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玻璃和白糖的價格

“哼哼!只要咱們去了,那個大清有沒有乾隆朝都還兩說呢!”

任柯吃了一大口龍蝦肉,在旁邊冷冷地說道。

然而朱北國並沒有接任柯的話茬,他只是繼續說自己的:

“我估計,如果穿越時間比較早的話,可能是順治朝,最遲也應該是康熙朝中前期,那時的玻璃器皿和玻璃鏡子在那個東方大陸是很值錢的東西。”

“聽說普通的玻璃杯子就很值錢!”

“關鍵是透明度。”

“其實是鉀鉛玻璃值錢,因爲透明度高,喂!化工組你們敢說搞不出透明玻璃,我特麼就換一組批次不跟你們一起穿越了!”

“哎哎!彆着急啊,我們搞得出搞不出你着急有用嗎?”

“做好你自己吧!你怎麼知道我們搞不出來?”

除了一臉淡定的趙老師,化工組的兩位年輕人立刻反駁道,不過更多的人不理會這些口角,而是繼續問問題:

“朱哥,玻璃杯子具體值多少錢啊?”

“那要看大小吧?”

“還要看透明度的……”

“請各位請安靜一下,你們這一說倒是提醒了我,突然想起來一個重要事情。”

朱北國提高聲音繼續說:

“關於玻璃杯子和鏡子具體的市場價格,我現在暫時還說不清楚,但我有一些間接的參考資料。

剛纔說的那個乾隆年間王府裡玻璃杯子的價值,據說價值百金,注意這裡說的金其實是白銀……

不過,我認爲有些誇大了,或者說,王府的採購們吃了回扣……

你們別笑,吃回扣的可能性很大的!反正那些王爺們對遠在萬里南疆的市場行情基本上是兩眼一抹黑,這羣人對外部的世界完全不瞭解,當然人家也不屑於瞭解。

也正是因爲如此,估計那幫貴人們都當了冤大頭。

當然了,請各位放心,不管怎樣,從總體上講,玻璃器皿在那個時代值錢是肯定非常值錢的。

我曾經在電腦資料室裡查閱到一些珍貴的歷史資料,特別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貿易賬目,那裡面有大量的市場價格資料。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好像在十八世紀中後期,三到五英寸口徑的上品玻璃杯子,也就是比較透明的玻璃器皿,從巴達維亞賣到廣州十三行的買辦手裡,批發單價大約是白銀十五兩左右,按照那個時代的交通運輸條件,把這些貨品車船交替、萬里迢迢的運輸北上,沒在半道上碎掉,再碾轉賣進京師的王府裡,算下來這價格……差不多真的要翻個幾番呢!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那玩意再怎麼翻番,十來兩銀子的貨物好像也不應該到一百兩銀子吧?所以我估計是王府的管家奴才們吃了回扣。

好了不說這個了,反正我們將要穿越過去的時間是十七世紀,那時歐洲的玻璃工業還基本壟斷在威尼斯人和法國人手裡,不像乾隆時期,歐洲都已經到了工業革命前夜了。

因此十七世紀的玻璃器皿價格比十八世紀要高一些是無疑的。

由此的結論是:透明的玻璃器皿確實很值錢,鏡子也確實很值錢,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些玻璃產品的開發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上。”

朱北國說完了玻璃,見大夥都在頻頻點頭認真聽講,知道大家基本上都聽明白了,於是開始轉移話題:

“那麼,現在說說第二個工業項目:白糖的歷史情況。

白糖與玻璃不同,是大衆日常消耗品,但是在十七世紀,白糖也是昂貴的日常消耗品。

根據大明朝那時不完整的海關歷史記錄,紅毛洋夷----這裡主要指的是葡萄牙和荷蘭商人,曾經長期在澳門、廣州、潮汕和福建沿海、澎湖和臺灣等地收購當地出產的紅磚糖。

收購價大約是四到五兩白銀一擔,不過,收購價格時不時會有劇烈的上漲,主要原因是當地甘蔗的生產受到天氣、病蟲害甚至戰爭的影響,產量十分的不穩定。

根據歷史資料,在一些稀缺年份,一擔紅磚糖甚至可以賣出十兩白銀!注意,我說的是紅磚糖,而少量的白糖只是生產紅磚糖時析出的副產品,因此應該更加昂貴。

當時無論紅糖還是白糖,都是論擔交易的,那麼這個一擔具體多重呢?

好吧,歷史考據方面的說法很多,幾句話不是很能說清楚,反正咱們穿越後就知道了。

不過根據目前的一些歷史權威人士考證,那個時候的一擔,換算成我們現在的重量單位應該有七十到七十五公斤左右,嗯……大概就是吧,這一點基本確定。

另外,根據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貿易記錄顯示,這些海商將紅磚糖賣到東南亞一帶,大宗批發價平均是十五兩白銀一擔,而白砂糖就更貴了,據記載,根據品質不同,白砂糖的批發價格應該是紅磚糖的五倍到六倍不止!

各位,這個價錢就很可觀了對吧?

當然了,如果突然有大量的白糖投入市場,這個價格肯定保不住,畢竟物以稀爲貴嘛。

但是,哪怕再降價,白糖也便宜不到哪裡去,因爲在那個時代,白糖並沒有形成規模化、專門化的生產,而且白糖的需求卻很大,各位可以查閱一下白糖行銷全球的歷史就知道,你們會發現人類對這種消耗品的需求簡直就是個無底洞!

所以,哪怕因爲我們的出現,讓這個產品的產量有所增加,但畢竟市場容量太大,我們再怎麼生產,一時半會兒也是很有限的。

所以白糖這個產品,從長期看,其市場附加值仍然可以持續保持相當高的位置,具體多長時間不好說,但肯定是以十年爲時間計量單位的,這不是我空口無憑順便說,是歷史資料顯示的情況。

所以,各位放心,哪怕我們以後能大量生產白砂糖了,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裡也不會完全滿足十七世紀全球人民的需求,無疑,在這個歷史時期裡,我們通過白糖貿易是可以獲得巨大利益。

還有一點,如果我們能將這些產品賣到需求量和消費能力更大的歐洲,其價格足以撐起一個龐大的行業,大家別忘了那個著名的大西洋三角貿易,其中的一角,就是新大陸的甘蔗和菸草種植園。

當然了,在咱們面臨的那個大陸,還有更北方的朝鮮和日本,如果這些商品能進入上流社會的話,賣價肯定會更高!”

大夥聽得津津有味,到了這時也不斷有人發表議論。

“看來妮可建議我們開局種甘蔗種甜菜是對的……”

“所以人家安娜給我們這兩樣作物的種子是有道理的。”

“是啊,咱們這島的氣候也適合種這兩樣東西,水和溫度都夠,這裡畢竟算是熱帶氣候。”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我也要給大家透漏一下……”

朱北國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等大夥安靜下來。

“什麼事情啊?”

“朱哥,又有什麼新鮮事?”

“是這樣的,妮可和安娜給我們的建議之所以這麼具體,這麼有針對性,原因是兩人曾經提前穿越到那個時空給我們打過前站!”

朱北國突然壓低音量說道。

“臥槽!不會吧?”

“兩人去過?不對啊,不是說目前的技術只能是單程的嗎?”

“是啊,難道還有往返票啊?”

“具體情況不太清楚,這是安娜告訴我們的,當時紅樓裡只有我們幾個人。”

朱北國迴應道。

“那,我們還能回來嗎?”

“理論上行,但又完全行不通。”

“爲什麼啊?什麼叫理論上行,但又不可行啊朱哥?”

“因爲時間誤差!”

“誤差?”

“對,誤差,安娜給我說了大半天什麼光量子理論,什麼光子不穩定性,什麼多重量子糾纏產生的光子傳輸信息偏移導致座標的隨機應變等等……

哎!反正我一句沒聽懂,但結論聽懂了:對於攜帶大量宇宙信息的智能生物而言——這裡指的是人,對某個特定時空的第一次往返穿越,其單程誤差不到一秒鐘,但是返回時的誤差就擴大到了一個小時,如果對這個時空再進行第二次穿越,交僅僅單程誤差就可能會從一秒到五十年之間搖擺,如果還要返回,誤差就會擴大到一千年左右!而第三次同樣地點的穿越,誤差可能會劇增到三千年以上,各位,誤差是呈幾何級數上升的!以類推,你們就明白所謂的往返穿越的誤差是怎麼一回事了。”

“哦!既然妮可說我們的穿越時間誤差是一秒鐘到五十年之間,顯然我們是第二次穿越了。”

人羣裡有人恍然大悟。

“是的,如果從妮可和安娜第一次穿越算起,到把我們傳送到那個時空,誤差可能就有五十年了,當然這是最大值,也許只有一秒鐘,也許有二十年,總之這就是聽天由命了。

妮可曾經對我解釋說:

“我們目前掌握的技術只能達到這個水平,所以這也是我們搞時空標註科研計劃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們想看到妮可再回到我們穿越的那個時空時並接我們回去,那個誤差就有上下一千年的時間了,所以,我們在時間軸上能與舊世界的這個時代重逢並回到原來年代的機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

1140 蘇祿王國的定位928 之亂循環的根源5 老王1223 僧王910 得不到的纔是最渴望的1206 人分三等369 仙人洞乳酒446 激進派和保守派1148 李德偉的答覆1360 收刮352 紅藍和黃白238 沒眼力見1077 時與勢並不在他們手裡417 無處不在的鄙視鏈813 校服風波779 用戰鬥來證明自己強大1380 打掃戰場1209 世外桃源790 南柯一夢?825 暗網948 各搞各的1073 探望羣衆398 甲板上的親密接觸和槳奴247 新的建設開始了1172 天地會創始人1228 市場前景1205 馬尼拉城裡的貴族527 荷蘭人的如意算盤376 令人震驚的射擊674 關於遷海令時期的澳門1055 韓校長的生意240 河溪水電站和磚瓦窯602 侯哥的憤怒1258 艾奧尼亞的黎明382 傳奇人生862 技術進步797 任柯的口才59 關於無線電這樣的金手指559 生活方式的差異1318 舉債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嗎?35 繼續尬聊255 電力911 八卦792 提前到來的歷史機遇576 仁慈的侯總督846 教委的壓力1052 封疆大吏973 瘋狂荒海平波紀第二卷之 莽原 1406 一六二九1392 燃燒1278 教材的問題387 海上巨舟788 第一步是設粥棚831 有疫情?412 酒壯慫人膽1309 反擊386 即墨海商2 虎丘論壇的女神945 接踵而來的生意567 又來了一個五七式169 高舉自由貿易的旗幟917 奈德麗302 出來混,遲早要還676喬家媳婦的傳奇760 韓樂天又折騰新生意了1223 僧王38 志願填錯後果很嚴重690 兒女私情1023 萬物死1314 信心1297 技術優勢887 教育的目的868 意義重大的支線鐵路61 侯哥255 電力1295 春申658 航海人才培訓刻不容緩403 照會1287 黃磊的八卦833 聯邦救濟法42 高中生就能發動工業革命1228 市場前景4 廚子、牧者和化學老師98 男兒有志娶九妻?1368 來自叢林的電報1292 退化342 目標是蘇祿272 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714 關於香江諸島373 “文明世界”266 參加航海體驗的目的1134 炸魚854 西流河工業區747 香料在哪裡種植?1301 分階段行動82 虛擬現實培訓課1301 分階段行動100 還是要韜光養晦吧?29 一家三口874 二號船臺
1140 蘇祿王國的定位928 之亂循環的根源5 老王1223 僧王910 得不到的纔是最渴望的1206 人分三等369 仙人洞乳酒446 激進派和保守派1148 李德偉的答覆1360 收刮352 紅藍和黃白238 沒眼力見1077 時與勢並不在他們手裡417 無處不在的鄙視鏈813 校服風波779 用戰鬥來證明自己強大1380 打掃戰場1209 世外桃源790 南柯一夢?825 暗網948 各搞各的1073 探望羣衆398 甲板上的親密接觸和槳奴247 新的建設開始了1172 天地會創始人1228 市場前景1205 馬尼拉城裡的貴族527 荷蘭人的如意算盤376 令人震驚的射擊674 關於遷海令時期的澳門1055 韓校長的生意240 河溪水電站和磚瓦窯602 侯哥的憤怒1258 艾奧尼亞的黎明382 傳奇人生862 技術進步797 任柯的口才59 關於無線電這樣的金手指559 生活方式的差異1318 舉債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嗎?35 繼續尬聊255 電力911 八卦792 提前到來的歷史機遇576 仁慈的侯總督846 教委的壓力1052 封疆大吏973 瘋狂荒海平波紀第二卷之 莽原 1406 一六二九1392 燃燒1278 教材的問題387 海上巨舟788 第一步是設粥棚831 有疫情?412 酒壯慫人膽1309 反擊386 即墨海商2 虎丘論壇的女神945 接踵而來的生意567 又來了一個五七式169 高舉自由貿易的旗幟917 奈德麗302 出來混,遲早要還676喬家媳婦的傳奇760 韓樂天又折騰新生意了1223 僧王38 志願填錯後果很嚴重690 兒女私情1023 萬物死1314 信心1297 技術優勢887 教育的目的868 意義重大的支線鐵路61 侯哥255 電力1295 春申658 航海人才培訓刻不容緩403 照會1287 黃磊的八卦833 聯邦救濟法42 高中生就能發動工業革命1228 市場前景4 廚子、牧者和化學老師98 男兒有志娶九妻?1368 來自叢林的電報1292 退化342 目標是蘇祿272 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714 關於香江諸島373 “文明世界”266 參加航海體驗的目的1134 炸魚854 西流河工業區747 香料在哪裡種植?1301 分階段行動82 虛擬現實培訓課1301 分階段行動100 還是要韜光養晦吧?29 一家三口874 二號船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