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 烏桓騎兵的蹤跡

越往北,天氣越冷,人煙越稀少。剛進幽州涿郡,老天爺不知怎的,忽然吹起陣陣西北風,下起鵝毛大雪來。雪塊被風吹起打在臉上,冰冷冷的刺痛!

劉淵騎在大黃牛上來回巡視,看着好幾萬、綿延數裡的龐大百姓隊伍,看着他們單薄衣衫下顫顫巍巍的身軀,看着他們凍得烏青發紫的嘴脣,既有心疼,又有無奈。

“主公,一路上收集的糧草倒還充足,但禦寒的衣物不夠,如此下去,不等進入廣陽郡,這幾萬百姓就要凍死一半!”沮授一邊搓着手,口裡呼着白氣擔憂道:“我等考慮不足,請主公責罰!”

“算了,”劉淵無力的揮揮手道:“這不怪你們,我不是也沒有想到?爲今之計只能加快速度,進入涿縣去置辦禦寒之物,不然...”劉淵又看了看正在人羣中噓寒問暖,給予百姓幫助的郭嘉等人,不由又看了看天,暗罵一句老天該死。

“加快速度,前面就是涿縣,大人會在那裡給大家置辦衣物...不要慌,不要掉隊,大家要互相幫助!”徐晃、黃昌騎着馬前突後奔,各自帶着一羣軍卒口中呼喝鼓勵。

“好人啊!”一鬚髮皆白的老人感激不盡。

“是啊,太守大人爲了咱可是費盡心思,大家千萬不要給大人添亂!”一青年揹着一位老婆婆,兩手還牽着小孩兒,不斷給周圍的百姓打氣。

“大哥,某家還從來沒見過這麼愛民的官兒。”一絡腮鬍子謂身旁的大個子道:“這事兒若是放到鄉里那羣小人身上,恐怕早就拋棄了百姓,自己跑了!”

這壯漢一邊攙扶着老人小孩兒,一邊回道:“若非如此,某家也不會不遠千里跟着去漁陽了。”

“聽說漁陽那地方鮮卑、烏桓鬧得厲害,不太平啊!”又一個小弟擔憂道。

“這天下,哪裡又有太平的地方?”壯漢幽幽的嘆口氣道:“鄉里有貪官污吏、豪族鄉紳壓迫我等,又有山匪劫掠村鎮,與其窩窩囊囊受那鳥氣,還不如去北疆殺胡虜來得痛快!便是死了,也算是烈士。”

“說得好哇!”身旁一老人擊節讚道:“這人啊,早晚要死,就看怎麼個死法兒。殺胡捐軀那是爲國爲民,死的壯烈;若被狗官冤枉、山匪殘殺,就沒有絲毫意義,這輩子就白活了一回!小夥子,以我老人家的閱歷,這位大人絕對是個好官!你們幾個身強力壯,何不投效大人,爲咱做更多的好事?”

“不錯,大哥,老爺子說的對!”絡腮鬍子吼道:“咱在這兒手腳並用也就能幫助幾個人,若是投效大人,得了重用,咱就能幫助幾萬、幾十萬人!”

“鬍子哥說的對!大哥,咱投奔大人去吧!”

“對!大哥,幹了!”

......

壯漢臉上頗有意動,卻又猶豫不決:“我等不過貧民,身份低下,大人會不會看不起咱,不收咱們?”

“大哥,貧民怎麼了?憑你的武藝,便是搏個將軍來做做也綽綽有餘!”

“小夥子,這話你就說錯了!”那老人家又道:“太守大人若是瞧不起咱們,又何必勞心勞力,給咱飯吃,幫助咱?可見吶,大人非但不會看低我們,反而更重視我們,”說着,老人家四下看了一圈,道:“大家說是不是啊!”

“對頭!”

“有道理!”

那壯漢一聽此話,臉上猶疑盡去,並拱手對老人道:“老人家說的對,某家這就去投效大人!”說着他將幾個兄弟夥集中起來,四下一抱拳:“各位鄉親,某家這便去了!”

“走!”

七八號青年壯漢撥開人羣,直奔劉淵處。

劉淵這時候正要召集屬下下達命令,忽見幾員壯漢奔過來,有些摸不着頭腦。典韋立刻拔馬上前,站在劉淵身前,將他擋住,深怕發生意外。

“你等何人?”

爲首的壯漢站定馬前,拱手作揖道:“將軍,我等是逃難的流民,得了大人相助,無以爲報,願投效大人,任憑驅策!”

“讓他們過來。”劉淵的身影從典韋背後傳來,典韋聽了,立刻將幾人領到了劉淵身前。

劉淵下了坐騎,上前幾步,仔細打量了幾人一番,臉上露出欣賞的神色,這纔對爲首的壯漢道:“既然你們要投效與我,那我便交給你們一個任務,做好了我封你做將軍,做不好就去當小兵。”

幾人對視一眼,立即單膝跪地,爲首的壯漢大聲道:“請大人吩咐!”

“好!”劉淵點點頭道:“風雪漸烈,我手下人手不足,爲防意外發生,我命令你們立刻返回百姓隊伍,招收願意爲我效力,願意保護百姓的青壯,組成臨時護衛隊,負責救援生命危急的百姓和維持秩序,人數上限五百。”

“顏良得令!”那壯漢語氣鏗鏘,又是一拜,繼而起身而走,毫不拖泥帶水。

“顏良?”劉淵聽到這個名字,原本陰鬱的心情頓時好了一大半,差點開口笑出聲來,正應了那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諺語。

顏良,河北名將,與文丑、張郃、高覽合稱河北四庭柱,歷史上乃是袁紹手下數一數二的大將。顏良武藝高強,頗通兵法,然則姓格急躁,不是單獨領軍的帥才。演義中顏良二十合敗徐晃,而徐晃與許褚戰五十合不分勝負,可見顏良的武力至少比許褚高!而許褚的武藝在曹艹手下排第二,只比典韋差,可見顏良的厲害!

“現如今文丑已死,顏良上了我的船,也不知曰後袁紹該怎麼辦?”劉淵失笑的搖搖頭心道吃飽了沒事幹,爲那袁紹感嘆個甚?

片刻後,郭嘉等人聚齊。

劉淵便道:“吾已遣人招收青壯,負責維持秩序。現即刻抽出人手,公義帶上金錢並一百人,快馬前往涿縣,安排諸般事宜;公明領餘下一百餘人四下探查,避免意外。”

“喏!”

二人領命去後,劉淵又謂郭嘉道:“這種天氣可見度太低,隊伍儘量往開闊的地方走,不要走密林或險要之處。”

“主公是擔心...”陳羣接道:“這種天氣山賊路匪應當窩在老巢纔對...”

“不!”劉淵搖頭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以如今這形勢,若被偷襲,我等倒不怕,但百姓定要遭殃。吾不想賭,也賭不起。”

“主公所慮甚是!”郭嘉道:“隊伍中有大量糧草金錢,難免惹得有心人眼紅,更何況這數萬人都是孱弱百姓,不足爲懼,可能真有山匪鋌而走險!”

劉淵贊同道:“奉孝此言甚善,吾等不能拿百姓的生命當兒戲!既然我接受並給了他們承諾,就一定要做到!而且要做好,絲毫都不能馬虎!”

“主公仁慈!”沮授拜道:“主公,如今隊伍安穩,並沒有出現不穩的跡象,相反,百姓們還很樂觀,都說主公是好官呢!”

“呵呵...”劉淵輕笑,雖然心中也有些歡喜,卻道:“你們看,這就是大漢的百姓,他們純樸、善良,可愛又有熱血。其實他們對官員,對朝廷的要求並不高,只要對他們好點點,給他們飽飯吃,給他們一個安穩的家,他們就感恩戴德。你們想過沒有,我們這些當官的爲什麼而存在?不也就是爲了他們?”

“主公英明!”

“元皓,我且問你,”劉淵側首認真的看着不言不語的田豐道:“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我把這些百姓交給你安排,你願不願意?”

田豐看着劉淵良久,張了張嘴,猶豫了很久才道:“好吧。...不過!吾不是幫你,而是爲了大漢,爲了百姓!”

“瞭解瞭解!”劉淵哈哈大笑,心中暗道:“答應了就好!上了我的船,就別想再下去!”

...

時間慢慢流過,天上的雪漸漸稀疏,但仍然是一大塊兒一大塊兒的,彷彿不是雪片,而是冰塊。劉淵在人羣中與老人閒聊,與青年說笑,逗弄小孩兒,融融恰恰。

忽然前方傳來一陣馬蹄聲,劉淵擡頭眯眼一看,卻是徐晃手下。他不慌不忙的擦掉小女孩兒的清鼻涕,將他輕輕放下,這才走到路邊。

“主公,前方穀道發現大量馬蹄印,徐將軍讓我前來告訴主公早作準備!”

劉淵眉頭一皺,揮退傳令兵,又連忙召集衆謀臣,道:“徐晃在前面穀道發現大量馬蹄痕跡,爾等說說看法。”

諸人被劉淵叫來時,見他緊皺眉頭,就知有事發生,現下聽他說話,這才知道事情的嚴重姓。

“主公,北疆產馬,有馬蹄印記不足爲奇,不過若數量太多,就有些不妙了。”陳羣首先道。

“不錯!”沮授若有所思:“北疆是大漢馬場,這裡的漢軍幾乎全是騎兵,若是涿縣麾下的騎軍倒還不懼。就怕是馬賊或鮮卑、烏桓打草谷哇。”

“肯定不是漢軍!”郭嘉斷言:“這裡已臨近涿縣,若是漢軍,在發現吾等幾萬人的隊伍時,肯定會派人前來詢問,絕對不會只在那穀道之中留下印記就消失不見!來者不善,來者不善啊!”

“嗯...”劉淵看看陳羣沮授,見二人恍然模樣,知道郭嘉所言不錯,便道:“既然大家都這麼看,那麼,準備戰鬥吧!來人,把顏良給我找來!”

下了命令,劉淵又問道:“若是敵軍勢大,我等該如何應付?”

“主公,我提議立刻派典韋帶人摸清敵軍具體情況,再做定奪!”郭嘉眼眸一亮道:“若是人數不過千,便主動出擊,滅了他丫的;若是敵軍勢大,那麼只能立刻構築工事,據地而守,同時派人往涿縣求援!”

“奉孝所言甚是!”陳羣、沮授俱都贊同。

這時候,顏良也帶人到了。

“顏良!”

“末將在!”

“我命令你立刻帶領百姓到前方山坡背風處紮營,並募集青壯築土牆,挖陷馬坑,做好戰鬥準備!”

“喏!”

顏良二話不說,只神情肅穆,轉身便帶人前去動員百姓。很快,隊伍便想着山坡而去。

“這顏良倒是有些領兵的材料。”郭嘉笑道:“恭喜主公又得一將才。”

劉淵搖搖頭,回首便要吩咐典韋前去查探。正此時,前方又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報...啓稟主公,前方敵軍千二,徐晃將軍已經做好戰鬥準備,請主公下令!”

劉淵聞言臉色一沉,喝道:“走!”當即一拉繮繩,大黃撒開四蹄便奔了出去。

不消一刻鐘,便到了徐晃掩藏的地方。放眼望去只見前方兩山延綿向兩邊排開,只留下唯一一條穀道,雖然兩面山坡不甚險要,樹木並不茂密,但在這種天氣裡,僅供埋伏倒也綽綽有餘。

“主公。”徐晃下馬拜倒:“探哨回報,左面山裡藏了大約一千二百餘敵軍,如何處置請主公示下。”

“是什麼人?”劉淵問道。

“烏桓騎兵!”

劉淵眉頭一豎,喝道:“時刻注意胡虜動向,一有情況馬上彙報!”

徐晃領命下去。郭嘉謂劉淵道:“主公,人數過千,打是不打?”

“打!”劉淵臉上閃過一抹戾氣道:“如果不把這股烏桓人打殘,便是安全通過了穀道,烏桓騎兵奔襲搔擾該怎麼辦?若是據守此處,如此天氣,只消兩三天,百姓就會絕望!便是請來了涿郡援軍,到時候幾萬人也死了大半!”

“所以不但要打,還要打出威風,全殲這一干胡虜!”

“主公英明!”沮授沉思片刻,道:“只消以少擊多,全殲了這股騎軍,那麼主公就給了這幾萬百姓深深的希望!他們的心中就會埋下胡虜不過如此的種子,到了漁陽,便是傳播主公威名,奮起抵擋胡虜的先鋒!”

“說得好!”劉淵聽了這話,不由擊節讚歎。其實劉淵自己倒沒有想這麼多,只覺得應該這麼做,卻不料其中還有這麼多彎彎繞繞。

“先別想着好處,度過眼前的難關再說吧。”田豐在一旁不合時宜的潑了桶涼水。

劉淵臉色一震,道:“元皓所言甚是,淵有些忘形了。”

當即劉淵領着一干臣屬打馬又到了流民營地,見顏良正帶領一千多青壯挖坑築牆,場面沉肅緊張。轉了一圈,四下看了看地行,正是最好抵禦騎兵的地勢,劉淵暗自點頭稱讚,只道顏良這等能被稱之爲名將的人物天生就或多或少的有些這方面的天賦。

接着劉淵又命令田豐沮授陳羣三人安撫有些焦躁不安的百姓,並動員他們做好準備。又遣一部分壯勞力緊急打造木槍木弓,武裝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

;

二十六章 洛陽獻俘二百二十五章 小年夜一百七十三章 關羽的抉擇一百四十四章 大婚 靈帝崩一百四十九章 殺張溫 懾朝臣一百七十三章 關羽的抉擇二百二十三章 震驚六十四章 袁本初的宴請一百九十九章 伏擊失敗一百九十四章 走上正軌一百五十九章 袁隗籌謀詭計 劉淵面見諸侯一百二十二章 乍現一百九十二章 不敗而敗百零九章 黃巾之殤二百三十三章 風雲動一百一十章 程志遠歸降二百五十七章 俘虜全家一百四十四章 大婚 靈帝崩一百八十二章二百八十三章 倉惶逃遁八十五章 首戰一百七十二章 報刊和算計一百四十九章 殺張溫 懾朝臣五十三章 殺神 鐵軍一百四十四章 大婚 靈帝崩二百三十一章 戰青州前夕二百四十七章 一環扣一環二百五十七章 俘虜全家三十章 發展計較二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佈局二百二十四章 朝拜前夕二百零六章 部署二百四十四章 河東四十四章 鮮卑人真蠢八十九章 劉備遭伏二百四十四章 河東二百九十七章 鬥獸場典韋逞威風二百零七章 掌控涼州二百一十六章 勝一百四十三章 清理九十三章 下曲陽 破二百二十三章 震驚二百三十二章 各有算計一百八十一章 夜宴二二百三十章 交易六十三章 刺殺六十五章 新年前夕五十一章 東部鮮卑聯軍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轉移’二百七十五章 前夕二百七十八章 準備南征百零八章 斷臂八十一章 幽州出兵九十二章 內訌二百八十八章 一統一百九十章 毒計二百零一章 馬騰歸附 一觸即發二百八十章 首戰六十六章 回故里一百九十一章 計成一百二十八章 蔣欽、周泰八十章 拉開序幕八十五章 首戰八十章 拉開序幕一百六十二章 戰神呂布十三章 殲滅烏桓騎兵一百二十一章 危機四十二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鏖戰二百七十章 天下學術交流會一百七十四章 左慈南華第八章 關雲長攔路搶親一百一十章 程志遠歸降一百四十六章 救駕一百二十五章 喬家一百六十三章 暗潮一百八十八章 連橫二百零三章 摧枯拉朽二百五十七章 俘虜全家一百七十六章 白檀谷百零八章 斷臂五十一章 東部鮮卑聯軍一百八十四章 秘聞三十九章 鄭玄相助 洛陽事宜二百九十一章 曹孟德持節三十七章 原始人 定計十六章 給公孫瓚穿小鞋二百一十章 暴風雨前夕一百三十七章 鬥將 呂布鬥高順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轉移’二百零七章 掌控涼州二百四十八章 掌中河北一百七十一章 利弊與明心跡二百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五十章 軻比能軍團覆滅 鮮卑危機五十九章 回到洛陽一百五十四章 潘鳳出場二百零一章 馬騰歸附 一觸即發二百三十四章 戰起四十三章 上谷攻略十八章 初定漁陽 危機又顯
二十六章 洛陽獻俘二百二十五章 小年夜一百七十三章 關羽的抉擇一百四十四章 大婚 靈帝崩一百四十九章 殺張溫 懾朝臣一百七十三章 關羽的抉擇二百二十三章 震驚六十四章 袁本初的宴請一百九十九章 伏擊失敗一百九十四章 走上正軌一百五十九章 袁隗籌謀詭計 劉淵面見諸侯一百二十二章 乍現一百九十二章 不敗而敗百零九章 黃巾之殤二百三十三章 風雲動一百一十章 程志遠歸降二百五十七章 俘虜全家一百四十四章 大婚 靈帝崩一百八十二章二百八十三章 倉惶逃遁八十五章 首戰一百七十二章 報刊和算計一百四十九章 殺張溫 懾朝臣五十三章 殺神 鐵軍一百四十四章 大婚 靈帝崩二百三十一章 戰青州前夕二百四十七章 一環扣一環二百五十七章 俘虜全家三十章 發展計較二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佈局二百二十四章 朝拜前夕二百零六章 部署二百四十四章 河東四十四章 鮮卑人真蠢八十九章 劉備遭伏二百四十四章 河東二百九十七章 鬥獸場典韋逞威風二百零七章 掌控涼州二百一十六章 勝一百四十三章 清理九十三章 下曲陽 破二百二十三章 震驚二百三十二章 各有算計一百八十一章 夜宴二二百三十章 交易六十三章 刺殺六十五章 新年前夕五十一章 東部鮮卑聯軍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轉移’二百七十五章 前夕二百七十八章 準備南征百零八章 斷臂八十一章 幽州出兵九十二章 內訌二百八十八章 一統一百九十章 毒計二百零一章 馬騰歸附 一觸即發二百八十章 首戰六十六章 回故里一百九十一章 計成一百二十八章 蔣欽、周泰八十章 拉開序幕八十五章 首戰八十章 拉開序幕一百六十二章 戰神呂布十三章 殲滅烏桓騎兵一百二十一章 危機四十二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鏖戰二百七十章 天下學術交流會一百七十四章 左慈南華第八章 關雲長攔路搶親一百一十章 程志遠歸降一百四十六章 救駕一百二十五章 喬家一百六十三章 暗潮一百八十八章 連橫二百零三章 摧枯拉朽二百五十七章 俘虜全家一百七十六章 白檀谷百零八章 斷臂五十一章 東部鮮卑聯軍一百八十四章 秘聞三十九章 鄭玄相助 洛陽事宜二百九十一章 曹孟德持節三十七章 原始人 定計十六章 給公孫瓚穿小鞋二百一十章 暴風雨前夕一百三十七章 鬥將 呂布鬥高順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轉移’二百零七章 掌控涼州二百四十八章 掌中河北一百七十一章 利弊與明心跡二百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五十章 軻比能軍團覆滅 鮮卑危機五十九章 回到洛陽一百五十四章 潘鳳出場二百零一章 馬騰歸附 一觸即發二百三十四章 戰起四十三章 上谷攻略十八章 初定漁陽 危機又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