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好師叔,我可是您的親師侄啊!【62

第316章 好師叔,我可是您的親師侄啊!【6200字求訂閱求月票】

半個月之後。

位於朱虛縣的東城門外。

曹昂等一行數百人,正與北海國相孔融,以及新任的青州刺史夏侯惇等人辭別。

沒錯。

曹昂最終選定擔任青州刺史的人,正是曹家勢力陣營中,除曹操父子之外,諸夏侯曹內地位最高,最受信任,同時也距權力中心最近的人。

那就是夏侯惇。

這和以往遙領、虛領官職不同,不掌握實際的地盤,那麼大小高低都無所謂,只要等級序列不辱沒人即可。

但眼下青州這塊地方,是已經實實在在的併入了曹家的勢力中,這已經是一塊看得見摸得着的地盤了。

那麼再行派人來擔任一把手。

就必須得是最受信任的宗族成員。

只能從夏侯或者曹姓之人中選,其餘諸如張遼這樣的大將,便是功勳再高,領兵作戰能力再強,也只能排在後面考慮。

等到什麼時候,曹家的地盤再度擴張,官職空缺富餘了,才能夠次一輪的考慮到這些非宗族大將。

而兼顧到以上種種情形後。

夏侯惇就成了最合適的人選。

這位不僅是宗族成員,而且還完美滿足了受信任,且基本能力足夠,等各項條件。

歷史證明,夏侯惇雖然不擅長打仗,但管理後勤管理地方,那絕對是一把好手,讓他治理一州,暫且留在青州這邊,絕對是個絕妙的選擇。

…………

而此刻在縣城之外。

曹昂先是對孔融微微頷首,雙手前拱,以表示自己的致意。

“文舉公,此行在下前往高密,事成與否,尚且是未知之數,我也只能說一句盡力而爲,但願能成。”

“這邊的事情,我就暫且顧及不到了,只能勞煩您多費一費心,早日安穩了此事,我也早日返回兗州。”

孔融聞言,先是捋了捋鬍鬚。

而後面帶笑意的拱手回禮。

“子修放心,你且自去便是,州中諸事,我自會妥善安置。”

“事實上,據我得到的消息,青州其餘五郡國的太守國相,此時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不日便將抵達朱虛縣。”

“待他們一併到齊之後,我會代爲宣示昭告,明言以夏侯刺史代替焦和,從今往後爲青州一州之首。”

“這些太守國相,都是明事理知大義之人,想必他們會理解箇中曲折,而後欣然贊同並聽命臣服的。”

曹昂笑眯眯的頓了頓首。

其實對此他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首先齊國、樂安郡,還有濟南國等地,他都是已經派兵走了一遭,犁庭掃穴過一番的。

不聽話的早被他乾死了。

剩下的都是有眼力見的。

此番應召前來,難不成還敢唱反調,跳出來反對夏侯惇擔任刺史?

真要有這樣“不明事理,不知大義”的人,那就只能摔杯爲號,以刀斧手伺候,對他們掏心窩子說幾句了。

…………

二人在相互辭別後。

孔融當即便返身,準備返回城中。

只是在邁動腳步之前。

卻又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恭敬地待在曹昂身邊的太史慈。

隨後不由喟然長嘆了一聲。

“子修,不瞞你說,我原本還打算着在戰事結束後,將子義留在身邊,多少爲他謀個差事,任一官職,如此我手底下便也有悍勇之將了。”

“只可惜子義的動作還是太快了,不等我開口說出此事,就已然投入到了你麾下,實在令人心生遺憾啊。”

說到這裡。

還沒等曹昂迴應什麼。

孔融就自顧自的接着說道:“不過這樣也好,擇木之禽,得遇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

“子義若是跟在我身邊,雖然也能有一番前程,但所得終究有限,日後或許能爲官一方,也僅此而已。”

“如今他能爲你所用,這也算是他的運道了,只要在你手底下盡心竭力,未嘗不能封妻廕子,福澤子孫。”

孔融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太多。

儘管他對太史慈很欣賞。

但這畢竟也只是一個人才而已,有了他,自己不會飛起來,沒了他,好像也沒什麼損失。

和與曹昂之間的緊密關係,牢固同盟相比,實在顯得無足輕重。

……

隨着太史慈出列,向孔融恭敬的行禮,謝過其奉養自己老母的恩情後。

孔融也不在於此久留。

當即便隨便找了個藉口,率先返回了城中,爲曹昂與自家人馬的談話,留出了一片單獨的空間。

等到外人都離開後。

此前一直靜靜的站在一旁,沒怎麼開口說過話的夏侯惇,卻是突然上前一步,來到曹昂跟前。

而後壓低自己的音量,小聲向曹昂請教道:“子修,這孔文舉可信嗎?”

夏侯惇畢竟來了纔沒幾天。

他也不知道曹昂和孔融私下裡的商議與協定,故而有此一問,也是正常。

而曹昂在聽聞此言後。

當即便點了點頭,以頗爲肯定的語氣,正面回答了夏侯惇的問題。

“叔父放心,這孔文舉乃是可信之輩,最起碼在如今之時,他是堅定站在我們這邊,絕對值得信任的人。”

“接下來我不在朱虛縣,很多事情就需要叔父您,和這孔文舉商量着來了,儘量相互配合,能夠達成共識,自然是再好不過。”

言及此處時。

曹昂又突然想到了什麼。

話鋒一轉,便神情嚴肅地補充道:“不過事無絕對,人亦無絕對,難保孔融在忠於咱們曹家的同時,卻又有些自己的心思和想法。”

“所以有些事還得叔父您自行判斷,一切以掌控青州爲優先,凡是與這個目的相違背,相沖的,您都可以果斷的喊停,或者說予以駁斥。”

“還是那句話,您手頭上留了大量兵馬,青州北部數郡國內都有我們的人,這些都是您的倚仗和底氣,所以覺得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那就果斷出手,不必顧忌那麼多!”

…………

曹昂斬釘截鐵的話語。

無疑爲夏侯惇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當下便恭敬的表示明白。

只不過在應諾了一聲後,夏侯惇卻又突然將嚴肅的表情一收,取而代之的是幾分笑意,同時用手指了指東面。

“其實不僅青州北部有我們的人,現在就連青州南部,也基本都是我們的人了,畢竟以妙才的行軍速度,現在恐怕早已進入了東萊郡境內。”

“如今整個青州六郡,上上下下已完全爲我們所把控!”

妙才就是夏侯淵。

而曹昂在聽到夏侯惇這麼說時,也是不由咧了咧嘴,聲音爽朗的笑了笑。

“妙才叔父向來領兵行軍如飛,這麼些時日,的確足夠他進入東萊郡了,希望他能夠趕在我說服康成公之前,牢牢攥住整個東萊郡!”

之前在山陽郡方與縣時。

曹昂曾經對領着太史慈前去報信的夏侯淵,有過一番叮囑和交代,讓他千萬將自己的話轉達給父親曹操。

必須以最快速度調撥本部兵馬,隨從自己的腳步進入青州地界,而後開始在州郡中佈局。

曹操顯然是聽從了曹昂的意見。

不僅調派了大軍,甚至這支大軍都是由自己手底下的頭兩號大將,也就是夏侯兄弟所親自率領。

只不過在抵達朱虛縣之前。

這哥倆進行了分道,夏侯惇受命領着部隊進城,而夏侯淵則是帶着大部隊,往東萊郡而去了。

畢竟東萊郡,擁有整個青州最爲廣闊的沿海地帶,其治下所有的縣城,幾乎都是沿海而建。

整個青州七成以上的鹽場,都是分佈在東萊郡境內,因此曹昂纔會專門派夏侯淵走一趟。

從而保證自己日後的錢袋子,能夠安穩不出亂。

…………

從朱虛縣到高密縣。

兩地距離有一百五十里左右。

由於曹昂輕裝簡行,攏共纔不過數百號人,且都是高機動化的騎兵隊伍,因此在第三日的上午時分。

就已經抵達了高密縣城南。

而在位於城南不遠處,一座名爲棲遲巖的山下,屹立着一幢用料簡單,搭建隨意,雖簡陋但面積寬敞的石屋。

此刻位於石屋正中廳堂內。

被人譽爲當世大儒,名滿天下,享譽四海的鄭玄鄭康成,正身着一襲麻布衣衫,伏於案前,對着幾卷書簡,用心的研讀和思考着。

時不時還要用筆,在空白的竹簡上記錄下一行行的文字,似乎是他的心得和想法,有時也會在書簡原捲上,留下相應的引注和批釋。

不過在遇到相應的難題時。

鄭玄也會眉頭微皺,安坐在原地,靜靜的思考好一陣子,方纔繼續動筆。

……

而在鄭玄的身旁。

則一直侍立着一名年紀三十歲左右,同樣着一身寬衣博帶打扮,但相貌英俊,體格孔武健碩的壯年男子。

此人乃是鄭玄的學生崔琰。

此刻崔琰看着自己老師那伏案鑽研,用心苦讀思索的模樣,可謂心生敬佩,尊崇之意油然而生。

老師今年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尋常人到這個年紀,基本上就已經精力枯竭,整日裡躺在家中安養了。

然而老師依舊堅持着他那數十年如一日的習慣,每日天方矇矇亮時,便毅然起身梳洗,不加絲毫耽誤和拖延。

只爲了能夠更加妥善的利用上午的時間,多研學一些文章經典,畢竟到了下午,就是給他們這些學生上課的時候了,沒有時間自我研習。

而每當用心投入到典籍中後。

往往就是連續兩三個時辰過去,除非外面有翻江倒海的動靜,否則尋常事情都不能引起他的注意。

若非有學生一直侍立在旁,恐怕每日餐飯都不一定能按時吃。

說實話。

跟着這樣的老師學習,崔琰覺得自己非常榮幸,也一定能學到真東西。

而就在師徒二人各自忙活時。

石屋外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而後便見另一名弟子前來稟報。

“老師,外面有人遞來名刺,說是兗州牧曹孟德之子,現任豫州牧曹昂,前來拜會請教於您!”

在學生扯着嗓子喊了一通後。

鄭玄方纔從書本中驚醒。

…………

半晌過後。

石屋之內。

曹昂見到了這位傳說中的人物。

初見之下,便是不由在心中暗暗稱奇,腦袋更是小幅度的點動着。

只見鄭玄鬚髮皆白,滿頭銀絲,臉上更是溝壑縱橫,佈滿了彰顯着年齡的皺紋,同時收攏在胸腹位置的手背和手臂,其乾枯瘦弱的程度,也能凸顯出這位老同志的狀態了。

不過與昭示着垂垂老矣的特徵相反的是,鄭玄的眼睛卻是尤爲明亮,雙目完全沒有任何渾濁之感。

反倒是炯炯有神,充滿了精氣神,有一種溫潤而有力的感覺。

而在打量過了鄭玄本人之後。

曹昂又以極快的速度。

目光對着屋內一掃而過,將屋子裡的陳列裝飾盡收眼底。

說是裝飾,其實有些誇張了。

因爲這就只是一幢簡單的石屋,屋子裡除了堆放各式書籍,竹簡的架子,做的最爲精巧結實之外。

其餘如牀榻、桌案等陳列傢俱,就只是普通老舊的模樣。

如此情形。

更是讓曹昂不由連連點頭。

果真如外界所傳言的一般,這位是不以外物而喜,不因利祿而動的高人。

…………

“屋室簡陋,也沒什麼能招待貴客的,老朽慚愧,還望貴客海涵啊!”

蒼老但有力的聲音。

頓時打斷了曹昂的思緒,將他從觀察和思索中驚醒了過來。

轉過頭一看,只見鄭玄正對着他露出溫和笑意,顯然是發現了他方纔打量屋內陳列布置的動作。

被人發現了自己的小動作。

曹昂也不覺得尷尬。

而是拱手做禮,並坦然迴應道。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這裡雖然是一座陋室,但其主人卻是天下罕有的德才兼備之輩,身處其中,只會感到品性高潔的意味。”

“如此,又何陋之有呢?”

話音剛落。

鄭玄的面色就稍稍起了變化。

眼睛裡彷彿亮起了光芒,而後口中更是喃喃自語了起來,整個人身子小幅度的傾斜着,彷彿在咀嚼着方纔的話。

如此小片刻之後。

鄭玄才溫和的點了點頭。

“好一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句式雖簡,但道理頗深,如此亦是佳句也!”

“只不過老夫乃一介老朽,僥倖多讀了幾冊書,多鑽研了些學識而已,不敢自稱天下罕有的德才兼備之輩,將軍這倒是謬讚了。”

…………

鄭玄對曹昂的稱呼,從最開始的貴客變成了將軍,雖然依舊有着客套和疏遠,但已經更進了一分。

這對曹昂來說是個好消息。

而之所以會如此。

不是因爲曹昂吹捧了鄭玄,令他心花怒放,而是曹昂說出的幾句話,讓鄭玄認爲他是一個有學識的年輕人。

對於有文化,有學識的晚輩,鄭玄還是很樂意交流一下的。

而在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局後。

曹昂當即趁熱打鐵,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機會,繼續將關係向下推進。

在主動替鄭玄舀了一碗茶湯後。

曹昂佯裝着露出一副“拘謹”的笑容,隨後自報家門道。

“您老要不是德才兼備,品性高潔之人的話,天下又有誰能夠當得起這個評價呢?”

“不瞞您說,以往我就曾多次聽子幹先生提起您,說當初的同門師兄弟中,他最欣賞、最佩服的人就是您,您治學嚴謹,一心鑽研的態度,乃是同門師兄弟中爲最甚者。”

“在我離開兗州東郡之前,子幹先生得知我的目的地是青州,還曾吩咐過我,一定要來看望拜會您,並替他向您問好呢。”

…………

在聽到“子幹”二字後。

鄭玄的神情再度變化了幾分。

他和盧植當初都師從於大儒馬融,且盧植雖然年紀較小,但按照輩分,卻是鄭玄的師兄。

二人之間,雖然因爲本身階級的差異,以及人生經歷的迥然相反,導致彼此間往來並不多。

但現存於世,且名滿天下,能夠被稱爲大儒的,總共也就那麼些個人。

關係再怎麼不算親近。

對彼此的情況,也會關心並瞭解幾分的,眼下鄭玄就是這麼個狀況。

在接過曹昂替他盛好的茶湯,略微抿了一口,隨即有些好奇的問道。

“你說的子幹,可是我師兄如子幹,他如今人在東郡,不過我怎麼記得他之前好像是在幽州一帶隱居避世?”

和這種大佬聊天,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話聊,或者說自己的存在,能引起別人的好奇和在意。

這樣就能繼續進行下去。

而在鄭玄追問過後。

曹昂忙不迭地點頭道:“誠如鄭公所言,子幹先生他之前的確在幽州上谷郡隱居,是我千里迢迢遠赴軍都山,纔將他老人家請到東郡濮陽縣定居的。”

“這段時間以來,我都在他老人家身邊恭聽教誨,着實學到了不少東西,不僅侷限於經義文章,還有爲人處世的道理,只覺受用無窮啊!”

曹昂其實在胡編亂造。

他哪有那閒工夫,去向盧植這老同志,請教什麼爲人處事的道理。

盧大佬請來是給天子當老師,順便着買一送一,攜帶大量門生弟子,爲兗州等地提供人才的。

曹昂一天都沒在他那兒學過。

不過眼下講出來,就是爲了拉近和鄭玄之間的關係,套個近乎而已,究竟是真是假,也就不重要了。

…………

事情也正如曹昂預料的一般。

在聽聞盧值是曹昂親自請到東郡去,並且還時常跟在左右學習之後。

鄭玄的面色越發柔和了幾分。

不由得上下打量了曹昂幾眼。

接着語氣中滿是讚許的說道:“子幹師兄他學識淵博,所知所聞浩如煙海,且在朝野之間幾度沉浮,眼界絕非尋常人所能相提並論。”

“你跟在他身邊,的確能學到不少東西,還望千萬珍惜機會啊!”

感慨了一陣後。

鄭玄略微停頓了一息,接着有些遲疑的詢問道:“不知子幹師兄他現在狀況如何,身體可還康健否?”

聽鄭玄提起此事。

曹昂趕忙努力,使自己的面色變得晦暗起來,原本的笑意收斂了幾分,而後喟然長嘆一聲,無奈苦笑道。

“子幹先生的身體並不好,或許是這幾年來起起落落,又目睹着漢室傾頹至此,國賊逞兇而無力除之,因此身子骨是每況愈下。”

“當初我在軍都山見到他老人家的時候,已是垂垂老矣,暮氣沉沉,也就搬到濮陽縣之後,調養了一段時間,境況纔算穩定下來。”

“若非如此,此次我率兵來到青州,子幹先生多半就要隨我一同而來,來與鄭公您續師兄弟之情了。”

…………

曹昂倒也沒怎麼說假話。

無非是稍稍誇大了一點。

而鄭玄在得知情況後。

面上也露出了和曹昂一般無二的晦暗神情,頗有幾分唏噓感嘆。

“歲月無情啊,在天地面前,人也只不過渺小的如浮塵一般,何其無力,何其脆弱。”

“我終此一生整理各類典籍,在經義文章上做批註釋義,無非也就爲了在這短暫的一生中,做出點什麼,然後留下點什麼罷了。”

或許是被曹昂的言語給觸動了。

在這一瞬間。

鄭玄有些心思流露。

不過以其六十來歲的養氣功夫而言,倒是很快就將情緒收斂了起來。

轉而對曹昂擡手示意道:“子修,也別乾坐着了,且用茶湯,雖然沒用什麼名貴物料,但也能清心解渴。”

…………

鄭玄的改變是極其明顯的。

對曹昂的稱呼再度升級。

從原先的“將軍”,直接變成了稱呼曹昂的表字,二人之間明顯更親近了幾分,那股陌生的疏離感,也因此沖淡了不少。

這其中起最大作用的。

當然是盧植這一層關係。

曹昂能夠把盧植從隱居之地,請到濮陽縣常住,這就證明盧植對曹昂是認可的,而以自己那位師兄的脾性,他所認可的人,品性怎麼着也不會差。

再加上曹昂其自述,時常追隨盧植左右,向他請教學問和人生道理。

這不就是另類的師徒之意嗎?

因此在鄭玄看來,曹昂已經等同於他的晚輩師侄,那稱呼表字以顯示親近,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而在曹昂捧起茶碗小飲了一口後。

鄭玄將話題引到了正軌上。

“子修,你今日前來登門拜訪,想必不單單是替子幹師兄與我道一聲好,不僅僅是來看望我的吧。”

“不知可有什麼要事,若是我能幫得上忙的,你只管開口,我倒也不稀罕這把老骨頭,盡力幫你一把便是。”

話說的很漂亮。

但事情能否進行的順利。

曹昂也不敢拍着胸膛說百分百,只能盡着自己的努力,向鄭玄拱手說道。

“不瞞鄭公,昂意欲請您出山相助!”

此言一出,鄭玄頓時一驚。

…………

月票推薦票

ps.這兩三天更新都不太行,今天加到6200,小補一下

(本章完)

第369章 袁紹南下,講和公孫瓚第254章 感謝公孫將軍的饋贈,你真是個好人第572章 郭嘉到來,卑微的袁熙第394章 敲打衆世家第400章 四處奔波的孫堅第164章 你替我辦了事,還得謝謝我哪!【求第238章 一個大佬攜帶三個大禮包,這很合理第321章 陶謙又如何?他面子很大嗎?【大章第444章 決戰開始第352章 第三百四十九 各路諸侯的反應,劉焉第254章 感謝公孫將軍的饋贈,你真是個好人第360章 袁術求和親,呂布嫁女兒第593章 聯合,準備發兵第481章 父子之間第356章 煽情皇叔與少年劉琦第430章 陣前對峙,黃忠戰顏良第636章 佔領南陽第333章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欲與久居第120章 昂兒,你究竟瞞着爲父做了多少事情第17章 在下右中郎將曹操!【求追讀求月票】第635章 劉表的決定,煩心的張繡818.第814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353章 開始調兵,雙線作戰第191章 公主殿下,您這是白給啊!【求訂閱第407章 辭官回鄉786.第782章 被包圍第493章 宋魏變心第12章 我單笑王允無謀,司徒少智【求追讀求第392章 灌雞湯,前去赴宴797.第793章 小心謹慎第370章 曹操守兗州,趙雲馳援第134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準備起兵!【第172章 我討伐董卓,他還要給我升官,有病第310章 這一定是公孫瓚的謀劃,我和他拼了第341章 沒錯,我就是想要稱帝第454章 互相甩鍋,許攸頂雷727.第723章 盾牌手,擋住敵軍。長槍兵,列第664章 剛剛得到消息第166章 我們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誰不服就第668章 城外見面第462章 恩威並施,處理黑山軍第526章 陳登獻策,圍魏救趙第571章 袁熙的心思,明白人呂布第363章 劉表慘敗,夏侯請戰第220章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你的膽子很大啊第524章 呂布動手,劉備求援第244章 約法兩章,叔父切莫相違,勿謂言之803.第799章 準備撤退第390章 又一次垂釣,兵器圖紙第632章 南下,劉表的決定第672章 不需要多嘴第484章 夫妻情深,船艦圖紙第306章 光環加身,青州戰事一觸即發!【64第126章 一晚連戰三場,連續解鎖三次登船?698.第694章 聞訊趕到第528章 兵臨城下,張飛戰呂布696.第692章 堅持住第292章 曹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大第283章 各路大軍齊南下,豫州已半在掌中!721.第717章 牀弩製作複雜,我軍根本沒有,第34章 誰能拒絕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呢?【求第269章 掃清一切!曹孟德抵達鄴城!【6000第295章 天命?我就是天命!攻略魯陽城!【第316章 好師叔,我可是您的親師侄啊!【62第657章 那該怎麼做呢?還請指教一二第513章 曹昂想要快刀斬亂麻第506章 蹋頓出兵,公孫瓚的舉動第570章 圖謀遼東,曹昂的安排第524章 呂布動手,劉備求援708.第704章 轉身逃跑753.第749章 糧草不足第192章 與公主的榻上策,是種怎樣的展開?第380章 戰後部署第204章 大家都很滿意,那究竟是誰吃虧了?第133章 一念之差,晚景淒涼的外姓將領第一第167章 大膽貂蟬,膽敢敗壞本公子的風評!第498章 換防,幷州危局第552章 破彭城,孫堅的想法第447章 許攸的計策第668章 城外見面第589章 求援高句麗第504章 駐紮五原郡第459章 張燕鬧袁府第546章 實話實說張文遠第234章 邀請盧植,這可不是件容易事【大章第515章 少將軍,那你這趟過來找我,是爲了第545章 曹昂的計劃,劉備背鍋第222章 袁本初,你那點小心思,必須給攪黃第285章 荀彧的朋友圈,正在開放中!【6000第192章 與公主的榻上策,是種怎樣的展開?786.第782章 被包圍第203章 本初啊,你沒有意思意思,我很難夠729.第725章 你就先嚐嘗我新學會的招式吧!第141章 什麼年代了,還在用傳統戰術?【求684.第680章 毫無察覺第525章 仁義劉玄德,出使泰山第580章 城內亂戰第343章 宣而不戰,就是給你壓力第538章 前鋒軍進徐州,陶謙急了第561章 抵達東瀛,徐氏後人
第369章 袁紹南下,講和公孫瓚第254章 感謝公孫將軍的饋贈,你真是個好人第572章 郭嘉到來,卑微的袁熙第394章 敲打衆世家第400章 四處奔波的孫堅第164章 你替我辦了事,還得謝謝我哪!【求第238章 一個大佬攜帶三個大禮包,這很合理第321章 陶謙又如何?他面子很大嗎?【大章第444章 決戰開始第352章 第三百四十九 各路諸侯的反應,劉焉第254章 感謝公孫將軍的饋贈,你真是個好人第360章 袁術求和親,呂布嫁女兒第593章 聯合,準備發兵第481章 父子之間第356章 煽情皇叔與少年劉琦第430章 陣前對峙,黃忠戰顏良第636章 佔領南陽第333章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欲與久居第120章 昂兒,你究竟瞞着爲父做了多少事情第17章 在下右中郎將曹操!【求追讀求月票】第635章 劉表的決定,煩心的張繡818.第814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353章 開始調兵,雙線作戰第191章 公主殿下,您這是白給啊!【求訂閱第407章 辭官回鄉786.第782章 被包圍第493章 宋魏變心第12章 我單笑王允無謀,司徒少智【求追讀求第392章 灌雞湯,前去赴宴797.第793章 小心謹慎第370章 曹操守兗州,趙雲馳援第134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準備起兵!【第172章 我討伐董卓,他還要給我升官,有病第310章 這一定是公孫瓚的謀劃,我和他拼了第341章 沒錯,我就是想要稱帝第454章 互相甩鍋,許攸頂雷727.第723章 盾牌手,擋住敵軍。長槍兵,列第664章 剛剛得到消息第166章 我們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誰不服就第668章 城外見面第462章 恩威並施,處理黑山軍第526章 陳登獻策,圍魏救趙第571章 袁熙的心思,明白人呂布第363章 劉表慘敗,夏侯請戰第220章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你的膽子很大啊第524章 呂布動手,劉備求援第244章 約法兩章,叔父切莫相違,勿謂言之803.第799章 準備撤退第390章 又一次垂釣,兵器圖紙第632章 南下,劉表的決定第672章 不需要多嘴第484章 夫妻情深,船艦圖紙第306章 光環加身,青州戰事一觸即發!【64第126章 一晚連戰三場,連續解鎖三次登船?698.第694章 聞訊趕到第528章 兵臨城下,張飛戰呂布696.第692章 堅持住第292章 曹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大第283章 各路大軍齊南下,豫州已半在掌中!721.第717章 牀弩製作複雜,我軍根本沒有,第34章 誰能拒絕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呢?【求第269章 掃清一切!曹孟德抵達鄴城!【6000第295章 天命?我就是天命!攻略魯陽城!【第316章 好師叔,我可是您的親師侄啊!【62第657章 那該怎麼做呢?還請指教一二第513章 曹昂想要快刀斬亂麻第506章 蹋頓出兵,公孫瓚的舉動第570章 圖謀遼東,曹昂的安排第524章 呂布動手,劉備求援708.第704章 轉身逃跑753.第749章 糧草不足第192章 與公主的榻上策,是種怎樣的展開?第380章 戰後部署第204章 大家都很滿意,那究竟是誰吃虧了?第133章 一念之差,晚景淒涼的外姓將領第一第167章 大膽貂蟬,膽敢敗壞本公子的風評!第498章 換防,幷州危局第552章 破彭城,孫堅的想法第447章 許攸的計策第668章 城外見面第589章 求援高句麗第504章 駐紮五原郡第459章 張燕鬧袁府第546章 實話實說張文遠第234章 邀請盧植,這可不是件容易事【大章第515章 少將軍,那你這趟過來找我,是爲了第545章 曹昂的計劃,劉備背鍋第222章 袁本初,你那點小心思,必須給攪黃第285章 荀彧的朋友圈,正在開放中!【6000第192章 與公主的榻上策,是種怎樣的展開?786.第782章 被包圍第203章 本初啊,你沒有意思意思,我很難夠729.第725章 你就先嚐嘗我新學會的招式吧!第141章 什麼年代了,還在用傳統戰術?【求684.第680章 毫無察覺第525章 仁義劉玄德,出使泰山第580章 城內亂戰第343章 宣而不戰,就是給你壓力第538章 前鋒軍進徐州,陶謙急了第561章 抵達東瀛,徐氏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