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鳴市的經濟發展,不是要創造多少好看的GDP,而是要着眼於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GDP再多,老百姓連房子都買不起,連肉都吃不起,那叫什麼狗屁政績!”
陸睿的話在市委會議室內迴盪着,常委們的表情漸漸變得有些古怪起來。
這一番話,陸睿其實說的有些重了,但是他並不後悔,畢竟來鶴鳴市這麼多天了,陸睿也瞭解了不少鶴鳴市的情況。就以松江縣爲例,GDP增長速度高居全市前三,可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卻並沒有那麼高,招商引資引來了大量的企業,增長的只是政府的GDP,對於羣衆切身的利益,很多時候都是沒有解決的。
這樣的問題,在鶴鳴市不僅是松江縣一個地方,整個鶴鳴市現如今都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經濟總量發展上去了,羣衆的生活卻似乎沒有變化,大家能夠看到的,只是肉價上去了,房價上去了。
這個時候喬一帆還在爲鶴鳴市的經濟大唱讚歌,陸睿自然不會給他面子。
“陸書記,既然如此,我看政府是不是重新擬定一個計劃?”這個時候,餘雲說話了。
他很清楚,陸睿說的話雖然難聽,但卻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鶴鳴市的問題,說的直白一些,這是自己的責任。
餘雲不是那種食古不化的幹部,還有幾個月就要被調到省城去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現在如果跟陸睿對抗,帶來的結果只有兩個,要麼陸睿走麥城,離開鶴鳴市,然後省委對鶴鳴市的班子進行大換血,要麼是自己妥協,鶴鳴市進入陸睿時代。
省委既然把陸睿派到鶴鳴市來。就是看準了鶴鳴市存在的問題,餘雲也清楚,現在的鶴鳴市,雖然看上去一派繁榮。可實際上,存在的問題卻是很多的。陸睿幾次講話都有人把內容反映到餘雲面前,他仔細的讀了之後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年輕的書記還是有一套的,抓住了鶴鳴市問題的本質。
所以,在這個關鍵的時候,餘雲開口了。
他一開口。自然就有人響應,除了白東旭之外,其他的幾個常委紛紛表態,自然是贊同書記和餘主任的意見。
末了,市長白東旭放下茶杯誠懇的說道:“這個規劃,我是點了頭的。我向市委,向陸書記作檢討,沒有考慮到我們鶴鳴市的實際情況。過分的側重於發展GDP,沒有按照中央以人爲本的思想着眼於大局。”
陸睿嘆了一口氣,知道今天差不多就可以了。畢竟自己第二次召開常委會就已經把市長逼的做檢討,如果再說下去,有人會說自己沒有容人之量了。
“白市長,我不是針對你或者政府,而是針對我們鶴鳴市如今的一種風氣。”等到白東旭說完了話,陸睿慢慢的接口道。
目光在衆多常委的身上掃過,陸睿緩緩沉聲說道:“同志們,現在我們鶴鳴市的很多區縣,乃至市委市政府當中都流傳着這樣一個思路,那就是唯GDP論。好像只要提高了GDP的增長速度,就是一個城市乃至官員的成績,從多地陸續提出的新型城鎮化方案中,可以看出政府對於投資拉動經濟的偏愛。這可能誘發新一輪固定資產投資過熱的風險。新型城鎮化不是簡單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積擴張,更應該着力提高城鎮化質量,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特別是在當前穩增長的大背景下。要警惕地方政府打着城鎮化的幌子片面追求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擴大投資盲目做大GDP總量。
爲什麼這些人這麼重視GDP呢?
因爲GDP是最容易量化、最直接的考覈指標,也最容易成爲官員升遷考覈的指揮棒。在GDP主導的考覈機制下,地方依靠大量舉債、投資拉動刺激經濟增長。1978年以來,我市經濟保持了年均10%左右的一個高增長。470億的經濟總量背後,是高能耗、高污染的黑色GDP,帶血的GDP。
同志們吶,我不是對市政府的規劃有意見,我是覺得,如果真的要這麼做下去,我們鶴鳴市的發展,要走上一條畸形的道路!”
陸睿的話說的很認真,也很動情,讓常委們都沉默了下去,能做到現在這個位置的人,自然無一不是官場精英,當然也知道唯GDP理論會帶來什麼樣的危害,但是在其他地區都這麼做的情況下,如果鶴鳴市不做,那豈不是要被人比下去麼?
沉默了半晌,又是餘雲第一個開了口:“我是前任市委書記,今天當着陸睿同志的面,我表個態,這個事情上面,我是有責任的。”
苦笑了一下,餘雲說道:“我得到一個數據,這些年,我們鶴鳴市的經濟總量不斷的增長着,可隨着GDP呈兩位數的發展,我們的人均收入卻始終低於經濟的增長速度。”
頓了頓,他環視了一圈自己的老同事們,慢慢問道:“這意味着什麼?”
沒有人說話,因爲大家都清楚,這意味着鶴鳴市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羣衆並沒有真正得到多大的利益,說白了,鶴鳴市經濟的增長,只是使得少部分人獲利。
陸睿點點頭:“老書記說的沒錯啊,我手上有一份數據,2000年,我們鶴鳴市居民收入佔GDP比重爲65.5%,接近2/3,而到了2007年,這一數字下降爲57.5%,下降了8個百分點,也就是說,一年下降了1個百分點。再輔之以不時出現的通貨膨脹,購買力嚴重下降,居民收入實際爲負增長。在城市,23.6%的中低收入者買不起房,居無定所,需要靠租房過日子,佔我們鶴鳴市60%人口的農民,其收入增長越來越困難,農業發展的制約條件越來越多。各個區縣出現的GDP增長,能否經得起這些羣體的檢驗?”
最後,陸睿沉聲道:“如果我們喝着污染的水,吸入着污染的空氣,吃的是污染的食品,這種GDP的增長對各級領導的政績無疑是一種諷刺,沒有任何意義!黨中央提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這說明什麼?這是在告訴我們,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能只是爲了這一代人,甚至只是爲了這一代的部分人,更甚至是爲了某些官員的政績增長而影響了全民族的可持續發展!”
整個會議室,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看這個氣氛,陸睿也知道,會議暫時是沒辦法進行下去了,他想了想,對衆人道:“大家休息一下吧,下午我們繼續開會。”
回到辦公室休息了一下,又在食堂吃了一點東西,下午一點半的時候,陸睿再次來到了會議室,主持召開常委會議。
下午的議題主要是組織人事方面的問題,由市委組織部部長張佳樂就有關於組織人事方面的工作進行彙報,提請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
實際上,陸睿必須要承認,組織人事問題是自己既擔心又期待的。現如今的鶴鳴市所存在的諸多問題,不管是經濟方面的還是其他方面的,最主要的還是組織人事方面的。畢竟工作都是人來乾的,只要把下面的幹部思想端正了,很多事情就都好辦多了。
其實,之所以在鶴鳴市會出現只顧發展經濟,忽略羣衆利益和環境衛生等方面利益的情況,跟鶴鳴市組織人事工作上存在的問題是有很大關係的。上級政府在對下級政府官員考覈上存在的“唯GDP主義”,是導致鶴鳴市地方政府單純追求GDP,不太重視環境保護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長的重要原因。
“一些地方領導幹部缺乏科學的政績觀,問題出在下面,根子卻在上面。”陸睿認爲,很多年來,鶴鳴市衡量幹部的工作一直靠數據說話,有時一些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數字增長,也被當作了任用提拔幹部的依據。
所以,陸睿準備在鶴鳴市,儘量淡化這個東西,更多的讓保障和改善民生成爲考察幹部的一個標杆。
所以,在會議召開之前,陸睿專門發表了講話,重點強調了今後組織部門在考察地方幹部工作成績的時候,不光是要看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更重要的是要看當地的社會發展情況。其中,和諧發展、穩定發展、公平發展將在幹部政績考覈中佔據重要地位。比如,當地社會的貧富差距程度,城鄉一體化程度,包括政府的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提供程度,甚至包括政府的透明度,政府自身建設,以及反腐倡廉情況,就業、教育發展水平、治安情況、社會的誠信情況、道德狀況等。
“迫切要求在幹部考覈指標體系上進行重大修正。”陸睿說道:“我建議組織部門對以下指標進行剛性量化:一、普通職工的工資增長率要強化。例如,GDP增長8%,工資是否隨之增長很容易看出來,可以量化,且與共享性增長的理念相符;二、就業率以及教育和醫療投入。教育、醫療投入究竟是不是快速增長,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三、社會安全率。以公安系統爲例,全市安全費用大幅度增長,但是發案率和社會穩定率又如何?應設立指標比較各個地方的社會安全率,社會公共安全的服務是否到位;四、社會保障、社會誠信和社會和諧之類的“軟指標”。這類指標雖不好衡量,但是通過公衆調研、中介參與的方式亦可實現。在我看來,如果說這些指標真正發揮實效,人民滿意程度都可以通過這些指標反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