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一九八八

正月裡不開工,但修路的事情已經在進行,而他是作爲總設計師,當然勘察地形這些請的是專業人員,無論是鄉里還是鎮上,都有關係,縣裡曾正林的思想工作也做通了。

修路可以先行,鄉升級爲鎮的事情隨後再談,區公所依舊存在,方大軍猜測,仁義的區公所應該會隨着計劃經濟,一起退出歷史舞臺,還有四年多的時間,不急。

現在修的這段路,是從角山公社,恩,目前公社改建成了鄉政府,從這裡,一直通到北斗,原本的長度爲五公里左右,現在可以縮短到三點五公里,但並不意味着工程量小了。

因爲這條公路幾乎是直線,需要改道,也會侵佔農田土地,原本方大軍是打算賠償,但等大家知道是他個人出資免費修公路時,近乎九成以上的村民都不要他的賠償款。

方大軍也不缺這點錢,堅持要給,村民堅持不要,爭執不下,最後還是鄉政府出來當和事佬,由政府補給所佔地三年的糧食,而後土地重新分配,把佔的那點土地,從村裡其餘地方挪出來,這就皆大歡喜了。

其實政府也有目的,路修好了之後,除了方大軍的車隊外,其餘機動車過路,每年都會收取養路費。

而方大軍也只管修路,養護的事情由政府負擔,這一段公路,沒有用到政府的錢,由他全部出資,所以整個工程都是他的人在安排。

這也不是面子工程,所以不能出質量問題。他特意從省城請了監工下來,按照頂級路來修建。四車道,比現在的公路寬敞了一倍不止。加上欄杆,都能當高速公路用了。耗資自然也就不小,但他也賺盡了名聲。

而他想靠個人力量,出錢出力找關係,讓角山升級爲鎮,造福後代子孫的事情,也從朱漳元口中宣揚了出來。一時間,靠近公社附近的農田土地,馬上就火熱起來,原本打算修建新房的村民,也都動了心思,很多人都想把房屋修建在公路旁邊。

現在農村修房屋也簡單,只要房屋所在的土地是分配到自家的。如果不是,也可以找別人換土地,然後在村上登記,交納一點點地基費,目前大概一百個平米收取四十元左右,並且只算房屋所佔面積。屋前屋後的院子不算。若是在原來地基重新修建房屋,這是不另外收費的,產權是永遠,沒有七十年過後就另外交錢一說。

當然新房佔了土地的面積,這部分依舊要算交公糧的面積。不過房屋能佔多大點地方,既然有錢修樓房。那麼這點公糧的負擔也不算負擔了,而且現在每年的公糧數量越來越少,以前要用牛車拉,跟着用籮筐挑,到後面,用揹簍就可以交齊公糧了。

而且農作物的收成越來越好,主要是品種優化了,種子一年比一年強,玉米棒子結得更大了,穀粒也更加飽滿了,就連紅薯的品種也越多了,相應的肥料的種類也更多,家畜的品種也更優良,日子真的算是有了奔頭。

摩托車在農村很少見,自行車卻成了家家戶戶都能買得起的東西,黑白電視機的價格並沒有見漲,咬咬牙,全家人努力一年下來,賣了家畜,購買電視機的錢也差不多就夠了。現在一戶村民,平均每年會養八頭豬,物價也穩定,養豬賺的錢不多,但至少不會虧本。而且糧食多了,豬的體重也從當年的一百二十斤出欄,到現在接近兩百斤也正常了,甚至有些人家會一直養上一年多,養出上三百斤的大豬來。

一頭豬除掉購買小豬的成本,約莫能賺到60元左右,當然這裡麪包括了飼養的人工成本,以及耗費的糧食成本。但能見到錢啊,按一戶8頭豬算,自己宰殺一頭,這都能有420元進帳,另外還能賣點雞鴨,按普遍七口之家來算,只是種地養殖,全家年收入現金能有400元左右,這是因爲要除掉肥料錢,以及日常生活開銷,比如醬油、食鹽、電費等。

但並不意味着,農民就富裕了,因爲還牽扯到老人生病、孩童讀書,學費漲了起來,一些家庭要靠賣掉肥豬後,來交納學費,沒辦法,早期農民能掙到現金的主要來源,就是養殖,川內又以養豬爲住。

往往娃子在九月份入學的時候,每個班級,總有那麼十來個人交不齊學費,甚至有一點錢也拿不出來的,家長對老師的話,也往往都是:“等冬月間(農曆十一月)賣了肥豬,就來補錢。”

方大軍對於這話也聽了無數次,這就牽扯到校服了,只要是家長來打過招呼,甚至不用打欠條,這校服他都會賒出去。

並且他這兩年,多次在全縣範圍內,對孩童進行捐款、捐物,也養着很多家庭特別貧困的學生,這主要是因爲一些家長身體不好,或是喪親的家庭,大環境好了,小環境中,不可避免的還是會有窮人出現。

窮富這兩個字,是永遠存在的!

而若是方大軍晚穿一年,就會知道到14年初,每賣出一頭豬,至少虧本300元,呃!

所以說現在的農民也是幸福的,只要肯努力,多種多養,憑藉勞動,就能創造出養活全家的經濟來源。

角山的情況,自然與外鄉不一樣,因爲這裡很多家庭至少有一人拿着工資,這有是方大軍的功勞,他如今在角山,可以說一呼百應,至於揭杆而起,那就拉倒了。

跟他幹活的傳統,至少會包吃飯,而且伙食標準一直都很高,這不,到中午飯點了,又是正月裡,修路工人的伙食更是讓人羨慕。

“方書記來了。”

“快看,是方書記。”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的諢號變成了“方書記”,外人一聽,還真搞不清楚他的職位,因爲書記小到有村裡的支部書記,大到就沒邊了。

一九八八年,就這樣拉開了序幕,轉眼就要奔進新時代,翻過篇,出生的孩子,就被稱爲九零後。

到了九十年代,他的年齡,就追上了穿越時,二十七八歲的黃金年齡,當然,這是戶籍上的,真實年齡要小五歲。

PS:下一年的情節跳過,不能寫,防和諧,大家懂的。後面直接寫九十年代的事兒。

第150章 驚人的利潤第318章 針對第10章 煤炭之心第266章 如何面對第20章 大功告成第104章 跑流程第229章 一把牌面第45章 巧遇第8章 改良打穀機第295章 十二個鋪面第252章 資金新來源第51章 農業標兵第312章 考察隊的尷尬第123章 蜂窩煤、液化氣第317章 大約在冬季第58章 公積金第349章 省城第51章 農業標兵第291章 怒放的生命第191章 紅旗飄飄第261章 空手套白狼第142章 高調遊街第26章 深冷的煤洞第164章 仁義鋼鐵廠第52章 山上的學校第293章 戒指第268章 無題第173章 資金到手第56章 是高手啊第127章 糖果廠第98章 蛋糕第335章 分田地了第210章 服裝加工第136章 九牛一毛第334章 玩笑第48章 強悍的購買力第238章 連鍋湯第207章 黑色月末第327章 清涼幽香第379章 一九八八第365章 八月第9章 轟動第368章 不一樣的生活第239章 展銷會第329章 萬畝山茶第324章 山水如畫第311章 政策變化第306章 八連擊第358章 日用百貨第18章 口乾舌燥第36章 下鍋趴、甑子飯第207章 黑色月末第338章 劍走偏鋒第359章 大傷元氣第311章 政策變化第311章 政策變化第275章 視察工地第364章 那年,私家車第285章 人聲沸騰第306章 八連擊第370章 抵達第154章 善用托兒第276章 接待第99章 井縣第227章 長牌第366章 壞人第356章 整合第81章 水泥廠第195章 臥底?第106章 心心相印第8章 改良打穀機第212章 清點帳目第238章 連鍋湯第350章 回家了第215章 推心置腹第39章 左右逢源第314章 意料之外第137章 三轉一響第167章 糧食危機第127章 糖果廠第209章 抵達市區第144章 尋人第346章 全家出遊第354章 正當紅第287章 圓桌會議第139章 收買人心第363章 前世今生第336章 走馬上任第221章 三個女人第326章 東方橄欖油第186章 石子廠第16章 敲門磚第363章 前世今生第58章 公積金第80章 區公所第166章 刺激消費第350章 回家了第141章 大場面第323章 攜美同遊第178章 搬遷
第150章 驚人的利潤第318章 針對第10章 煤炭之心第266章 如何面對第20章 大功告成第104章 跑流程第229章 一把牌面第45章 巧遇第8章 改良打穀機第295章 十二個鋪面第252章 資金新來源第51章 農業標兵第312章 考察隊的尷尬第123章 蜂窩煤、液化氣第317章 大約在冬季第58章 公積金第349章 省城第51章 農業標兵第291章 怒放的生命第191章 紅旗飄飄第261章 空手套白狼第142章 高調遊街第26章 深冷的煤洞第164章 仁義鋼鐵廠第52章 山上的學校第293章 戒指第268章 無題第173章 資金到手第56章 是高手啊第127章 糖果廠第98章 蛋糕第335章 分田地了第210章 服裝加工第136章 九牛一毛第334章 玩笑第48章 強悍的購買力第238章 連鍋湯第207章 黑色月末第327章 清涼幽香第379章 一九八八第365章 八月第9章 轟動第368章 不一樣的生活第239章 展銷會第329章 萬畝山茶第324章 山水如畫第311章 政策變化第306章 八連擊第358章 日用百貨第18章 口乾舌燥第36章 下鍋趴、甑子飯第207章 黑色月末第338章 劍走偏鋒第359章 大傷元氣第311章 政策變化第311章 政策變化第275章 視察工地第364章 那年,私家車第285章 人聲沸騰第306章 八連擊第370章 抵達第154章 善用托兒第276章 接待第99章 井縣第227章 長牌第366章 壞人第356章 整合第81章 水泥廠第195章 臥底?第106章 心心相印第8章 改良打穀機第212章 清點帳目第238章 連鍋湯第350章 回家了第215章 推心置腹第39章 左右逢源第314章 意料之外第137章 三轉一響第167章 糧食危機第127章 糖果廠第209章 抵達市區第144章 尋人第346章 全家出遊第354章 正當紅第287章 圓桌會議第139章 收買人心第363章 前世今生第336章 走馬上任第221章 三個女人第326章 東方橄欖油第186章 石子廠第16章 敲門磚第363章 前世今生第58章 公積金第80章 區公所第166章 刺激消費第350章 回家了第141章 大場面第323章 攜美同遊第178章 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