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寫給昨日和明日,有些事寫給愛戀,有些事寫給從未謀面,但是在日落之前也從未放棄理想。
金秋的九月,踏進高校的大門。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邁過大學的門檻,去實現我的理想。已經開學兩個星期了,我還記得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課上,老師曾問我們爲什麼要上大學?在我童稚的心靈裡,大學是個神聖的殿堂。來到大學,我知道自己會學習更專業的知識,我們在這個社會的驅使下,我們上大學的實際目的也更加明確。它不僅僅是爲了一個家庭的未來,也會遇到未來的工作夥伴,也是在學習爲人處世,學習交際能力
常聽人歌頌大學,說是怎樣無拘無束,海闊天空。但是,對我而言,好像不是。因爲經歷了大概兩週的學習生活,發現我的大學生活從未符合這種理想。在大學的校園裡,上課的教室是不固定的,所以,每天我都必須爲了上不同的課程而多次轉移陣地。如此“曲折”的上課經歷除了讓我感到驚奇以外,更多的是難以置信。而除了上課以外的其他時間,都是自己安排。沒有了固定的教室,沒有老師盯着自習,於是我開始彷徨,因爲似乎除了寢室,白天的空餘時間都沒地方可去。偌大的自習室雖然還有一些凳子是空的,可桌上總是疊着厚厚的書,儘管我有想坐下的賊心,卻沒那個賊膽。因爲等那些書的主人來了,我就會灰溜溜的找下一個座位。這些對於習慣了高中生活的我來說,都感覺難以適應。也許所謂的無拘無束的大學生活僅僅只是指沒有了繁重的作業,沒有了從早到晚滿滿的課,沒有了老師逼迫的自習……可是,與此同時,我們的課程變得更難了,沒有了老師的監督,我們又是否自覺了呢?如果沒有將專業課學好,我們的理想又要怎麼辦呢?其實,因爲這樣的自由,大學對於我們的自身要求變得更高了,需要更努力的去學習,去奮鬥。
來到這個學校,我也沒有後悔。雖然他沒有清華北大的聞名,但我相信,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大學是一個知識的殿堂,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只要我們在大學的舞臺上綻放出自己絢爛的火花,如含苞待放的花蕊,盡情綻放自己的光彩。人生需要一個舞臺,不管自己能否吸引別人的注意,只要自己能做到毫無保留,盡情表演。
我開始嘗試着去接觸新事物,大學伊始,社團招新生活已如火如荼的開展了,面對各種各樣的社團,我也充滿了熱情和期待。一輪一輪的面試,我終於進了。在社團工作的日子裡,是令人快樂滿足的。我懂得了什麼是團結協作,學會怎樣和工作夥伴去相處,在能力上也得到了鍛鍊。就這樣,我和別人一起努力工作着。有付出,也有收穫。這也讓我更加堅信一句話:一朵孤芳自賞的花只是美麗,一片相互依持着而努力綻放的錦繡纔是燦爛。大學生活應該是去認識新朋友,接觸新事物。我找到了好朋友。而以前的好朋友,也一直保持着聯繫,隔着電話,我們笑着回憶曾經一起的快樂時光,分享在大學遇到的開心,難過。這樣的生活很幸福,也很享受。我也很感謝上蒼讓我真誠的擁有彼此,無論是曾經的,還是現在的好朋友。
我會用我最美麗的時間去深情朗誦我的大學時光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