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下馬太郎距一里

四阿山上的青銅速射炮一路快跑被牽引着送到了小平太面前,等候小平太的指示。

這種相對而言算小型的前裝滑膛炮,在美國獨立戰爭時因爲操作簡便,轉移迅速,加上足夠應付局面的殺傷力和射程,成爲戰場上的常備。

甚至很多新大陸的婦女都會操作這門大炮,要知道炮兵在那個年頭可是一個苦力活,連婦女都能使用,就知道它的便捷了。

“千葉介,你先稍候,在本隊聽令!”

“遵命!”原胤勝滿頭大汗,一路從前陣地跑來,炮有馬拉,人可要扛着彈藥跑的。

撇開他,小平太繼續觀察着戰局,武田軍中飛馳出人馬,前來搶奪土屋右衛門尉的首級。這屬於正常操作,並不奇怪。

小平太也命令本多正重率領人馬前去支援金井隊,並讓榊原長政也準備起來。

雙方都是搶這一口氣,誰的這口氣長,誰的勝機就更大。

原本還算勢均力敵的戰場之上,由於山內軍的奮戰,勝利的天平正在左右傾倒。但小平太知道,武田信玄本隊的三千甲斐衆精兵以及五百小幡流鏑馬騎兵都還在待命,武田信玄的預備隊還很足夠。

相較而言,小平太這邊的預備隊,主要是自己麾下的三百鐵炮和長槍衆,以及四百多沒有派下去指揮足輕作戰的旗本武士,和一千名奉公衆。

理論上來說武田信玄還是佔據預備隊的優勢的,小平太則是不捨得把死一個少一個的武士奉公人投入到戰線上的絞肉機去。

步兵足輕死了就死了,用英國佬的話說就是六便士一個不心疼,用下半身堡的話說嘛就是三塊三的軍餉漢。

吃不飽的人那麼多,有的是足輕的兵員。這年頭,死兩個持槍持刀足輕還真不算什麼大事。打仗嘛,能死足輕絕不死武士,就這麼現實。

猶豫間,是不是將預備隊投入到戰線上的時候,武田軍右翼接近武田本陣的地方突然開始改變佈陣方式。

原本呈半圓形,攻守兼備的陣型開始調整爲層疊的小圓陣,完全是一副固守的模樣,甚至爲此放棄了甲軍應該最擅長的野外浪戰。

“武田軍的本陣發生了什麼事?”小平太喃喃自語。

“彈正,武田本陣的日之輪旗消失不見了!”眼尖的七規,指着三百來米外的武田本陣。

“風林火山和諏訪大明神呢?”

“還在原地!”

日之輪旗不見了,但是其他兩面大旗仍舊在原地。這是什麼操作?

日之輪旗是什麼不用多說(實際上是礙於審覈),和武田家很有些淵源,算是家門身份的一種體現。另外兩面則來自於武田信玄自制和征服諏訪神社,算是對武田信玄赫赫武功的某種形式上的褒揚。

理論上來說確實日之輪旗幟更加的重要一些,也更寶貴一些。

難道?

武田信玄撤退了?

不可能!這仗打得好好的,武田家的牌面還很不錯,本陣有三門大佛郎機銃,三千養精蓄銳的甲斐本部足輕還有四百騎兵。擱在某個局部戰場上,都能有改變戰局的能力了。他憑什麼要走,根本不需要走啊。

這是武田信玄引誘小平太孤注一擲突擊武田本陣的計策,還是武田軍發生了什麼變故?

如何抉擇!

…………

“報!香阪彈正急報!”

一名滿頭土灰污泥,渾身半溼不幹的武田軍使番奔進武田軍本陣。武田信玄認識他,是自己留給香阪昌信的百足衆,方便他們直接聯絡。

“香阪彈正有何事?”

“三日前,高梨海津突然全軍出城,與我軍交戰。合戰約半個時辰後,下馬太郎引二萬大軍自西面與南面同時襲來,彈正不敵,將士多死,如今僅以殘兵敗退葛尾而已。”

“…………”武田信玄握緊軍配,猛地起身。

“你來時,下馬殿是和動向!”武田信繁也急了。

“山內與高梨聯軍三萬包圍葛尾,村上武王丸豎起村上舊旗,葛尾潰衆多歸附至他麾下,當夜葛尾城便殘兵不足二千人。”

“那香阪彈正遣你來求援?還是如何?”

“彈正請殿下速退!山內軍留下約二三千衆(山內留本部兩千,村上舊部二三千),以及村上武王丸繼續招徠村上舊臣,對葛尾圍城之後。假意要發動強攻,實則大軍二萬八千人當夜就脫離營地,向砥石進發,如今怕是已經距此不遠啦。”

“你是第二日清晨發現山內大部轉移才突圍而來的?”

“第二日的晚上趁夜突圍而出。”

“也就是說你不過走了一日兩夜,還繞了遠路?”

“是的。”

一個步兵繞遠路已經跑到了砥石,大軍行動雖然更慢,但是山內軍還多出一日一夜的行軍時間。說到底不過是幾十公里路而已,大軍再慢,也應該差不太多了。

武田信繁和原昌胤問完話已經急紅了眼,武田軍馬上就要被四面包圍了!

而且還是深陷在約四萬大軍的包圍中,武田軍才區區一萬七,尤其此刻還被小平太粘住,大軍無法立刻繞過犀川撤退。

重點只有一個,山內太郎多久能到!

如果還有半天一天,那武田信玄豁出命去把小平太乾翻,山內太郎兵力再多,也屁事沒有,緩緩後撤即可。

如果只有一小時兩小時的話,那別想了,趕緊走爲上策。

把信濃衆駿河衆留下做墊背的,讓甲斐衆依次撤退,只要甲斐衆沒事,武田信玄怎麼算都還是一條好漢。

“殿下,物見偵知,下馬殿大軍據此還有一里!”

“一里?”

“典廄。”武田信玄有些難以開口。

“臣弟在此殿後,請大兄先走!”武田信繁哪裡不懂。

“那便辛苦你了,我在佐久等你!”

本陣內的武田軍不做聲張,原昌胤出陣去第一線指揮士兵變陣,武田信繁則換上武田信玄的盔甲。至於武田信玄則在側近的護衛下變換盔甲,暗中收起日之輪大旗。

後詰的山縣昌景則先一步開路,起碼把骨幹的甲軍中堅旗本奉公人地侍們都帶走,然後再考慮甲斐的足輕們。

剛跨上馬,“轟”的一聲,六發炮彈落在武田本陣。

23.龍興坐困稻葉山5.今川治部懷異心31.子龍神威箱根現,長尾景虎一英雄6.尾張戰前衆生相1.爛仗不過爛俗爾33.上野衆潰急退兵10.獨獨堺町冤大頭40.伯多祿設兵自救33.何不示敵以之弱9.洛陽事畢返山內21.吉良落敗八面山1.君臣相得真和樂50.典廄先發鐵炮隊(爲姚雨言加更)24.爲所欲爲憑有錢19.安插親信收財權16.巧言相勸藤吉郎54.甲山動搖叫糟糕9.長篠開城奧平死無題13.基督勢力入東國18.砥石出城共決死44.上杉輝虎生退意17.鬆永久秀登御所25.守山漫步論天下3.尾張亂起風雲涌41.山本堪助守堅城33.上杉輝虎安排深16.公方大奠形勢急27.亂中冒險搏一次3.甲斐猛虎下山去39.萬事俱備欠東風15.尾張木下來拜見27.激鬥猛戰倉升山11.壽桂尼不願妄動18.小卻一向第一陣32.奇策治水顯身手30.重賞之下募勇軍7.茶筅丸改嗣山內22.槍彈弓矢如雨下27.吾乃足利左中將45.五龍泛海建奇功5.安插譜代入奧羽30.上杉亂局總難平33.生野山一場大敗27.亂中冒險搏一次5.織田信長聞消息41.三軍鼓舞赴二俁3.猶子親子孰爲重20.武田雖亡忠臣在無題29.佛陀開眼佛郎機44.上杉輝虎生退意30.憑空多出一彈正28.本證寺委屈求和54.飛濠連珠今與一(爲姚雨言更新)32.突聞美名東國傳54.飛濠連珠今與一(爲姚雨言更新)13.一言攪渾池中水31.信州並得越山景7.以身搏戰爭先登11.人馬無虞歸山內39.武田晴信侵凌急3.不食虎豚安衆心8.清野清秀使山內18.岐阜彈正預埋伏42.土屋片手千人斬26.誘虎出山而不得無題17.驚鴻一瞥動真情40.伯多祿設兵自救32.比良阪上好作伴3.猶子親子孰爲重32.信長備選五嘉名2.滿山葡萄無人問33.奮揚躍馬瀨田橋31.藺草貝灰雙管下37.甲斐猛虎得消息19.百般爲難行軍路30.世故人情爲請託23.五月十九震動夜7.脫離牢籠成虎豹4.此身一戰陷險地19.千歲丸出家入道31.子龍神威箱根現,長尾景虎一英雄35.出雲分劃定局面24.用土七郎舍一身21.天下農民一般苦25.神流亂局謀漁利5.沉聲一句定錘音9.三河一向總一揆38.冒雨力戰搏生死9.車輪而進勇銳兵38.只待來年上洛京32.欲效七擒七縱計25.守山漫步論天下34.天不應來地不靈10.蔚然可觀國友村11.濱鬆南蠻氣氛濃3.上杉氏兵進加賀23.甲軍交擊勝一籌
23.龍興坐困稻葉山5.今川治部懷異心31.子龍神威箱根現,長尾景虎一英雄6.尾張戰前衆生相1.爛仗不過爛俗爾33.上野衆潰急退兵10.獨獨堺町冤大頭40.伯多祿設兵自救33.何不示敵以之弱9.洛陽事畢返山內21.吉良落敗八面山1.君臣相得真和樂50.典廄先發鐵炮隊(爲姚雨言加更)24.爲所欲爲憑有錢19.安插親信收財權16.巧言相勸藤吉郎54.甲山動搖叫糟糕9.長篠開城奧平死無題13.基督勢力入東國18.砥石出城共決死44.上杉輝虎生退意17.鬆永久秀登御所25.守山漫步論天下3.尾張亂起風雲涌41.山本堪助守堅城33.上杉輝虎安排深16.公方大奠形勢急27.亂中冒險搏一次3.甲斐猛虎下山去39.萬事俱備欠東風15.尾張木下來拜見27.激鬥猛戰倉升山11.壽桂尼不願妄動18.小卻一向第一陣32.奇策治水顯身手30.重賞之下募勇軍7.茶筅丸改嗣山內22.槍彈弓矢如雨下27.吾乃足利左中將45.五龍泛海建奇功5.安插譜代入奧羽30.上杉亂局總難平33.生野山一場大敗27.亂中冒險搏一次5.織田信長聞消息41.三軍鼓舞赴二俁3.猶子親子孰爲重20.武田雖亡忠臣在無題29.佛陀開眼佛郎機44.上杉輝虎生退意30.憑空多出一彈正28.本證寺委屈求和54.飛濠連珠今與一(爲姚雨言更新)32.突聞美名東國傳54.飛濠連珠今與一(爲姚雨言更新)13.一言攪渾池中水31.信州並得越山景7.以身搏戰爭先登11.人馬無虞歸山內39.武田晴信侵凌急3.不食虎豚安衆心8.清野清秀使山內18.岐阜彈正預埋伏42.土屋片手千人斬26.誘虎出山而不得無題17.驚鴻一瞥動真情40.伯多祿設兵自救32.比良阪上好作伴3.猶子親子孰爲重32.信長備選五嘉名2.滿山葡萄無人問33.奮揚躍馬瀨田橋31.藺草貝灰雙管下37.甲斐猛虎得消息19.百般爲難行軍路30.世故人情爲請託23.五月十九震動夜7.脫離牢籠成虎豹4.此身一戰陷險地19.千歲丸出家入道31.子龍神威箱根現,長尾景虎一英雄35.出雲分劃定局面24.用土七郎舍一身21.天下農民一般苦25.神流亂局謀漁利5.沉聲一句定錘音9.三河一向總一揆38.冒雨力戰搏生死9.車輪而進勇銳兵38.只待來年上洛京32.欲效七擒七縱計25.守山漫步論天下34.天不應來地不靈10.蔚然可觀國友村11.濱鬆南蠻氣氛濃3.上杉氏兵進加賀23.甲軍交擊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