說明,倒是定然更傷,如果不答應,又對不住婞茹,唉,穎兒啊,你夫君我現在真是左右爲難啊,國家大事,陰謀詭計,到爲夫手中都不過是小菜一碟,偏偏你們這些女兒家的事,卻是亂如麻啊”

李穎這時掩口一笑道:“既想要享齊人之福,又不想如此心煩,天下豈會有此等好事夫君你就當好事多磨吧,郭元帥處,還是儘快回信,以免郭元帥多想,而且你也必須要娶郭姑娘,一來是郭婞茹的確對你一往情深,二來,近來我也爲安祿山的事擔心的夠多了,總是在想,若是西南再觸電什麼亂子的話,我大唐豈不是”

楊雲楓立刻明白了李穎的意思,她是想要自己娶了郭婞茹,告慰郭子儀之心,既然安祿山能反,那天下誰人都可反,別人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李穎卻是還沒被蛇咬着呢,就已經開始怕了,楊雲楓想到這裡,微微一笑,他自己自然是知道郭子儀絕對不會反了,但是一想此時歷史已經錯亂,接下來的事誰也不敢保證,只好點頭笑道:“穎兒此等做法也是沒錯,防患於未然”

楊雲楓不日變給郭子儀回覆了一封信,心中言及答應娶郭婞茹,不過是要等遼東戰事結束以後,一來先告慰郭子儀和郭婞茹父女倆,二來也是給自己贏得時間,好好琢磨如何對楊玉環與吳曼麗說及此事。

之後一個多月,薊州的黃光中書信不斷,不時給楊雲楓彙報薊州的情況,由於蜀中與關中的災情得到了緩解,關內的軍糧也開始源源不斷地往薊州運送,與此同時營州的覃毅又截獲了契丹人與匈奴人的幾次交易,截取戰馬數千,而羅玉林的烈酒已經開始大批釀製,開始往遼東各軍營運送。

沒幾日楊雲楓又收到了長安的來信,書信是自己的老丈人宗武御所寫,信中問及楊雲楓遼東的情況,隨即又告訴楊雲楓宗露近期的情況,信中說宗露其實好幾次想給楊雲楓寫信,又怕讓楊雲楓記掛,所以寫好的幾封信有撕了,但是總無語還是不放心,所以就待宗露寫了一封信,同時也告訴楊雲楓,宗露的肚子也越來越明顯了,想必開春也就要臨盆了

楊雲楓看完書信,屈指一算,這纔想起,自己來遼東已經將近四個月了,而自己來遼東之前宗露就已經懷胎兩個多月了,如此算來,還有四個月左右,自己就要當爹了想着立刻給宗武御回了一封書信報平安,隨即又想到大戰必須在開春之前結束纔好,不然於唐軍不利,況且只怕契丹人也等不到開春了。

第五卷【南詔撫】 【第5?26章】奴隸起義第四卷【蜀道難】 【第4?24章】審訊開始第二卷【洛陽賦】 【第2?03章】名動洛陽第三卷【長安曲】 【第3?25章】張伯高策第三卷【長安曲】 【第3?11章】夜道遇襲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四卷【蜀道難】 【第4?36章】節度使府第六卷【廢立興】 【第6?26章】蒙面女子第二卷【洛陽賦】 【第2?05章】欲擒故縱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意味深長第七卷【遼東行】 【第8?28章】愛火重燃第二卷【洛陽賦】 【第2?38章】仕從豐王第五卷【南詔撫】 【第5?11章】郭女失蹤第二卷【洛陽賦】 【第2?21章】連環陷害第七卷【遼東行】 【第7?32章】借酒亂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三卷【長安曲】 【第3?02章】長安形勢第二卷【洛陽賦】 【第2?29章】洞房花燭第七卷【遼東行】 【第8?49章】爲伊憔悴第七卷【遼東行】 【第7?08章】千年情緣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六卷【廢立興】 【第6?04章】以身試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五卷【南詔撫】 【第5?06章】戎州之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04章】拒贅宗府第五卷【南詔撫】 【第5?16章】難以捉摸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六卷【廢立興】 【第6?45章】塵埃落定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皇上回京第六卷【廢立興】 【第6?38章】忠王不忠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二卷【洛陽賦】 【第2?06章】雲楓書齋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六卷【廢立興】 【第6?45章】塵埃落定第七卷【遼東行】 【第7?20章】燥熱難耐第一卷【蒲州起】 【第1?05章】囤積不售第六卷【廢立興】 【第6?32章】死而復生第七卷【遼東行】 【第7?06章】山海關外第六卷【廢立興】 【第6?25章】意外被擒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五卷【南詔撫】 【第5?09章】六昭求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第三卷【長安曲】 【第3?26章】爲伊憔悴第四卷【蜀道難】 【第4?38章】急中生智第七卷【遼東行】 【第7?38章】武惠皇妃第一卷【蒲州起】 【第1?14章】謀以利害第四卷【蜀道難】 【第4?27章】出其不意第三卷【長安曲】 【第3?23章】烈酒配方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七卷【遼東行】 【第9?07章】拜見岳父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爾虞我詐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二卷【洛陽賦】 【第2?27章】大婚當日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六卷【廢立興】 【第6?10章】接風洗塵第三卷【長安曲】 【第3?03章】皇帝召見第三卷【長安曲】 【第3?15章】雷霆手腕第七卷【遼東行】 【第8?26章】準備作戰第四卷【蜀道難】 【第4?11章】過去爲人第三卷【長安曲】 【第3?26章】爲伊憔悴第五卷【南詔撫】 【第5?15章】怒而殺之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四卷【蜀道難】 【第4?34章】益州一夜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六卷【廢立興】 【第6?27章】公孫出手第四卷【蜀道難】 【第4?18章】雅州調兵第七卷【遼東行】 【第7?34章】完全可以第七卷【遼東行】 【第8?50章】美人之計第六卷【廢立興】 【第6?12章】宮宴羣臣第六卷【廢立興】 【第6?33章】天地總舵第二卷【洛陽賦】 【第2?11章】有人相求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一卷【蒲州起】 【第1?13章】家破人亡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七卷【遼東行】 【第8?29章】夜色琴音第五卷【南詔撫】 【第5?29章】張九齡甕第四卷【蜀道難】 【第4?11章】過去爲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7?06章】山海關外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7?03章】遼東後院第六卷【廢立興】 【第6?29章】一樁交易第五卷【南詔撫】 【第5?18章】谷洛珂昭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四卷【蜀道難】 【第4?07章】俠女鞭法第五卷【南詔撫】 【第5?29章】張九齡甕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一卷【蒲州起】 【第1?05章】囤積不售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五卷【南詔撫】 【第5?30章】重回益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四大家族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奇貨可居第一卷【蒲州起】 【第1?07章】衛大小姐
第五卷【南詔撫】 【第5?26章】奴隸起義第四卷【蜀道難】 【第4?24章】審訊開始第二卷【洛陽賦】 【第2?03章】名動洛陽第三卷【長安曲】 【第3?25章】張伯高策第三卷【長安曲】 【第3?11章】夜道遇襲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四卷【蜀道難】 【第4?36章】節度使府第六卷【廢立興】 【第6?26章】蒙面女子第二卷【洛陽賦】 【第2?05章】欲擒故縱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意味深長第七卷【遼東行】 【第8?28章】愛火重燃第二卷【洛陽賦】 【第2?38章】仕從豐王第五卷【南詔撫】 【第5?11章】郭女失蹤第二卷【洛陽賦】 【第2?21章】連環陷害第七卷【遼東行】 【第7?32章】借酒亂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三卷【長安曲】 【第3?02章】長安形勢第二卷【洛陽賦】 【第2?29章】洞房花燭第七卷【遼東行】 【第8?49章】爲伊憔悴第七卷【遼東行】 【第7?08章】千年情緣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六卷【廢立興】 【第6?04章】以身試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五卷【南詔撫】 【第5?06章】戎州之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04章】拒贅宗府第五卷【南詔撫】 【第5?16章】難以捉摸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六卷【廢立興】 【第6?45章】塵埃落定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皇上回京第六卷【廢立興】 【第6?38章】忠王不忠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二卷【洛陽賦】 【第2?06章】雲楓書齋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六卷【廢立興】 【第6?45章】塵埃落定第七卷【遼東行】 【第7?20章】燥熱難耐第一卷【蒲州起】 【第1?05章】囤積不售第六卷【廢立興】 【第6?32章】死而復生第七卷【遼東行】 【第7?06章】山海關外第六卷【廢立興】 【第6?25章】意外被擒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五卷【南詔撫】 【第5?09章】六昭求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第三卷【長安曲】 【第3?26章】爲伊憔悴第四卷【蜀道難】 【第4?38章】急中生智第七卷【遼東行】 【第7?38章】武惠皇妃第一卷【蒲州起】 【第1?14章】謀以利害第四卷【蜀道難】 【第4?27章】出其不意第三卷【長安曲】 【第3?23章】烈酒配方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七卷【遼東行】 【第9?07章】拜見岳父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爾虞我詐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二卷【洛陽賦】 【第2?27章】大婚當日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六卷【廢立興】 【第6?10章】接風洗塵第三卷【長安曲】 【第3?03章】皇帝召見第三卷【長安曲】 【第3?15章】雷霆手腕第七卷【遼東行】 【第8?26章】準備作戰第四卷【蜀道難】 【第4?11章】過去爲人第三卷【長安曲】 【第3?26章】爲伊憔悴第五卷【南詔撫】 【第5?15章】怒而殺之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四卷【蜀道難】 【第4?34章】益州一夜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六卷【廢立興】 【第6?27章】公孫出手第四卷【蜀道難】 【第4?18章】雅州調兵第七卷【遼東行】 【第7?34章】完全可以第七卷【遼東行】 【第8?50章】美人之計第六卷【廢立興】 【第6?12章】宮宴羣臣第六卷【廢立興】 【第6?33章】天地總舵第二卷【洛陽賦】 【第2?11章】有人相求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一卷【蒲州起】 【第1?13章】家破人亡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七卷【遼東行】 【第8?29章】夜色琴音第五卷【南詔撫】 【第5?29章】張九齡甕第四卷【蜀道難】 【第4?11章】過去爲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7?06章】山海關外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7?03章】遼東後院第六卷【廢立興】 【第6?29章】一樁交易第五卷【南詔撫】 【第5?18章】谷洛珂昭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四卷【蜀道難】 【第4?07章】俠女鞭法第五卷【南詔撫】 【第5?29章】張九齡甕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一卷【蒲州起】 【第1?05章】囤積不售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五卷【南詔撫】 【第5?30章】重回益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四大家族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奇貨可居第一卷【蒲州起】 【第1?07章】衛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