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同是新概念作文比賽組委會的一名審稿評委,每天的工作就是審稿審稿再審稿,從上千篇的稿件裡去粗存精,篩選出優質稿件。
這項工作猶如沙裡淘金,每天經手的稿件有很多,但大多數都是平庸之貨,偶爾有亮眼之作,也僅僅讓他眼前一亮而已,並不能引起太大的興趣,因爲精品稿件真的很少。
“淘汰。”
“淘汰。”
“還是淘汰。”
方大同不斷地往垃圾桶丟參賽作文稿件,臉色鬱悶,他都審閱二百多個稿件了,沒發現一個亮眼之作。
“咦,這個不錯啊。”
他看到了一篇站在樹的角度寫老人跌倒要不要扶起的文章,讀起來挺有趣的。
讀完整篇稿子,他的臉色又沉了下去,這篇稿子所寫的角度確實新穎,但整篇稿子缺少了一個精氣神,好像人缺少了脊椎骨一樣。
不過這篇稿子和那些垃圾稿子比起來,已經算不錯的了,劉大同沒把它丟進垃圾桶,而是放在桌子上的文件筐裡,這表明這篇稿子通過了初選。
他又拿起一篇參賽作文稿子看起來。
《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關羽走麥城,兵敗遭擒,拒降,爲孫權所害。其坐騎赤兔馬爲孫權賜予馬忠。
看到這則稿子的第一句,劉大同楞了楞:“這學生太差勁了,連作文都抄襲名著三國演義,有意思嗎?”
他心裡已經給這篇稿子判了死刑,不過,出於工作職責,他繼續看下去。
一日,馬忠上表:赤兔馬絕食數日,不久將亡。孫權大驚,急訪江東名士伯喜。此人乃伯樂之後,人言其精通馬語。
他輕咦一聲,覺得自己判斷錯了,這篇稿子並非抄襲三國演義,而是對三國演義的改變,將關羽死後,赤兔馬的下落編寫成了半文半白的故事。
他有了點興趣,繼續讀下去。
赤兔馬泣曰:“吾嘗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玉可碎而不可損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毀其節。士爲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苟活於世間?”
……
看完了整個稿子,劉大同依然保持看稿子的姿勢,過了幾分鐘,纔回味過來,喃喃道:“精彩,真精彩,好文,真的好文。”
他激動地站起來,大聲喊道:“大家都來看,我發現了一篇好文章。”
其他的審稿評委連忙湊過來圍觀。
看完這篇稿子後,每個評委的反應和劉大同一樣,先是呆愣幾分鐘,似乎在回憶稿子的主要內容,而後激動地讚道:“好文,好文采。”
“這篇稿子講述了關羽死後赤兔馬的故事,赤兔落於孫權之手,孫權將赤兔馬賜予馬忠,馬忠好生飼養赤兔馬,赤兔馬卻不吃不喝,絕食而死,死因竟是寧願追隨忠肝義膽的關二爺死去,也不願再爲他人效力,進而昇華主題,士爲知己者死,人因誠信而存,將赤兔馬死掉的事和誠信問題連接在一起,意在告訴人們,要像關二爺一樣忠肝義膽,要像赤兔馬一樣誠信做事,整篇文章別出心裁,太好看了……”
幾位評委老師都給了這篇作文超高的評價。
“快看看這篇作文是哪個少年天才寫的。”有評審老師說道。
劉大同翻開稿子的署名處,只見用小楷寫着三個漂亮的字:顧小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