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一章 會盟討董

對於曹艹突如其來的刺殺,董卓驚恐之餘,更多的是憤怒。

想他手握重兵,權傾朝野,又以雷霆手段,血腥鎮壓,當不會再有反抗者纔對。哪裡料到竟有曹艹獻寶刺殺一事?端的是可惱、可恨!

“連曹艹這樣的小角色都敢來刺殺於我,那麼,三公呢?九卿呢?”

想到這裡,董卓打了個激靈,忽然覺得這洛陽似乎還有一大部分都藏在陰影裡!

他的臉色不斷變換,時而狠厲,時而迷惘。

“不能被動承受,定要主動出擊!”

董卓自語道:“三公九卿是最大的障礙,但...這些人殺不得!”

“殺不得...震懾!改立新皇,勢在必行!”董卓神色一堅,大步走出了屋子。

在他看來,另立新皇有太大的好處。

一者爲震懾朝臣;二者也好進封攝政,進一步加強統治!

隨即,董卓便遣人召集朝臣百官,於正宣殿議事。

當董卓身配寶劍,帶着一身戎裝的保鏢——呂布來到皇宮之時,正宣殿內已經文武齊聚。

“太師到!”

諸文武有的奉承作揖,極盡巴結;有的沉默不語,身體僵直;有的怒目而視,卻不敢言語。千姿百態,莫不如是。

“陛下駕到!”

接着,有太監扶着年幼的天子從殿後轉出,坐上了龍椅。

天子有些畏懼的看了眼坐在身旁的董卓,整了整顏色,道:“不知太師有何事,須得召集衆位大臣商議?”

董卓漠然的看了眼天子,站起身,橫掃了一眼堂下諸臣,道:“我欲另立新皇!”

此言一出,羣臣譁然。

天子的臉,霎那間就變得煞白煞白,沒有一絲血色。

董卓見此,冷哼一聲,嗆啷抽出寶劍,身後呂布跟着踏前一步,一雙虎狼般的眼睛,惡狠狠的盯着堂下羣臣。

“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廟,爲天下主。今欲效仿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陳留王。”說着,董卓手中寶劍一揮:“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劍。有敢沮大議,皆以軍法從事!”

意思就是,老子要行廢立,你們哪個敢阻攔,敢唧唧歪歪,就殺了他!

看着暴戾的董卓,看着他身側那虎狼之將,羣臣默然。

細細一看,卻有些微異常。

譬如王允此人,雖微低着頭,但嘴角竟然翹起,似乎有些笑容。在看袁隗,此人面目平淡,但卻精光閃爍,時不時斜眼瞟着王允及其身側的好幾位大臣。

“不可!”

當此時,這朝中終究還是有正氣凌然之人。

“太師此言謬矣。”卻是尚書盧植盧子幹!

“昔年太甲、昌邑二王,或名不正言不順;或罪責千餘。伊尹、霍光才能另立新皇。當今天子年幼,未曾獲罪於天下,如何能行廢立之事?望太師三思而行!”

盧植毫無畏懼,直視董卓。

看着盧植飄揚的三寸白鬚,看着他仍舊挺拔的身姿,看着他一臉的正色,無數的大臣都羞愧難當。但是,面對董卓的手段,誰又敢出言相助呢?

“盧尚書!”董卓看着盧植,怎麼也想不到,竟是自己‘提拔起來’的人敢反對自己。

迎着董卓凌厲的眼神,盧植絲毫不退讓,道:“太師,三思!”

古之儒宗,有浩然正氣,嘗置生死於度外,力諫言之,不成功,便成仁!

“好你個盧植,不思提拔之恩義,反倒反戈相向,若不罰你,何以謝天下?”董卓心中想着,張口大喝道:“來人!將這狂儒給我拉處去!”

“本太師以爲,盧子幹老矣,不適合做尚書,使其回家養老,頤養天年!”

董卓大袖一揮,兵士挾住盧植,推推搡搡,就出了殿門。

盧植回過頭,臉上閃現着淡淡的哀色,看了眼即將被趕下龍牀的天子,轉身而去。

盧植被罷官,殿上羣臣再也無敢言之人,董卓這才滿意一笑,道:“既如此,來人,請陳留王上來!”

...

簡單的一個儀式,就決定了漢室兩位皇子的命運,董卓之跋扈囂張,古之未有!

卻說陳留王協登上皇位,有人哀愁也有人喜。

王允回到家中,便立刻讓人秘密召集了十數位大臣,於當曰晚上,匯聚於王允家中。

“王大人,先帝的心願,如今終究完成矣!”

一位大臣感嘆道:“當初先帝託付,而今終於實現。雖然出自董卓之手,但畢竟還是成功了。”

王允也深有感觸的點頭不止。

卻原來靈帝死前,竟把扶持皇子協上位的事情,託付給了以王允爲首的十數位大臣。

雖然劉淵曾經答應過靈帝,會扶持劉協,但是,靈帝畢竟是皇帝,而且也不蠢,知道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遍地撒網,纔是正途。

“也虧得袁隗、黃琬等人沒有反對,否則今曰之事,成與不成,還在兩可之間。”又一位大臣道

王允點了點頭,面顯不屑:“對於袁隗等人來說,誰做新皇,又有什麼區別呢?”

“是啊,大權在握,董卓都拿他們沒辦法,何況新帝?”

“唉...這大漢朝...”王允嘆息不已,最終振奮了精神道:“我等遵從先帝旨意,效忠如今天子,諸位還需盡心竭力纔是。”

諸人點點頭,默然無語。

...

當劉淵接到張讓死前派送密旨的太監之時,也得知了劉協登位的事。

對此,他不發表意見,只將密旨收好,便打發了太監,讓其隨意去留。

接着,洛陽局勢愈發混亂起來。

有董卓****,被傳之天下;

有董卓欺凌天子,甚至不給飯吃!

..

一切的一切,令天下人震怒惶恐不已!

隨之,更大的波瀾掀起了驚濤駭浪!

皇子辯——被鳩殺!

董卓爲了使得某些大臣失去心中的念想,不惜與天下爲敵,竟鳩殺了退位之後的皇子辯!

這如何了得!?

你董卓便是再怎樣權傾天下,也沒有資格,沒有理由去殺死宗室成員!更遑論還是先帝直系,前任帝王?

這樣喪心病狂的人,已經沒有資格再活在這世上了!

沛國,譙縣。

曹艹得知這消息之後,整整沉默了一天,繼而召集親族,商議大事。

兗州、徐州、青州、荊州、豫州、司隸、雍州、西涼等等地方,俱是暗流涌動,奔騰不息。

公元189年,12月。

一封詔書傳遍天下!

曹艹曹孟德,矯詔天下,號召羣雄共逐亂臣賊子董卓,清君側,保漢室!

緊接着,羣雄響應,震撼天下!

董卓得知,大驚失色。

連忙派遣大軍鎮守各路要害。

派大將華雄,鎮守汜水關;大將徐榮鎮守虎牢關;又遣樊稠、牛輔等將封鎖進入司隸的各處大小關隘,要將整個洛陽地區打造成鐵桶一般。

而後李儒進言,說西涼馬騰也蠢蠢欲動,董卓驚駭之餘,連忙派遣郭汜、李傕二人鎮守潼關,遏制西涼入京的道路。

“呼...”董卓昨晚一切軍事調動,終究是鬆了口氣,肥碩的身軀癱軟在太師椅上,竟顯得有些愜意。

“太師...”李儒簡直,皺了皺眉,道:“如今危急時分,太師且勿鬆懈呀。”

“危急?”董卓呵呵的笑:“本太師數十萬大軍鎮守各處關隘,諒那關東羣蟲使出吃奶得勁兒也攻不進來!”

董卓年前穩定了洛陽局勢之後,便將駐紮在西涼的全部軍隊都調了過來,加上在洛陽收編的西園軍等軍隊,總計大軍超過三十萬!

“太師,你還忘了一個人!”李儒凝着眉頭,指了指北邊!

噌的,董卓忽然就站了起來,接着便坐立不安,來回走動。

“劉淵...我怎麼就忘了他?這該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呀!?”

似乎想起劉淵,董卓就變成了沒頭蒼蠅,讓李儒十分無語。

“太師也不必過於憂心,”李儒道:“漁陽王劉淵雖不好相與,但只要守住孟津和官渡,太師就可以高枕無憂矣!”

“孟津?官渡?”董卓皺起了眉頭

“對,漁陽王麾下大軍想要南下,要麼從孟津渡河,直擊洛陽,要麼從官渡渡河,襲擊汜水關!”李儒解釋道:“但是,太師知道幽州軍的陸地作戰能力,若讓其登陸,想必守不住汜水關,所以,必須要在河岸渡口處設下重兵防守,才能高枕無憂。”

董卓聽着李儒的話,漸漸平靜下來,良久才道:“防守孟津倒還算容易,但這官渡...官渡可不在司隸範圍之內呀!”

“那太師以爲...”李儒愁的也是這裡。

“官渡太遠,手伸不過去,也只能放幽州軍渡河了...幽州軍雖然厲害,但我西涼軍也不是吃素的!”董卓自己覺得,說這話似乎有些自欺欺人的嫌疑——明明就信心不足嘛。

“還有,把布兒派往汜水關,本太師就不信了,以布兒的武藝,憑藉着天險關隘,難道還擋不住幽州軍!”

想起呂布,董卓忽然高興起來。

呂布之強,他深有體會。在他看來,呂布的武藝,已經難有匹敵者,除非那漁陽王劉淵親自出手,不然無人能擋!

於是董卓就連忙讓人將呂布叫了進來。

“義父!”

呂布抱拳施禮。

“布兒,爲父遇到難題,需要你才能解決!”董卓笑的很親熱。

呂布眉頭一挑,傲氣勃發:“義父下令便是,布絕不會讓義父失望!”

“好!”董卓拍手笑道:“爲防幽州軍南下來攻,爲父欲遣布兒去鎮守汜水關,與華雄通力合作,阻攔有可能攻打汜水關的幽州軍!”

“幽州軍要南下?”呂布一怔,傲氣頓消,接着臉色猛地一變,忒不自然起來。想起自己輕易敗在劉淵手下,想起劉淵曾說比他更厲害的張角卻被五千軍隊追的落荒而逃,呂布頓時心虛。

“對,爲父嘗聞幽州軍強悍,想來也除了布兒這樣的猛將,沒人能守住汜水關,所以...”

對於董卓的稱讚,呂布雖然高興,但更多的卻是爲難。

幽州軍很強,劉淵更強。萬一劉淵親自出手,到時候...咋辦呢?呂布迎着董卓熠熠生輝的期待目光,沒奈何,只好硬着頭皮答應了下來。

接着,董卓又派遣了胡軫去虎牢關,輔助徐榮;派遣張濟、張繡二人領兵五萬,鎮守孟津渡口。做完這一切之後,方纔鬆了口氣,按下心來。

當董卓在部署防禦之時,天下羣雄已經在召集兵馬,準備會盟討董。

而此時的劉淵,剛到泉州。

泉州,漁陽郡南,臨海最大的縣城。

再往南行五十里,就是港口大沽。

幾年前的泉州,是漁陽郡最窮,人口最少的縣城。

後來劉淵致力於開發海洋資源,曬海鹽、捕海鮮、出海尋寶、經商等等活動的展開,使得泉州縣成了幽州僅次於漁陽城的富城、大城!

劉淵率領一萬大軍,經過泉州城,稍留半個時辰,進城看了看,算是視察,便直奔大沽而去。

大沽港口,上軍港。

大沽有兩個港口,上爲軍港,下爲民港。

軍港,就是幽州水師的駐紮之地。

劉淵來到上軍港,甘寧、周泰蔣欽三人早就準備好了一切,迎了出來。

“主公!”

三人抱拳行禮。

“準備的如何了?”劉淵微笑着,問道。

“早就準備好了。”甘寧仍舊那副嬉皮笑臉的樣子,完全不似手握數萬水師的水師大都督。

“那就好。”劉淵讚許的點點頭。今早發出的命令,才下午未時便已妥當完成,算得上迅速。

“那麼,開始吧。”劉淵也不多言,隨即領着大軍在甘寧等人的帶領幫助下,登上了二十條鐵甲大船,接着便駛出了海港,很快就消失在海天之間。

說到這裡,恐怕都看客明白了劉淵的打算——以水師運送大軍,從黃河口入,逆流而上,直襲孟津,以最快的速度擊敗董卓,拿下洛陽!

水師,可以說是幽州軍隱藏的最深的軍隊之一。

全天下,都沒人知道,劉淵手中竟還握着這樣一支能縱橫海洋的強大水師!董卓也不例外,他根本就沒有想到,也沒有可能想到。

當然,此番討伐董卓,劉淵只帶了一萬人。這一萬人,負責擊敗董卓、控制洛陽!

說起來,這樣大的一件事,只用一萬人是否兒戲了些?

確實,確實兒戲,不過這話只能針對別人來說,對劉淵,無效。

既出乎意料之外,又有劉淵親自領軍,一萬人,足矣!

除了這一萬人,幽州也有其他的動作。

譬如冀州軍團、幷州軍團向南推移;譬如上谷軍團調遣到了河套,等等一系列的動作,無不都在暗中進行的。

因爲劉淵知道,討伐董卓之後,纔是真正的亂世!那時才羣雄並起,逐鹿天下。

劉淵不願看到這樣的事發生,說白了,漢朝終究是劉家的天下,劉淵身爲劉家人,怎能輕而易舉就將其拱手推翻,或者低頭送人?

自然不能!

所以他一邊欲要以雷霆之怒,閃電之速奪取洛陽,改變其如前世歷史上被焚燒的命運!另一邊調動大軍緩緩向南推進,以便於鎮壓討董勝利之後,得意忘形的各路諸侯!保存漢朝最後一點精氣。

郭嘉等軍師俱是知道劉淵的意思,但沒人阻攔。

一者不敢;二者卻因其中有大大的妙處。

郭嘉原本就想建議劉淵讓大軍向南緩緩推進,以便曰後爭奪江山之時,佔得先手。而劉淵的行動,卻讓他十分高興。

不論劉淵是出於什麼目的,但只要調軍南壓,那就是好事。

......

190年,正月。

諸侯會盟於酸棗!

第一鎮,曹艹曹孟德,親族鄉勇計萬人。

第二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計大軍十萬。

第三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計八萬人馬。

第四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計兩萬人馬。

第五鎮,冀州刺史韓馥,計一萬人馬。

第六鎮,豫州刺史孔伷,計三萬人馬。

第七鎮,兗州刺史劉岱,計三萬人馬。

第八鎮,河內郡太守王匡,計一萬人馬。

第九鎮,陳留太守張邈,計一萬人馬。

第十鎮,東郡太守喬瑁,計一萬人馬。

第十一鎮,山陽太守袁遺,計一萬人馬。

第十二鎮,濟北相鮑信,計一萬人馬。

第十三鎮,北海太守孔融,計兩萬人馬。

第十四鎮,廣陵太守張超,計一萬人馬。

第十五鎮,徐州刺史陶謙,計三萬人馬。

第十六鎮,上當太守張揚,計一萬人。

另有

西涼馬騰、扶風郡守公孫瓚兩路人馬從西至東,與羣雄夾擊董賊!

不算幽州劉淵、西涼馬騰、公孫瓚,總計有十六路大軍,四十萬人,會盟酸棗,約爲同盟,共擊董賊。

十六路諸侯共推四世三公之後,袁紹袁本初爲代理盟主,袁術袁公路督押糧草,曹艹爲奮武將軍...同時書信一封,各諸侯俱都署名之後,派人送往幽州,請漁陽王劉淵南下,討伐董賊。

請劉淵南下的意思,卻是曹艹提出。

其中有幾條原因,其一,劉淵爲漢室宗親,皇室遭劫,劉淵南下乃處理是正理;其二,幽州軍強盛,若能與諸侯聯軍兩面夾擊,董賊必不戰自潰!其三,劉淵爲漁陽王,德高望重,討董盟主自當由他來當。

袁紹這個代盟主自然特別不爽,但其餘人,俱都各懷鬼胎,就算那兄弟袁術都冷笑瞧着他點頭答應,他也無法,只能點頭,默默的生悶氣。

之後,袁紹帶着諸路諸侯,祭天誓師,發誓要剪除董賊,恢復漢室。

;

二百二十六章 朝拜六十章 見何進一百六十四章二十三章 守城 計劃第一步二百九十六章 抵達羅馬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九十五章 初戰張角九十二章 內訌二百七十五章 前夕六十八章 回幽州一百二十章 啓程七十九章 黃巾起義二十四章 火燒烏桓二百零九章 首勝第五章 遇蔡琰 阿瞞本初與公路耍流氓二十一章 前奏 各有算計二百一十七章 定漠北一百七十章 幽州概要 公會雛形五十五章 獻國書一百八十六章 西北戰起六十六章 回故里二百一十一章 程普敗丁零一百四十四章 大婚 靈帝崩一百一十八章 痛斥一百九十八章 鏖戰一百九十一章 計成二百零七章 掌控涼州二十一章 前奏 各有算計九十六章 趙子龍二百七十五章 前夕一百五十八章 軟禁一百六十二章 戰神呂布一百一十七章 加官進爵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轉移’一百六十一章 武安國逞威虎牢關八十九章 劉備遭伏一百八十八章 連橫一百九十章 毒計十七章 先下手爲強二百零一章 馬騰歸附 一觸即發五十章 軻比能軍團覆滅 鮮卑危機二百五十三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二百零六章 部署六十二章 見靈帝二百八十章 首戰一百二十四章 落水二百九十六章 抵達羅馬八十二章 交鋒 關羽第八章 關雲長攔路搶親一百八十八章 連橫八十八章 再見關羽三十章 發展計較四十三章 上谷攻略二十五章 和甄家合作 娃娃親麼?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進京八十一章 幽州出兵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九十一章 離間二百五十九章 招攬一百六十四章四十六章 鮮卑內耗 ‘許賈’二十四章 火燒烏桓二百四十八章 掌中河北百零七章 兩兄弟再戰張角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一百四十九章 殺張溫 懾朝臣二百零七章 掌控涼州二百一十三章 龍城攻守五十章 軻比能軍團覆滅 鮮卑危機一百八十八章 連橫四十九章 賈詡 陳羣六十四章 袁本初的宴請一百八十五章 極北風暴二百一十五章 定局二百三十九章 退意一百六十六章 投降八十八章 再見關羽二百七十四章 即將召開一百八十四章 秘聞一百三十五章 完全突破一百八十九章 賈詡訪馬騰一百五十五章 兵不血刃二百零四章 韓、馬相持二百五十三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二百八十六章 入彀一百八十五章 極北風暴七十八章 準備二百八十八章 一統一百八十七章 許攸之謀二百零一章 馬騰歸附 一觸即發百零六章 執念一百五十九章 袁隗籌謀詭計 劉淵面見諸侯一百章 全軍合擊一百一十一章 華佗和蔡陽二百八十八章 一統一百三十四章 母親的話二百零九章 首勝八十章 拉開序幕一百三十四章 母親的話十六章 給公孫瓚穿小鞋
二百二十六章 朝拜六十章 見何進一百六十四章二十三章 守城 計劃第一步二百九十六章 抵達羅馬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九十五章 初戰張角九十二章 內訌二百七十五章 前夕六十八章 回幽州一百二十章 啓程七十九章 黃巾起義二十四章 火燒烏桓二百零九章 首勝第五章 遇蔡琰 阿瞞本初與公路耍流氓二十一章 前奏 各有算計二百一十七章 定漠北一百七十章 幽州概要 公會雛形五十五章 獻國書一百八十六章 西北戰起六十六章 回故里二百一十一章 程普敗丁零一百四十四章 大婚 靈帝崩一百一十八章 痛斥一百九十八章 鏖戰一百九十一章 計成二百零七章 掌控涼州二十一章 前奏 各有算計九十六章 趙子龍二百七十五章 前夕一百五十八章 軟禁一百六十二章 戰神呂布一百一十七章 加官進爵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轉移’一百六十一章 武安國逞威虎牢關八十九章 劉備遭伏一百八十八章 連橫一百九十章 毒計十七章 先下手爲強二百零一章 馬騰歸附 一觸即發五十章 軻比能軍團覆滅 鮮卑危機二百五十三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二百零六章 部署六十二章 見靈帝二百八十章 首戰一百二十四章 落水二百九十六章 抵達羅馬八十二章 交鋒 關羽第八章 關雲長攔路搶親一百八十八章 連橫八十八章 再見關羽三十章 發展計較四十三章 上谷攻略二十五章 和甄家合作 娃娃親麼?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進京八十一章 幽州出兵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九十一章 離間二百五十九章 招攬一百六十四章四十六章 鮮卑內耗 ‘許賈’二十四章 火燒烏桓二百四十八章 掌中河北百零七章 兩兄弟再戰張角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一百四十九章 殺張溫 懾朝臣二百零七章 掌控涼州二百一十三章 龍城攻守五十章 軻比能軍團覆滅 鮮卑危機一百八十八章 連橫四十九章 賈詡 陳羣六十四章 袁本初的宴請一百八十五章 極北風暴二百一十五章 定局二百三十九章 退意一百六十六章 投降八十八章 再見關羽二百七十四章 即將召開一百八十四章 秘聞一百三十五章 完全突破一百八十九章 賈詡訪馬騰一百五十五章 兵不血刃二百零四章 韓、馬相持二百五十三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二百八十六章 入彀一百八十五章 極北風暴七十八章 準備二百八十八章 一統一百八十七章 許攸之謀二百零一章 馬騰歸附 一觸即發百零六章 執念一百五十九章 袁隗籌謀詭計 劉淵面見諸侯一百章 全軍合擊一百一十一章 華佗和蔡陽二百八十八章 一統一百三十四章 母親的話二百零九章 首勝八十章 拉開序幕一百三十四章 母親的話十六章 給公孫瓚穿小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