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又要聯合

高速運行的民國機器終於在數年的平靜之後露出了其猙獰的獠牙,整個民國以及民國勢力範圍內的軍隊調動當然瞞不過各地諸侯,誤以爲民國將要再次和誰開戰的諸侯一邊緊張地擴軍備戰與加速聯合,一方面也希望探出究竟是哪個倒黴蛋又要被收拾。

完全不在意各地諸侯動作的李天現在正忙於招收學生和處理那些廢物,與其讓黃忠他們屠殺掉,還不如爲這個世界做點貢獻呢,倒是不斷往倭島運女人過去讓倭島所有雄性生物興奮不已,雖然那些基本上都是挑剩下的歪瓜裂棗,不過還真別說,裡面質量好的還是不少,幾百人裡面還能找出幾個美女呢,更何況幾十萬上百萬人,她們運氣都比較好,原來總共的那三百多萬人中被黃忠屠殺的基本上全部是雄性的,這也就造成剩餘的兩百萬人裡面最少有一百五十萬是女人(多次戰爭男性損失超級大!),不過給與這麼多人加入民國的名額也只有二十萬而已,剩餘的,不好意思,流放!大概知道流放地是個什麼樣的衆人當然不願意過去,好死不如賴活着,更何況戰爭那些事情本來就跟她們的關係不大,這也造成那二十萬個名額是真正的搶破了頭,當然,這裡面也有很多很多寧願被流放也不願意參與選拔的人,隨她們吧!

“孔大人,我家主公此次遣我等前來所爲之事想必您已經猜到,您覺得如何?”有些話不要擺在明面上來說,彼此心照不宣就好了。

其實孔由何嘗不知道現在的形勢,本來他還有些猶豫,可是民國最近鬧出那麼大動靜,又是整編軍隊又是擴充軍隊的,而且一擴充就到兩百萬(他們把預備役也算進去了),這麼多軍隊砸下來誰能受得了啊?雖然民國一向都說自己不參與中原爭霸,可是這個世界上的事情沒有誰能夠說得清楚,也沒有人能夠保證什麼,說不定民國要對他們動手了呢?孔由最近也爲此事很是煩惱。

孔由一向就不是一個很有大志的人,多次出兵不是因爲利益使然就是被逼無奈,雖然他也想過統一中原,但是一想到上面的那位他的所有雄心壯志就一下就沒有了,就拿這次將要談判或者敲定的諸侯聯合來說,要是那位看出來他們的目標就是民國,那他們這些人還要不要活了啊?所以聯合是需要的,但是也不能刺激到那位,更不能逼迫那位提前動手。

“文若,想必劉大人也知道我們將要進行之事有可能造成的後果,不知劉大人覺得如何解決我們的那些顧慮爲好?”

“不瞞大人說,我家主公也想出幾個辦法,可以保證我們的顧慮不會成爲現實,如今我們之所以如此急於求成孔大人也知道原因,相信孔大人也不會認爲有人能夠抵擋住兩百萬軍隊的進攻。”

孔由當然知道沒有任何一個諸侯有能力抵擋住兩百萬軍隊的進攻,就算所有諸侯聯合起來都絕對沒有可能戰勝,只不過聯合起來總會比單獨抵擋要好得多,也會有利得多,如果現在還不聯合起來到時候恐怕就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了,也正是因爲這樣各路諸侯纔會這麼着急,要不然誰願意聯合啊?畢竟聯合就意味着利益的分配,也意味着自己這些人都將受到制約,恐怕沒有一個諸侯願意甘爲人下,也沒有一個諸侯願意交出哪怕一點手中的權力,這也是被逼無奈啊!“噢?敢問劉大人辦法爲何!”

“其實也沒什麼,我們的聯合可以慢慢進行,民隊的整合最少需要一年時間,再加上擴軍的那部分,時間可能還要更長,所以我們的時間還是有不少,在這期間我們可以先達成初步協議,先不要涉及軍事就好,而後看形勢如何再行決斷,最主要的是這個過程一定要平穩,不能激進,讓民國抓住把柄。”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過要是他們知道李天根本沒有和他們計較的打算不知道他們會怎麼樣!

聯合起來就能對民國造成威脅了?太異想天開了!聯合聽起來很好聽,可是裡面牽扯的利益實在太多,牽扯的勢力又太複雜,漢人的一大特色就是關係網錯綜複雜,基本沒有誰能夠理清,到時候要是聯合的事情處理不好,夠他們受的!

略爲思索了一下的孔由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陰謀詭計顯得相當蒼白,爲今之疾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希望自己這些人的舉動不會刺激到他。

“文若,你看我們可不可以邀請民國也參與這個聯合,這樣他們就沒有理由阻止,也沒有理由破壞,這樣說不定也可以降低民國的戒心。”突發奇想的孔由緩緩說道。

仔細想想,其實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一方面如果民國同意加入聯合,那麼這些諸侯最起碼暫時是安全的,雖然民國肯定會在這個聯合體系中佔據一些優勢,但是怎麼着也不至於讓民國一家獨大,另一方面民國要是不同意加入,這些諸侯也可以說這只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組織,民國也沒有任何理由對付諸侯。與其想着如何和一個巨無霸對抗,不如向如何拉攏他,利用他......覺得主意不錯的荀或繼續和孔由商量了一陣之後就告辭而去,可能是忙着和劉表等人商議去吧!

民國的各項工作正在轟轟烈烈地進行,中原大地上也風起雲涌,兩個月後————

“主公,我們收到一張中原諸侯的請柬。”剛剛基本將招生結束的李天正想休息幾天龍一就找上門來了。

“請柬?什麼請柬?不會是那些無聊的諸侯聯合要我們參加吧?”一想就是這件破事兒。

“是的,您看我們是不是需要應約?”

沉思了一下的李天還是決定去,如果不應約的話說不過去,反正到時候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他們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進行會議?”

“十一月一號,在大漢曾經的首都——洛陽!”

“這些諸侯都吃飽了沒事幹是吧?還有三個月就發來請柬!”

“可能他們是想看我們的反應如何,也有可能他們之間的秘密談判還需要一段時間。”

“就說我們到時候會去就好了,其他不用管。”幾個月後的正式聯合李天也猜得到他們會聯合什麼東西,無非就是經濟領域或者一些軍事領域加強合作,這些對民國來說沒有多少影響,畢竟民國現在開放的邊境實在夠少,陸上只開放了保定、霸縣、靈丘,港口城市也只開放了天津,重要技術也被看管得很嚴,完全沒有讓那些白癡腐儒送出去的可能。不過李天也想到如果聯合的話那些諸侯必然會要求民國開放更多地方,也必然會要求民國出讓一些技術,這些都是問題,不過應該不會很麻煩,大不了到時候看各種技術的重要與否出讓一些,然後獲得更多的好處,雖然現在中原各地的大部分商品都是民國生產的,但是那個市場還是很大很大的,有待進一步開發!

像一堆小老鼠一樣在私底下吱吱作響的諸侯還沒開始正式會議就爭的不可開交,所爭之事無非就是如何聯合,聯合之後的利益分配,這些倒是苦了下面跑腿的那些人,至於李天和他的民國,完全就是在看這一羣小丑玩鬧,不過李天還是比較佩服的一些做法,比如學民國一樣搞什麼預備役,雖然只是名義上的(實際上就是正規軍,這樣說也只是爲了給各諸侯和民國一個交代而已),但是還是相當不錯,到李天的第二批學生入學,諸侯中劉璋擴軍已經達到三十萬,張魯也不甘落後達到十五萬(地方小,人少,沒辦法招更多了),安陽王也擴軍到二十萬,韓遂擴軍到二十萬,劉虞東拼西湊也弄了個二十萬,王匡自上次作戰結束後得到的好處也不少,本來領土不多的他也變成一方強力諸侯,此次擴軍更是達到四十萬,有錢的劉表則直接擴軍到五十萬,就連剛當坐上青州一把手位置的臧霸都不甘落後地擴軍到三十萬,至於那個境內人口不怎麼多的士燮也盡最大可能的擴軍到三十五萬,這些人之所以這麼兇狠的擴軍無非就是爲了在民國進攻只是有些抵抗的能力,也爲了在即將到來的聯合中得到更多的利益,畢竟這個世界是靠拳頭說話的,沒有相應的實力,什麼都白搭!

諸侯的瘋狂擴軍讓民國賺了個滿鉢,雖然各地諸侯這些年來也在盔甲、戰刀等裝備上下了一番苦功,但是奈何水平還是不怎麼樣,他們能夠製作出來的最好的盔甲和戰刀也只是和民國第二代盔甲和戰刀相當,而現在的民國士兵已經早已穿上第四代盔甲,拿着第四代戰刀,恐怕不久之後又即將換裝(爲什麼還是冷兵器作戰?如果熱武器大規模出現在戰場上那是絕對的屠殺,而如果戰爭都是這樣那就絕對達不到李天用鮮血“教育”大漢民族的目的,也達不到讓這些士兵和這個民族學會暴力的目的,他可不想讓這個民族只會依靠裝備取勝,也不想讓這個民族成爲只知道享受的民族,更不想讓這個民族失去血性,失去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英雄本色!民國的人口很多,這些本來會在幾年前的瘟疫或者寒潮中死亡的人在李天的幫助下生存了下來,所以李天可是一點都不心疼死一些人,對諸侯領地內的百姓也是一樣,如果不是李天和民國的幫助,這些諸侯有可能在歷史上的這個時節招到那麼多士兵麼?)。

“主公,這些諸侯擴軍的幅度是不是太大了?他們現在加起來的總兵力已經遠遠超過我們的正規軍的數目了!”賺錢賺得成天樂呵呵的龍一也免不了有些擔心。

二百六十萬軍隊,是有些多了,就算民國加上預備役也和他們的軍隊數目相差很大,雖然民隊精銳,但是螞蟻多了還咬死象呢,是個問題,這下連李天都覺得有些不太對勁了。“加強監控各地諸侯軍隊的動向,一旦發現他們妄圖聯合進攻我們,我們就先行出手好了,暫時先不要理會他們,相信他們在聯合之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恐怕就是聯合出兵。”

“聯合出兵?”

“對!帕提亞和貴霜那些地方已經打得難解難分了,這些諸侯沒理由不會在背後捅刀子的,尤其是那個交州士燮!”

“可是有我們在這裡虎視眈眈他們可能不會抽調大量兵力出兵。”龍一有些擔憂地說道。

“沒關係,他們一定會出兵的,只要我們到時候動一些手腳,再表現出我們的目標是羅馬帝國或者其他地方,那他們肯定會出兵。”李天陰陰地說道。

“可是如果他們拋棄國外而在我們出兵之時進攻民國怎麼辦?到時候我們可能有些難以抵擋他們兩百多萬軍隊的進攻。”

“放心,他們不敢,也沒有那個能力,出兵羅馬我們只需要動用二十萬左右軍隊就可以了,多了也用不着,你忘了我們還有那些炮灰一樣的黑人嗎?再說即便是我們把正規軍全部調出去了,就預備役那些諸侯也不一定能夠有膽量攻打,只有陸地上的兵力優勢的他們絕對會在我們的****下玩完,如果他們敢進攻,嘿嘿,到時候我不介意送他們一些很好玩的東西。”

雖然不知道這個主公又要送別人什麼東西,但是一想就知道不會是什麼好玩意兒,每次他一送東西別人就要倒血黴沒,龍一又開始在心中爲那些可憐的孩子祈禱,阿門~~~

第167章 處理“垃圾”第15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5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章 準備出擊第67章 能量晶石第54章 《世紀條約》(一)第22章 保存文明第111章 民國一遊之翱翔天際第26章 騰龍大發展(二)第132章 滅你們全族(八)第176章 牽出大案第58章 獻帝據雍第47章 曹操玩完!第90章 出征北伐之偵查風暴第142章 收拾袁紹(六)第75章 傻冒袁術第81章 一討袁術(二)第145章 收拾袁紹(九)第70章 羅馬全面戰爭(三)第158章 上帝噁心了第136章 幽冥訓練第150章 西域亂起第84章 出征北伐之太史子義第127章 滅你們全族(三)第20章 狩獵之旅(二)第1章 無奈啊!轉生第113章 中原戰國時代之風雲初變第5章 準備出擊第118章 金龍授獎之民族守望者第96章 戰爭踐踏第141章 收拾袁紹(五)第154章 西域大戰第104章 雙貂第45章 諸侯討董第91章 出征北伐之兵不血刃第165章 忍者第56章 《世紀條約》(三)第75章 傻冒袁術第99章 太史報仇(二)第30章 我要上學第118章 金龍授獎之民族守望者第152章 出兵非洲第140章 收拾袁紹(四)第50章 新版唐僧送經(二)第116章 中原戰國時代之袁術被陰第127章 滅你們全族(三)第59章 兒子,你總算結婚了!第177章 暴君第162章 熱帶雨林第163章 大神棍第3章 無趣的學習第137章 收拾袁紹(一)第140章 收拾袁紹(四)第91章 出征北伐之兵不血刃第41章 圈地大行動第45章 諸侯討董第82章 出兵北伐之四殺令第43章 “問候”董卓第145章 收拾袁紹(九)第18章 黃巾起義第101章 奴隸種族的誕生(二)第165章 忍者第127章 滅你們全族(三)第126章 滅你們全族(二)第69章 羅馬全面戰爭(二)第146章 收拾袁紹(十)第71章 羅馬全面戰爭(四)第33章 上學之技驚四座第177章 暴君第59章 兒子,你總算結婚了!第169章 擴軍第75章 傻冒袁術第58章 獻帝據雍第159章 發財了第56章 《世紀條約》(三)第62章 羅馬風雲(一)第154章 西域大戰第5章 準備出擊第3章 無趣的學習第56章 《世紀條約》(三)第157章 大選第48章 倭島風雲第33章 上學之技驚四座第137章 收拾袁紹(一)第37章 大肆進攻(一)第114章 中原戰國時代之軒轅關攻防第141章 收拾袁紹(五)第117章 中原戰國時代之僵持第43章 “問候”董卓第175章 鎮壓第51章 新版唐僧送經(三)第76章 幾人稱王第98章 太史報仇(一)第60章 向全球進發第8章 《中鮮光和條約》第33章 上學之技驚四座第13章 天下第一武道大會(二)第115章 中原戰國時代之混戰第42章 全面改革
第167章 處理“垃圾”第15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5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章 準備出擊第67章 能量晶石第54章 《世紀條約》(一)第22章 保存文明第111章 民國一遊之翱翔天際第26章 騰龍大發展(二)第132章 滅你們全族(八)第176章 牽出大案第58章 獻帝據雍第47章 曹操玩完!第90章 出征北伐之偵查風暴第142章 收拾袁紹(六)第75章 傻冒袁術第81章 一討袁術(二)第145章 收拾袁紹(九)第70章 羅馬全面戰爭(三)第158章 上帝噁心了第136章 幽冥訓練第150章 西域亂起第84章 出征北伐之太史子義第127章 滅你們全族(三)第20章 狩獵之旅(二)第1章 無奈啊!轉生第113章 中原戰國時代之風雲初變第5章 準備出擊第118章 金龍授獎之民族守望者第96章 戰爭踐踏第141章 收拾袁紹(五)第154章 西域大戰第104章 雙貂第45章 諸侯討董第91章 出征北伐之兵不血刃第165章 忍者第56章 《世紀條約》(三)第75章 傻冒袁術第99章 太史報仇(二)第30章 我要上學第118章 金龍授獎之民族守望者第152章 出兵非洲第140章 收拾袁紹(四)第50章 新版唐僧送經(二)第116章 中原戰國時代之袁術被陰第127章 滅你們全族(三)第59章 兒子,你總算結婚了!第177章 暴君第162章 熱帶雨林第163章 大神棍第3章 無趣的學習第137章 收拾袁紹(一)第140章 收拾袁紹(四)第91章 出征北伐之兵不血刃第41章 圈地大行動第45章 諸侯討董第82章 出兵北伐之四殺令第43章 “問候”董卓第145章 收拾袁紹(九)第18章 黃巾起義第101章 奴隸種族的誕生(二)第165章 忍者第127章 滅你們全族(三)第126章 滅你們全族(二)第69章 羅馬全面戰爭(二)第146章 收拾袁紹(十)第71章 羅馬全面戰爭(四)第33章 上學之技驚四座第177章 暴君第59章 兒子,你總算結婚了!第169章 擴軍第75章 傻冒袁術第58章 獻帝據雍第159章 發財了第56章 《世紀條約》(三)第62章 羅馬風雲(一)第154章 西域大戰第5章 準備出擊第3章 無趣的學習第56章 《世紀條約》(三)第157章 大選第48章 倭島風雲第33章 上學之技驚四座第137章 收拾袁紹(一)第37章 大肆進攻(一)第114章 中原戰國時代之軒轅關攻防第141章 收拾袁紹(五)第117章 中原戰國時代之僵持第43章 “問候”董卓第175章 鎮壓第51章 新版唐僧送經(三)第76章 幾人稱王第98章 太史報仇(一)第60章 向全球進發第8章 《中鮮光和條約》第33章 上學之技驚四座第13章 天下第一武道大會(二)第115章 中原戰國時代之混戰第42章 全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