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折翼 之五

楊宗志轉頭四顧看了看,見大家都木訥的說不上話,不由得輕輕露齒一笑,走在他們身邊坐下,咳嗽道:“有這麼吃驚的麼……”

朱晃首先回過神來,猶豫道:“楊兄弟,你過去不是說咱們現下只有兩步路可走,第一是聚衆,第二是打探蠻子的動向,以靜制動,當初鄭老廣他們妄圖率領一羣義氣漢子徑直殺過陰山,你和忽日列兄弟可是頭一個站出來反對,怎麼……怎麼現在又……”

朱晃對楊宗志的信任由來已久,不但衷心推崇,甚至讓他把性命搭上,他也不會半點猶豫,可是此刻乍一聽說楊宗志的主意,不禁覺得前後矛盾,開口商榷起來。

楊宗志坐在大家的中間,倩兒乖巧的給他斟了一杯熱茶,今日天氣冷過前幾日,雖然十幾天前那樣的大雪還未落下,但是看着酒樓窗外蒼茫的天際,想來也只是遲早的事情,楊宗志低頭手撫杯口,看見酒桌上人人面前都有這麼一杯,忽然輕笑一聲,站起來將這些茶杯都拿在手中,掉出杯中的熱茶,一個一個立在面前。

茶杯在眼前立了一長線,楊新宗志擡眼見到其他諸人一臉茫然,不知自己意欲何爲,點頭道:“不錯,過去我的確是不贊成主動出兵,但是兵家切忌墨守成規,當要知道此一時彼一時。”

他說着翻起桌上一個空茶杯,端在手心裡,盯着杯口道:“你們看,以咱們現在的兵力數量,和蠻子們相差幾許?”

衆人唏噓的嘆了口氣,這事情正是壓在他們心頭的重擔,昨日史艾可帶回陰山的消息後,大家爲了守秘,俱都忍住沒敢開聲外泄,只在有限的幾個人當中傳述,害怕造成義軍人心惶惶,亂了士氣。

顏飛花蹙眉道:“這有什麼可說的?人家十二萬,咱們六千,就算源源不斷的還有人投奔,也不過兩千之數到頂了,比兵力,咱們當然比不過。”

楊宗志笑道:“是了。”轉身將空茶杯放在了左手邊倩兒面前的桌上,再拿起另一個空茶杯,放在手心中把玩,又道:“那我們的兵器裝備,和蠻子們又高下如何?”

朱晃搖頭道:“蠻子的兵器裝備我沒見過,但是咱們的兵器有限,大多是我和忽日列兄弟從北郡四周一些打鐵匠那裡採買過來的,製作精良絕對算不上,只能說勉強稱手,遠的不說,就拿楊兄弟你要一根長鐵槍,我找了好幾個地方,也沒見到你說的那種尺寸規格,楊兄弟,你過去在朝中做官,朝中大將的兵器往往量身打造,不惜耗費重金,咱們手裡的銀子不多,爲了這些破銅爛鐵,也大概花的七七八八,所剩無幾啦。”

衆人聽得心頭一嘆,義軍裝備簡陋,幾十萬兩白銀,既要購置數千人的糧草棉被和行軍帳篷,又要打造利器兵盾,顯然捉襟見肘,新加入的三千山賊們,大多數手裡還拿着過去的柴刀,木棍,看着極爲寒磣,更別說配備戰馬,那當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想。

大家想的垂頭喪氣,楊宗志左右看看,又哈哈笑道:“是了。”便將手中的第二個茶杯也放在左邊,緊挨着第一個茶杯,這才隨手拿起第三個,放下鼻下緩緩轉動,沉吟片刻。

到了這時,顏飛花等人漸漸也明白過來了,他這是在分析敵我雙方的優劣勢,想要取長補短,可是……放眼看過去,他們這一邊盡是短處,又哪裡有什麼長處可以發揮。

楊宗志擡起頭來,看了看木欄外的天色和柔雪,低聲問道:“還有,若論單兵作戰實力,咱們和蠻子又怎麼去比?”

白老大坐在角落中,嘴脣嗡地似乎想要說話,他前面的忽日列徑自開口道:“比不了的,這六千義軍都是我親手操練,他們的戰力我一清二楚,楊老弟,過去我和你在吐蕃國大戰,你所帶領的兵馬都是正宗的朝兵,訓練有素而又整齊劃一,只要將令下來,人人拋灑頭顱也在所不惜,可是眼下咱們這義軍嘛……嗯,至少是比不過洛都的朝兵,你前幾天說過,以朝廷兵馬和蠻子交戰,多少年來,南朝尚且勝少負多,由此足以證明蠻子兵強馬壯,這兩廂對比,咱們的義軍更是有點……”

忽日列話說到這裡,嘎然而止,蓋因再說下去顯得有些挫傷士氣,可事實如此,他總不能閉着眼胡說。白老大坐在他身後,緊張弓起的身軀緩緩的沉下,經過一兩日練兵以來,他自覺過去那些懶洋洋的兄弟們大有長進,已經基本上可以作到舉止統一,進退有度了,所以想要邀功說話,在楊宗志面前開個臉。

但是聽了忽日列所言,他才知自己有如井底之蛙,見識淺薄,自己取得的這些微末功勞,根本入不了人家法眼的。

楊宗志轉頭看大家一臉木然,哈哈一笑,又將第三個茶杯也擺在了左手邊的桌面上,乍一看上去,左邊三個,隔着桌縫的右邊卻是一個也沒有。

楊宗志沉聲道:“大家說的這些都沒錯,現如今,咱們處於全線劣勢,這不必諱言的。但是咱們也不用妄自菲薄,古往今來兩軍正面相交,以弱勝強的戰例總是不少,爲何?只因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再弱的一方,也有他未被發覺的優勢處,只要善加利用,委實就不能翻雲覆雨,轉弱爲強。”

衆人聽得心頭一振,大家聚在幽州城,而沒有聽說蠻子強大四下散去,便是因爲還有楊宗志在,大家對他的過往經歷太過敬畏,甚至到了篤信迷信的地步,只要看到他那俊朗的臉頰上還掛着淡淡的笑容,大家不覺心頭稍安。

李十二孃站在衆人的外側,高高的踮起腳尖,害怕聽漏了隻字片語,直到這時候,她才忍不住發了話,囁嚅道:“那楊公子,你說說,咱們……咱們義軍有什麼長處?”

楊宗志呵呵一笑,這李十二孃入了義軍不過一日功夫,這會子說話時,已經是一口一個咱們義軍,叫的甚爲親切。他展手在桌面上端起第四個茶杯,放在大家眼前,道:“咱們人少,可調度起來靈活有餘,咱們重兵器少,亦可說累贅不多,行軍作戰起來可進可退,不必在乎駿馬輜重難以攜帶,是不是?”

他說話時,將手中的茶杯便要放在右手邊,顏飛花伸出一隻嫩白的小手兒止住他,蹙眉嬌聲道:“慢着,你說說清楚,跑得快……能是什麼長處,難道要咱們見了蠻子的面,轉身就跑不成,那還聚在一起謀什麼大事?”

餘人一起點頭道:“就是。就是。”

楊宗志笑道:“機動靈活或許算不了什麼厲害的地方,但是……這要看用在什麼時候,蠻子兵如果傾巢而出,十二兵馬軍像大山一樣,黑壓壓的疊在面前,那我們就算人人長了八條腿,恐怕也是無濟於事,不過眼下蠻子當頭派來了先鋒隊,那又另當別論了。”

他微微吁了一口冷氣,將茶杯從顏飛花酥嫩的小手兒中抽出來,放在右手邊,再道:“先鋒隊最多一萬八九千萬人馬,雖然比起我們仍然多了一倍有餘,可是他們的領兵大將尚且要攜帶行軍圖在懷中,證明他對我們北郡的地形地貌所知有限,而我們這裡都是土生土長的北郡人,想要在他們行軍的線路中,提早設下埋伏,輔佐陣勢側面一攻,還是做得到的,只要我們配合的好,便一定能折掉他們這對羽翼,叫蠻子也不敢把咱們小瞧了,爭取更多的時間籌集人手。”

楊宗志話音一落,眼見着樓上諸人個個蹙眉細思,顯然心有所動,忽日列拍手道:“好主意,那咱們要如何行事?”他始終不是南朝人,對這周圍的地勢地貌瞭解有限,若不是上一回從關外歸來時,楊宗志對他說起太行山四周的地形,他或許都不知道這幽州城到底坐落在何方。

楊宗志哈哈一笑,道:“具體的,咱們還要再商議一下,昨天聽可兒說了那邊軍營的動靜,我便產生了這個想法,切實如何去做嘛……”正說到這裡,酒樓邊蹭蹭蹭跑上來一個軍士,抱拳道:“楊兄弟,下面有人來找你,說是有急事求見。”

楊宗志哦的一聲,心頭一動,轉身從酒樓邊的木欄杆望下去,見到酒樓正下方的空地上停了幾匹駿馬,馬上人穿戴甚爲厚實,從頭頂看下去,冰雪覆頭,便看不清楚人臉,只能見到他們穿的有黑有白,恍如黑白無常,他點頭對衆人道:“我先下去看看,大家不妨在這裡多想片刻。”

跟了軍士下樓,來到一樓的木梯下,忽然心想:“我到這幽州城的事情,也不過短短十來天,誰會……找到這裡來?”他按捺下心頭的疑竇,揹着手走到大門外,迎面一陣凜冽的北風捲過,蕩起細雪衝面而來,激得他衣炔髮梢向後涌起,楊宗志眯着眼睛看過去,見到原來是五匹高高的駿馬立在面前,當先的駿馬上坐着一個白裙翻飛的女子。

那女子的身材頗爲標緻,可惜臉龐被厚厚的絹巾蓋住,遮蔽風雪,只露出一雙妙媚的晶瑩秀眸,目不轉睛的盯着門口看,甫一看見楊宗志走出酒樓,那雙圓圓的美眸霎時綻放出奪目的光彩,彷彿在眼前亮起兩盞明燈,行路人走過這裡,便會忍不住駐足下來觀望,心想着有這麼漂亮的雙眼,那這姑娘長得定然差不了啦。

楊宗志輕輕走近幾步,眼神微微變得迷離,這雙美眸他隱約覺得在哪裡見過,再見這姑娘穿着白裙子,胸前繡了火鳳呈祥的圖案,隨風蕩起栩栩如生。

他眼神一跳,便要開口相問,那馬上姑娘忽然咯咯嬌笑一聲,徑直從馬頭上騰空跳下,窈窕迤邐的身軀在空中一折,撲進了他的懷中,膩聲嬌喚道:“大哥……我……我想死你了。”

楊宗志聽的一呆,接着大喜的扯下這姑娘面上的絹巾,路邊人只覺得頭暈眼花,彷彿他們所有的精氣神霎時被人抽走,那姑娘絹巾落下,顯露出一張美貌的如同天仙般的圓圓小臉,瑤鼻高挺,紅脣素婉,帶着甜蜜的弧度,而她的晶瑩剔透,比四周的白雪還要白上幾分,漆黑的眸子彎彎,恍如謫仙降臨人世,明豔照人。

“幼梅兒……”楊宗志口中濃濃的喚了一聲,歡喜不盡的道:“你怎的來了?”這懷中豔絕人寰的小丫頭,豈不正是長白上頭那傲立如雪的冰玉仙子,他未曾過門的嬌妻費幼梅,兩人在長白分別不過半個多月,再見面時,卻能感覺到深深的刻骨相思意味,彷彿眼中此刻再也沒有任何其他人,其他事情,只剩下彼此濃的化不開的目光對望。

費幼梅滿臉旖旎的擡頭看着他,伸出無暇的一隻小手在他的下巴邊摩挲片刻,柔柔的嘆道:“大哥啊,你……你都留鬍鬚了哩。”

這些日子來,楊宗志忙着義軍的大事,對自己穿什麼吃什麼並未在意,因此額下留了一截短短的黑鬚,看着英氣的面龐更添沉穩倜儻。

楊宗志笑道:“是啊。”

忽然咦的一聲,又問道:“到底你怎麼來了?”

費幼梅促狹的格格一笑,眯着圓圓的媚眼,依偎在他懷中,柔聲道:“你這壞大哥啊,把人家的心兒偷走後,就這麼遠遠的跑掉哩,你不在身邊,人家過得六神無主,早就想着來找你啦。”

楊宗志哈哈笑道:“我也想你,想的緊。”

“是麼……”費幼梅擡起素淡的妙容,朝他輕輕裂齒滿足的一笑,眼神柔媚至極,她噴着口吃暈香道:“對了,看見你差點忘了正事哩……”她說到這裡,從楊宗志的懷中酥軟的站立起來,拉着楊宗志來到身後的幾匹駿馬下,楊宗志這纔有餘暇去打量她身後的拉人。

稍稍擡頭望上去,正對面馬上人扯下面罩,蓄着小鬍鬚,卻是佟樂,楊宗志笑着招呼道:“佟二哥……”

佟樂點頭道:“楊兄弟,我可把小師妹交給你啦,你不知道,自你走之後,小師妹她整天茶飯不香,盡是在怨恨你不帶她一道離去,師父和師孃看不過眼了,大罵說女兒不中留,那志兒就有這麼大的魔力,讓你爲他恁的牽腸掛肚?”

他模仿董秋雲的語氣說着話,一邊和楊宗志兩人哈哈大笑起來,費幼梅在一旁羞得面紅耳赤,忙不迭的跺腳嬌啐道:“二師兄,你……你,怎麼能這麼說?”卻是既羞且喜,油然間抱住了楊宗志的胳膊,再也不願鬆開。

楊宗志止住笑聲,回頭瞥了她一眼,暗想:“嗯,幼梅兒總是這麼嬌癡的,她和自己名分已定,便再也不用在人前扮着臉子,愈發對自己癡纏。”自江南兩人邂逅相識以來,楊宗志初時只覺得她是個高傲的如同山巔白雪的小公主,與平常世人搭一句話都是不願的,再加上那時候兩人間誤會頗深,她一口一個大騙子的斥責楊宗志,更是沒了好顏色。

後來兩人瞭解越久,這姑娘才漸漸放下了平素的僞裝,顯露出她那不含半點雜質的誠摯真情,楊宗志總是忘記不了,那個從武當山頭上舍身跳下來,和自己一起掛在山崖松樹邊,尚且還能嬌啼婉轉的小姑娘,他的那句誓言,“我若再騙你一次,就讓我投江死了。”兀自還在耳邊縈繞。

到了現下,他們經過費清和董秋雲的默許,算得上是未婚兒女,只是差了個儀式罷了,兩人間心靈相通,不亞於靈犀一點。

佟樂的身邊還有一個長白劍派弟子,只是對楊宗志抱了抱拳,並未搭話,楊宗志眼神一轉,又看向了他們的身後,只是他的視線還未看清楚,那馬上二人從馬背上飛快的跳下來,擄起長長的衣衫下襬,當頭拜道:“少主人……”

楊宗志心頭微微一驚,放開身邊的費幼梅,皺着眉頭走過去,見到那兩人一高一矮,正是吳鐸和裘仁遠,楊宗志怔住道:“你們……”忽然看見他們兩人身穿長長的縞素,額頭上捆了白絹,緞帶一般的絹尾在腦後,被風吹得高高蕩起。

楊宗志看得心頭一跳,暗覺事情不妙,急忙問道:“出……出了什麼事了?”

吳鐸團身跪在地上,伸出衣袖抹了抹眼淚,擡頭大哭道:“少主人,軍師……軍師他老人家,已經大病過世啦!”

楊宗志只覺得眼前一黑,又驚又悲,慌忙拉起吳鐸和裘仁遠二人,啞着嗓音道:“怎麼……怎麼會大病的,我前幾日離開的時候,不是還好端端的麼?”

三個大男子,站在街頭酒樓下哭成一片,楊宗志回想起那白髮老道長的音容笑貌,彷彿歷歷在目,自從第一次在陰山上相見,奉送玉笛,再到其後種種,無不跟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家有關,待得他在長白後山聽說了自己的身世後,更是明白原來這位老人家爲自己操勞了一世。

楊宗志選擇決然離開那山谷,其一是覺得自己並沒有稱王稱霸的野心,第二……也是不忍心再看到那老人家白髮如霜,小時候,他牽着自己的手雲遊天下,將自己安排在滇南投師,這些記憶楊宗志雖然想不出了,但是隻聽到那老發道人說起,他便不知爲何……篤信無疑。

眼下……老道長已仙遊而去,在楊宗志的心頭不吝於走了一位慈愛的長輩,他驟然聽到噩耗,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茫茫然站在街頭上,潸然淚下。

費幼梅在他身邊,陪着他抹了一會清淚,嬌聲哽咽道:“大哥,老道長他走之前,還把我叫過去了呢。”

楊宗志回過頭來,呆呆的問道:“那……那他有沒有留下什麼話?”

費幼梅點頭道:“有的,我去的時候,他已經臥病在牀了,下不了地,拉着我,咳嗽的問我,‘那孩子他毅然迴轉中原,可是覺得貧道所說之事,他信不過的麼?’我便回答他說:‘不是,大哥他信得您老人家,他只是……他只是……‘。他便又問我:‘那他是覺得老道士算計太深,一時接受不了的吧。哎……他的爹爹敬王爺爲人心慈手軟,爲了他孃親,坐失良機,到了那孩子的頭上,他難道要重蹈覆轍,步上他爹爹的後塵不可?他定然會跟你說,他不願意去做皇上,更不願意因爲這事,將你們這些出衆的女子們牽連入內,是不是?’”

楊宗志聽到這裡,心頭咚的一響,暗歎道:“老人家彌留之際,依然將我的心思猜的如此精準,不是神人又是什麼?”可就是這樣一位算無遺策的神人,也有生老病死的這一刻,楊宗志聽着費幼梅嬌軟的嗓音回憶當時情形,心中便能幻化出白髮老道長的模樣,鬍鬚少少的幾縷,掛在蒼老的額下,臉頰上盡是深深的皺紋溝壑。

費幼梅輕泣道:“他還說呢,裘二哥和吳四哥對你們一家忠心耿耿,乃是你爹爹賜名的忠僕下人,他自知大壽將近,無法再幫你爹爹帶着這些人了,而是讓我帶着他們來投奔你,我本來急的不知該答應還是不該答應好,可是那老人家說過話後,忽然闔住眼睛便再也沒有睜開,我就算想替你拒絕,也無法說給他聽了哩。”

楊宗志聽的心頭一驚,回身盯着垂首而立的裘仁遠和吳鐸,定聲道:“老道長,他真的……這麼說的?”

裘仁遠道:“少主人,我們這些人,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軍師在世的時候,我們還能跟着他老人家,可他現在過世了,我們除了跟着你,還能去哪裡,軍師他吩咐過了,讓我們草草料理他的後事,便捨棄山谷,隨了你來到北郡,眼下八千子弟,都在城外匯集着,只等你一聲令下。”

楊宗志的臉上陰晴不定,變換極快,心底複雜一片,一個怪異的想法忽然跳出來,道:“莫非……這是那老人家所使的苦肉計?”那白髮老道長千方百計的遊說他帶兵謀奪天下,自少時起,便安排他習文修武,所作所爲,無不是爲這個目的籌謀策劃,半個月前,楊宗志搖頭拒絕了他的提議,難說眼前這一幕,不是他暗中安排。

究其所以,楊宗志對那位老道長雖然親暱,卻更敬畏,那老道長行事爲人,如同神龍見首不見尾,無跡可尋,就連他也猜不出半點。

冷眼看着吳裘二人一臉悲慼,甚至幼梅兒都陪着墮了好些清淚,楊宗志不禁又在心頭暗罵自己:“呸,你怎能……如此猜忌一個故去之人?”

漫說那老道長對他一家,對他自己有過大恩大德,就算是一個相見幾面的知心人,聽到人家的死訊,也萬萬不可動了這般妄念。

楊宗志蹙眉道:“裘二哥,吳四哥,過去我不願意作那揹負血海深仇的小皇子,帶着你們征戰天下,只是因爲我曾經親赴戰場,深深知道……一旦戰火起來,只能造成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上位者爲了一己私利,顧不得天下千萬子民的生死命運,最後就算僥倖坐上了什麼寶座,又怎麼能坐的心安,問心無愧的?”

裘仁遠抱拳道:“少主人,你說這些軍師臨走前也都交代過了,他說他放任你離去,自然不會再來逼你做事,我們本來就是你家的下人,跟了你後,你給我們找個清淨之所開山種田,我們便去作農戶,你讓我們泛舟打漁,我們便去作些漁夫,總之決不逼你做任何不願做的事情,我和吳四弟對天盟過誓約,謹遵他這番教誨。”

吳鐸洪聲道:“不錯,少主人,屬下再也不敢逼你啦。”

楊宗志揹着手,在雪地上踱了幾步,不由得心頭一動,暗想:“他們有八千軍馬,而此地義軍正在籌劃抗擊蠻子,人力不足……”想到這裡,他不覺怦怦心跳,暗想這一切難道是天意不可,前幾天諸多不順,要麼缺糧,要麼缺人,現在卻是正當用人之際,八千人馬主動來投。

轉念又狐疑:“那老人家果真能算出身後事不成?”他臨死之前,讓這八千子弟來投奔自己,難道是算準了自己定然拒絕不了。

楊宗志毫不懷疑自己在北郡的所作所爲,那老道長必定了然於胸,他甚至不需要掐指一算,便能算出自己正當缺人之時,他讓裘二哥這些人來投奔,而且說明任由自己使用,便好像下了一個無法讓人搖頭拒絕的蠱。

他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回頭道:“裘二哥,吳四哥,你們要跟着我也行,但是咱們有言在先,我不作什麼少主人,也不會帶領你們去打天下,若是你們不願意,儘早可以提出來。”

裘吳二人不待他話說完,頓時大喜道:“我們願意。”

楊宗志的眉頭不禁皺了一皺,又道:“還有一事,蠻子即將入侵邊境,我會帶領一幫義氣漢子們抗擊北蠻,蠻子兵強馬壯,這一趟交戰,生死難測,那八千子弟們本是有家有戶之人,沒有理由蹚這渾水,你們這就傳令出去,不怕死的儘可留下,若有家眷顧慮看小說^.V.^請到,自管走了,餘人決不可留難,而且……留下之人就算沒死,活着趕走了蠻子,我也沒有什麼封賞,至多帶着他們去迴轉滇南去謀日子,聽清楚了麼?”

吳鐸喜色連連的點頭大笑道:“使得……使得,咱們本就是少主人你家的奴僕,死就死了,僥倖沒死,還能跟着少主人浪跡天下,這話根本不用傳,也沒有一個兒郎會走。”

楊宗志咬牙道:“讓你傳,就去傳,還有……以後就叫我楊兄弟,什麼少主人之稱,日後再也別提!”

==============================

多謝大家的支持,就你們這些書友,我聊以,完本應該不是問題。

OVER!

第三百九十五章 亂象 之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亂象 之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御酒 之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江 之五第四百六十章 望夫 之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渡針 之二第五百六十章 聖旨 之四第三百四十章 慈悲 之三第五百零九章 折翼 之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命數 之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掛番 之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清肅 之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陰葵 之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江 之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投江 之二第五百零六章 折翼 之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亂象 之二第四百八十章 銀河 之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心經 之四第十八章 旗主 之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回朝 之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取捨 之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三關 之四第五百一十八章 眷眷 之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冬雷 之三第七章 望月城 之一第九十二章 癡等 之七第三百二十九章 三關 之二第三十一章 夜襲 之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面聖 之三(抱歉)第三十四章 聆秘 之一第六十四章 邪教 之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陰謀 之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掛番 之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出使 之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塵封 之一第八十八章 癡等 之三第四百六十章 望夫 之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名器 之三(三章求票)第三百九十六章 亂象 之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前仇 之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陰謀 之一第五百零七章 折翼 之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聚義 之五第六十七章 彌留 之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譁變 之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封山 之五第五十八章 解救 之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項舞 之二第八十四章 圍莊 之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經 之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鬥轉 之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媚香 之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冬雷 之六第一百零一章 修業 之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離聚 之四第四百零七章 綢繆 之二第五十章 祝壽 之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夜探 之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眷眷 之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招親 之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北燕 之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聚義 之五第二章 楔子之二第二十二章 旗主 之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肅 之四第四百四十章 北燕 之三(繼續求票)第三百一十一章 借遁 之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密信 之二第十九章 旗主 之二第四百二十章 冬雷 之五第九十六章 頓悟 之三第一百七十章 假意 之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封山 之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蹊徑 之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前仇 之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三關 之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鏖戰 之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亂象 之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媚惑 之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肅 之四第六十三章 邪教 之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密信 之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媚惑 之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項舞 之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淵源 之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叛臣 之二第七十五章 驚聞 之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招親 之一第八章 望月城 之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慶宴 之三第五十二章 祝壽 之六第三百三十章 三關 之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銀河 之六第四百八十章 銀河 之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喜事 之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鬥法 之六第四十二章 錦囊 之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十少 之一第二百五十章 投江 之四
第三百九十五章 亂象 之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亂象 之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御酒 之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江 之五第四百六十章 望夫 之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渡針 之二第五百六十章 聖旨 之四第三百四十章 慈悲 之三第五百零九章 折翼 之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命數 之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掛番 之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清肅 之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陰葵 之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江 之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投江 之二第五百零六章 折翼 之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亂象 之二第四百八十章 銀河 之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心經 之四第十八章 旗主 之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回朝 之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取捨 之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三關 之四第五百一十八章 眷眷 之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冬雷 之三第七章 望月城 之一第九十二章 癡等 之七第三百二十九章 三關 之二第三十一章 夜襲 之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面聖 之三(抱歉)第三十四章 聆秘 之一第六十四章 邪教 之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陰謀 之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掛番 之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出使 之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塵封 之一第八十八章 癡等 之三第四百六十章 望夫 之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名器 之三(三章求票)第三百九十六章 亂象 之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前仇 之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陰謀 之一第五百零七章 折翼 之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聚義 之五第六十七章 彌留 之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譁變 之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封山 之五第五十八章 解救 之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項舞 之二第八十四章 圍莊 之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經 之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鬥轉 之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媚香 之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冬雷 之六第一百零一章 修業 之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離聚 之四第四百零七章 綢繆 之二第五十章 祝壽 之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夜探 之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眷眷 之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招親 之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北燕 之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聚義 之五第二章 楔子之二第二十二章 旗主 之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肅 之四第四百四十章 北燕 之三(繼續求票)第三百一十一章 借遁 之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密信 之二第十九章 旗主 之二第四百二十章 冬雷 之五第九十六章 頓悟 之三第一百七十章 假意 之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封山 之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蹊徑 之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前仇 之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三關 之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鏖戰 之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亂象 之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媚惑 之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肅 之四第六十三章 邪教 之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密信 之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媚惑 之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項舞 之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淵源 之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叛臣 之二第七十五章 驚聞 之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招親 之一第八章 望月城 之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慶宴 之三第五十二章 祝壽 之六第三百三十章 三關 之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銀河 之六第四百八十章 銀河 之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喜事 之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鬥法 之六第四十二章 錦囊 之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十少 之一第二百五十章 投江 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