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

因爲新加坡是目前大明掌控的區域中,距離大明本土最遠的城市。所以,在有線電報線路架設到這裡之前。這裡發生的一切要傳遞回去,都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也正是因爲如此,當9月29日深夜,杜倫尼從曼谷灣登上海軍留下的運輸艦的時候,心情總體還算是輕鬆。

從古斯塔夫帶着主力撤退開始,他率領十五萬殿後部隊頑強的抵禦着曹文詔、劉招孫以優勢兵力對其發起的猛烈進攻。一個多月的阻擊戰打下來,雖說杜倫尼兵團損失了七萬多士兵。但他相信,作爲攻堅的一方,曹劉二人麾下,倒下的士兵會更多。

最讓他得意的是,在臨到撤退的時候,他擺了一個圈套,讓明軍誤以爲本方即將全部撤退,所剩兵力不多。進而造成明軍將領貪功冒進,然後他在局部集中優勢兵力,打了一個小勝仗——真的是小勝仗,在這種雙方最大兵力加起來超過百萬的大型戰爭裡,一次戰鬥殲滅敵人三千多人的一個團確實不算什麼。但是這個小勝仗,卻讓一開始緊貼着他的敵軍主動和他拉開了距離。進而使得他剩餘的部隊,成功的撤離到了船上。

不過,這種輕鬆的心情,在他於10月2日登上馬來半島春蓬府的尖噴港的時候,瞬間就沒有了。

“你說什麼?我們的運輸船隊在馬六甲遭遇重創,大半船隻沉默?”

“是的。”奉命來接他的拉伊蒙多*蒙特庫科利一臉慘然:“這個消息是昨天晚上,海軍的加西亞少將派了一艘通訊船剛剛送來的。”

“這就麻煩大了啊。拉伊蒙多,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現在我們在春蓬府附近,也遭遇了中國人吧?”

“你怎麼如此肯定?”

“當然了。這斷後的一個多月,雖然中國人的兵力確實明顯比我多得多。但是他們的戰鬥力,尤其是臨戰時的戰術執行力,比以前我們碰到的對手總是要差那麼一點的。那個時候我就知道,中國人應該是把主力給派過來了。”

“是啊,中國人居然算準了我們的陸軍後撤不是直接去馬六甲,而是在馬來半島東側登陸後,再去西側重新上船。哎,真是可怕的敵人啊。”

“這個倒沒什麼,如果我是對方的指揮官,應該也會從我們後撤的速度上推算出前期撤退部隊的登陸地點。更不用說中國人的海軍靠着高航速的優勢,始終能夠監視我軍了。不過……”在習慣性的和拉伊蒙多探討了一陣戰術後,杜倫尼憂心忡忡的擡頭問道:“現在我們的後勤保障怎麼樣?”

“有點麻煩。”拉伊蒙多也緊皺起眉頭:“馬來半島本來就很狹長,而這個春蓬府又是半島最狹窄的地方之一。當初選擇這裡,主要是方便我們橫穿半島,好去西側再次上船。但是到了現在……就在距離此地北面不過三十公里的明軍,大半個月的交戰打下來,對方的兵力絕對不超過十五萬,遠低於我們。可是狹窄的地形使得我們的兵力優勢無法體現……”

“然後我們因爲後勤的原因,開始陷入困局?”

“目前還沒有,但是馬上就要開始了。”拉伊蒙多苦笑了一下:“本次撤退,因爲你的殿後,加上當時運力充足。所以我們前面撤退的二十五萬多人,是全部裝備都撤下來了的。但是支持這些裝備的彈藥基數,也就夠打一次大型會戰。而且更要命的是糧食,當時爲了節約時間,減少運輸次數。而且海軍自己說的,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把我們全部運送回印度。所以我們這邊只帶了一個月的糧食……從今天早上接到加西亞少將送來的消息後,古斯塔夫陛下和瓦倫斯坦閣下已經私下通知各個師長,讓他們在各自的部隊節約彈藥和口糧了。”

“該死的,我們就不能派出部隊向南徵集糧食嗎?”

“當然可以,但是亨利,這是哪兒?是遠離暹羅中部平原的山區啊。這鬼地方人都看不到多少,到哪裡徵集足夠二十多萬大軍食用的糧食?”

“不止二十多萬了,拉伊蒙多。這一次,我又撤下來七萬六千多人。”

“啥?你居然撤下來這麼多?哎,若是平時,這是一大功勞。但是現在……嗯,讓我猜猜,你的士兵,幾乎都沒有多少彈藥或者糧食吧?”

“是的,六十多條船要一次性把七萬多人撤走,就必須把一切的空間騰出來。所以,我的士兵,除了槍機彈匣裡的子彈,和他們身上的軍服,就什麼都沒有了。”

“……我明白了,雖然很困難,我會給你的士兵調配一批糧食的。哎,也不知道海軍什麼時候纔能有足夠的船隻把我們接走。”

一般而言,船舶的運載量大約是其排水量的15—20%。也就是說,一艘萬噸巨輪,能夠搭載兩千噸的貨物。

按照這個比例算下來,西班牙的運輸船隊,雖然在馬六甲遭遇了重創。但是活下來的運輸船,總體還有三十萬噸的排水量——六萬噸左右的載貨量。

按照目前蝟集在馬來半島的歐盟陸軍還有三十二三萬,每個人體重70公斤計算,也就兩萬多噸的總重量——如此說來,馬六甲夜襲後活下來的那些運輸船,是可以一次性把這三十多萬部隊拉走了?

可惜,理論和事實是不一樣的。這些運輸艦雖然不用搭載軍艦那樣動不動幾十上百噸重的艦炮,以及幾十上百公斤的炮彈。但是從馬來半島西側開到印度半島東側,開個單面也得好幾天——燃煤、飲用水、食品,佔據了大量的噸位。

而且人不是貨物,不能一個人上面再緊緊的貼着放一個不說。這吃喝拉撒什麼的,你總得留點騰挪的空間吧?

所以,加西亞派來聯絡古斯塔夫的海軍軍官說得很清楚:剩下的六十多條運輸船,將在三天後抵達馬來半島東側的拉廊港——這是馬來半島中部唯一的一個大型良港。然後,海軍將通過三個批次,將這三十多萬部隊撤走:只走人,各種裝備、糧食、彈藥什麼的就不能裝了。

“這麼說的話,我們必須堅守拉廊港至少二十天。”

“是的。”

“哎……”長嘆了一口氣後,杜倫尼悠悠的擡頭看向了天空:“你們都收到了運輸艦隊遭遇重大損失的消息,想來中國人最遲明天也會收到這樣的消息。以本次戰爭中國指揮官表現出來的智慧來看,他們很快就會明白拉廊港的重要性。”

“是啊,所以我們將在彈藥不足,糧食有限的情況下,與中國再次展開一次血戰。”

“我待會就讓我的士兵們把他們手裡不多的彈藥集中起來,儘可能的支持古斯塔夫陛下。”

“非常感謝。另外,亨利,我還要告訴你,加西亞少將還說,他在接管艦隊指揮權後,已經派出公爵號戰列艦和兩艘重巡,七艘驅逐艦重新北上。然後把這次運輸你們的六十餘艘運輸艦護衛着南下。”

“很好,這樣算起來,我們堅守拉廊港的時間至少能減少五天。”

“是的。現在,就希望上帝保佑,讓中國人反應的時間稍微慢一點了。”

兩個青年將領商討戰局完畢,都不免心事重重。可是當杜倫尼見到古斯塔夫的時候,對方的第一句話就讓他差點崩潰。

“亨利,你做好準備,三天後,你和拉伊蒙多,路易(大孔代)登上第一批船,撤往印度。”

“不是,陛下,您這是什麼意思?我還可以繼續戰鬥。”

“我對你繼續戰鬥的意志一點都不懷疑。但是經過我和瓦倫斯坦閣下的商議後,我們一致決定,讓你們三個年輕人先走,我們留下斷後。”

“這?陛下,對您的關愛,我非常感謝。但是您應該先走的,畢竟,您是瑞典國王啊,是一個國家的君主啊。”

“哈哈哈,亨利,你說的很對,我是國王。作爲國王,作爲這支遠征軍的司令官,當戰鬥勝利的時候,我享受到的戰利品是最多的。而當戰事陷入困境的時候,我揹負的責任是最重的。現在,我和瓦倫斯坦閣下最大的責任,就是要讓歐洲最傑出的三個青年將軍,安全的撤退。如此,當中國人反攻的時候,我們纔有統帥站出來,抵抗中國人的入侵。”

“陛下,我對自己未來能夠成爲歐盟陸軍的統帥毫不懷疑,但是現在……您自己跟我說的,我們派出了殺手組去刺殺中國的皇帝。這種行爲,無論成敗,都會將我們的戰俘置於極爲危險的境地。當然,以我對您的瞭解,您是肯定不會做戰俘的。但您留下斷後的話,真的是充滿了危險。”

“沒錯啊。”古斯塔夫微微的一笑:“就是有危險,才該我們這些老頭子留下嘛。好了,麻煩你的眼圈不要發紅。請保持一個軍人和貴族的體面,執行我的命令吧。”

……

就在差不多杜倫尼踏上春蓬府土地的同時,也是10月2日,彭子勤派出的通訊船也把馬六甲大勝的消息傳到了曹、劉二人的手中。然後曹文詔和劉招孫簡單的一分析,就測算出歐盟陸軍唯一的生路就在拉廊港。

之後,隨着電波滴答,同樣是在10月2日,尖噴港以北三十公里處的黃得功就得到了曹劉二人的指令:敵軍後勤窘迫,令你部以猛烈火力持續不間斷進攻,並在十五日內拿下拉廊港,斷敵退路!

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六零六章 飛白劍指恆河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戰(六)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七五一章 親王們的日常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二十七章 原始資本積累(二)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灣海戰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七九零章 鄭成功的殺着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
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六零六章 飛白劍指恆河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戰(六)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七五一章 親王們的日常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二十七章 原始資本積累(二)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灣海戰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七九零章 鄭成功的殺着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