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二章 封禪(結局)

不得不說祝融氏的睿智。

不論哪一個方面,軍隊數量戰力抑或雙方的戰爭潛力,區區蠻族,與華夏王朝相比,猶如螢蟲比之皓月!

稍稍能沾點便宜的,就是地利人和。

南越終歸是蠻族的地盤,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華夏的軍隊再強,要在那充滿無盡危機的叢林中與蠻族爭鋒,總要落在下風纔是。

只要首先挫了漢人兵鋒銳氣,再與其打游擊,曰月年長的與其周旋,總能將漢人的軍隊拖垮。

到時候漢人的皇帝發現得不償失,自然也就會主動撤兵,放棄這南越之地。

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正乃兵家要訣!

孟獲雖然不太明白其中道理,但他向來遵從兩個‘凡是’——凡是老婆的話,都是對的!凡是老婆的話,都要聽!

所以毫不猶豫的點頭贊同。

正事說完,孟獲臉上諂媚的笑意更甚,說話間就欺近前,張開熊爪子一般的手臂,就想把祝融氏一把撈住。

哪知祝融氏臉一板,厲色一閃,喝道:“而今危機將近,你作爲烏戈國主,應當以身作則,親上前線鼓勵士卒纔是!窩在這屋裡,像個什麼話?!”

孟獲仿似觸電一樣,連忙將爪子縮回去,訕訕的笑

貴霜王朝,富樓沙。

韋蘇提婆一世一把將華夏通牒揉成一團!

“欺我太甚!欺我太甚!”

韋蘇提婆一世一掌拍在案桌上,怒喝道:“來人,給我集結大軍,我要讓漢人知道,我貴霜不可欺!”

安息,尼薩。

“這該如何是好?!”

安息王沃洛吉斯五世滿臉憂色。

“漢人對貴霜用兵,我安息就孤立無援。塞維魯那混蛋絕對不會放過如此良機!”

“我王,爲今之計只能竭力抵擋,有扎格羅斯山阻擋,羅馬人就是長了翅膀,也休想輕易翻越!”

羅馬,塞維魯哈哈大笑。

“終於讓我等到這時候了!”

“傳我命令,集結大軍三十萬,我要一舉跨過扎格羅斯山,踏平安息!”

已經六十歲的塞維魯,忽然之間意氣風發。

原本,華夏到處和稀泥,讓他以爲有生之年,再難攻破安息,沒想到華夏的皇帝野心如此之大,在這時候發動了對貴霜的戰爭!這無異於天賜良機,讓他能在自己晚年之時,再次立下不朽的功勳!

“皇帝陛下,”有人建言:“華夏野心如此之大,而且國力之強,超過我羅馬,如果任其發展,早晚會威脅到羅馬!東方人攻打貴霜,就是一個信號啊!”

塞維魯卻不以爲意。

“華夏強則強矣,但他太龐大了,難以掌控。若再增加疆土,無異於給自己留下隱患,得不償失。我料定,華夏此戰,不過想從貴霜身上得到一些好處罷了,戰勝之後,必將退兵!”

“原來如此!”

洛陽。

御書房中。

劉淵與兒子劉澤相對而坐。

“此戰,爲父不會插手,讓你去做。但爲父相信,你會不讓爲父失望,對嗎?”

劉淵笑道。

“是的,父親。”

劉澤臉色鄭重。

“恩,”劉淵微微頷首,道:“你年紀不大,雖然經過兩年的傭兵生涯,得到了一些鍛鍊,但還遠遠不夠。我希望你能親自上戰場,去經歷、去體驗。要知道,傭兵和軍隊,可不能相提並論!”

劉澤聞言,臉上露出了笑容:“嘿嘿,父親,孩兒正想去前線呢,就是怕父親不同意”

“哈哈哈”劉淵大笑:“好小子!爲父是馬背上的皇帝,爲父的天下,是一刀一槍打下來的。你要去前線,爲父鼓勵還來不及,怎會不同意?不過這事爲父說了恐怕不算,你還得去說動你母親和奶奶,知道嗎?”

劉澤點點頭。

“正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劉淵這時候嘆了口氣,道:“爲父今曰就立下祖訓。從你起,以後每一代皇子皇孫,必須要經過戰場的磨練,纔有資格繼承皇位、加封爵位!”

言罷,爲表正式,劉淵拿過一張空白聖旨,在上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把祖訓寫了下來。

“我華夏,不需要廢物皇帝。每一代天子,都要有一個理想——封禪!要成就聖皇,追隨朕的腳步!追尋先祖的腳步!”

將祖訓聖旨讓人收好,劉淵這時又道:“你要去前線,爲父有幾個囑託。”

“第一,須得展現你自己的才華,折服前線一干將士!”

“第二,遇事不能急躁,不能獨斷專行,要多問問身邊的人的意見。”

“第三,要有自己的主見決斷,不能人云亦云。”

神武十五年,八月。

皇子澤領兵親征貴霜!

神武十六年,春。

龐統以步步爲營,穩紮穩打之策,以引蛇出洞之計,引誘蠻王孟獲襲燒糧草,從而擒殺蠻王孟獲。而後大軍閃電進攻,不一月,攻破烏戈國,俘虜烏戈國一干洞主高層。而後,配合水軍,將東南亞盡數納入掌握之中,至此,南越平定。

神武十六年秋,皇子澤採用諸葛亮金蟬脫殼之計,在大宛沙漠中對貴霜大軍完成反包圍,斷其水源、糧草,將十萬貴霜大軍完全困死!

而後,貴霜大將在走投無路之下,舉兵投降。

同時,皇子澤採納司馬懿奇襲之計,做出按兵不動,與貴霜大軍對峙沙漠的樣子,再放出大量假消息,迷惑韋蘇提婆一世,又分兵以馬岱、黃忠爲將,以司馬懿爲軍師,悄然潛入貴霜境內,一舉襲破富樓沙!

斯時,韋蘇提婆一世被俘,富樓沙慘遭屠城!

此戰,一舉震動了整個西方世界!

接到這個消息,羅馬人停止了對安息的進攻,安息人更是惶恐不安。

“看來我猜錯了!”

塞維魯一臉嚴肅:“原以爲東方人是打秋風,沒想到竟然破亡了貴霜!”

而後,塞維魯向沃洛吉斯五世以及貴霜倖存的大貴族發起照會,在神武十七年春,組成聯盟,共抗華夏!

三國聯軍計八十萬,陳兵安息東門戶,絲綢之路唯一通往西方的城市,木鹿城。

並徵用百萬民夫,在三月之內,將安息打造成爲一座世界上最爲龐大的碉堡!

木鹿城高二十五丈,厚十五六丈,華夏帝國的軍隊合擊技與攻城利器難以奈何。自此,戰爭陷入僵持階段。

皇子澤見此,便採用了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建議,竟揮軍南下!

按照諸葛亮和司馬懿的想法。

揮軍南下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引誘木鹿城中敵軍出戰,用計將之殲滅,消耗敵軍力量。

第二層,若木鹿城敵軍龜縮,便直接南下,將天竺擊破!

神武十六年,春。

皇子澤擊破天竺,將其納入華夏版圖,同時揮軍閃電北進,將趁着華夏大軍南下攻打天竺時復國的貴霜再次擊破。

三月,皇子澤親領一干精銳,扮作貴霜貴族,混入了木鹿城。

而後,裡應外合,佔領了木鹿外城。

斯時,羅馬皇帝塞維魯病重,彌留之際,提議聯軍在木鹿城西,再建一個城堡——因爲他覺得木鹿城既然丟失了外城,內城恐怕也將不保。

其餘人等聽從了意見,在死命抵擋華夏大軍進攻木鹿內城之時,又徵百萬民夫,於木鹿城西五十里處,再次聳立起一座堡壘。

五月,木鹿城完全落入華夏掌控,繼而雙方再次陷入對峙僵持階段。

七月,神武帝下詔,召回皇子澤。

七月中,整個華夏都風雲涌動起來——因爲,聖天子神武帝劉淵,即將封禪!

八月初一,泰山!

泰山之巔,新築有一座青石祭壇,高九丈九尺九寸九分,象徵至尊之意。上置青銅大鼎,鼎中焚香。鼎前一祭臺,上有各種貢品不計。

神武帝劉淵身着正式九龍袍服,大修一甩,龍行虎步,登上祭壇。隨之登上祭壇的僅有二人——皇位繼承人劉澤以及司禮鄭玄。

劉淵上得祭壇,站在臺前,望着臺下諸皇妃、皇子、公主、大臣、將軍,神色一肅,喝道:“今,朕於泰山之巔封禪,誓將追隨祖先的腳步!”

言罷,對身旁的鄭玄點了點頭。

鄭玄頷首,上前一步,喝道:“封禪大典!”

“祭祀天地!”

隨着這聲大喊,臺下,鼓樂齊鳴。劉淵整了整衣冠,檯布走向祭臺,在一旁的水盆中淨了手,執起一炷香,祭拜天地!

“叩拜祖宗!”

劉淵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誠心誠意,對着三皇五帝的牌位,大行參拜起來!

“一叩首!”

“砰!”

劉淵仿似一頭撞在地上一樣,發出一聲劇烈的碰撞聲!

“二叩首!”

“砰!”

“三叩首!”

“砰!”

忽然之間,不知何時,整個祭臺竟然閃爍起了瑩瑩的淡淡金黃色光芒來!

“四叩首!”

鄭玄老眼瞪得老大,嘴脣都顫抖起來!

“砰!”

一聲叩頭,整個祭壇光芒猛的一盛!

“五叩首!”

“砰!”

祭臺光芒愈發熾烈起來,照的人竟有些睜不開眼!

隨着最後一叩首,祭壇金芒暴漲,金光中,彷彿聽到了祖宗那語重心長的囑託,聽到了金戈鐵馬,挺到了萬民呼喊!

劉淵猛的站起身來,背後的聖皇領域忽然展現在世人面前!

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坐在聖山頂的皇座上,手執金劍,目似滄溟,平視遠方。寶座下,萬民教化,天下大治!

轟隆隆!

冥冥中一聲巨響,整座泰山忽然都顫抖起來!

祭壇上,無盡的金芒匯聚,盡數沒入劉淵聖皇領域之中!

“我兒,跪下!”

劉淵站起身來,渾身都被金光籠罩,仿似天神一般。

劉澤聞言,叩拜到底。

“蒼天后土,祖宗共鑑!”劉淵仰天一聲大呼:“今有後輩人皇劉淵,傳位於子劉澤,望蒼天庇佑,后土承德,祖宗加冕!”

嗷嗚!

一聲雄渾的龍吟響起,整個祭壇忽然一分爲二,一隻數丈大的金色龍頭從中冒出!

“神龍!”

“龍啊!”

祭壇下,無數的人,大臣將軍、皇子公主齊齊下拜!

那神龍威嚴的目光掃過祭壇,看着劉淵,龍目中涌出絲絲喜悅。

“吼!”

金龍長吟一聲,猛的一掙,長達數十丈的巨大龍軀,竟然從裂縫中蹦了出來!

“吼!”

再一聲龍吟,金龍大嘴一張,一顆金光閃閃的龍珠,出現在當空!接着,便見天際落下一道光束,直直射落在龍珠上!同時,劉淵背後的聖皇領域中,一陣氤氳呈五彩的霧氣猛的凝聚在一起,同時投射到了龍珠上!

龍珠得了天際光束、人皇氣運加持,猛然間光芒爆射,緩緩飛落,漂浮在了劉澤身前。

劉澤嘭嘭嘭再次磕了三個響頭,起身伸出手,將緩緩收斂了光芒的龍珠捧在手心,退下了祭壇。

金龍吐出龍珠之後,遊動到劉淵身前,四目相對,恍然間,劉淵哈哈大笑

史記.聖皇卷:斯時,神武皇帝劉淵得天地萬民氣運加持,成就聖皇,攜皇太后、皇后皇妃、皇子公主以及凌霄閣三十九功臣與禁軍統領典韋,御龍昇天,飛昇仙界。並留下傳國龍珠,以鎮華夏氣運。

(全文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一百一十七章 加官進爵一百六十四章第四章 準備綁架百零一章 鎮壓概況一百九十五章 馬超敗退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進京八十九章 劉備遭伏二百六十一章 蒯良之謀二百零一章 馬騰歸附 一觸即發二百零六章 部署七十三章 一紙解危機百零六章 執念一百七十八章 投射殺二百五十五章 俘虜孫尚香 陳留戰起二百二十七章 曹操中計一百一十一章 華佗和蔡陽二百七十一章 魯肅二十八章 劫掠烏桓 第一次交鋒六十六章 回故里九十一章 離間二百五十八章 見俘虜二百零一章 馬騰歸附 一觸即發二百三十五章 陳登之謀一百六十三章 暗潮二百二十三章 震驚七十八章 準備二十八章 劫掠烏桓 第一次交鋒三百三十六章 鬥陣一百五十二章 孫堅敗呂布一百二十七章 見張機一百七十四章 左慈南華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一百四十九章 殺張溫 懾朝臣一百二十三章 戰二百六十四章 張勳敗亡第八章 關雲長攔路搶親一百三十章 山越柯虎一百五十三章 華雄敗孫堅二百九十一章 曹孟德持節一百二十一章 危機百零七章 兩兄弟再戰張角二百八十三章 倉惶逃遁第三章 鉅商甄逸 土匪典韋三百章 那個秘密九十八章 博望坡二百三十一章 戰青州前夕八十八章 再見關羽一百四十六章 救駕三百零一章 拉開帷幕一百二十五章 喬家二百五十五章 俘虜孫尚香 陳留戰起九十八章 博望坡六十五章 新年前夕二百零六章 部署第八章 關雲長攔路搶親二百五十章 孫策周瑜二百六十六章 到漁陽二百二十八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百二十六章 朝拜五十章 軻比能軍團覆滅 鮮卑危機八十五章 盧奴戰起二百八十八章 一統九十六章 趙子龍一百六十章 虎牢關下二百六十五章 紀靈身死二百七十一章 魯肅一百四十三章 清理二十九章 大破峭王部落一百八十二章二百三十五章 陳登之謀第七章 北上前的準備一百五十章 呂布歸董 曹操行刺一百三十九章 馴呂布十六章 給公孫瓚穿小鞋一百三十四章 母親的話一百三十六章 演武 鬥將第八章 關雲長攔路搶親二百三十二章 各有算計二百五十章 孫策周瑜二十五章 和甄家合作 娃娃親麼?一百八十七章 許攸之謀一百六十五章 人皇之說八十五章 盧奴戰起一百五十一章 會盟討董八十一章 幽州出兵二百零四章 韓、馬相持二十八章 劫掠烏桓 第一次交鋒二百八十五章 全面進攻二百三十四章 戰起一百七十章 幽州概要 公會雛形四十七章 沮陽概況五十二章 破聯軍走草原 開商市遞國書二百七十七章 極北和西域二百八十章 首戰三十九章 鄭玄相助 洛陽事宜八十九章 劉備遭伏一百一十二章 攻打懷縣二百八十八章 一統一百三十章 山越柯虎二百五十六章 孫堅中伏
一百一十七章 加官進爵一百六十四章第四章 準備綁架百零一章 鎮壓概況一百九十五章 馬超敗退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進京八十九章 劉備遭伏二百六十一章 蒯良之謀二百零一章 馬騰歸附 一觸即發二百零六章 部署七十三章 一紙解危機百零六章 執念一百七十八章 投射殺二百五十五章 俘虜孫尚香 陳留戰起二百二十七章 曹操中計一百一十一章 華佗和蔡陽二百七十一章 魯肅二十八章 劫掠烏桓 第一次交鋒六十六章 回故里九十一章 離間二百五十八章 見俘虜二百零一章 馬騰歸附 一觸即發二百三十五章 陳登之謀一百六十三章 暗潮二百二十三章 震驚七十八章 準備二十八章 劫掠烏桓 第一次交鋒三百三十六章 鬥陣一百五十二章 孫堅敗呂布一百二十七章 見張機一百七十四章 左慈南華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一百四十九章 殺張溫 懾朝臣一百二十三章 戰二百六十四章 張勳敗亡第八章 關雲長攔路搶親一百三十章 山越柯虎一百五十三章 華雄敗孫堅二百九十一章 曹孟德持節一百二十一章 危機百零七章 兩兄弟再戰張角二百八十三章 倉惶逃遁第三章 鉅商甄逸 土匪典韋三百章 那個秘密九十八章 博望坡二百三十一章 戰青州前夕八十八章 再見關羽一百四十六章 救駕三百零一章 拉開帷幕一百二十五章 喬家二百五十五章 俘虜孫尚香 陳留戰起九十八章 博望坡六十五章 新年前夕二百零六章 部署第八章 關雲長攔路搶親二百五十章 孫策周瑜二百六十六章 到漁陽二百二十八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百二十六章 朝拜五十章 軻比能軍團覆滅 鮮卑危機八十五章 盧奴戰起二百八十八章 一統九十六章 趙子龍一百六十章 虎牢關下二百六十五章 紀靈身死二百七十一章 魯肅一百四十三章 清理二十九章 大破峭王部落一百八十二章二百三十五章 陳登之謀第七章 北上前的準備一百五十章 呂布歸董 曹操行刺一百三十九章 馴呂布十六章 給公孫瓚穿小鞋一百三十四章 母親的話一百三十六章 演武 鬥將第八章 關雲長攔路搶親二百三十二章 各有算計二百五十章 孫策周瑜二十五章 和甄家合作 娃娃親麼?一百八十七章 許攸之謀一百六十五章 人皇之說八十五章 盧奴戰起一百五十一章 會盟討董八十一章 幽州出兵二百零四章 韓、馬相持二十八章 劫掠烏桓 第一次交鋒二百八十五章 全面進攻二百三十四章 戰起一百七十章 幽州概要 公會雛形四十七章 沮陽概況五十二章 破聯軍走草原 開商市遞國書二百七十七章 極北和西域二百八十章 首戰三十九章 鄭玄相助 洛陽事宜八十九章 劉備遭伏一百一十二章 攻打懷縣二百八十八章 一統一百三十章 山越柯虎二百五十六章 孫堅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