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傳矯詔十八鎮討董

話說曹操回到陳留家中,稟報其父洛陽種種,欲散盡家財,招募義兵,起兵抗擊董卓。

曹嵩倒是支持:“資金少恐怕難以成事,此間有孝廉衛弘,仗義疏財,其家鉅富,若得其相助,其事可圖。”

曹操聞言大喜,當即置辦酒宴,拜請衛弘到家,席間曹操感慨:“今漢室無主,董卓專權,欺害百姓,天下切齒。操欲力扶社稷,恨財力不足。公乃忠義之士,敢求相助!”

衛弘道:“我是有這個心很久了,只是未遇到真英雄。既然孟德有大志,願將家資相助。”

曹操大喜,於是,先發矯詔,馳報各道,然後發出募兵告示,派人四處張貼,同時招集義兵,立起招兵白起一面,上邊寫着“忠義”二字。

不到半月,附近郡縣的一些鄉民子弟,紛紛來投,聚在旗下。

樂進,衛國陽平人,和一個叫李典的山陽鉅鹿人,投到了曹操門下。

時間不久,曹操的兩個族兄弟夏侯惇、夏侯淵,各帶着一千多名壯士,從故鄉焦郡來到陳留,與曹操相會。

曹操父親曹嵩,原來是從夏侯一族過繼而來,因此,曹操實際上和他倆人是同族的叔伯兄弟。他們自小就在一塊兒長大,常在一起盤馬彎弓,演習槍棒,都有一身好武藝。

兩個人的到來,真使曹操欣喜萬分,振奮不已。

緊接着,曹氏一族的兄弟曹仁、曹洪也各帶一千士兵前來相助。曹操更爲高興,覺着如虎添翼,前途有望了。

期間,地方富戶衛弘拿出家財,爲曹操置辦軍衣、盔甲、旗幟以及糧食等,不計其數。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曹操的一顆心總算是放下來了。

此時,袁紹得曹矯詔,乃聚集麾下文武,引兵三萬,離平原郡來與曹操會盟。

袁家四世三公,門下故吏遍天下,其影響力非同小可。從洛陽回來的時間不長,身邊已經聚集了不少勢力。

曹操寫了一道檄文,發往各郡縣。檄文說:“曹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沖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羣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漢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行奉行!”

曹操發出檄文以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紛紛相應: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橋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安平郡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揚;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平原太守袁紹;

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

各路諸侯陸續皆至,各自安營下寨,接連二百餘里。曹操宰牛殺馬,大會諸侯,商議進兵之策。

太守王匡說:“今奉大義,必立盟主,衆聽約束,然後進兵。”

曹操看了看衆人,心想還是老袁家勢力最大:“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謂盟主。”

袁紹還算謙虛,再三推脫。

衆人意見一致:“非本初不可。”

推脫不掉,袁本初才答應下來,擔任聯軍盟主之位。

次日,築臺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袁紹登壇。

袁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其心戳力,以盡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可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讀畢,飲血爲盟。

在場之人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

下壇,衆人扶袁紹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年齡分列坐定。

曹操行酒數巡,舉杯說:“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令,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袁紹接口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爲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違犯。”

衆人應諾:“惟命是聽!”

“我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褚營,勿使有缺。更須一人爲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爲接應。”

袁紹說完,長沙太守孫堅出列:“堅願爲先鋒。”

“文臺勇烈,可當此任。”

孫文臺接令,引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而去。

大敵當前,汜水關守關將士,差流星馬往洛陽丞相府告急。

董卓自大權在握之後,每日花天酒地。李儒接到告急文書,來見董卓。

董卓大驚,急聚衆將商議。溫侯呂布挺身而出:“父親無慮。關外諸侯,布視之如草芥。願提虎狼之師,盡斬其首,懸於都門。”

董卓大喜:“我有奉先,高枕無憂矣!”

言未絕,呂布身後一人高聲大呼:“割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我斬衆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

董卓一看,其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關西人,姓華,名雄。董卓聞言大喜,加爲驍騎校尉,拔馬步軍五萬,同李肅、胡珍,趙岑,星夜赴關迎敵。

十八路諸侯內有濟北相鮑信,尋思孫堅既爲前部,怕他奪了頭功,暗地裡派遣其弟鮑忠,先一步率領馬步軍三千,經抄小路,直到關下搦戰。

華雄引鐵騎五百,飛馬下關來,大喝:“賊將休走!”

鮑忠不敵華雄,內心畏懼,急待退卻,被華雄手起刀落,斬於馬下。五百鐵騎,乘勢殺入敵陣,聯軍潰敗。華雄一戰而下,生擒將校極多。

華雄派遣人,將鮑忠首級送到相府報捷,董卓加華雄爲都督。

第179章 巨大的陰謀第230章 夜晚比白天還忙第204章 幷州行動第73章 噱頭第250章 章殺皇帝的真兇第205章 劉玄德兵進徐州第132章 幽州牧第160章 洛陽灰燼第185章 襲營第27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64章 坑人啊第34章 蘿莉控第229章 感激涕零第20章 燒火將軍第91章 自殺式衝鋒第145章 郭嘉第185章 襲營第168章 不確定的承諾第45章 拐第136章 麻將第239章 來得快去得快第273章 梟雄劉備死了第249章 戰馬超第234章 北連幷州第2章 捨命阻敵第150章 軍隊集結第216章 陷陣大破於夫羅第39章 黃忠痛扁張翼德第87章 葫蘆谷第236章 先手第151章 大漢長公主第227章 呂布被擒第231章 寶貝大小喬第68章 論才第262章 首戰告捷第176章 女王毒發第137章 啓動人口戰略第91章 自殺式衝鋒第206章 解圍第27章 火燒長社第140章 大人救我第265章 臨戰第110章 卑鄙的戰術第25章 玄德夜奔廣宗第230章 夜晚比白天還忙第38章 張角亡第106章 懲罰第121章 戰爭發財論第63章 公主的手段第256章 舌戰第91章 自殺式衝鋒第232章 此計大妙第171章 不一樣的戰果第236章 先手第227章 呂布被擒第187章 藉口第94章 城破第171章 不一樣的戰果第28章 皇普嵩第31章 悲摧的劉玄德第106章 懲罰第116章 小娘子的泳衣第98章 人口戰略第37章 天不佑我第198章 圍魏救趙第31章 悲摧的劉玄德第136章 麻將第86章 杜氏第187章 藉口第230章 夜晚比白天還忙第19章 強拐三名士第235章 開戰第251章 諸葛村夫可不是好騙的第96章 戰後議事第82章 公孫瓚第83章 伏擊第60章 邪念刺激第263章 誘敵之計第89章 全殲第95章 焚城第106章 懲罰第40章 又升官了第156章 會天下英雄第107章 馬韓第249章 戰馬超第150章 軍隊集結第208章 玄德欲伸冤第151章 大漢長公主第226章 誘第79章 幽州亂第48章 色中餓鬼第180章 女孩變女人第265章 臨戰第139章 你中有我第203章 一場新戰略第109章 半島戰爭第254章 誰是高人第149章 董卓進京第156章 會天下英雄第210章 呂曹戰
第179章 巨大的陰謀第230章 夜晚比白天還忙第204章 幷州行動第73章 噱頭第250章 章殺皇帝的真兇第205章 劉玄德兵進徐州第132章 幽州牧第160章 洛陽灰燼第185章 襲營第27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64章 坑人啊第34章 蘿莉控第229章 感激涕零第20章 燒火將軍第91章 自殺式衝鋒第145章 郭嘉第185章 襲營第168章 不確定的承諾第45章 拐第136章 麻將第239章 來得快去得快第273章 梟雄劉備死了第249章 戰馬超第234章 北連幷州第2章 捨命阻敵第150章 軍隊集結第216章 陷陣大破於夫羅第39章 黃忠痛扁張翼德第87章 葫蘆谷第236章 先手第151章 大漢長公主第227章 呂布被擒第231章 寶貝大小喬第68章 論才第262章 首戰告捷第176章 女王毒發第137章 啓動人口戰略第91章 自殺式衝鋒第206章 解圍第27章 火燒長社第140章 大人救我第265章 臨戰第110章 卑鄙的戰術第25章 玄德夜奔廣宗第230章 夜晚比白天還忙第38章 張角亡第106章 懲罰第121章 戰爭發財論第63章 公主的手段第256章 舌戰第91章 自殺式衝鋒第232章 此計大妙第171章 不一樣的戰果第236章 先手第227章 呂布被擒第187章 藉口第94章 城破第171章 不一樣的戰果第28章 皇普嵩第31章 悲摧的劉玄德第106章 懲罰第116章 小娘子的泳衣第98章 人口戰略第37章 天不佑我第198章 圍魏救趙第31章 悲摧的劉玄德第136章 麻將第86章 杜氏第187章 藉口第230章 夜晚比白天還忙第19章 強拐三名士第235章 開戰第251章 諸葛村夫可不是好騙的第96章 戰後議事第82章 公孫瓚第83章 伏擊第60章 邪念刺激第263章 誘敵之計第89章 全殲第95章 焚城第106章 懲罰第40章 又升官了第156章 會天下英雄第107章 馬韓第249章 戰馬超第150章 軍隊集結第208章 玄德欲伸冤第151章 大漢長公主第226章 誘第79章 幽州亂第48章 色中餓鬼第180章 女孩變女人第265章 臨戰第139章 你中有我第203章 一場新戰略第109章 半島戰爭第254章 誰是高人第149章 董卓進京第156章 會天下英雄第210章 呂曹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