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其家有雙(下)

宴後,自此方信便在這飛裡園中住了下來,他冷眼旁觀,不消數日,早已將園中諸人察看得明白:何翔能守住好大基業,自然不凡,但是膝下無子,只有兩女,對他卻是極是欣賞喜愛。

夫人陳氏端莊秀麗,人是穩重,只是略有些拘謹,不過人卻是不錯,相處得久了,卻也越發覺得溫和。

兩個小姐卻不用多說了,性格迥然有異,但是都算不錯。

方信住在此中,他自己就有五百八十兩銀子,隨手打點下人自然寬裕一些,但是也控制着不多,別讓人覺得他反而無知可欺。

方信這些日子,倒不是虛度,他一心向着何翔求學,不但是學諸多經典,就是連茶藝也一起學了,而何翔每每和他論學,都對方信博學讚歎不己,至於對經文有些不解其微妙大義,那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畢竟才十五歲,安能與沉研數十年的儒士相比?

但是方信也自聰明,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其實這理解上,也是一樣。

開始時,何翔還考問方信各經義,但是後來方信對答如流,對這頌讀經文這節,倒已經全然放心了,因此方信來後,只過了數日,每日就持經,講解其中微妙大義,這就是舉人和進士的功課了。

方信聽了,卻總扣一個“仁”和“禮”字來理解大義,又以“中庸直道”來理解其路線和權變,再加上前世後世無數經論一一對照。這學習簡直可稱是突飛猛進。

理解上就算有粗陋不到之處,也只被何翔稍一指點,就自理解,一卷經來,竟然不到一月,就全部貫通,已可和何翔互相述論。

方信理解之後。就說自己見解。雖然只是淡淡幾句,但是以後世學經,大義,煉氣,都有別有精要和角度,幾有振聾發聵之言,有時甚至一言開得一門門徑,何翔被他一啓發。竟也時有聞道而悟的感覺,因此兩人研經日深,每每欲罷不能,和方信就經過一說就說了半日。

方信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真的沉下心來,讀得經文大意,等讀了要意,才漸漸理解當日孔子地壯向和心願。以及凝聚的智慧。

孔子儒家之說,其實全在仁和禮上,仁就不必說了,只有後世誤解之理,那有落後之時。一片仁心,自可動得天地日月,至於這禮,也萬無過時之理。

遙想孔子當年,行走諸國。求學傳學。見得世上多亂,相互討伐。民不聊生,衆生而哭,所以孔子一生,都以仁爲道。

又認爲多國戰爭,殺人滿城滿野,實是禮制崩潰的緣故,因此盡力提倡禮,其實這禮,本意就是秩序,一個擁有完整秩序的國家,自然就沒有戰亂了。

推崇周禮,也是周早期秩序完備,各諸侯雖是藩立,到底不敢私動刀兵,出於歷史的侷限性,孔子與其說是推崇這具體周禮,不如說是推崇這完備的秩序。

然孔子一生不得施展才學的空間,所謂仁,所謂禮,也只有自己作起——仁先及弟子,禮先立弟子,這仁這禮,實質是小禮小仁。

後世不知,不能把握這一平一治天下中隱含地大仁大禮,卻拿小禮小仁爲道,直到後來更是發展到森嚴禮教可殺人地地步,這又豈是孔子原意?

儒家以仁論聖,雖與天地來說,不過人道之說,不及地,不及天,更不及大道,然字字讀來,領其原意,又想及當年。

遙想魯哀公年間,孔丘已老,而世道尚亂,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可是孔丘一生,見此征戰不絕,衆生痛苦,又豈能脫得人道,去問大道?

這世道,缺的是善,缺的是秩序,因此他一生奔走,呼喚的,堅持的,就是這仁這禮。

子路與衛國之亂中從從容容結纓而死,顏回在陋巷裡過着數十年簞食瓢飲的日子後,也自世上消失了,行仁反受其罪啊!

在孔子看來,自己宣傳一輩子,都是星星火火,不知道何時就熄滅,也許自己作的,全部是無用功罷了,然,就如他的弟子孟子一樣,他雖然沒有說出“雖千萬人吾往矣”,卻一輩子堅持着,說出了“知其不可爲而爲之”這句話來。

就此一念一持,已是站得人道絕頂。

方信自深入這法後,有時,讀着這字字句句,撫摩着這卷卷之心,一個人道聖賢地一生,就如此掠過,不經意之間,淚就流了下來。

讀到深處,感其大仁而同悲,方信想不到自己會有這一天。

不過,方信敬而不拜,或者說,拜而不臣,收拾了心情,又自研究着字帖,這世上當然再無王羲之,但是卻同樣有其它大家出現。

有時,細細完成基本功後,才知道嬌若驚龍,婉若遊鳳,實是一生性情的凝聚。

有時,靜靜的練字,似乎只是片刻,就又是一個下午了,達到了方信這種境界,自然讀書寫字,都是突飛猛進。

有些藝道,多重其意而輕其形。

方信用筆,卻要務求在形、結構、筆意上完美,而等基礎極熟極純後,再注其神意,在方寸之間,就化得天地萬物,灑得神韻風骨,直到達到了“隨心所欲不逾矩”

有時,練着練着,雖然房間中只有他一人,方信也就會發笑,劍道的黃金圈奧秘,幾如在內。“賢侄的學業真是日進了。”這天,方信才寫完一幅,正在欣賞,卻見後面來人了。

方信眉頭微微一皺,急忙起身見禮。

“不必多禮,讀書雖好,也有節制,你還應多出去走走。”何翔愛憐的說着,這個少年,現在幾如他的兒子一樣,見他讀書入迷入癡,高興之餘,竟然心疼,每日都吩咐特製膳食給他。

方信這才醒悟過來,問着:“多少時日了?”

“癡兒,已經是十二月了,快過年了,你卻恍然不覺。”

“啊,不好,卻忘了回信給母親大人,這可等及了。”方信聽到轉眼之間,就已經快過半年,頓時一驚。

“無妨,我每月都授人傳信,你不必擔心。”

這時,跟着何翔出去,才發覺外面竟然下着雪,他身有聖力,這些日子日益凝練,卻真正是沒有感覺到寒冷侵襲。

直探心源,宛然無外,此是修煉。

“你的經都讀完了?”到了後來,由於懂得地越來越多,這讀經的速度越來越快,簡直讓何翔目瞪口呆,不得不承認世上的確有天而授其聰者。

“讀完了,叔父,細節還未純。”方信謙虛的說着,但是實際上,儒家之道,已得其要,其它不過是火候罷了。“說的好,讀經是一輩子之事,溫故而知新啊,切不可自持聰慧,卻不知純化。”何翔語重心長地說着。

方信笑着:“這我自了,哦,外面何事如此?”

他聽見了喧鬧的聲音。

“每年過冬,都有青黃不接之人,我家減免些田租,或者施些米粥,也算是寥表心意,人總不能餓死,到了明年,打發他們去作工就是了。”何翔淡淡的說着:“不過本家也只能每日施粥十桶,過者不侯,這也是防得物議。”

聽了這話,方信看了看他,難怪他也身上有些淡淡的功德之氣,當下也就笑了,說着:“小侄讀書甚多,卻一事無作,不如就由小侄來主持好了,小侄也有些銀子,就多添十桶好了。”

讀這仁禮,自然知道怎麼樣作事。

“你心到甚好,不過,哪來這樣多銀子?”何翔也知道這侄子很是作了點事,手上也相對寬裕,平時下人中風評甚好。

“小侄偶在攤位上買下二件東西,不想都是前朝古玩,倒一時發了筆小財。”

“既然如此,那你就去作吧,還有,從今天起,不必讀書了,還要多休息纔是。”何翔有些心思,見他學業日長,短短時日就突飛猛進,雖然還比之自己略差一分,但是中舉卻不成困難了,說不定再過二年,就是十八歲中舉,十九歲中進士!

這等人才,又是親戚,又是友人之子,安可放過?所以還親近纔是。

方信卻一時不知其意,當下就應了。

第47章 素手製羹(上)第141章 大師(上)第134章 毀滅之初(下)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上)第148章 我心不變(下)第237章 春雨劍(上)第227章 衝營(下)第133章 殲滅(下)第35章 野營(上)第95章 三奏(下)第124章 分金(下)第223章 春風(下)第55章 方家來人(下)第248章 王府記事(下)第182章 稱王建制(上)第196章 異心(上)第43章 總攻(上)第124章 分金(上)第34章 賞賜(上)第147章 見面(上)第80章 日本一週遊(三)第179章 太空(四)第236章 憶往昔(下)第246章 再論選擇(上)第59章 決賽(三)第143章 魔法專業選擇(下)第71章 召見(上)第124章 分金(下)第225章 營地(下)第64章 秋試(下)第67章 出發(下)第160章 成蛟龍(下)第27章 準備(上)第129章 開發(下)第26章 行事盡在無悔(下)第256章 道的燈塔(下)第205章 功德如雨(上)第74章 放榜(下)第150章 婚禮(上)第227章 衝營(下)第176章 冠禮(下)第228章 中場休息(上)第27章 準備(上)第183章 新年賀(上)第178章 太空(二)第18章 見習騎士(下)第180章 道論(上)第182章 稱王建制(下)第59章 決賽(四)第24章 加入(下)第159章 送龍(上)第93章 談判(上)第131章 殺戮(下)第241章 你算什麼人(下)第219章 相見(下)第235章 父子君臣(下)第262章 永恆(一)第171章 第二次遺詔(下)第112章 新天地(上)第138章 憤怒的火焰(下)第20章 回來(上)第91章 位面合作(下)第32章 魔法(下)第138章 憤怒的火焰(上)第41章 合作(上)第232章 寵愛(下)第146章 惆悵(下)第66章 折壽(下)第169章 消息(上)第113章 求職(下)第199章 赤龍劫(下)第56章 回家(上)第99章 獲罪(下)第129章 開發(下)第12章 頌經(上)第5章 靈魂之旅(下)第181章 破城(下)第122章 毒氣(下)第55章 方家來人(上)第231章 風波(上)第128章 判決(上)第150章 鎮壓氣數(下)第88章 布靴(下)第70章 施粥(上)第138章 憤怒的火焰(上)第30章 封閉令(上)第52章 初賽(六)第209章 圓滿(上)第258章 淨化(下)第170章 學院(上)第49章 初賽(一)第157章 朝議(下)第258章 淨化(上)第65章 中(上)第191章 水神(五)第155章 暫住(上)第170章 協議(下)第176章 冠禮(上)第37章 暗箭(上)第95章 三奏(下)
第47章 素手製羹(上)第141章 大師(上)第134章 毀滅之初(下)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上)第148章 我心不變(下)第237章 春雨劍(上)第227章 衝營(下)第133章 殲滅(下)第35章 野營(上)第95章 三奏(下)第124章 分金(下)第223章 春風(下)第55章 方家來人(下)第248章 王府記事(下)第182章 稱王建制(上)第196章 異心(上)第43章 總攻(上)第124章 分金(上)第34章 賞賜(上)第147章 見面(上)第80章 日本一週遊(三)第179章 太空(四)第236章 憶往昔(下)第246章 再論選擇(上)第59章 決賽(三)第143章 魔法專業選擇(下)第71章 召見(上)第124章 分金(下)第225章 營地(下)第64章 秋試(下)第67章 出發(下)第160章 成蛟龍(下)第27章 準備(上)第129章 開發(下)第26章 行事盡在無悔(下)第256章 道的燈塔(下)第205章 功德如雨(上)第74章 放榜(下)第150章 婚禮(上)第227章 衝營(下)第176章 冠禮(下)第228章 中場休息(上)第27章 準備(上)第183章 新年賀(上)第178章 太空(二)第18章 見習騎士(下)第180章 道論(上)第182章 稱王建制(下)第59章 決賽(四)第24章 加入(下)第159章 送龍(上)第93章 談判(上)第131章 殺戮(下)第241章 你算什麼人(下)第219章 相見(下)第235章 父子君臣(下)第262章 永恆(一)第171章 第二次遺詔(下)第112章 新天地(上)第138章 憤怒的火焰(下)第20章 回來(上)第91章 位面合作(下)第32章 魔法(下)第138章 憤怒的火焰(上)第41章 合作(上)第232章 寵愛(下)第146章 惆悵(下)第66章 折壽(下)第169章 消息(上)第113章 求職(下)第199章 赤龍劫(下)第56章 回家(上)第99章 獲罪(下)第129章 開發(下)第12章 頌經(上)第5章 靈魂之旅(下)第181章 破城(下)第122章 毒氣(下)第55章 方家來人(上)第231章 風波(上)第128章 判決(上)第150章 鎮壓氣數(下)第88章 布靴(下)第70章 施粥(上)第138章 憤怒的火焰(上)第30章 封閉令(上)第52章 初賽(六)第209章 圓滿(上)第258章 淨化(下)第170章 學院(上)第49章 初賽(一)第157章 朝議(下)第258章 淨化(上)第65章 中(上)第191章 水神(五)第155章 暫住(上)第170章 協議(下)第176章 冠禮(上)第37章 暗箭(上)第95章 三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