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兩家的孩子(銘寶是懶洋洋萬賞加更)

桑雲郡主心中說不出的憋悶與喪氣。

這位吳世孫,怎像是一副尤爲不易相處的性子?

還是說,世家子弟眼高於頂,皆是如此拒人於千里之外嗎?

想她在密州,若主動同哪個男子說句話,對方都不知要如何高興得意,豈有可能這般冷待於她?

但來都來了,也沒有掉頭就走的可能,桑雲郡主同皇后請安罷,又小坐了片刻,喝了盞蜜茶,適才請辭而去。

“娘娘,咱們可要去太后娘娘那兒?”室內沒了旁人,姜嬤嬤遂輕聲詢問道。

“阿淵纔剛走,我若便急着過去,恐會叫人覺得異樣。”皇后若有所思地道:“不着急,晚些再過去也不遲。”

姜嬤嬤點頭應下。

皇后補了半個時辰的覺之後,睜開眼睛時,窗外已是一片漆黑之色。

“陛下來過……聽說娘娘在睡着,便未讓人叫醒娘娘。”宮女邊替皇后穿衣,邊輕聲說道。

另一名宮女笑着附和道:“陛下待咱們娘娘一直如此體貼呢。”

“陛下竟是來過麼。”皇后語氣中盡是訝然。

——她當然知道皇帝來過,畢竟對方說不要叫醒她的話時,聲音也並不算低,睡眠一向極輕的她想不被驚醒倒也是一件難事呢。

但戲還是要做的,她若那時醒來,豈不叫雙方都很爲難嗎,如此實在很沒必要。

皇后穿戴妥當之後,便去了太后處。

此時太后跟前,正是熱鬧的時候。

孫太妃,榮貴妃與幾位王妃都在。

衆人圍在一處說着話,直到太后掩口打了個呵欠,孫太妃適才笑着起身,帶頭告退了。

旋即幾位王妃也都相繼離去。

榮貴妃是單獨走的。

她今日穿着的是銀紅色玉扣披風,梳的是桃花髻,鬢邊一朵月季,愈發襯得人粉面桃腮,媚氣天成。

“今日爍兒一直哭鬧不停,本宮被吵得耳朵都疼了,此時時辰還早,本宮想四處走走,也好清靜清靜。”榮貴妃語調淡淡地說道。

心腹嬤嬤聞言低聲道:“正因小皇子今日哭鬧,晚些時候陛下恐怕會過去,若到時見娘娘不在,恐會龍顏不悅……”

榮貴妃不以爲然地道:“那便說本宮來了太后這兒,回來的時候想轉一轉,便走得慢了些就是了,難道皇上還會因區區小事怪責本宮不成?”

見她主意已定,嬤嬤雖覺不安,卻也不好再勸。

榮貴妃望着頭頂一輪彎月,扶了扶鬢邊鮮花,嘴角輕輕揚起。

……

衆人走後,皇后單獨同太后說了些明日祭祀的安排。

此時,有宮女尋來,向大宮女知月請示院中事宜,知月屈膝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蘭嬤嬤將竹簾輕輕放下,親自守在簾櫳旁。

皇后這才低聲說道:“今日阿淵去了臣妾那兒,同臣妾說了兩句話……說是要臣妾提醒您,近日在這行宮之中,務必要多加留意些身邊之事,以防有人藉機對您不利。”

太后聽得有些意外。

她意外的並非是這句話,而是——

“這孩子……是不是已經知道了?”她看着皇后問道。

皇后輕一點頭:“知道了。”

太后也點了點頭,帶笑的眼睛裡有着感慨嘆息:“此次他們父子能夠相見相認,於哀家而言,也算是圓滿了……”

整整十八年了,不容易啊。

且怪不得她這幾天眼瞅着兒子的心情似乎十分不錯——怎也不找個機會將此事告訴她?

“這孩子……是何反應?”太后不免問道:“可怪咱們一直瞞着他?”

“阿淵向來識大局知輕重,且心思良善,即便心中是一時接受不了,來日也總會慢慢平復的。”皇后聲音很低,笑着說道:“他此番既特意讓臣妾來提醒您,也可見已是將您當作祖母來看待了。”

祖母啊……

太后笑得眼睛都要沒了,孫兒知道她是祖母了。

“哀家真要好好謝謝你們定南王府……”太后笑着道:“分明是咱們兩家的孩子,這些年來卻只勞你們一家來費心了。”

“您既說是咱們兩家的孩子,又何須再分什麼誰費心更多些?更何況,當初若不是您,誰又能將阿淵保下。”說到此處,憶起早逝的長姐,皇后眼底的笑意複雜許多。

如果阿姐還在,看到這樣的阿淵,必然很高興吧。

“這孩子既是讓你提醒哀家多加防備,可有說明緣故嗎?又或是,究竟是讓哀家留意何人?”

皇后輕一搖頭:“這個倒是沒有。”

太后“嘖”了一聲:“這父子倆,還真是一模一樣……”

旋即說道:“定辰前兩日也提醒過哀家要當心,卻也不曾說明究竟發生了何事,雲裡霧裡,沒頭沒尾的。”

這話當然就是天大的誤會了——

吳恙之所以不曾明言,是因確實不確定即將會發生什麼。

至於燕王,更是冤枉。

兒子沒同他說爲什麼,他哪兒知道爲什麼?真論起來,他也是懵得不行。

但兒子既然發話了,當老子的便是再懵,那也只能照辦——畢竟一句“爹”還沒哄到手呢,態度必須端正。

“不管他們了,想來自有他們的道理。”太后端起一旁的茶盞,笑着道:“反正他們怎麼說,哀家就怎麼做。”

她這一把年紀了,幫不上兒孫什麼忙,但乖乖聽話不拖後腿且還是做得來的。

“對了,還有一件事,臣妾想着,還是要跟您說一聲兒……”皇后含笑說道:“阿淵的身世,現下除了咱們兩家之外,另還有個小姑娘也已經知曉了。”

這也是她家中弟妹徐氏昨日才尋了機會告訴她的。

但她總覺得弟妹那模樣,與其說是要告訴她多了個人知道了秘密,倒更像是想找個人傾訴“真的很想把人早日娶回家當兒媳婦”的這一急切之情……

“小姑娘?”太后問道:“哪個姑娘?”

“您才見過的——前兩日替您把脈的那位許姑娘。”

太后訝然不已:“許將軍家的孫女?”

那個長得尤爲好看,按起肩來也十分舒服的小姑娘?

可這事怎會傳到這姑娘耳朵裡呢?

454 結果已定522 回京156 她爲何如此209 是他吃虧327 箭在弦上395 醉酒611 死訊332 枯死433 陪嫁之物(薛定諤盒子裡的貓萬賞加更)039 一試414 不拿她當外人426 梨湯(渃清涵萬賞加更)267 完蛋玩意兒432 絕不能認(渃清涵萬賞加更)679 婚期近419 難分高下(石敢當噹噹萬賞加更)051 太難了562 止損纔是最好的時機393 作業來了016 惡念248 媳婦孩子熱炕頭416 保守秘密("___淺笑萬賞加更)626 魚死網破(謝蝶豆花打賞加更)680 喜成雙028 示好?348 火光545 一家之主的憂慮461 怎能如此想不開607 忍很久了163 製造的機會180 敷衍的二哥570 晚了416 保守秘密("___淺笑萬賞加更)289 賊人403 雙喜臨門112 信560 再換一個便是了158 十大美事370 “佛祖顯靈”420 我見過你(上善若水1003萬賞加更)584 無需妥協533 靠得住226 沾花惹草的姑娘240 沒有那一竅548 乾脆不接招448 夜中密信270 燙手的信305 具體的目的640 臣幫陛下464 大勢所趨322 天目的地位016 惡念219 真是個好人515 茫茫060 威脅331 惡鬼503 出洞099 認罪010 半個主子591 女承母業028 示好?554 不會不要你632 死不足惜(謝渃清涵盟主加更)663 一記耳光361 我找你家世孫411 不祥之人518 老兒子661熱鬧572 倒也不是這個意思373 別那麼恨我537 驚馬408 誰要倒黴了136 投河之人142 熱鬧的長公主府246 醒酒湯669 瘋了嗎563 永遠不會有錯043 運氣好182 生死之間315 小人冤枉380 出征182 生死之間038 出事361 我找你家世孫396 確實很巧553陰間玩意兒683 大結局(中下)277 何時用它?388 笑一笑578 人在家在383 燕王進京009 這麼痛快?037 壓驚350 莫要中計196 想保護他104 字條422 又可以了(薛定諤盒子裡的貓萬賞加更)400 當年真相623 埋骨地468 所求真相
454 結果已定522 回京156 她爲何如此209 是他吃虧327 箭在弦上395 醉酒611 死訊332 枯死433 陪嫁之物(薛定諤盒子裡的貓萬賞加更)039 一試414 不拿她當外人426 梨湯(渃清涵萬賞加更)267 完蛋玩意兒432 絕不能認(渃清涵萬賞加更)679 婚期近419 難分高下(石敢當噹噹萬賞加更)051 太難了562 止損纔是最好的時機393 作業來了016 惡念248 媳婦孩子熱炕頭416 保守秘密("___淺笑萬賞加更)626 魚死網破(謝蝶豆花打賞加更)680 喜成雙028 示好?348 火光545 一家之主的憂慮461 怎能如此想不開607 忍很久了163 製造的機會180 敷衍的二哥570 晚了416 保守秘密("___淺笑萬賞加更)289 賊人403 雙喜臨門112 信560 再換一個便是了158 十大美事370 “佛祖顯靈”420 我見過你(上善若水1003萬賞加更)584 無需妥協533 靠得住226 沾花惹草的姑娘240 沒有那一竅548 乾脆不接招448 夜中密信270 燙手的信305 具體的目的640 臣幫陛下464 大勢所趨322 天目的地位016 惡念219 真是個好人515 茫茫060 威脅331 惡鬼503 出洞099 認罪010 半個主子591 女承母業028 示好?554 不會不要你632 死不足惜(謝渃清涵盟主加更)663 一記耳光361 我找你家世孫411 不祥之人518 老兒子661熱鬧572 倒也不是這個意思373 別那麼恨我537 驚馬408 誰要倒黴了136 投河之人142 熱鬧的長公主府246 醒酒湯669 瘋了嗎563 永遠不會有錯043 運氣好182 生死之間315 小人冤枉380 出征182 生死之間038 出事361 我找你家世孫396 確實很巧553陰間玩意兒683 大結局(中下)277 何時用它?388 笑一笑578 人在家在383 燕王進京009 這麼痛快?037 壓驚350 莫要中計196 想保護他104 字條422 又可以了(薛定諤盒子裡的貓萬賞加更)400 當年真相623 埋骨地468 所求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