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獲得獎項,全家人就沒再看下去的慾望。俞彤彤要回自己的閨房,樂樂自然跟着過去纏着她一起玩。
俞冬青也不管,自個坐在客廳裡喝茶刷手機。
到了十點,該兒子睡覺,小保姆自然去照顧他,沒想俞彤彤說道:“爸,我有點餓。”
“爸爸,我也餓了。”樂樂也湊熱鬧。
“餓了?我給你們拿麪包,熱牛奶吧?或者給你們熱花捲?”小保姆霞霞立刻說道。
“我不想吃牛奶麪包,在美國都吃吐了,也不想吃花捲。”俞彤彤說道。
“我也是!”樂樂立刻附和。
霞霞臉上露出爲難神色:“那給你們下荷包蛋面?”
“算了,霞霞,伱別管他們。”俞冬青插話進來:“衚衕口有賣煎餅的,味道不錯,彤彤,你自個買去。”
“好啊,我要去吃煎餅!”俞彤彤立刻回房間換衣服。
“我也去!”樂樂說道。
“我也去。”霞霞有些不放心。
“不用。”俞冬青拒絕。
這可是在帝都的核心區域啊,這裡治安不安全什麼地方安全?
姐弟倆換好衣服,興沖沖跑了出去,
過了一會就看到姐弟倆垂頭喪氣回來,兩手空空如也。
“怎麼?沒買到?”俞冬青關心問道。
“嗯,我聽麪店的馬伯伯說,現在區上要創衛,這裡不允許擺攤的,大半夜的還有人來巡邏。”
哎.
俞冬青嘆了口氣,沒再說什麼。
姐弟倆只好啃麪包。
從此以後,俞冬青再也沒見過那個賣煎餅的老闆娘。
明媚靠《路邊野餐》獲得本年度最佳導演獎這個消息很快就登上熱搜,金馬獎評審團也給予很高的評價:
“《路邊野餐》富有極具創意、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呈現與詩意表達,與失序的生活與時代聲氣相通,意在弦外、充滿哲理。”
這很快勾起內地觀衆的好奇。
這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藉着這個東風,《路邊野餐》宣發團體推出了電影的推廣曲: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
我會是在哪裡
如果我們從不曾相識
不存在這首歌曲
每秒都活着每秒都死去
俞冬青用略顯沙啞的聲音深情唱起這首歌,很快就席捲國內各大音樂排行榜。
從臺北趕回來的明媚,顧不得休息,和老徐帶着宣發團隊,開始旋風般在全國各大城市進行旋風般的路演。
當然俞冬青也在自己的微博裡破例進行宣傳,自己媳婦拍的片子啊,不宣傳她的宣傳誰的?
元月14日,《路邊野餐》在燕京舉行了一場首映式之後,15日在全國同步上映。
此時,距離春節還有半個月時間。
帝都乾旱了好多天,今天突然來了一場雨。
帝都的冬天很少下雨,但是今年冬天不知道氣溫偏還是什麼原因,竟然下起冬雨。
寒風夾着着雨星,顯得分外寒冷。
除了因爲窮需要冒雨上班的人,很多文青影迷卻風雨無阻的來到電影院,因爲有一部很別緻的片子上映。
美女導演明媚的作品《路邊野餐》。雨水,青苔,朽木,還有石板路,潮溼溫潤的亞熱帶氣候,黔南地區的方言。
一開始是幾段支離破碎的段落,作爲看慣了劇情套路模式我也有點摸不着頭腦,但是慢慢地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就像拼圖一樣拼湊在一起。觀衆以爲說的是追尋與歸來,但其實還有更深的含義。
這些,就是明媚被衆多人稱讚「大師」的部分。
我想,會寫詩的陳昇醫生追尋的並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他那些零碎的詩句,有的人說是文藝病,有的人說是中年男人的碎碎念,但其實也有可能是作者賦予主角本身的一種情懷。
名詞與名詞的連接,構成了一些很模糊的景象,就像陳昇的夢一樣。
印象最深的,是陳昇在蕩麥的那段奇幻的際遇。
長鏡頭在很多情況下是爲了炫技,然而在《路邊野餐》中,內容大於形式。
他的長鏡頭,將過去和現在的內容包囊在同一個時空裡。
長鏡頭的不剪輯,讓時間錯亂,變成「同一時空」。過去的人和事,陳生自己的回憶,全部出現在一個鏡頭裡。
陳昇也是在這裡,找到了自己與過去和解的辦法,窗外飛馳而過的火車,上面有衛衛畫的時鐘,時間倒流。
京城連夜冬雨雨,我們再來看看像雨一樣的詩。
這些都是導演自己寫的,對鄉土、對人情的一片熱忱。這也讓我們期待着,她的下一部長片。
這是一個叫做張文的青年發表在豆瓣上有一篇關於《路邊野餐》影評,名字叫《赴一場亞熱帶雨季的奇幻與詩意之約》
僅僅過了兩天時間,點贊過兩千,有500人迴應。
明媚也看到這篇影評。
這樣的天氣自然不適合出門,女兒彤彤已經返回美國,剩下一家三口連同小保姆都呆在家裡,其樂融融。
明媚窩在沙發裡,光着腳丫搭在俞冬青的腿上,毫不顧忌自己的形象。
“竟然把我稱作大師?太高估我了,真不敢當。”她說着臉色有點紅。
“別謙虛嘛.”俞冬青打趣道:“我以後就要叫你明大師了。”
“去,去你就別揶揄我了,我有自知之明。”明媚嗔道。
“好啦,我要給老徐發個微信看現在票房多少,不能虧老公的錢。”明媚說完又着拿起手機。
沒過兩分鐘,明媚突然“啊”的驚叫一聲,嚇了俞冬青一大跳。
“咋了,一驚一乍的?”
557“老公,你知道這三天票房多少?”明媚一臉激動。
“三天?應該保本了吧?”
“豈止是保本,你看看!”明媚遞給俞冬青手機。
是老徐的微信消息。
前三天票房800萬!
當然這點票房收入和那些大片無法相比,畢竟影片投資僅僅200萬。
何況這纔是三天票房。
“老公,我們又賺了。”明媚喃喃說道。
她原本已經做好虧的打算,沒想到還是大賺!
《路邊野餐》元月15日公映,2月1日下架,雖然只有半個月的上映時間,但也創造了3800萬的票房收入。
有人高呼,文藝片的春天來了!
俞冬青不知道文藝片的春天來沒來,但帝都的春天快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