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章 商行運作

蔡府,蔡琰小心翼翼的捧着手中那張紙,像孩子一樣呵護着,臉上閃過一抹柔柔的紅暈。

“我就知道,子鴻哥哥不會忘記人家的...”

此時,蔡邕走了過來,趁蔡琰一不留神,拿過她手中那張紙,一看之下,眼前一亮,不由己的唸了出來: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好詩!”(那時還沒有詞)

蔡邕情不自禁讚道。

“爹爹...”

蔡琰一把搶過紙張,羞惱之下轉身跑了。

原來齊周、田疇二人金鑾殿上面聖之後,便去了趟蔡府,主要是劉淵讓他們交予蔡琰一封情書,另外就是代劉淵向蔡邕問好。

而此時,齊、田二人正與劉一在英雄樓密室之中。

“劉先生,主公讓我轉交給先生一封書信。”田疇從懷裡拿出一封密封完好的書信交給劉一,心中卻有些疑慮。這劉一乃是華夏商行的掌舵人,主公怎麼會認識他?田疇思來想去,只道主公要與華夏商行合作,也便將疑惑壓在了心底。

劉一拆開信件,細細觀看,一刻之後,纔好生收起,對田疇道:“田大人且告知太守大人,他的要求吾已知之,定會照辦,只管放心便是。”

原來,劉淵信上所言,其一,乃是叫劉一將華夏、中原二商行總部暗中轉移到漁陽,洛陽只留個空殼子,以掩人耳目。

其二,大力收購各種民用、軍用物資,並悄悄轉移到漁陽。

其三,大價錢聘請各類匠師,送至漁陽。

其四,暗中廣收流民,遣至漁陽。

按照劉淵的想法,漁陽從今往後便是他的大本營,應當盡力提升其戰爭潛力。

首先便是人口。人口越多,兵源越廣,戰爭潛力就越深厚。人口越多,經濟潛力就越深,發展起來才快。那麼人口從何而來?第一,劉淵在漁陽政令中就有鼓勵生育、獎勵生育的政策。但這不夠,遠遠不夠。漁陽地處北疆,人口本就不多,基數太小,便是十年二十年,政策再寬鬆,也難以達到冀州、青州、徐州等地的人口密度。

不過人口自然增長太慢,不代表漁陽總人數就不能提升。大漢天災連連,政斧[***],到處都是貧苦流民。只要得到了他們,漁陽騰飛也就指曰可待。

其二便是資源,尤其的糧草。漁陽如今剛剛度過危機,正處在將要發展的關鍵階段,各類物資奇缺。劉淵要招收流民,就需要糧草將其養活,一直到他們真正安居,能夠自己生產爲止。若是五萬十萬,倒還勉強能支撐下去,但若是數十萬,百十萬,那消耗的糧草簡直是天文數字!所以,劉淵才讓兩大商行竭盡全力收購糧草。

其三,人才。不論修築城池,修建馳道,開挖水利設施,鍛造農用設備、軍器鎧甲,都離不開這類專業的技術人才。不過這類人才在大漢地位很低,招收起來還算容易。

最讓劉淵爲難的,還算有學問,懂知識的士子。這些人多屬眼高手低之輩,讓他們去漁陽這種苦寒之地,簡直比殺了他們還要難過。但漁陽最缺的,也是他們。劉淵想要辦學,開啓民智,卻苦於沒有教導的先生,而不得不延遲這個計劃。

齊周、田疇二人連續幾天,花了大量錢財、禮物,拜訪了閹人張讓,大將軍何進等等朝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之後,便也辭了劉一等人,直奔潁川而去。

爲何要去潁川?原來劉淵交代二人,一則接了全村人去漁陽定居;二則是爲了優良麥種。

當初劉淵花幾年時間,千辛萬苦雜交出比較優秀的麥種,產量比這個時代最好的麥種要高出幾倍。只要這種麥種用在漁陽,劉淵相信,不出幾年,整個漁陽的糧草儲備,定然位居大漢第一!

二人領着兩千步卒,一路疾走,不過幾天功夫,就到了潁川。又在山間野地搜尋了兩三天,才發現了劉淵那隱世避禍的世外山村。

“你們是什麼人!怎會跑到咱村來?”

村子裡的少年們這時正在村外野地艹練武藝,突然發現了這支不速之客,忙跑回村子,拉上吊橋,關了大門。此時,正站在數丈高的水泥牆上,手執弓箭兵刃,質問齊周、田疇二人。

齊周身着盔甲,上前幾步,拱了拱手,問道:“這裡可是劉淵劉子鴻的家鄉?”

“淵哥?”那少年眼神一緊,道:“你們到底是誰,怎會知道淵哥?”

齊週一聽此言,便知道找對地方了,忙向能言善辯的田疇使了個眼色。

田疇呵呵一笑,望城牆上少年,道:“吾等乃是漁陽太守大人麾下將士,特來此地有要事要辦。”

“漁陽?”城牆上少年背後走出一位老者,那老者疑惑道:“漁陽地處北疆,便是辦事,又怎生跑咱村子裡來了?”

“敢問老先生何人?”

“吾乃本村村正,姓王。”

“原來是王老爺子!”田疇躬身一禮,道:“王老爺子有所不知,吾家漁陽太守姓劉名淵,字子鴻,晚輩正是奉了主公之命,纔來到此處。”

“你說什麼?”王老爺子生怕聽錯了,他伸出手自掏了掏耳朵道:“你說劉家小子是漁陽太守?我老人家沒聽錯吧?”

“老人家沒聽錯,吾家主公正是劉淵。否則吾等又怎能找到這裡來?”

“你有甚證據?”老爺子也是謹慎的人,自然不會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請看,”田疇從懷中掏出一卷竹簡,道:“可請老夫人前來辨認。”

正此時,劉母也到了城牆上,老遠便見那青年手中竹簡,心中就有些相信了。

“將竹簡吊上來。”說話間,城牆上吊下一隻竹籃,田疇走上前,將竹簡放在了籃子裡。

劉母從籃子裡拿出竹簡,翻開一看,知道確爲真貨,這才相信田楷,道:“既如此,你二人可進村來,其他人不行。”

待齊周、田疇二人進了村,放眼一望,整個村子的景象差點讓他們以爲伸出夢幻之中!

整整齊齊的紅磚瓦房,青石鋪就的寬闊大道,那情景,根本就從來沒見過,甚至想都沒想過。在村外,二人見了三丈高的城牆時,心中便在驚歎——誰會料到這樣的山旮旯裡,會有這樣的堡壘存在?但進了村子之後,才發現,那不過冰山一角罷了。

村子裡多爲老人、少年和婦人,但是其繁榮平和,比那洛陽都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村正家。

“田疇、齊周,拜見老夫人。”二人首先拜了劉母,這才說出此次前來的真意。

“你是說,淵兒要將整村人都遷移去漁陽?”劉母眉頭皺了皺,心下不願。這裡乃是她的家鄉,漢人歷來戀家,尤其不願遷移,更可況這裡生活平穩,猶如世外桃源?!

“是的,老夫人。”田疇道:“來之前,主公曾交代,說漁陽事物繁忙,短時間內根本沒有機會回家探望老夫人和父老鄉親,心下想念之餘,便起了遷移的心思,望老夫人明察。”

“嗯,”王老爺子點頭道:“劉家媳婦,這後生所言不差。漁陽距潁川不止幾千裡,劉小子又身擔重任,無法分身乃是正理。”

“要不這樣...”

經過激烈討論,最後終於決定,少年全數遷往漁陽,至於老人和婦女,覺得故土難離,竟沒有一人願意前往漁陽。

便是劉母,心中再想兒子,卻也不願長途跋涉,永離故土。

最後,齊田二人從村中帶走了百餘少年,百輛大車。

大車中,有一半是優質麥種,另一半乃是半年時間積攢下來的兵器。

話說劉一得了劉淵書信,當天夜裡就召集了十二個兄弟,將劉淵的意思傳達了下去。

劉十五,劉淵明面上的附屬勢力,中原商行的負責人,道:“一哥,這事兒還得分工來辦!”

“明面上的事兒就以中原商行的名義來做,暗地裡的事兒還得一哥負責。”

“這是當然,”劉一道:“糧草物資我負責八成,你負責兩成;人才招收你來負責;流民由我來負責。”

“好,就這樣!”其餘幾人俱都點頭稱是。接着密室中燈光一滅,十幾條人影一閃,全數消失不見了。

幾天後,中原商行便放出了風聲,其一,漁陽郡徵辟學子,願者俱收;其二,招收身懷各種特長的人——不論身份,只要你有一技之長,便是築路、種田,也收!

消息傳出之後,在洛陽造成了強烈的反響,並以極快的速度以洛陽爲中心,傳遍了司隸,以及緊挨的各州。許多有一技之長的貧民都爭相涌進了洛陽,爲的,是吃那一口官家飯。

至於士子學者,十天半月過去了,竟沒有一人前往報名。

劉一等人雖然早就有了猜測,但此時也仍然止不住的嘆息。幸而劉淵沒有硬姓規定人數,否則他們十幾人恐怕也只有學學劉淵,到處去綁架了。

一月後,兩大商行傾盡財力,明裡暗裡共購得糧草五十萬石,各類工匠數千,流民十數萬,俱都分批運送進了漁陽。另外,還有儒生十來人——俱都是寒門子弟,因心中那點正義,同時感念中原商行印刷之功,才毅然選擇了漁陽。

同時,兩大商行的主體,基本已經向漁陽轉移。

接着,中原商行得知劉淵與甄家的合作,並取得了聯繫,在各個商業領域達成了共識。

;

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一百八十章 夜宴一三十八章 斥退鄒丹 得遇鄭玄百零六章 執念二百七十章 天下學術交流會一百五十六章 孟津渡二百五十章 孫策周瑜一百九十九章 伏擊失敗四十一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張飛顯威一百四十章 北疆照會一百三十一章 回程 血腥報復二百一十一章 程普敗丁零二百四十一章 陳宮的算計二十三章 守城 計劃第一步八十二章 交鋒 關羽一百七十五章 齊聚一百一十二章 攻打懷縣十七章 先下手爲強一百四十一章 大戰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轉移’十六章 給公孫瓚穿小鞋二百九十四章 襲擊一百二十二章 乍現二十六章 洛陽獻俘二百五十三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三十章 發展計較二百四十七章 一環扣一環一百八十一章 夜宴二一百九十二章 不敗而敗二百四十章 城破二百四十七章 一環扣一環二百五十三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一百六十五章 人皇之說二百七十三章 不讓爾等專美於前四十六章 鮮卑內耗 ‘許賈’二百二十章 張機來投六十五章 新年前夕三百零一章 拉開帷幕八十四章 劉淵南下三十二章 商業鼓勵 戰爭準備一百三十三章 貂蟬百零六章 執念一百六十四章百零四章 盧植失利一百四十九章 殺張溫 懾朝臣二百六十七章 郭嘉論人二百五十八章 見俘虜十七章 先下手爲強八十三章 失利一百七十九章 求情一百六十一章 武安國逞威虎牢關八十八章 再見關羽一百五十八章 軟禁二百六十三章 韓浩死 張頜敗三十七章 原始人 定計二百一十三章 龍城攻守一百六十一章 武安國逞威虎牢關二百零六章 部署二百三十章 交易三十四章 以身作餌,行動一百七十四章 左慈南華二百二十五章 小年夜五十三章 殺神 鐵軍二百九十章 一羣老小孩七十三章 一紙解危機一百七十三章 關羽的抉擇一百一十八章 痛斥二百三十八章 豫州戰事二百零五章 漠北號角二百五十六章 孫堅中伏百零九章 黃巾之殤二百九十七章 鬥獸場典韋逞威風一百七十九章 求情一百四十五章 何進死二百三十一章 戰青州前夕一百三十二章 擴張之策八十二章 交鋒 關羽一百一十五章 初見董卓二百六十七章 郭嘉論人七十四章 靈帝的瘋狂二百一十五章 定局一百八十七章 許攸之謀十六章 給公孫瓚穿小鞋二百二十四章 朝拜前夕一百二十九章 找到典韋一百三十章 山越柯虎七十八章 準備二百九十八章 比鬥二百九十五章 揚威與震懾八十五章 首戰二百二十二章 四大諸侯至幽州二百七十三章 不讓爾等專美於前二百六十九章 執行二百八十章 首戰四十六章 鮮卑內耗 ‘許賈’二百六十八章 謀算一百五十一章 會盟討董一百六十二章 戰神呂布四十二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鏖戰
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一百八十章 夜宴一三十八章 斥退鄒丹 得遇鄭玄百零六章 執念二百七十章 天下學術交流會一百五十六章 孟津渡二百五十章 孫策周瑜一百九十九章 伏擊失敗四十一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張飛顯威一百四十章 北疆照會一百三十一章 回程 血腥報復二百一十一章 程普敗丁零二百四十一章 陳宮的算計二十三章 守城 計劃第一步八十二章 交鋒 關羽一百七十五章 齊聚一百一十二章 攻打懷縣十七章 先下手爲強一百四十一章 大戰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轉移’十六章 給公孫瓚穿小鞋二百九十四章 襲擊一百二十二章 乍現二十六章 洛陽獻俘二百五十三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三十章 發展計較二百四十七章 一環扣一環一百八十一章 夜宴二一百九十二章 不敗而敗二百四十章 城破二百四十七章 一環扣一環二百五十三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一百六十五章 人皇之說二百七十三章 不讓爾等專美於前四十六章 鮮卑內耗 ‘許賈’二百二十章 張機來投六十五章 新年前夕三百零一章 拉開帷幕八十四章 劉淵南下三十二章 商業鼓勵 戰爭準備一百三十三章 貂蟬百零六章 執念一百六十四章百零四章 盧植失利一百四十九章 殺張溫 懾朝臣二百六十七章 郭嘉論人二百五十八章 見俘虜十七章 先下手爲強八十三章 失利一百七十九章 求情一百六十一章 武安國逞威虎牢關八十八章 再見關羽一百五十八章 軟禁二百六十三章 韓浩死 張頜敗三十七章 原始人 定計二百一十三章 龍城攻守一百六十一章 武安國逞威虎牢關二百零六章 部署二百三十章 交易三十四章 以身作餌,行動一百七十四章 左慈南華二百二十五章 小年夜五十三章 殺神 鐵軍二百九十章 一羣老小孩七十三章 一紙解危機一百七十三章 關羽的抉擇一百一十八章 痛斥二百三十八章 豫州戰事二百零五章 漠北號角二百五十六章 孫堅中伏百零九章 黃巾之殤二百九十七章 鬥獸場典韋逞威風一百七十九章 求情一百四十五章 何進死二百三十一章 戰青州前夕一百三十二章 擴張之策八十二章 交鋒 關羽一百一十五章 初見董卓二百六十七章 郭嘉論人七十四章 靈帝的瘋狂二百一十五章 定局一百八十七章 許攸之謀十六章 給公孫瓚穿小鞋二百二十四章 朝拜前夕一百二十九章 找到典韋一百三十章 山越柯虎七十八章 準備二百九十八章 比鬥二百九十五章 揚威與震懾八十五章 首戰二百二十二章 四大諸侯至幽州二百七十三章 不讓爾等專美於前二百六十九章 執行二百八十章 首戰四十六章 鮮卑內耗 ‘許賈’二百六十八章 謀算一百五十一章 會盟討董一百六十二章 戰神呂布四十二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