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

“要打仗,首先是錢糧的問題。糧食,剛纔大司農已經說過了,朕對現在的庫存量非常滿意。至於錢嘛……”朱由棟稍稍沉吟了一下後轉頭對李國俊道:“銀行這邊做個測算,明年如果增發10億紙幣入市,會不會引起通貨膨脹。”

“皇上,不用測算,臣現在就可以肯定的回答,不會引起通貨膨脹。”

“哦?這有何依據?”

“皇上,朝廷去年的收入是6.3億。我大明的農稅、商稅等統一折算下來,基本是五稅一。所以,大致估算一下,我大明去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是在32億到35億之間,而朝廷去年只投放了三十億紙幣入市,同時停止了金銀銅幣的入市。也就是說,去年新入市的貨幣,還不能完全購買去年國內新生產出來的全部東西。而且,這還只是國內,而我大明的紙幣,是要在所有藩屬國,甚至美洲通用的。因此,明年增發十億紙幣,絕對不會引起通貨膨脹。”

“那好,那明年的預算,曹三喜,先按照十六億來做吧。六億正常稅收,十億新發紙幣。”

“遵旨。臣敢問皇上,這軍費要增加多少?如何增加?”

“這個啊。”朱由棟也從自己的懷裡掏出一本冊子:“朕的意思,從明年開始,三年內,陸軍普通的步兵師,再擴軍五十個師。也就是在天啓二十九年,朕要有一百個師,一百五十萬人。特種兵師嘛,這個兵種貴精不貴多,暫時不用擴了。

海軍方面,除了先前五年造艦計劃中原先定好的四艘戰列艦要在後面三年順利入列外。朕再追加三條戰列艦,嗯,這三條戰列艦是採用萊王殿下新設定的,使用石油爲燃料的新式戰艦。工期嘛,暫定四年。除此之外,從明年開始,新開工的重巡、輕巡、驅逐艦什麼的,全部改爲使用石油爲燃料。”

“皇上,臣是管財務的,對科技的事情不是很懂。那個,石油可燃燒,臣是知道的。但直接開採出來的石油就能上艦使用?”

“理論上講是可以的,但這樣做實在是太浪費了。驅動船隻前行,重油就夠了。應該事先把石油裡的汽油啊,柴油啊什麼先提煉出來。不過這個事情朕也不太懂咯,這是方山科學院化工實驗室的事情。正是他們在這方面研究的進步,才使得萊王殿下能夠重新設計使用石油作爲燃料的戰艦。”

“那如此一來,需要花錢的地方就多了。”向後招招手,自有財政部的官員遞交了相關資料過來。曹三喜粗略翻看後道:“目前我大明形成完全產能的油田,就只有一個陝北的延長油田。哦,是了,十多年前皇上就要求我們把東北鐵路延伸到哈喇溫,我們確實在那裡找到了一個大油田。但是現在那裡並沒有形成完整的開採、煉化、運輸體系。還有南洋的文萊、爪哇等地,都有油田,但那裡也一樣沒有形成完備的生產體系……”

曹三喜提到的這個,朱由棟也很無奈:穿越者不是萬能的,他哪裡想到方山科學院的石化研究已經走出去那麼遠了呢?

本來按照他的打算,像延長油田這樣的中小型油田,大明先有一兩個就可以了:這些油田產出的石油,一方面給方山科學院做實驗研究用。一方面用於國內的塑料產業。至於說用來做燃料?還是等內燃機出來之後再說吧。

誰知道大明的這羣科學家們在這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遠遠出乎他的想象。目前,方山科學院已經能夠對石油進行各種程度的提煉,所得到的產品在燃燒的過程中,獲得的熱能、動能,已經超過了煤炭。

既然如此,爲什麼不把燃油拿到船上去用呢?還是那句話,蒸汽機嘛,都是燒開水。燃油燒,煤炭燒,不都一樣嗎?而且同樣重量的燃油所釋放的熱能,比煤炭要高得多——如此一來,軍艦能夠跑得更快,海上自持力更長,還能節省大量的堆放燃煤的空間。

當然,理論上說起來簡單,可是實際上做起來就很不容易了。燃油這邊要涉及到油品雜質的去除,各類油料的分類提煉。而船隻這邊要改變燃料,就要重新設計鍋爐、發動機……

“三喜啊,朕剛纔不是說了麼?新的軍艦起碼四年後纔會下水。所以,新辦石油產業,起碼有四年的時間。”

“臣明白了,會後臣會與建設部、重工部一起儘快做出方案。”

“好,那朕接着往下說。陸軍既然要擴軍,那不能光有了人而沒有武器。所以,遵化、肇慶、南京、重慶這四個兵工廠要擴能。那個,袁應泰?”

“臣在。”

“朕記得這些年遵化等四個兵工廠,其實人員是持續超編的吧?”

“是的,皇上。因爲臣早就等着這一天,所以一直以來,這四大兵工廠雖然除了在征伐印度時啓動了三班倒,其他時間都是一班制外。但臣還是堅持讓這四個兵工廠養了四班工人,以及更多的學徒。”

“財政部撥款,新購土地設備,新建廠房,四個兵工廠擴能。從明年開始,每個兵工廠的產能要提升到現有水平的三倍以上。”

“臣等領旨。”

“兵工廠擴能,船廠也要擴能。長沙、濱海、肇慶、福寧四大船廠,產能也要提升到現有水平的三倍以上。朕希望現有的五年造艦計劃完成後,下一個造艦計劃是當前造艦計劃的三倍以上。”

“臣等領旨。”

“剛纔朕只是講了擴軍、軍備產量擴能。但我大明今日之經濟,科技已經發展到相當的水平,彼此之間聯繫極爲緊密,正是所謂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今日會後,曹三喜,你們財政部牽頭,會同相關各部,制定一個總的執行方案出來。總之,天啓二十九年,朕要有150萬以上的陸軍,十艘以上的戰列艦。同時,預備役裡完成裡一年軍事訓練的適齡男子,起碼要達到500萬以上。而在達成以上目標的同時,朕還需要國內經濟、民生保持穩定。

同時,宣傳部也要根據今日會議的調子,制定未來三年的宣傳計劃。要讓全國百姓逐步的接受要打仗,要打大仗的現實。”

“臣等遵旨。”

……

這一次的國務會議結束後,朱由棟叫住了朱由校、朱由㰒、朱由檢,以及太子朱慈燚等皇族。然後他帶頭,領着衆人慢慢的便步登上了煤山,來到了那顆歪脖子樹面前。

“由檢,怎麼了?可是有什麼不舒服?”

“多謝二哥關心,小弟這會兒突然有點心神不寧,尤其是這脖子,發癢得緊。”

“沒什麼大礙的就堅持一會兒,大哥帶我們幾個來,必有深意。”

“二哥放心,小弟省得的。”

朱由校和朱由檢的嘀咕,走在最前面的朱由棟沒有聽見。便是聽見了,他也只能無奈的笑笑:不能自曝啊。

走到山頂,整個北京城一覽無餘,朱由棟手指向前緩緩的移動了一會:“諸位,這就是北京,這就是天下!

四十年前,朕開蒙入學。幸得皇爺爺厚愛,讓我以沖齡參與機務。從那時起,朕就知道,我大明內部出了極大的問題。若是不能及時將之解決,只怕朕就會做亡國之君!”

“皇兄(父皇)言重了。”

“真的一點都不言重,事實就是如此。”轉過身來,示意大家自己隨便找地方坐下後,朱由棟道:“四十年了,朕花了整整四十年的時間,剪滅建奴、重訂黃冊、開放海禁、改革稅制官制兵制,發展科技,爲我大明獲取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四十年裡,可以說,除了征伐印度那一次是朕主動發兵外,其他的戰事,都是不得已而爲之。

爲何會如此?那是因爲,我大明是一個國土廣袤、生民億萬的龐大國家。這樣的國家,要想從內部進行改良,是極難極累而且極爲耗時的。沒有足夠的時間,大明的諸多問題得不到解決。在內憂沒有緩解的情況下主動向外出擊,這不是長久之道。

現如今,朕通過多次巡視,以及各路官員、錦衣衛、東廠交來的報告可以看出。我大明內部雖然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官吏仍有腐敗、部分百姓仍未解決溫飽、一些地方仍然較爲貧困……但是這些,已經對我大明的整體發展方向,構不成什麼大的困擾了。可以說,朕花了四十年,基本把大明自己的內功給修好了。”

說到這裡,朱由棟從懷裡掏出一封信件:“這是歐洲的黎塞留花了好大力氣,多番輾轉才傳到朕手裡的信件。在這封信件裡,黎塞留報告說,自歐盟從南洋退走後。其盟主菲利普已經在歐洲確定了全面備戰,三五年後與我大明一決雌雄的國策。”

“賊子好膽!”

“皇兄,我大明怕過誰來?”

“就是,只要西賊敢來,我們定叫其有來無回!”

“以父皇今日的決斷,只怕不是等着西賊打上門來。而是我們先打出去吧?”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正是如此。”重重的點頭後,朱由棟道:“這四十年來,朕雖然面對過諸多敵人。但朕的內心一直都很清楚,大明內部問題太多,國家的重心在於改善民生,收攏民心。所以,很多時候哪怕外敵逞兇一時,朕也沒有把國家的主要資財投入到軍事上。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時候讓整個世界看看我大明全面轉入戰爭狀態後,是何等的無敵和可怕了!”

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一二一章 扶上馬送一程(三)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七六零章 朱由檢的狂怒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七三五章 子彈是公平的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四二零章 雙子們的佈局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四九九章 風帆最後華章(二)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
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一二一章 扶上馬送一程(三)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七六零章 朱由檢的狂怒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七三五章 子彈是公平的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四二零章 雙子們的佈局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四九九章 風帆最後華章(二)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