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你回來啦?”
“回來啦,三叔。”
俞紅光一屁股坐在旁邊的板凳上,端起一杯沒人喝過的茶水一飲而盡,這才又說道。
“冬青,我這首《學貓叫》唱的怎麼樣?”
“唱得.挺好。”
“嘿嘿.現在的人都喜歡聽這個,我經常去給別家唱!”
經常?
看到俞冬青有些疑惑的表情,俞紅光壓低聲音說起原委。
原來隨着那部《武林英雄》電視劇的熱播,俞紅光也成了華陰家乃至渭南家喻戶曉的名人。
特別是在華陰,誰家娶媳婦就請他過去唱歌助興,不管是在縣城的酒店還是農村自家院子搭的臺子,總能聽到俞紅光高亢的聲音。
“這一入冬,結婚的特別多,我有時候忙不過來,一天唱好幾場,剛唱完這家就被人車接到另一家去唱。”
“這唱歌總不能只唱一首《男兒當自強》吧?我就自學了幾首流行歌曲,那首《學貓叫》就是前段時間才學會的。”
“賺了不少錢吧?”俞冬青笑着低聲問道。
“嘿嘿,在城裡唱一場五百,咱們村附近的就三百,當然像紅剛這樣家門親戚,不要錢,免費。”俞紅光說着滿面紅光。
這不就是“走穴”啊?
按理說你要給我這個詞曲作者交版權使用費吧?
當然,俞冬青只是想想不可能說,估計三叔他們也沒這個意識。
“那你不唱老腔了嗎?”俞冬青又問道。
“哎剛開始我在宴席上也唱老腔,可是賓客說不夠喜慶,要我唱流行歌曲,沒辦法啊.”俞紅光深深嘆了口氣。
“不過,過年的時候,我肯定要唱!”俞紅光趕忙補充道:
“我和幾個老夥計商量好了,過年的時候大家都麼事,村委會不是新修建了個鄉村大舞臺嗎?鎮上領導和村支書都支持我們唱,說這是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村上每天給我每人100塊錢補貼。”
100塊錢不多,不過五六個人唱一天就是五六百,連續唱上個幾天十天那就好幾千塊。
現在村上沒有集體經濟,能出這筆錢也就很不錯了。
“好,到時候你們唱,我給你拍照錄像,我準備做個關於華陰老腔的紀錄片,還專門帶回了攝像機。”
“如果拍好在網上播放,也是對華陰老腔一個宣傳。”俞冬青最後說道。
“那,好的很,我給幾個好夥計說下,好好準備.”
兩人正在熱聊,就聽到突突突的三輪車聲,俞冬青扭頭一看就看到老爸俞紅軍騎着三輪車進了院子,後面是買的菜肉之類。
俞冬青趕忙上去招呼,俞紅軍看到兒子回來也很高興,不過他不像自己的三弟那樣話比較多,一一向沉默寡言,簡單說了幾句突然問道:“彤彤呢,彤彤你沒帶回來?”
哎呦
剛纔和三叔只顧聊天,沒注意這丫頭跑哪去了!
“爸,帶回來了,不知道跑哪去了,我去找找。”俞冬青急忙跑出院子。
只見村裡的路上有一羣小孩正興高采烈放着鞭炮,俞冬青就看到穿着白色羽絨服戴着粉色絨線帽子的女兒,頓時放下心來。
燕京市內不讓放鞭炮,所以女兒看到對這玩意感興趣也很正常,不過女兒的一個動作又把俞冬青嚇壞了。
只見女兒小手捏着一個鞭炮,另一隻手拿着點燃的香,小心翼翼點燃之後迅速扔出去,鞭炮在半空爆炸,一羣小孩開心得直笑。
我的天啦
膽子竟然這麼大?
我小時候到經常這麼幹,有一次不小心還炸傷了手也不敢給父母說,過幾天才沒事。
可是你的手炸傷了,我回去咋和你姥爺姥姥交代?
估計你爺爺奶奶也不答應!
俞冬青趕緊跑過去制止了女兒的危險動作。
“玩鞭炮可以,但不準拿手裡玩,太危險!”俞冬青很嚴肅說道。
“他們也拿手裡玩!”女兒反駁道。
果然,幾個小男孩也是一人手裡拿着一個鞭炮,一支香。
俞冬青只好說你是女孩子,更要注意安全,你看別的女孩子是不是都沒這樣玩?還有你白色這羽絨服,上面落滿了灰!
女兒撇撇嘴,有些不服氣。
俞冬青沒辦法說只要你別拿在手裡玩,明天我去鎮上給你買菸花,那個長長的,有的可以拿在手裡,到了晚上對準天空,漫天都是煙花。
“像天安門煙花那麼漂亮嗎?”女兒問道。
我倒.
估計全中國也沒幾個地方能放出那麼漂亮的煙花,何況是你老爸這村子?
俞冬青說很漂亮,最主要是自己放而不是站在天安門廣場看,然後又好說歹說把女兒拉進院子去見她爺爺。
雖然女兒有些不高興,但見到爺爺還是表現的很乖巧,小嘴又甜,逗得俞紅軍喜笑顏開,只誇孫女懂事。
在俞紅剛吃了晚飯,到了晚上十點爺們三才回到自己家。
老媽劉鳳蘭早就回家,將廂房打掃乾乾淨淨,炕上的被子也都是新的。
過去農村燒土炕,不過現在不興這個,用的是“電炕”,就是碳纖維電熱炕,照樣是暖洋洋的。
“冬青,我聽你三叔說你帶回來一部攝像機?”老爸俞紅軍抽着煙問道。
“對,主要想給三叔他們唱戲錄像。”俞冬青實話實說。
“你紅剛叔的兒子結婚,還沒找到攝像的,剛好你明天就去攝影,也給他家省些錢。”
我.
成了婚禮攝像員了?
俞冬青只好答應了。
就這樣,第二天俞冬青天不亮就起牀,冒着寒風舉着DV忙活了一整天,連晚上鬧洞房他也不能歇着,別人鬧,他得站在邊上錄像.
回到家裡這幾天俞冬青也沒閒着,走親戚送禮,當然免不了喝酒,一天就在醉醺醺中度過。
這可樂壞了俞彤彤,老爸閒着沒時間管她,爺爺奶奶捨不得說,就跟着一羣小孩在村子裡瘋跑。
彈鋼琴、做作業?
那是不存在的。
放鞭炮纔是正事!
沒過兩天雪白的羽絨服就變成灰濛濛的,上面還有幾個洞是鞭炮炸的。
還好,俞冬青臨走前還給女兒房帶了一件紅色羽絨服,否則過年連個新衣服沒穿的。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中,
新年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