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bookmark

皇帝震怒,本來只是李疆父子上演的一出雙簧。接着馬上就該輪到秦舒出場,將被迫與慕容勝定盟的事情,說成是李昌苦心孤詣的破敵策略,藉此來堵住百官的悠悠衆口。可是不知怎麼的,禮部尚書褚良卻搶在秦舒前面,出班爲李昌說話。這不僅讓秦舒吃了一驚,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李疆,也瞟了李昌一眼,問道:“褚愛卿有什麼話要說?”

一直沒有發言的兵部尚書句郗突然出列道:“褚大人說的極是,鮮卑內亂,正是我大充出兵,一舉蕩平塞外的良機。可是殿下卻私自做主,與慕容勝定下三年停戰之盟,豈不是大大的失策?”他以外將入朝,只知道忠於皇帝一人。雖然剛纔在外面與李昌十分客氣,但卻並不刻意討好,所以想到什麼便立刻說了出來,也不怕得罪李昌。

句郗從小小的裨將做起,一直升任鎮東將軍,又蒙受李疆寵愛,入朝擔當兵部尚書一職。自然也是個明白人,被褚良一點就透徹,自言自語道:“外緊則內鬆,外鬆則內緊,楚王殿下好算計啊。”

褚良便又接口道:“此時鮮卑雖然兄弟反目,禍起蕭牆。但若是我大充兵威所至,慕容勝兄弟二人必會念及部族家業,摒棄恩怨,攜手抵抗。這樣一來,我大充將士又要面對鮮卑數十萬大軍,得不償失。不如乘他兄弟二人相爭之時,我大充養精蓄銳,直等他們拼得你死我活,再以逸待勞,一舉擊敗他們。楚王殿下這三年之約,表面上是在給慕容勝時間,讓他平定慕容宏的叛亂,但實際上卻是在給我大充三年時間,休養生息,以備日後大戰。不知微臣淺薄這些見解,可是楚王殿下的心意?”

李昌沒有想到平日張口禮儀、閉口聖人的褚良居然會主動幫自己說話,當然比小小的秦舒更有分量。急忙點頭道:“褚大人說言,正是本王心中所想。”說着便又轉對李昌道:“但兒臣未奉父皇之命,便擅自與慕容勝定盟,也有擅專之罪,還請父皇降罪。”

褚良卻道:“殿下雖未請旨,但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殿下當機立斷,非但無罪,反而有功。微臣肯請陛下,重賞楚王殿下。”句郗也跟在他後面,下跪道:“楚王殿下深謀遠慮,臣附議。”

李疆再看了看百官,又問道:“衆位愛卿,可還有什麼意見?”百官互相望了幾眼,便又有幾人出列,都開口贊同褚良的話。

李昌見這麼多人爲自己說話,便如同吃了定心丸一樣,只等着父皇開口把這件事揭過去。他倒沒有奢求再有什麼獎賞,只希望沒有罪過便罷了。正打算開口說幾句漂亮話,卻見尚書令馮鈺卻慢吞吞地出列,對着他一禮,道:“微臣斗膽,有件事情,想要請教殿下。”

李昌只好道:“馮大人請問。”

馮鈺慢悠悠地道:“慕容宏既然起兵造反,而且又被其兄長所困。想來該是在千軍萬馬之中,方纔秦壯士和褚大人都把鮮卑軍士誇得神乎其神,卻不知殿下是如何去的慕容宏軍中?”

這話正好問中李昌的要害,他自己都不清楚是怎麼到了段滎的軍中,如何能夠回答的上來?偷偷瞟了皇帝一眼,卻見李疆一雙龍目,也正盯着自己,心中不由暗暗吃驚。馮鈺能升任尚書令,必然父皇的心腹,他此時站出來當着百官的面質問自己,看來也該是受了父皇的暗示。難道父皇對自己也起了疑心麼?想到這裡,李昌只覺得背後發涼,一時倒不知該如何回答。

秦舒見出李昌的窘迫,急忙道:“回稟陛下,慕容宏起兵造反之時,曾分兵攻打殿下的營寨。草民猜測慕容宏是想抓住殿下爲質,迫使我大充助他一臂之力,與其兄長爭奪天王之位。但在鎮北將軍徐錚帶領下,我大充將士雖然人數不多,還是勉強將慕容宏的部下阻擋在營寨之外。後來慕容宏呈現敗勢,殿下當機立斷,下令徐錚將軍詐敗退走,自己卻隻身前往慕容宏軍中爲質。”

“原來是這樣。”馮鈺漫不經心地答應了一聲,忽然又道:“可是本官怎麼聽說殿下並不是在慕容宏的軍中,而是在一個叫段滎的鮮卑將領手中,這又是怎麼回事?”

秦舒心裡頓時“咯噔”一響,當日李昌被宇文婧所虜,下落不明。秦舒與趙乾唯恐軍心大亂,完全封鎖了消息,除了他、趙乾、徐錚、江昀四人,其餘將士一概不知。而且後來兩軍交換人質的時候,江昀和大充將士又都在慕容威的營中,根本不可能知曉其中細節。那麼就只有秦舒、趙乾、徐錚三人知道,可是他們三人爲了推卸掉保護不力的罪責,已經都統一好了口徑,都完全按照剛纔秦舒商定的話說。這馮鈺身爲尚書令,足不出京,卻是從何處知道這麼詳細的消息?

“段滎?”李疆在龍椅上低唸了這個名字,問道:“他又是什麼人,朕怎麼覺得這個名字在哪聽過?”說完擡眼看着李昌,道:“莫非皇兒還有什麼事瞞着朕?”

“兒臣不敢。”李昌急忙跪下,伏身道:“兒臣縱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欺瞞父皇。段滎乃是鮮卑段氏部族首領段嵬長子,但因與慕容勝有奪妻之恨,所以背叛部族,與慕容勝爲敵。後來被慕容成所敗,生擒至龍城。慕容宏既然有心作亂,便覺得段滎是個好幫手,故而派人將其營救出來。現在段滎已是慕容宏的左膀右臂,當時慕容宏被慕容勝大軍團團圍困,兒臣不能前往,只好去了段滎軍中。”

“原來是段嵬的兒子。”李疆突然笑道:“十餘年前,朕巡視北疆,與段嵬還有一面之緣。他那兒子生的十分機靈,居然敢爲了個女人與慕容勝爲敵,看來還有幾分血性啊。呵呵。”幾聲輕笑,便將剛纔的緊張氣氛一掃而空。

馮鈺見皇帝展顏歡笑,便退下道:“微臣的話已經問完了,既然殿下肯隻身涉險,爲我大充着想。微臣也懇請陛下,能重賞楚王殿下,以彰其功。只是殿下與鮮卑私下定盟,陛下非但不罪,反而重重嘉獎,若是傳到鮮卑人耳中,豈不讓他們生疑?慕容家雖然是胡蠻,但也多有智者,若是被他們洞穿殿下的用心。殿下的這番功夫豈不是白廢了?所以微臣以爲,陛下暫時將殿下的功勞記下。等日後再賞不遲。”

“恩。”李疆點了點頭,道:“愛卿所慮極爲周全,只是委屈了皇兒。”

李昌這個時候哪裡還貪圖什麼賞賜,急忙道:“兒臣只想爲父皇分憂,絕無貪圖賞賜之意。再者兒臣貴爲皇子,錦衣玉食,還有何不知足?自北征之後,朝廷國庫吃緊,兒臣提議上自皇室宗親,下到文武百官,都需勤儉節約,以蓄養國力,日後與鮮卑決一死戰。兒臣非但不要父皇賞賜,還請父皇將兒臣的年俸減半,以爲諸弟、百官之表率。”

“哈哈……”李疆連聲大笑,道:“難得皇兒有此苦心,但我大充富有四海,雖然北征失利,還不至於拮据到這個地步。朕就依馮愛卿之意,既不賞你,也不會減你的俸銀。但這份功勞,朕總還是要給你記下的。”

“多謝父皇恩典。”李昌心裡終於長長地鬆了口氣,暗道:這事好歹算是糊弄過去了。

李疆示意衆人起身歸列,然後又饒有興趣地看着秦舒,道:“方纔秦壯士和褚愛卿都極力稱讚鮮卑兵強馬壯,褚愛卿一介文士,不通軍務,又是第一次出使鮮卑,所言未免有些不實。秦壯士卻是久居北疆,以你看來,難道我大充軍隊真不能與鮮卑相比麼?”

秦舒剛纔想說的話,全被褚良搶着說完了,正愁後面的話沒有機會說出來。現在聽到李疆垂問,正中下懷,卻又猜不透皇帝的心意,只好道:“草民生於山野,說話不知深淺。既蒙陛下垂詢,草民只能斗膽直言,還請陛下能恕草民之罪。”

李疆聽他這樣說,眉頭便有些皺了起來,淡淡地道:“你但說無妨,朕不怪你便是。”

“草民謝陛下恩典。”秦舒得到皇帝這句許諾,稍微整理下言詞,便道:“草民此次跟隨殿下出塞,有五百禁軍護衛,到了北疆又有徐將軍麾下五百邊軍隨行。這一千兒郎,無一不是我大充精銳,若論武藝戰技、盔甲裝備,都絲毫不在鮮卑之下。可是這一千將士,能得返大充的卻只有區區百人,其中固然有寡不敵衆的緣故。但草民還是覺得,在戰陣之上,我大充將士完全不能與鮮卑精銳相比……”

句郗既掌兵部,又在外領兵多年,聽秦舒將大充軍隊貶的一文不值,哪裡還忍耐得住?立刻出列道:“黃口孺子,豈能信口雌黃?我大充將士精甲天下,又豈是鮮卑胡蠻所能及……”

“愛卿不必着急。”李疆打斷句郗的話,道:“等秦壯士繼續將話說完。”李疆雖然不喜歡聽秦舒把大充的官軍說的一文不值,但北伐失利是有目共睹的事實。若論人數戰力,大充百萬將士,似乎並不比鮮卑的軍隊差,而且李疆素來重視軍備,不論盔甲兵器都力求精良,特別是禁軍三營,更是他引以爲傲的精銳。可是在北征一戰中,禁軍三營損失慘重,李疆也不得不仔細考慮,究竟是什麼東西出了問題。現在既然秦舒能說出來,他當然很樂意聽下去,不管有沒有道理,總能博個兼聽則明的好名聲吧。

秦舒見皇帝雖然語氣冷淡,卻並沒有責怪的意思,便又繼續道:“草民久居北方,對鮮卑多少有些瞭解。曾聽聞慕容勝遴選天狼營戰士的方法,只有唯一的一個條件,那就是赤手空拳,與塞外的野狼搏鬥。陛下深居宮,可能不知道狼羣的兇殘。狼性兇殘嗜血,乃是塞外野獸之首。慕容勝以此來挑選精銳,不僅要的是勇武的部下,更要的是嗜血好殺的軍士。草民觀我大充軍隊訓練有素,缺少的卻正是一股血性。禁軍三營乃我大充軍隊精銳中的精銳,但都依仗的是精良的盔甲以及鋒利的武器。論起真正的男兒血性,只怕非但遠遠不如慕容勝麾下的天狼營,便是飛虎、雪豹二人也的多有不及。”

“嗜血、血性。”李疆慢慢地回味着這幾個字,片刻才道:“你是說朕的將士貪生怕死?”

“草民不敢。”秦舒急忙道:“只是我大充安定多年,軍隊少有徵戰,雖然平日操練起來似模似樣,但卻不能與鮮卑軍隊相提並論。鮮卑人生在塞外苦寒之地,缺衣少食,若要生存,便只有以武力掠奪一途。當初五胡混戰,狼煙四起,慕容啓能打敗各胡,一統塞外,留下來的都是百戰餘生的勇士,這些將士是我大充軍隊萬萬不能及的。草民以爲,練兵一途,非親歷戰陣,不能激發將士之血性。北征失利,非我大充將士不如鮮卑,實在是見得鮮血少了,缺乏戰場上該有的那股子血性男兒氣。”

“不錯。”李疆終於點了點頭,道:“當初朕攻吳伐魏,麾下都是身經百戰的將士,所過之處才能百戰百勝。自從天下大定,朕雖然注重軍備,但這些將士卻都多年沒有經歷戰陣,確實很少見過血腥,難怪不是鮮卑人的敵手。不過,鮮卑有五胡之亂,而我大充國泰民安,沒有戰事。難道就永不能遠訓練出足以與鮮卑匹敵的精銳之師麼?若真要去尋些野獸來殺,我大充百萬軍隊,卻哪裡能找到那麼多的豺狼虎豹?”

秦舒卻想也不想,便答道:“此事極爲簡單。通常練兵之法,都在軍營內操練,並非實戰。若是能在操練時,讓士兵真刀真槍的演練……”

“不可。”句郗身爲一員老將,立刻開口反駁道:“刀槍無眼,若是真的依照秦壯士的意思,在演練的時候,都換上真刀真槍,誤傷之事怎麼避免?”

“既然是當兵吃糧,就該有隨時流血的準備。”秦舒淡淡地道:“訓練的時候多流些血,總比到戰場上送命強。”

李疆素來注重軍事,對禁軍的訓練也極爲上心,經常親自到禁軍營中巡視。每次去的時候,禁軍也都會安排些節目,比如兩軍對陣演練,但都拿的是木製刀槍,作作樣子罷了。若當真是換成真刀真槍,又該是副什麼景象?

“句愛卿的擔心也很有道理。”李疆皺眉問道:“真刀真槍的訓練,誤傷了同袍怎麼辦?”

秦舒聽皇帝的口氣,似乎有些意動,便又繼續道:“草民的意思是先用木製刀槍,再用未開鋒的刀槍,最後才真刀真槍的演練。這樣循序漸進,再加上些防護措施,應該能減少誤傷。不過草民覺得,讓士兵們流些血,也未嘗不是件好事,唯有鮮血才能激發出他們的血性,也唯有鮮血才能鑄就出一支百勝之師。古往今來,縱橫天下的軍隊,都是在腥風血雨中洗禮過的,草民還未曾聽說只靠訓練,便能有無敵於天下的軍隊。”

“好。”李疆突然問道:“朕若是讓秦壯士這樣替朕練一支千人精兵,秦壯士需要多少時間?”

秦舒聞言大喜,朗聲答道:“少則三月,多則半載。草民一定能爲陛下訓練出一支,不怕流血、不怕死的精兵。”

“傳旨。”李疆便立刻道:“擢升秦舒爲禁軍校尉,可在禁軍各營中任意挑選一千兵丁訓練,以半年爲期。若是真有成效,朕便準了你的練兵法子。”

“謝陛下隆恩。”秦舒急忙再拜謝恩。句郗雖然還是覺得有些不妥,但既然皇帝已經開口,只好閉口不言,只是冷眼看着秦舒,暗道:好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練兵之事若有你說的那麼簡單,古之名將豈不都是嗜血魔王?

秦舒所說的練兵方法,確實有些震撼人心。不過別人都不明白,他如果不是從小就被師尊地獄般的訓練,怎麼能有今天的成就?在他看來,練兵也就和傳授徒弟差不多,不多流些血,怎麼能成爲真正的士兵?

退朝之後,李疆回到勤政殿,武陵侯葉璇早已等候在內。見完大禮,李疆呵呵一笑,道:“葉卿今天沒有上朝,不曾聽到秦舒練兵的法子,還真是有些有趣。”不等葉璇開口詢問,便又繼續道:“他說什麼要多讓士兵流血,建議真刀真槍的操練。嘿嘿,真若是能借此給朕訓練出一支不怕死的軍隊,朕又何懼鮮卑慕容氏。”

“真刀真槍?”葉璇愣了愣,隨即道:“這樣練兵何其兇險?若是稍有不當,我大充將士還不成與鮮卑開戰,便要大多死在自己袍澤的刀下了。”

“危言聳聽。”李疆皺眉道:“秦舒若是沒有把握,怎麼會向朕這樣建議?朕已經給了他一千禁軍,半年的時間,到時候就能看到成效了。”

葉璇知道皇帝自從北征失利之心,一心想要整頓軍務,以血前恥。既然已經下了旨意,他也不便再勸,便改換話題道:“不知今日早朝上,陛下是如何處置楚王殿下的。”

李疆瞟了他一眼,淡淡地道:“愛卿覺得該如何處置?治他個欺君之罪麼?”

葉璇急忙道:“微臣不敢。但楚王殿下明明是被鮮卑所虜,爲保性命,不得已而與慕容勝定下三年之盟。可是回京卻大言不慚,生生將此大罪,說成是蓄意安排的大功。陛下也聽之、任之,不加斥責麼?”

“那該怎麼辦?治他個欺君之罪,然後撕毀與鮮卑盟約,進兵征討麼?”李疆呵呵笑道:“昌兒說的不錯,現在不是北伐鮮卑的最好時機。這三年的盟約,不論昌兒是主動的,還是被迫的,總算不是什麼壞結果。再說當時他命懸一線,便是朕在場,也不會捨得讓他死在鮮卑人手中。雖然昌兒對朕有所隱瞞,也不算是什麼大錯。今日在朝上,朕已經借馮愛卿之口,給了他些暗示,相信他會明白朕的心意。”

“陛下聖明。”既然皇帝都不打算治楚王的罪,葉璇又何必當這個惡人?只好道:“希望楚王殿下不要辜負了陛下的這番苦心。”

李疆哼了一聲,語氣轉冷道:“這些小事上,朕不會跟他計較。不過你的眼線卻不能放鬆,給朕盯牢了。皇后臨終說的話,朕還清楚地記得,誰要是再敢生有爭儲之心,而陷害兄弟。朕絕不會心慈手軟……”

第9章 6千第一章第十二章第六章第九章第二章第六章第八章第一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章第一章第七章第十章第三章第十章第三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一章第十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第三章第十一章第四章第八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十二章第九章第三章第九章第六章第二章第十三章第六章第二章第一章第九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四章第九章第一章第十章第四章第十章第七章第四章第九章第八章第六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四章第三章第九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四章第五章第十章第四章第二章第九章第八章第七章第三章第十章第七章第三章第六章第十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十一章第二章第十二章第五章第11章 上第9章 6千第三章第一章第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十章第三章第七章第四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十三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11章 上
第9章 6千第一章第十二章第六章第九章第二章第六章第八章第一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章第一章第七章第十章第三章第十章第三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一章第十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第三章第十一章第四章第八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十二章第九章第三章第九章第六章第二章第十三章第六章第二章第一章第九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四章第九章第一章第十章第四章第十章第七章第四章第九章第八章第六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四章第三章第九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四章第五章第十章第四章第二章第九章第八章第七章第三章第十章第七章第三章第六章第十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十一章第二章第十二章第五章第11章 上第9章 6千第三章第一章第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十章第三章第七章第四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十三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11章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