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遼東行】 【第9?13章】安使進京

楊雲楓與李穎出大明宮一路都很順暢,沒有任何險阻,李穎什麼也沒有問楊雲楓,反而讓楊雲楓有些愧疚,想起了自己在楊玉瑛的寢宮是如何對李隆基的,暗想只要離開了長安,自己一定會對李穎加倍的好,用自己一生一世來疼愛李穎,以彌補今日犯下的過錯。免費txt小說網

離開了大明宮,進了長安內城後,兩人這才停了下來,李穎依然還是什麼都沒問,立刻對楊雲楓道:“夫君,你先回府去準備一下,我去找幾個人聯絡一下,看看露兒她們的實際情況後,我再去府中找你,你沒見到我人之前,千萬不要擅自行動,以免父皇突然反悔”

楊雲楓緊緊地握住李穎的手,卻也什麼都沒有說,衝着李穎微微一笑,伸手將李穎摟入懷中,輕輕拍了拍李穎的後背,李穎輕聲道:“夫君,這裡是大街上,怪不好意思的”

楊雲楓微微一笑,緩緩推開李穎,看着李穎,柔聲道:“我等你”

李穎點了點頭,立刻轉身而去,楊雲楓不知道她要去找誰,但是也知道李穎在長安這麼多年,而且一直都是李隆基最疼愛以及信任的女兒,定然也有自己的人脈關係,此時也定是去爲以後做一些謀劃吧。

楊雲楓這時去了一間酒樓,隨便點了一些東西,也並非是餓了,而是在尋思,此時回府,會不會楊府附近還有李隆基的人在那埋伏,自己是不是該去李林甫的府上一趟,但是轉念一想,宗露她們的行蹤是如何被李隆基發現的莫非也是李林甫告的密這隻老狐狸,自己本就不該完全信任他纔是,不過李思瑜也在去蜀中的一行之中,難道李林甫連自己女兒的安危都不顧及了麼

不管是否是李林甫告的密,自己都必須再去見李林甫一面,不過不能如此光明正大的去,也許此時李府附近也有李隆基的密探也說不定,不過要如何進李林甫的府邸,着實是個問題,怪只怪自己不是能飛來飛去的俠客,也暗歎此時自己身邊已經沒有了趙雲龍,不然可以請他陪自己一趟。

楊雲楓正想着,突聽面前“哐”地一聲,酒桌上多了一把刀,心中頓時一凜,擡頭看去,卻見一個熟悉的面孔正衝着自己而笑道:“楊大人,見到楚某也無需如此驚訝吧,不如請楚某喝上一杯如何”卻不是楚風流是誰

這楚風流好像就是自己肚子裡的蛔蟲一般,楊雲楓正愁找不到人,他就及時出現了,楊雲楓連忙笑着伸手道:“楚兄快快請坐”說着連忙給楚風流斟了一杯酒。

楚風流也不客氣,大大咧咧的坐下,立刻一口將酒水飲盡,連連搖頭道:“楊大人在遼東釀製的那劍南春、五糧液纔是人間極品,這酒水淡而無味,飲之無趣,無趣啊”說着將酒杯放到桌上。

楊雲楓連忙問道:“楚兄何時來的長安”

楚風流笑道:“楊大人與其關心楚某這些瑣碎的事,不如關心一下自己如今的處境吧”

楊雲楓面色一動,給楚風流又斟滿了一杯酒,這才笑道:“楚兄如此說,只怕對楊某的近況也是瞭如指掌了”

楚風流連忙一笑,端起桌上的酒杯,在手中把玩了一會,這才道:“遼東的烈酒沒能全國普及,真是可惜,待楚某酒癮犯了之後,看來還是要去遼東一趟才行,可惜啊遼東如今也不是很太平啊”

楊雲楓心中一動,連忙詫異地看着楚風流,奇道:“遼東出事了麼”

楚風流搖了搖頭道:“事情天天有,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楊雲楓連忙道:“楚兄有話不妨直說”

楚風流這時連忙問道:“難道陳梓傑就沒向楊大人你彙報嘛”

楊雲楓聽楚風流如此一說,心中更是奇怪,不過也大致能猜到是什麼事了,只怕是遼東要出亂子了。

楚風流見楊雲楓眉頭微鎖,連忙笑道:“楊大人,如今你也是無官一身輕了,這種事情不聽也罷”說着將酒杯的酒水一飲而盡,卻將酒杯倒扣在酒桌上,連連搖頭道:“食之無味啊”

楊雲楓聽楚風流這麼一說,心中又是一動,暗道不錯,自己已經決意歸隱了,這遼東的事情又與自己何干管他是長安宮變,還是遼東兵變呢,即便是安祿山與史思明打進長安了,又和自己有鳥甚子關係

楊雲楓想到這裡,一連喝了酒杯酒水,卻聽楚風流這時笑道:“李林甫與楊大人在遼東之時,安祿山便連連大捷,卻不曾想到,楊大人與李林甫剛離開遼東沒多久,契丹人就開始反攻遼東了,安祿山還要求增兵,這遼東百姓看來是有苦受嘍”楚風流好像是故意說給楊雲楓聽的一般,說完有假裝是自言自語,連連搖頭。

楊雲楓聽在耳內,也佯裝沒聽見,這時立刻對楚風流道:“楚兄,在下正好有一事相求,不知道楚兄可否相助”

楚風流聞言立刻將桌上的刀提起,起身道:“既然楊大人有事,楚某又豈能不效力楊大人請”說着伸手示意楊雲楓起身。

楊雲楓站起身來,看着楚風流,奇道:“楚兄知道楊某要去哪裡”

楚風流這時走進楊雲楓的身邊道:“楊大人不是要去李林甫的宅院,看看究竟是否是李林甫出賣了楊大人嘛”

楊雲楓聞言心下一凜,這楚風流竟能知道自己的想法,如今楊雲楓完全一種被掌控的感覺,心中陡升一陣寒意,這楚風流究竟是什麼人自己能相信他麼

楚風流見楊雲楓面無表情地看着自己,連忙笑道:“這會功夫,楊大人對楚某就心生疑慮了”

楊雲楓聞言心下又是一動,連忙笑道:“沒有沒有,楊某隻是好奇,楚兄爲何知道楊某要去李府”

楚風流這時哈哈一笑道:“楊大人擔心的也是,如果是楚某,自己想的都被別人知道,心中不免也會心生疑慮、心懷戒備都怪楚某口無遮攔,說話不經大腦,不過楊大人放心,此事已經你定然會知道,不是我楚風流有讀心之術,而是有人對你的性格瞭如指掌罷了”

楊雲楓聽楚風流這麼一說,心中更是好奇,問道:“楚兄說的是江採萍江姑娘”

楚風流連忙道:“楊大人就不用猜了,楚某已經說了,到時候你便會知道了,這李府楊大人去也不去”

楊雲楓知道從楚風流處也問不出什麼,立刻點了點頭道:“好,那就有勞楚兄了”

楊雲楓與楚風流剛出酒樓,就見遠處一個騎兵迅速的從街市中奔來,路上的百姓紛紛閃到一邊,怨聲載道,而那騎兵視而不見,嘴上要吆喝道:“都閃開,妨礙了本軍爺的大事,你們死上全家都擔待不起。”

楊雲楓見狀眉頭一皺,楚風流看在眼裡,連忙道:“楊大人,是否讓楚某出手制止”

楊雲楓看了一眼楚風流,從楚風流的眼神裡,好像感覺楚風流特別希望自己來管這些事一般,不禁奇道:“楚兄,你若是想管就管,又何必資訊楊某意見,楊某現在已經不是朝中官員了,只想平安出長安與一家老小團聚而已”

楚風流點了點頭,道:“不錯,楊大人顧慮的也是,這人嘛本應就是如此,只有自己的親人、愛人才是自己最關心的,其他人嘛算了,楊大人請”

楊雲楓聽楚風流似乎言有他意,這時卻見那快馬已經就要到了身前,而這時一個老者正想往外走去,楊雲楓立刻一把抓住那老者道:“小心”

那老者一怔,隨即見身邊快馬電弛而過,這才後怕了起來,連忙對楊雲楓拱手道謝。

楚風流這時意味深長地衝着笑道:“楊大人請吧”

楊雲楓與楚風流很快到了李林甫的宅院邊,這時見李府門前正拴着一匹馬似曾相識,這纔想起,這不就是剛纔街市上遇到的麼怎麼這人卻是來了李府

楊雲楓連忙對楚風流道:“楚兄,能否帶楊某進府,不讓別人發現”

楊雲楓還沒說完,就覺得肩頭一緊,腳下一鬆,頓時騰空而起,不時已經蹲在了李府的圍牆上,尚未站穩,又覺腳下一動,眼前一晃,這時已經站在李府的內院之中了,暗暗佩服楚風流的輕工了得之餘,只見不遠處的李府大堂中正坐着幾人,李林甫滿臉笑意的正說着話,而下手處坐着的正式剛纔橫闖街市的那當兵的,不過此處與那裡相隔甚遠,根本聽不見大堂中人正在說什麼。

楊雲楓還沒開口請楚風流,只見楚風流這時拉着楊雲楓立刻圍着圍牆而走,好在李府中並非皇宮重地,沒什麼人把守,不時已經到了大堂的一側,楊雲楓見一旁有個偏門,立刻與楚風流閃身進去,正是李府大堂一側的偏廳。

楊雲楓與楚風流這時坐到一邊,卻聽大堂中這時傳來李林甫的笑聲道:“安將軍真是太客氣了,昔日在遼東之時,李某不過是見安將軍驍勇,不想埋沒人才罷了,安將軍能記的老夫,老夫已經甚爲寬慰了,這禮物就大可不必了”

李林甫剛剛說完,就聽一個聲音傳來道:“末將前來長安之前,我們安將軍再三囑咐末將,說在見皇上之前,務必要先來探望李大人,而且也對末將說了,如果李大人不肯收下安將軍的一點心意,末將也就別回去見安將軍了”

李林甫立刻哈哈一笑道:“安將軍還是如此豪爽性格,哈哈好好,那麼老夫就卻之不恭了”不時大堂中再無聲音,想必是李林甫示意下人來將禮物收下。

楊雲楓聽到這裡心中一動,這安祿山這次讓人來長安,只是爲了賄賂李林甫還是有其他目的剛想到這裡,卻聽李林甫幫自己問出了疑慮道:“安將軍這次讓將軍進京,究竟是爲何事”

那將軍立刻道:“哎,此事說來話長,本來契丹人不是已經被我軍趕去興安嶺以北了麼李大人與楊雲楓回京之後,這契丹人竟然又捲土重來了,而且聲勢比以前還大,幾次便欲衝破興安嶺防線所以這次末將進京,主要是向皇上請兵支援”

楊雲楓與李林甫聞言都是沉吟了半晌,楊雲楓之前已經從楚風流處聽及了遼東的情況,暗想楚風流如果一直在長安,他是如何知道遼東的情況的按照眼下這個情況來看,安祿山也是剛剛派人來京城纔是,而且遼東已經基本就是一個軍區了,如果安祿山有事爲何不直接向周邊的軍事重地請兵反而進京求援

這時卻聽李林甫再次問出了自己心中所想道:“遼東有幾個軍事重鎮,陳梓傑駐紮在遼城,覃毅駐紮遼城以北,還有薊州、幽州等幾處駐軍,爲何安將軍不直接去請兵”

那將軍立刻道:“大人有所不知,這些地方的兵力也極是有限,更何況這次契丹人死灰復燃聲勢更甚之前,除了興安嶺以外,也多出出現契丹人的勢力,如果調走了這些地方的兵力,只怕中了契丹人的詭計啊所以安將軍考慮再三,還是覺得不能抽調那些地方的兵力,所以這纔派末將進京前來向皇上請旨”

李林甫連忙道:“安將軍擔心的也極是,不過如今大唐也就東北與西南有重兵,如今西南尚有吐蕃虎視眈眈,即便沒有吐蕃,也不可能從西南千里調兵去遼東吧”

那將軍立刻道:“李大人所言極是,這一點安將軍也想過了,不過安將軍還是找到了一處兵源,不過這裡的兵之前是楊雲楓負責的,只怕未必肯聽安將軍的調令,所以這才進京來請旨,當然了,此事還要有勞李大人對皇上說明利害,那末將再去請旨,也就方便多了”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凜,自己負責的莫非是指新羅的兵這時已隱隱感到形勢不妙了,如果安祿山與史思明合兵一處的話,那麼豈不是楊雲楓沒敢再往下想,暗道,不管是不是已經與老子沒有關係了。

李林甫這時連忙道:“既然是楊大人之前負責的,安將軍爲何不直接讓將軍你去找楊大人卻來找李某”

那將軍立刻道:“楊雲楓不是已經被請辭賦閒了麼況且安將軍更信任李大人你”

李林甫連忙笑道:“這怎麼可能安將軍與楊大人不是還有義父義子情誼麼”

那將軍連忙道:“李大人有所不知,當時安將軍拜楊雲楓爲義父,也不過是形勢所逼,李大人在遼東之時也應該知道,楊雲楓處處刁難安將軍,不給安將軍爲朝廷建功立業的機會,如果不是李大人你到了遼東,只怕安將軍至今還是楊雲楓的一個家奴呢,你說安將軍又豈會相信楊雲楓”

李林甫聞言哈哈一笑道:“不錯,不錯,昔日李某在遼東之時,也覺得楊雲楓對安將軍好像有點故意刁難了不過將軍所言的是否是新羅史思明的軍隊如果是那裡的話,只怕要調動也非易事啊,你也知道,新羅也是剛剛平定,當地百姓還有牴觸心態,需要軍隊在當地鎮守,如果大軍此時離去的話,只怕新羅立刻生亂,到時候我唐軍想再進新羅,定然還要大費軍力啊“”

那將軍連忙道:“李大人擔心的極是,不過安將軍也想過了這一點,所以他只是要史將軍的一半軍力,李大人也應該知道,楊雲楓當時在新羅的政策是解散所有新羅本地軍隊,所以史思明只要有一半軍力留在新羅即可,而且只要史將軍能與安將軍合兵一處,相信不出一月,便可蕩平興安嶺,那時候史將軍即刻率軍返回新羅,只怕也來得及“

李林甫聞言立刻道:“一個月便可蕩平興安嶺唔此事還是讓老夫斟酌一番再議”

那將軍立刻道:“救兵如救火,片刻耽誤不得哪,李大人你在長安是不知道我遼東戰士之苦啊,若不是萬不得已,安將軍也不會派末將來長安了”

李林甫連忙道:“老夫明白,但也不急在這一日半日的將軍一路風塵,也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半日,待老夫尋思一番,再與將軍說明”

那將軍沉吟了片刻,這才起身拱手道:“既然如此,末將恭候大人消息”

李林甫連忙道:“奎三,帶將軍下去休息,好生伺候着”

楊雲楓這時心中暗想,這安祿山當時在遼東何等驍勇,契丹人遇上安祿山,基本就沒再打過勝仗,安祿山也一路捷報不斷,爲何在興安嶺之後便不在追擊了當時楊雲楓就猜想安祿山可能是養寇自重,此時看來還不止這麼簡單。如果讓史思明與安祿山合兵遼東的話,那麼歷史會不會重演安史之亂只怕也會因此而爆發吧

楊雲楓正想着,卻見楚風流這時正用異樣的眼神看着自己,心中一動,卻聽楚風流這時低聲道:“楊大人在想什麼呢”

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便宜老爹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王宮兵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皇上失憶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8?28章】愛火重燃第七卷【遼東行】 【第9?06章】攪和相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7?17章】爲子鋪路第二卷【洛陽賦】 【第2?03章】名動洛陽第二卷【洛陽賦】 【第2?04章】拒贅宗府第六卷【廢立興】 【第6?12章】宮宴羣臣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一卷【蒲州起】 【第1?01章】千古一醉第三卷【長安曲】 【第3?09章】豐王府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二卷【洛陽賦】 【第2?18章】步步緊逼第二卷【洛陽賦】 【第2?03章】名動洛陽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31章】士子氣節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預料之外第六卷【廢立興】 【第6?36章】精心佈局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四卷【蜀道難】 【第4?03章】結拜兄弟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七卷【遼東行】 【第8?49章】爲伊憔悴第三卷【長安曲】 【第3?09章】豐王府謀第四卷【蜀道難】 【第4?23章】張旭上任第七卷【遼東行】 【第9?18章】皇家刺客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9?21章】險中逃困第二卷【洛陽賦】 【第2?12章】楊家有女第二卷【洛陽賦】 【第2?25章】再入宗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12章】吳府顯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7?24章】薊州被困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王宮兵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24章】薊州被困第六卷【廢立興】 【第6?29章】一樁交易第七卷【遼東行】 【第8?57章】欲回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8?57章】欲回長安第六卷【廢立興】 【第6?45章】塵埃落定第三卷【長安曲】 【第3?26章】爲伊憔悴第六卷【廢立興】 【第6?42章】風吹雲散第七卷【遼東行】 【第8?53章】過鴨綠江第三卷【長安曲】 【第3?25章】張伯高策第六卷【廢立興】 【第6?09章】重返長安第六卷【廢立興】 【第6?01章】再赴長安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四卷【蜀道難】 【第4?33章】六昭使者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三卷【長安曲】 【第3?21章】玄宗私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7?31章】開設酒廠第六卷【廢立興】 【第6?25章】意外被擒第二卷【洛陽賦】 【第2?23章】販賣考題第二卷【洛陽賦】 【第2?32章】各懷鬼胎第一卷【蒲州起】 【第1?13章】家破人亡第七卷【遼東行】 【第7?03章】遼東後院第七卷【遼東行】 【第7?29章】安排棋子第六卷【廢立興】 【第6?29章】一樁交易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五卷【南詔撫】 【第5?06章】戎州之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六卷【廢立興】 【第6?38章】忠王不忠第七卷【遼東行】 【第7?27章】坐鎮待援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二卷【洛陽賦】 【第2?34章】乘機要挾第六卷【廢立興】 【第6?23章】金屋藏嬌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四卷【蜀道難】 【第4?14章】酒樓相交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第七卷【遼東行】 【第8?52章】再往丹東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酒樓小別第三卷【長安曲】 【第3?27章】一箭雙鵰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七卷【遼東行】 【第7?25章】康阿犖山第七卷【遼東行】 【第9?10章】皇城詭辯第四卷【蜀道難】 【第4?23章】張旭上任第七卷【遼東行】 【第8?55章】鴻門之宴第二卷【洛陽賦】 【第2?17章】極力拉攏第七卷【遼東行】 【第8?50章】美人之計第二卷【洛陽賦】 【第2?05章】欲擒故縱第七卷【遼東行】 【第9?19章】巴州老友第七卷【遼東行】 【第8?24章】楚氏風流
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便宜老爹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王宮兵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皇上失憶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8?28章】愛火重燃第七卷【遼東行】 【第9?06章】攪和相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7?17章】爲子鋪路第二卷【洛陽賦】 【第2?03章】名動洛陽第二卷【洛陽賦】 【第2?04章】拒贅宗府第六卷【廢立興】 【第6?12章】宮宴羣臣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一卷【蒲州起】 【第1?01章】千古一醉第三卷【長安曲】 【第3?09章】豐王府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二卷【洛陽賦】 【第2?18章】步步緊逼第二卷【洛陽賦】 【第2?03章】名動洛陽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31章】士子氣節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預料之外第六卷【廢立興】 【第6?36章】精心佈局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四卷【蜀道難】 【第4?03章】結拜兄弟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七卷【遼東行】 【第8?49章】爲伊憔悴第三卷【長安曲】 【第3?09章】豐王府謀第四卷【蜀道難】 【第4?23章】張旭上任第七卷【遼東行】 【第9?18章】皇家刺客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9?21章】險中逃困第二卷【洛陽賦】 【第2?12章】楊家有女第二卷【洛陽賦】 【第2?25章】再入宗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12章】吳府顯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7?24章】薊州被困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王宮兵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24章】薊州被困第六卷【廢立興】 【第6?29章】一樁交易第七卷【遼東行】 【第8?57章】欲回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8?57章】欲回長安第六卷【廢立興】 【第6?45章】塵埃落定第三卷【長安曲】 【第3?26章】爲伊憔悴第六卷【廢立興】 【第6?42章】風吹雲散第七卷【遼東行】 【第8?53章】過鴨綠江第三卷【長安曲】 【第3?25章】張伯高策第六卷【廢立興】 【第6?09章】重返長安第六卷【廢立興】 【第6?01章】再赴長安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四卷【蜀道難】 【第4?33章】六昭使者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三卷【長安曲】 【第3?21章】玄宗私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7?31章】開設酒廠第六卷【廢立興】 【第6?25章】意外被擒第二卷【洛陽賦】 【第2?23章】販賣考題第二卷【洛陽賦】 【第2?32章】各懷鬼胎第一卷【蒲州起】 【第1?13章】家破人亡第七卷【遼東行】 【第7?03章】遼東後院第七卷【遼東行】 【第7?29章】安排棋子第六卷【廢立興】 【第6?29章】一樁交易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五卷【南詔撫】 【第5?06章】戎州之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六卷【廢立興】 【第6?38章】忠王不忠第七卷【遼東行】 【第7?27章】坐鎮待援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二卷【洛陽賦】 【第2?34章】乘機要挾第六卷【廢立興】 【第6?23章】金屋藏嬌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四卷【蜀道難】 【第4?14章】酒樓相交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第七卷【遼東行】 【第8?52章】再往丹東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酒樓小別第三卷【長安曲】 【第3?27章】一箭雙鵰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七卷【遼東行】 【第7?25章】康阿犖山第七卷【遼東行】 【第9?10章】皇城詭辯第四卷【蜀道難】 【第4?23章】張旭上任第七卷【遼東行】 【第8?55章】鴻門之宴第二卷【洛陽賦】 【第2?17章】極力拉攏第七卷【遼東行】 【第8?50章】美人之計第二卷【洛陽賦】 【第2?05章】欲擒故縱第七卷【遼東行】 【第9?19章】巴州老友第七卷【遼東行】 【第8?24章】楚氏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