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五章 第二交響曲

趁着休息這幾分鐘的休息時間,觀衆席上的幾位領導繼續交流對音樂藝術發展的想法,主要是幾位前輩想聽一聽年輕人有什麼見解。楊景行是覺得培養和擴展市場比扶持從業人員更重要,雖然推廣的工作前輩們一直都努力在做,比如高雅藝術進校園就搞得挺不錯,但楊景行還是覺得可以在方式方法上尋求突破。

王進哲就從眼前出發,先給藝術中吳心總裁鄭重介紹一下接下來的第二交響曲,從指揮到樂手包括他個人都認爲這件作品很有希望成爲“經典”,甚至有可能成爲若干大樂團的保留曲目,當然有個前提,就是西方聽衆能接受中國民樂,因爲這中間畢竟有一道鴻溝,好在楊主任已經名聲在外……

正說着,幾位領導先後都看了一下側門方向,民族樂團的前輩們魚貫而入,是不是要當聽衆給愛樂壓力呀。從業人員嘛,都很自覺地保持了安靜,這麼多人卻沒什麼交談,導致看上去有點古怪。這時候劇場內比真正的音樂會中場休息可安靜太多了,連幕布後面放輕的腳步聲交談聲調整樂器的聲音都能被前面聽到,顯得挺緊密而有條不紊。

來觀衆席的不光是民族樂團的人,也有愛樂的一些演奏員,看樣子是下半場不用上場的都來了,還有幾個工作人員,少說六七十人。大家也不用爭搶,那麼多空位隨便坐了,但沒沒人來跟領導挨着。

陸白永也過來了,對演奏員只是點頭微笑致意的楊景行就起身讓座了:“陸指。”

“坐吧。”陸白永不在意地在楊景行旁邊坐了,說:“總結了一下。”

楊景行笑:“您太精益求精了。”

吳總裁也肯定:“很精彩,剛剛文團長王團長和楊主任都對陸指揮的指揮交口稱讚。”

陸白永好像聽不進去這些廢話,稍微笑一下就坐穩了。

吳總裁挺周全的:“王團長說到哪兒了?”

王團長繼續,他的策略是出口轉內銷在很多行業都是好辦法,不少年輕點的藝術家音樂家已經有意無意在這條路上走得挺順暢,如果楊主任也那樣做,必定獲得巨大成功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造成影響力將不再僅僅是他個人的,如果假以時日,相信浦海音樂學院、浦海民族樂團、三零六樂團、浦海愛樂樂團,都能在世界樂壇有一席之地。

聽王團長說得一本正經不像開玩笑,楊景行自己還在尷尬呢,文付江先討論了:“我想楊主任也不是沒想過這些,可是獨木難成林,所以他才做了這麼多工作。雖說能者多勞,也不能把全部擔子都壓在楊主任肩膀上,楊主任也有女朋友,也該有時間過一過小日子。”

前輩們呵呵,不過楊主任好像也不在意取笑:“我擔不起太多重任,也不敢太自以爲是,多些朋友夥伴一起上路膽子才能大一些。”

吳總裁深沉點頭同意:“對,獨木難成林,我們國家各行各業都不乏優秀人才,很難得楊主任還能考慮到普及和教育,大劇院藝術中心的三項基本功能首先是普及和教育,原創質量。我問一句外行話希望楊主任不要介意,在藝術質量的標尺上,陸指揮認爲這首交響曲可以排在什麼位列?”

楊景行有點尷尬,陸白永倒是正經嚴肅:“我個人認爲,綜合考量後第二交響曲應該在當今世界樂壇最具藝術價值作品的行列之中。”

楊景行乾笑:“陸指您給我好大壓力。”

陸白永迂迴一下:“當然,需要經過時間和聽衆的驗證。”

王進哲積極:“這個我和連指揮的溝通比較多,連指揮也認爲這件作品即便是把民樂配器改成西洋樂器,雖然會失掉神韻,也依然是擡高天花板的作品,連指揮認爲作品的廣度和深度正是當今樂團甚至世界樂團都欠缺的,所以在文團長和陸指揮支持下兩個樂團緊密聯合起來,盡力保證這次的首演一舉成功。當然,陸指揮說得也很對,一件作品的藝術價值是需要更多的人去挖掘,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沉澱。”

除了楊景行,幾位領導都點頭,吳總裁略振奮:“說得對,其實我對楊主任作品的藝術價值是深信不疑的,我是有個不情之請很難說出口呀。”

不光楊景行,團長和指揮都表態,儘管說呀……

吳總裁就不客氣了,說從明年開始,大劇院藝術中心每年至少要舉辦二十場公益演出,演出門票最貴不得超過八十,這麼一算就算是觀衆爆滿票房也就十來萬。儘管虧損壓力很大,但是藝術中心還是想盡量給買公益票的聽衆獻上高質量高水準的節目……

楊景行立刻表態,如果作品能登上公益演出的舞臺那是自己的榮幸。兩個樂團也連忙幫作曲家證明,楊主任的作品基本就是免費授權的……

吳總裁倍感欣慰的樣子,似乎自己得了多大好處一樣真心感謝。

別急,楊景行也對幾位領導有個不情之請或者建議,希望藝術中心和樂團以後能在創作環節上多一些投入,多支持鼓勵創作者。楊主任知道身邊很多同學同行甚至老師,確實是存在辛苦耕耘後不能得到合理報酬的情況。

吳總裁大方承認了這方面確實還有欠缺,他也知道國外即便是學生創作的只演出一場的委約作品也往往有數千美元的酬勞……

簡直高層會議了,可是鈴聲響起幕布升起。會議只能暫停,總裁調整下姿勢提議大家先好好欣賞音樂,先鼓鼓掌。

臺上六十四位演奏家這就亮相了,看上去是典型的管弦樂團佈局,不過小中大低音提琴組都有精簡,然後在第一小小提琴組後面是琵琶組,第二小提琴組後是揚琴組,中提琴和管樂之間是三絃組,二胡夾在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之間。

何沛媛坐在三絃組末位的,像大部分演員一樣略帶微笑看着觀衆席,不過沒怎麼看作曲家,大概視線掃過了一下,都辦沒能看清楚無賴臉上燦爛的笑容。

主持人精神飽滿上臺,下半場的開場白有點長,先是簡要概述西方音樂史,然後形容詞感嘆詞多一些地驕傲中國音樂史,還說起了當今世界文化交流碰撞或者融匯的格局,最後再請欣賞楊景行第二交響曲,看看中西之間能融匯碰撞出什麼樣的“浩繁、激盪和秀美、溫潤”。

觀衆席人數可翻了幾番呢,而且大多是同事和相識,歡迎指揮的掌聲挺熱烈了。

連立新上臺依然沒什麼話說,跟觀衆致意後就上指揮台,示意樂團準備,提琴組就紛紛架起了弓弦,木管也就位。連立新的個人愛好,喜歡檢閱的感覺吧,背對着觀衆站立不怎麼動的時候肯定是在視線掃視樂團,排練的時候有長達一分鐘的,不過這會沒那麼做作,就半分鐘吧,觀衆還是有這點保持觀望的耐心的。

隨着指揮的右手猛然提起,在最高點短暫停頓,然後變得非常柔緩地下落,大提琴組先開動起來,沉着的旋律伴隨着低音提琴的撥絃,感覺很平常的開頭,完全沒有先聲奪人的感覺。在大提琴組把一段旋律快表達完的時候,木管組加進來點綴了一下,讓音樂的感情色彩變得鮮明瞭一些,多了些靈動和點點歡快,不再顯得那麼沉穩甚至單調。

木管稍微活躍了一下後就跟大提琴一起輕柔下去,短暫的安靜,然後一直緊盯着指揮的豎琴隨着命名開始撥絃,有點奇怪的完全沒有歌唱性的音符,不過這種奇怪的感覺在單簧管輕柔地加入後就基本消失了,接着第一小提琴組開始了,幾個音符就就讓人能覺得旋律挺有歌唱性的。有別具一格的豎琴和柔弱的單簧管襯托着,小提琴的旋律風格也很快明確了,就是簡單,簡單得讓人感覺作曲家在糊弄,但是簡單中卻顯出些肅穆莊重,對業務稍微熟悉點同行都應該能第一時間想起聖詠,想起中世紀。

中世紀時期器樂還很不成氣候,所以這時候臺上的大部分演奏家其實都是無所事事的,雖然都做出聚精會神的樣子。

小提琴似乎唱聖詠唱得忘我,連指揮也沉浸在宗教音樂裡擺弄自己的肢體,可是突然,連立新醒過來了,果斷甩出手勢,嚴陣以待的揚琴組就一起開工了。

不知道是旋律和聲搭配得好還是揚琴本來就跟小提琴很般配,在聖詠中響起的中華民樂的獨特代表性音色之一,沒讓人有突兀的感覺,觀衆席上的人好像都沒有一點不適,但是有意外和驚喜。

其實何沛媛的擔心有點多餘,陶萌就算在現場也多半聽不出揚琴是用《綻放》裡的旋律素材亮相,作曲家還是進行了一些發展變化再組合的,只是情感色彩沒多大變化,可能會讓熟悉《綻放》的人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

揚琴響起後,第一小提琴組的十個人兩個兩個地停手,聖詠逐漸停歇,感覺是把主角讓給揚琴,讓揚琴用《綻放》的素材作爲動機演繹出接下來幾個小節越來越鮮明卻始終簡單的旋律,這裡的揚琴的色彩表現其實是很大程度上脫離了傳統的,似乎只是把揚琴當成了一種簡單的打擊樂來用。不過畢竟是交響曲,不能一直簡單下去呀,在揚琴的主角地位得到了確定後,銅管開始工作了,定音鼓也開始輕輕敲,然後大提琴組也加入。

揚琴也就當了八個小節的主角,然後就從譜面消失了,但是音樂上並不會讓人覺得突然,一切都順理成章的感覺,而此時樂曲也就過度了一個新階段,多聲部集體運作,有交響樂團的感覺了。作曲家在這兒並沒搞出什麼新鮮,反而會讓同行第一時間想起佛萊芒樂派和勃艮第樂派,接着就是朝世俗音樂發展過度,作曲家的意圖非常明顯,這就進入文藝復興時期了。

作爲一個專業學院派作曲家,要模仿一下特定時期特定流派的風格不應該有很大難度,好在楊景行在這裡用不長篇幅模仿或者致敬了諸多作曲家的路數,顯示出了比較強的歸納融匯能力,應該不至於讓人質疑天才江郎才盡了。

樂曲已經開始四分多鐘了,比中世紀要豐滿複雜一些的文藝復興時期也眼看走到盡頭了,在一個讓人難以察覺的轉折點,幹坐了好久的琵琶組集體撥絃,但是琵琶的亮相沒先前揚琴組那麼清晰抓耳,在多組樂器中甚至顯得有點無關緊要,大部分聽衆也不會驚喜意外了。

不過楊景行不敢得罪閨蜜的,所以沒兩個小節之後,琵琶就要憑藉旋律和節奏脫穎而出了。喻昕婷肯定聽得出琵琶是用《寧靜》的素材在樂團中快速取得主角甚至主導地位,但是旋律音符雖然沒怎麼變,色彩卻已經完全不是《寧靜》了,琵琶的和聲和彈奏的節奏都跟新世紀感覺的鋼琴版《寧靜》大相徑庭。寧靜了還怎麼主導?所以這裡的琵琶從一開始的不起眼很快就變得簡直有了點《十面埋伏》的感覺,而且是四把一起,簡直氣勢逼人。

可是琵琶的命運也跟揚琴一樣,沒風光一會就消失了,而且是陡然消失,簡直有點突兀了。好在其他聲部沒受多少影響,成功進入了新的階段。

臺上放下手的王蕊輕鬆了,看了作曲家,笑了笑,然後還看了一下距離自己不遠的何沛媛。何沛媛似乎一直在專注當聽衆,但是女人的第六感讓她回看了王蕊,然後也終於關照了臺下的男朋友短暫的一眼。

高明的同行應該能料想到,接下來樂曲就要進入巴洛克時期了。果不其然,作曲家繼續表現自己的模仿歸納本事,在接下來的兩三分鐘時間裡把佩裡、蒙特威爾第、斯卡拉蒂、維瓦爾第……當然少不了巴赫,都致敬了一遍。連立新也真是厲害了,似乎肢體語言的風格也在跟着作品意圖在相應變化。

高明的同行肯定能想到,幫助音樂從巴洛克時期順利過渡到古典主義時期的肯定又是民樂。這一次是二胡擔當重任,在樂曲有致敬亨德爾嫌疑的一個銅管和打擊樂大合唱的結尾處,四把二胡無縫連接,《一張照片》的變奏主題堪稱經驗亮相,當然了,音樂色彩也大不同於情歌了。連立新還是用心了,他顯然對二胡的音色提出了細緻緊密的要求,而且是在譜子沒要求的情況下,這種音色表現顯然比《二泉映月》的音色更適合作品,因爲經驗亮相後,二胡需要表現出來的是透着明豔的沉穩大氣,連立新都把握得挺好。

跟揚琴和琵琶一樣,二胡也沒能明豔多久就用一種挺特色的有點類似《賽馬》中馬嘶聲的撕裂感退場,但是要比馬嘶聲更長也更具情感色彩,算是個小動機了,這也算是作品第一樂章中表現最先鋒的東西了,二胡組還是練得挺不錯的。

進入古典主義時期,作品要表現要致敬的就太多了,所以篇幅稍微加長了一些,維也納樂派的種種顯著特點,不用同行,一般聽衆都能品出味道來。這一段也算是第一樂章的高潮吧,有點華麗輝煌的感覺了。

接下來只有一個選擇了,三絃將帶領樂曲從古典主義時期過度到浪漫主義時期。在還有七八小節自己就要動手的時候,何沛媛終於跟臺下的作曲家結實地對視了,雖然只有兩三秒鐘,但是這姑娘的眼神和表情都很清楚地透漏着認真堅定,讓無賴不得不收斂了賤笑。

三絃是在樂曲把挺貝多芬地強硬倔強淡化之後亮相的,《只有你知道是一首情歌》的素材幾乎原封不動,素材特點加上樂器特點,三絃很好地表現出了不同於貝多芬的那種透着淡然美的堅韌。

三絃比前幾件民樂器多了三四個小節,但是也長不到哪兒去,演奏上也沒技術難度,不過何沛媛還是對着譜子彈的,彈完了第一樂章裡自己的最後一個音符後,這姑娘繼續看了一下樂譜,再擡眼就是直接看作曲家了。

楊景行笑得很燦爛的,似乎感染了女朋友,臺上唯一的三絃女演奏家也輕輕浮現了一個笑容,然後就繼續專注工作了。

樂曲進入浪漫主義時期了,作曲家開始發揮了,又展現了一點旋律暴發戶的風采,在最後的兩分鐘時間裡讓整個管弦樂團把最開始的大提琴旋律玩出花來,最後再用大提琴的淡出結束了長達十三四分鐘的第一樂章。

縱觀整個第一樂章,作曲家似乎想概括西方音樂史又想讓四件民族樂器給聽衆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看起來內容似乎會嘈雜,但事實上整個樂章的結構和內容是非常縝密而和諧的,這種縝密和諧不僅關乎學術,更關乎聽衆的感受。

《楊景行第二交響曲》的第一樂章除了配器上的特別,整體聽起來對資深樂迷而言似乎並沒有太多很新奇很閃光的點,但是一個樂章鋪墊下來的意猶未盡能讓聽衆對接下來的內容更具期待,更爲聽衆的領會接受能力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樂章間歇,作曲家周圍都沒人跟他說句好話,大家都繼續關注着臺上,看着指揮和彈奏家們儘快翻樂譜調整狀態。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純潔第一二五四章 義務和責任第一四零六章 不提這個人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五十二章 無關第八百五十七章 背叛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杯酒第九百六十三章 破事第三十六章 重逢第二百七十六章 捨不得第二十四章 放假第九百四十三章 兒歌第一一七六章 有點棘手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境第一三三五章 快樂着第三百七十四章 幫手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六百九十章 耍性子第四百章 肉麻第四百四十三章 承擔第九百一十四章 不可思議第三百九十一章 示衆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乎第五百七十一章 誇張第二十八章 專業考試第三百六十六章 粉絲第四百二十七章 月會第一一八八章 沒親夠第一四七八章 捉弄人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五十三章 搖籃曲第一百八十三章 感情第一百七十三章 露馬腳第四百三十六章 太嫩第八百三十章 報仇第一二六七章 想好沒第一零四三章 要穩重第一零六一章 四年第一百九十八章 很遠第一一三六章 真話假話第八百八十一章 自己的事第一二一八章 珍惜第一四一二章 沒啥興趣第五百一十七章 請求第二百一十二章 統一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八十七章 啊哈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鮮第二百八十二章 資格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零八章 短暫第一三一二章 珍視第九百三十五章 養育第一四三六章 找靈感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五百七十八掌 發現第一三七七章 耍滑頭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六百四十四章 變態第六章 夏雪和劉苗第二百七十八章 敲定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六百八十九章 盲目第一一九零章 天性內在第五十二章 萌萌奶奶第九百六十章 不介意第一零九一章 假設第六十七章 吵架第一四零七章 少喝點第一一六九章 看手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九十六章 琴心第九百四十四章 大爺第九百九十七章 一帆風順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九十三章 眼前第八十二章 效果第一零三四章 心如砥柱第四百零四章 助興第四百三十七章 教誨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證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陣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九十四章 做大事第一二五二章 信任第一二五三章 青年才俊第五百二十二章 熟悉第九百八十章 補過第八百九十九章 屢教不改第五百六十四章 熱愛第一二九四章 閒話第四百四十六章 緬懷第四百九十章 瓶頸期第一千章 不要緊第一三五七章 十一個第五百四十章 眩暈第九百四十四章 大爺第九百一十三章 真的假的第二百八十二章 資格第九百二十章 特別好玩第二百一十一章 復出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六百九十八章 商量第一三五一章 閨房第一二七九章 中場休息第九十五章 學期展第八章 手機第九百四十三章 兒歌第五百一十九章 暴露第一一二五章 中秋快樂第一百零四章 理想第一一二六章 制高點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純潔第一二五四章 義務和責任第一四零六章 不提這個人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五十二章 無關第八百五十七章 背叛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杯酒第九百六十三章 破事第三十六章 重逢第二百七十六章 捨不得第二十四章 放假第九百四十三章 兒歌第一一七六章 有點棘手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境第一三三五章 快樂着第三百七十四章 幫手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六百九十章 耍性子第四百章 肉麻第四百四十三章 承擔第九百一十四章 不可思議第三百九十一章 示衆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乎第五百七十一章 誇張第二十八章 專業考試第三百六十六章 粉絲第四百二十七章 月會第一一八八章 沒親夠第一四七八章 捉弄人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五十三章 搖籃曲第一百八十三章 感情第一百七十三章 露馬腳第四百三十六章 太嫩第八百三十章 報仇第一二六七章 想好沒第一零四三章 要穩重第一零六一章 四年第一百九十八章 很遠第一一三六章 真話假話第八百八十一章 自己的事第一二一八章 珍惜第一四一二章 沒啥興趣第五百一十七章 請求第二百一十二章 統一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八十七章 啊哈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鮮第二百八十二章 資格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零八章 短暫第一三一二章 珍視第九百三十五章 養育第一四三六章 找靈感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五百七十八掌 發現第一三七七章 耍滑頭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六百四十四章 變態第六章 夏雪和劉苗第二百七十八章 敲定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六百八十九章 盲目第一一九零章 天性內在第五十二章 萌萌奶奶第九百六十章 不介意第一零九一章 假設第六十七章 吵架第一四零七章 少喝點第一一六九章 看手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九十六章 琴心第九百四十四章 大爺第九百九十七章 一帆風順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九十三章 眼前第八十二章 效果第一零三四章 心如砥柱第四百零四章 助興第四百三十七章 教誨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證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陣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九十四章 做大事第一二五二章 信任第一二五三章 青年才俊第五百二十二章 熟悉第九百八十章 補過第八百九十九章 屢教不改第五百六十四章 熱愛第一二九四章 閒話第四百四十六章 緬懷第四百九十章 瓶頸期第一千章 不要緊第一三五七章 十一個第五百四十章 眩暈第九百四十四章 大爺第九百一十三章 真的假的第二百八十二章 資格第九百二十章 特別好玩第二百一十一章 復出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六百九十八章 商量第一三五一章 閨房第一二七九章 中場休息第九十五章 學期展第八章 手機第九百四十三章 兒歌第五百一十九章 暴露第一一二五章 中秋快樂第一百零四章 理想第一一二六章 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