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章 前奏 各有算計

劉淵得知消息之後,反而長長的鬆了口氣。

暗地裡潛在的危險纔是最致命的,烏桓一天沒動,劉淵就一天不安心。現如今它動了,那麼面對便是!

吩咐手下大將各自做好出徵的準備,劉淵立即回了太守府,並遣人將一衆謀臣都叫到了書房。

“主公,烏桓動了?”

郭嘉手裡提這個小酒壺,臉上仍有一絲醉意。

“我說奉孝,你就不能少喝點?”劉淵瞪了他一眼道:“喝多了傷身,小心英年早逝!”

“嘿嘿,”郭嘉歉意一笑道:“多謝主公關心,嘉以後會注意的。”

“你呀!”劉淵無奈的搖搖頭,臉色突然一正,目光緩緩掃過田豐、沮授、陳羣,聲音沉重道:“剛剛有細作來報,烏桓騎兵在磐奚縣境內顯蹤!”

“多少人?”郭嘉率先問道。

“約五萬。”劉淵臉色平靜,目中卻寒光閃爍:“吾麾下能戰之兵不過一萬五,看來要獲得勝利卻不容易。”

四人均點頭稱是,卻都一臉的平靜,彷彿沒有絲毫擔憂。

“至於具體的戰略戰術,還須得望磐奚走一遭,瞭解了具體情況,方能確定下來。”

劉淵看着四人,又道:“現今漁陽剛剛穩定,內部亂不得,也不能亂,所以我決定,公與和元皓都留在漁陽負責各項事務;長文與親衛營齊周並兩千軍卒在後方負責後勤;上前線,吾帶奉孝便足夠了。”

四人行禮領命。

這時候,有衛士傳話,言四位將軍都已經準備妥當。劉淵當即命人取來兵器披掛,牽來坐騎,便領着郭嘉,帶上典韋及一百三十精銳親衛,踏着隆隆的馬蹄聲,穿街過市,望漁陽城外而去。

城外拜將臺下,一萬五千士兵涇渭分明,分三個方陣,在徐晃、顏良、黃昌三將的帶領下,靜默無聲的等待着劉淵的到來。整個曠野裡只有北風吹起旌旗的獵獵招展聲。

片刻之後,劉淵到了,迎着所有將官兵卒熾熱的眼神,上了拜將臺。

因情況緊急,劉淵也不囉嗦,當即便下令道:“徐晃何在?!”

“末將在!”徐晃下馬,上前兩步,望臺上單膝跪地,拱手一拜。

“令,徐晃率五千騎兵以最快的速度抵達磐奚境內,並給我摸清楚烏桓大軍的具體情況!”

“喏!”

徐晃退下,翻身上馬,手中大斧一揮,吼道:“出發!”

頓時,五千匹戰馬動了,猶如黑色洪流,山呼海嘯,又若雷霆降世,震得整個漁陽城都在顫抖哀鳴!

顏良、黃昌兩人眼中閃過一絲羨慕,不過轉念想到自己麾下士卒也不差,當下又露出一絲欣慰。

騎兵漸漸遠去,在徐晃的帶領下,至始至終都沒有絲毫散亂,劉淵眼中閃過一絲滿意。雖然還達不到心目中的要求,但這不過才十來天的訓練成果罷了,放到誰身上,也是值得驕傲的。

“顏良、黃昌,與吾一同前往磐奚。”

“喏!”

劉淵說完,大步走下土臺,翻身上了坐騎,郭嘉典韋緊隨身側。

“大軍開拔!”劉淵一甩馬鞭,暴吼一聲,一牛當先。

親兵舉起金色劉字黑底蟒紋大旗,緊隨其後,接着弓箭手、長槍兵起步慢跑,跟了上去。

路過城門處,卻見許多百姓都聚集在城外,有的甚至帶了酒菜,要爲大軍送行。

卻說徐晃率騎兵五千一路狂奔,不過四個時辰,便已到了盤溪境內。此時業已天黑,又人困馬乏,徐晃尋了依山傍水的寶地,紮下營寨,便立刻派出了斥候。

夜漸漸深了,一股股寒流掀起帳門,吹得帳內油燈搖搖欲墜。徐晃一身披掛,一手攏住火焰,一手拿起地圖,正在仔細研究。

“報!”

“進來。”

一守衛進門,拱手道:“將軍,斥候騎兵已經回來了。”

“哦?這麼快!”徐晃放下手中事物,端坐正當,道:“叫領頭的進來。”

不一刻,斥候隊什長進了帳門,單膝叩首,道:“稟將軍,我們沿小道行進不過五十里,就發現了敵軍營帳。營帳蔓延十數裡,恐有五萬人!”

“五十里?”徐晃眉頭一皺,道:“你且上前來,指給我看看。”

隨着斥候的手指尖,徐晃眼睛一定,眉頭慢慢的越皺越深。

“竟然是這個地方!”

那是一個叫做十里坡的小山頭,既非偷襲埋伏的好地方,也非隱藏行跡的好去處。徐晃皺眉,卻是因爲這個地方距離磐奚和平谷距離差不多!

那麼,烏桓到底是想進攻磐奚,還是要攻打平谷?抑或是準備分兵同時攻打二縣?

徐晃心道:“如此一來,沒有明瞭敵軍目的,我軍就陷入被動,被烏桓牽着鼻子走!”照如今形似,不論烏桓攻打哪一個縣城,漁陽軍都要前去救援,無形之中被人牽住了鼻子。倘若烏桓分兵兩路同時攻打兩個縣,以漁陽軍遠遠少於烏桓的數量,就會顯得更加被動!

當下,徐晃想不出好辦法,只得遣斥候密切關注烏桓軍動向,以期能有所收穫。同時,徐晃又遣了一隊兵卒,望劉淵出彙報情況。

十里坡烏桓大營。

峭王端坐高堂,麾下一干小帥、頭領分兩邊做好,張舉則坐在峭王身側。

“張大人,吾軍已經屯兵此處,不知接下來又當如何?”峭王側首問張舉道。

“峭王大人且安心等待便是。”張舉胸有成竹道:“漁陽的現狀,吾恐怕比劉家小兒都要了解,所以大人根本不用憂心。整個漁陽府庫的糧草在吾逃離之時,只有二十多萬石,再加上那小兒抄家滅族所得,至多不過四十萬石!如今那小兒免了漁陽各類稅收,又經過兩月的消耗,我敢斷定,便是大人只圍不打,也能拖垮他!”

“更何況漁陽所有郡兵也不過四五萬人,其中還有兩萬老弱,一萬病殘,真正能上戰場的,最多不過兩萬人。而且這兩萬人還有一大部分從沒上過戰場,在峭王手中,定然不堪一擊。”

聽着張舉侃侃而談,峭王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濃重。

麾下的諸位頭領幾乎都已經喘息粗重,彷彿漁陽縣城就在眼前,漁陽郡都已經是囊中之物一般。

“不過...”張舉看了看峭王,遲疑道:“峭王大人還須注意幾人才行。”

峭王眉頭一皺,道:“張大人是說護烏桓校尉府?”

“不不不...”張舉搖頭道:“護烏桓校尉早已被大人您弄得精疲力竭,便是皇帝下旨,那草包恐怕也不敢出動。至於右北平嘛,比漁陽還糟糕,根本不用擔心。吾所慮者,乃是刺史劉基和涿郡劉焉。”

“張大人說的,可是那漢室宗親二人?”

“不錯!”

“嗯...”峭王眉頭一皺,思慮片刻道:“倒確是不得不防。不過當他們得知消息之時,漁陽恐怕都已落入吾之掌心,到時出兵,也已來不及了,哈哈...”

“萬一劉家小兒早早便去借救兵呢?”張舉反問道:“指不定現在借兵的人都已在半道上了。”

峭王本來漸漸恢復笑容的臉又沉了下去:“便是那二人想要救援,恐怕也不成吧?!今年我烏桓各部頻頻入幽州打草谷,甚至搶了許多縣衙府庫,這兩郡恐怕想幫也幫不了——糧草不足!”

“不!”張舉斷然道:“峭王可知劉淵小兒來歷?”

“你不是說過嗎,那小兒花錢買了個官兒啊!劉淵,劉...劉淵!?難道是皇室的人?”

“不錯!”張舉道:“他不但是皇室的人,而且與劉基、劉焉交厚。即便是劉基二人因爲糧草不足不願來援,恐怕也會因爲皇族尊嚴而不得不來!峭王你想,他三人都是皇族,不可能眼睜睜看着其中一人被峭王攻打而二人無動於衷,說出去豈不被人指責?便是遠在洛陽的皇帝,恐怕也饒不了他們。”

峭王聽了張舉的話,沉思片刻,覺得確實有道理,但此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便道:“張大人有何妙計?”

“妙計不敢當,小計倒有幾個。”張舉道:“其一,大人擇一縣,隨便攻打,將劉淵主力引過去,設下埋伏,一擊全殲。其二,兵分兩路,攻打平谷、磐奚二縣,分化劉淵兵力,一一殲之。”

“其實,大人只要殺了劉淵,便萬事皆休。”張舉陰森森道:“一則劉淵剛剛上任,在漁陽還沒有根基,只要他一死,漁陽唾手可得;二則只要大人趕在劉基、劉焉大軍到來之前殺了劉淵,那麼二人必定退去,大人安坐漁陽郡。”

“有道理!”峭王點頭笑道:“至於取用哪一策,先讓吾思慮一晚,明早再做決斷。”

...

劉淵自領了一萬大軍,在當晚子時便到了獷平,並屯軍此處。接着又接到徐晃信報,當下心中爲難,便叫了郭嘉,一起商量。

二人聚坐在油燈前,劉淵張開地圖,仔細研究一番,仍不得頭緒,卻見郭嘉優哉遊哉,混不在意一般,當下心中一定,知道郭嘉有了計較,連忙問道:“奉孝有何計策,且教我!”

“呵呵,主公怎只把眼光放在戰場上?豈不知戰場之外,也有決定勝負的關鍵!”郭嘉笑道:“主公可記得此次兵禍由何而來?”

“怎不記得?!”劉淵道:“張舉!”

“對,張舉。張舉爲何如此喪心病狂,竟勾連外族,攻打朝廷任命的太守?報仇!”

郭嘉分析着。

“既如此,主公何不在張家族人身上下功夫?”

“你是說...”

;

九十五章 初戰張角第一章 追牛奇遇四十五章 鮮卑人真蠢嗎一百八十四章 秘聞四十八章 毒計二十九章 大破峭王部落四十五章 鮮卑人真蠢嗎一百一十六章 終結一百三十八章 封賞四十二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鏖戰二十章 戰爭 即將到來一百四十八章 衝突二百七十七章 極北和西域五十六章 班師一百四十二章 善後九十章 下曲陽一百九十四章 走上正軌二百八十章 首戰二十四章 火燒烏桓百零六章 執念一百一十一章 華佗和蔡陽一百二十七章 見張機一百四十四章 大婚 靈帝崩二百五十六章 孫堅中伏三十二章 商業鼓勵 戰爭準備九十四章 鉅鹿二百八十八章 一統二十二章 計成 鬥將二百四十八章 掌中河北二百零九章 首勝一百一十三章 裡應外合二百零二章 賈詡用計二百六十七章 郭嘉論人二百九十一章 曹孟德持節三十五章 危急接踵而至十七章 先下手爲強一百七十三章 關羽的抉擇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一百七十五章 齊聚一百六十八章 回漁陽二百六十八章 謀算一百三十三章 貂蟬二百三十二章 各有算計七十九章 黃巾起義二百零八章 漠北戰起一百八十七章 許攸之謀一百五十四章 潘鳳出場二百四十五章 招降張燕八十一章 幽州出兵第二章 母親的話二百零四章 韓、馬相持三十章 發展計較九十五章 初戰張角一百九十五章 馬超敗退一百一十三章 裡應外合二百九十章 一羣老小孩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六十四章 袁本初的宴請一百九十三章 暗流涌動一百九十二章 不敗而敗二百九十一章 曹孟德持節一百八十七章 許攸之謀一百一十六章 終結七十九章 黃巾起義二百四十二章 完勝二百九十五章 揚威與震懾三百三十七章 擒拿太史慈十二章 烏桓騎兵的蹤跡三十三章 漁陽暗流八十七章 破城一百五十章 呂布歸董 曹操行刺七十五章 危急突發二百四十章 城破八十三章 失利二百八十七章 鬧劇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二百五十九章 招攬二百九十一章 曹孟德持節一百五十四章 潘鳳出場十一章 綁田豐 殺文丑 蛻變一百九十八章 鏖戰一百九十三章 暗流涌動二百三十五章 陳登之謀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轉移’六十五章 新年前夕二百一十九章 根一百五十二章 孫堅敗呂布一百三十二章 擴張之策七十章 漢人最強一百三十章 山越柯虎一百四十二章 善後十六章 給公孫瓚穿小鞋二百五十四章 各有圖謀三十一章 搞建設 大練兵六十四章 袁本初的宴請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轉移’一百七十六章 白檀谷二百六十九章 執行
九十五章 初戰張角第一章 追牛奇遇四十五章 鮮卑人真蠢嗎一百八十四章 秘聞四十八章 毒計二十九章 大破峭王部落四十五章 鮮卑人真蠢嗎一百一十六章 終結一百三十八章 封賞四十二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鏖戰二十章 戰爭 即將到來一百四十八章 衝突二百七十七章 極北和西域五十六章 班師一百四十二章 善後九十章 下曲陽一百九十四章 走上正軌二百八十章 首戰二十四章 火燒烏桓百零六章 執念一百一十一章 華佗和蔡陽一百二十七章 見張機一百四十四章 大婚 靈帝崩二百五十六章 孫堅中伏三十二章 商業鼓勵 戰爭準備九十四章 鉅鹿二百八十八章 一統二十二章 計成 鬥將二百四十八章 掌中河北二百零九章 首勝一百一十三章 裡應外合二百零二章 賈詡用計二百六十七章 郭嘉論人二百九十一章 曹孟德持節三十五章 危急接踵而至十七章 先下手爲強一百七十三章 關羽的抉擇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一百七十五章 齊聚一百六十八章 回漁陽二百六十八章 謀算一百三十三章 貂蟬二百三十二章 各有算計七十九章 黃巾起義二百零八章 漠北戰起一百八十七章 許攸之謀一百五十四章 潘鳳出場二百四十五章 招降張燕八十一章 幽州出兵第二章 母親的話二百零四章 韓、馬相持三十章 發展計較九十五章 初戰張角一百九十五章 馬超敗退一百一十三章 裡應外合二百九十章 一羣老小孩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六十四章 袁本初的宴請一百九十三章 暗流涌動一百九十二章 不敗而敗二百九十一章 曹孟德持節一百八十七章 許攸之謀一百一十六章 終結七十九章 黃巾起義二百四十二章 完勝二百九十五章 揚威與震懾三百三十七章 擒拿太史慈十二章 烏桓騎兵的蹤跡三十三章 漁陽暗流八十七章 破城一百五十章 呂布歸董 曹操行刺七十五章 危急突發二百四十章 城破八十三章 失利二百八十七章 鬧劇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二百五十九章 招攬二百九十一章 曹孟德持節一百五十四章 潘鳳出場十一章 綁田豐 殺文丑 蛻變一百九十八章 鏖戰一百九十三章 暗流涌動二百三十五章 陳登之謀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轉移’六十五章 新年前夕二百一十九章 根一百五十二章 孫堅敗呂布一百三十二章 擴張之策七十章 漢人最強一百三十章 山越柯虎一百四十二章 善後十六章 給公孫瓚穿小鞋二百五十四章 各有圖謀三十一章 搞建設 大練兵六十四章 袁本初的宴請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轉移’一百七十六章 白檀谷二百六十九章 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