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返漢中

“也不用這麼急吧?這成都可是侯爺您親手打下,至少看看,走走吧。”吳府內,吳懿笑着臉規勸道。

“呵,漢中幾十萬的曹軍在窺視,你說我能安心嗎?”劉正淡笑一聲,道。

“不是還有各位將軍嘛,您就是個居中調度的顯擺人物。這可是您自己說的。”一起打過仗,吳懿在劉正的面前也活絡了很多,笑着調侃道。

“對啊,就是個顯擺人物才得趕回去嘛。沒了我,各支軍隊是可以相安無事,但漢中的那些官員,恐怕就會生出異心來了。”劉正收了臉上的笑,認真道。

漢中乃是新納之地,人心不穩。又有外地窺視,不是劉正自負,沒了他還真不行。

“嗨,本來還想拉着侯爺各處顯擺一下,赴赴宴,飲飲酒呢。看來只有等侯爺退敵的時候再說了。”吳懿也收了笑,無奈道。

所謂赴赴宴,飲飲酒,不是什麼顯擺,而是那些官員心虛,找上吳家,想要與劉正聯絡一下感情,套套近乎。

不過劉正現在可也不糊塗,這些事情應該由劉備這個楚王來做,而不是他這個鎮南將軍,決不能代替劉備做。

因此,這居住在吳府的數日來,成都令李嚴,還有一些官員,劉正都沒有接觸。都讓吳懿給擋了。

“等那會兒就好說了。”劉正笑着道。等那會兒,該乾的劉備自己都幹了,確實好說。

吳懿笑着點頭,忽然吳懿臉色有些發紅,吶吶道:“有一件事,還請侯爺明言?”

“子遠是第一個迎我的人,而我在入成都後也是住在吳府。有什麼話不好說的。”見吳懿吞吐,劉正假意不滿道。

“不知舍妹。”就算劉正假意不滿,吳懿還是吞吞吐吐的道了出來。

“哈哈哈,那事要是你不急,等我凱旋而歸後,親自上門求親,納令妹爲平妻。”劉正一笑,道。

深深的吸了口氣,吳懿露出了明顯的如釋重擔的表情,這些天,他考慮了良多,越考慮,就越覺得與劉正結親,對吳家百無一害。而且其效果會立竿見影。

不過這會兒不比當初了,吳懿有些怕劉正只是惦記着他妹妹的美色而已,納過去也是個妾而已,現在聽劉正的意思,似乎要納爲平妻。

吳懿的心自然是放下了許多。

“呃…我還有個不情之請,請侯爺答應。”吳懿的臉色稍微的正常了些,笑着舉拳道。

“最多一年半載的,我也就成了你的妹夫了。有什麼不好說的?說吧。一塊說完也省事些。”劉正就納悶了,剛纔吳懿不是挺爽快的嘛,怎麼一下子就吞吐的每邊了。

“我有一弟弟,統兵尚可,只是歷來我吳家在東州士中的影響力較大,劉璋即用,又防備,所以沒有兵權。這次,還請侯爺提攜,帶他去漢中歷練成才。”吳懿鄭重的對劉正抱拳道。

這事情是吳懿臨時起意,就因爲劉正重視他妹妹,才讓吳懿起了這個心思,把吳家完全綁在劉正身上的決定。

劉正面色一肅,看着吳懿似有些激動的面容,自然是察覺出了他的誠意。但是。沉吟良久,劉正在吳懿失望的神色中,搖了搖頭道:“子遠卻是不知道,楚國的局勢到底如何。我劉正看似風光,其實呵呵,一個小人物就可以搬到我。取了你妹妹,其實是拖累了吳家,要是你再把你弟弟給送到我那裡去,完全是把吳家往火坑裡推。”

吳懿認爲劉正是開玩笑,是啊,一個戰功赫赫的鎮南將軍,爲楚國打下了幾乎四分之三土地的男人。居然自稱一個小人物就能搬到他。這豈不是笑話?但看着劉正前所未有的肅然面色,吳懿沉默了。

“等以後,大王入成都後,子遠就會知道我今日所言都是發自肺腑的。好了,就這樣吧,明天我就領兵出征了。先回去養精蓄銳一番。”劉正笑了笑,起身道。

“侯爺請。”心下雖然疑惑甚重,但吳懿還是起身鞠身道。

劉正笑着在前走着,吳懿在後跟着。到了門口時,劉正忽然轉過頭來,鄭重的對吳懿道:“我夫人的事就麻煩子遠多多關照了。”

孫尚香如今還是下落不明,始終像一顆刺一般的紮在劉正的心間。

“侯爺放心。我定派人搜尋尊夫人。”吳懿也是鄭重的應下了。

“如此甚好。”劉正拍了拍吳懿的肩膀點頭道,話音未落,忽然俯身在吳懿耳邊,冷聲道:“如有許靖消息,就立刻動手把他關押,送來漢中。”

“是。”那似乎從冰天雪地裡出來的話語,讓吳懿一個激靈,身體不由自主的直了直,應聲道。

“保重。”劉正的臉上這才露出了些許笑容,道了聲保重,直接出了吳府。

劉正前腳剛走,後腳一個不速之客就到了吳府。

吳懿坐在剛在劉正坐過的位置,一臉無奈的看着眼前神色有些激動,似乎帶着激憤目光看着他的李嚴。

“李兄啊,非是我不替你引薦。而是昌邑侯爺不想與益州的衆官員有什麼交集。你不是沒看到,一衆益州的官員,昌邑侯爺一個都擋在了外邊。”吳懿無奈道。

對於這個曾經的合夥人,吳懿心中是感激的,要不是李嚴,他吳家現在可能也跟那些急着跳腳的益州官員們一樣,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乾着急。

是有心爲他引薦的。但現在劉正處於強勢地位,不是他所能左右的。

聞言,李嚴的臉色緩和了許多,畢竟吳懿說的是事實劉正一個益州官員都沒見。隨後,似想到了什麼。“昌邑侯爲何突然離開府上?”李嚴問了個問題。

“大軍要出發返回漢中了,侯爺自然隨軍而走。”沉思了片刻,吳懿還是覺得得賣個人情給李嚴,於是暗藏深意道。

“謝子遠兄相告。”李嚴神色一動,立刻舉拳對吳懿深深一拜,隨即道:“告辭。”

“誒。”吳懿有些瞠目的看着李嚴迅速離開的背影,有些無語。這人,功利心實在太過了。好歹你也等我說出大軍具體出發的時間吧。

凌晨,天上的剛露出一絲紅光,駐紮在城北的大營便是悄然無息的拔營。往北而去。

官道以北,有三人一齊策馬眺望南方,身後還隨着一衆車馬。車馬內,隱約有婦人鶯鶯之聲。

“只昌邑侯今日拔營,二位還真是消息靈通啊。”神色中帶着試探,李恢不動聲色的對策立在他身邊的費禕,與李嚴笑道。

“德昂兄說笑了,要說真的消息靈通又怎麼趕得上這位費小兄弟,好歹我們二人都是官場沉浮了許多年的人物啊。與這位小兄弟相比,實在汗顏啊。”李嚴與李恢同在劉璋帳下爲臣,大家也算是知根知底,李嚴對李恢的沒有什麼興趣,反而對費禕有些另眼相看。

還有一點,他見費禕年輕,一身行頭與李恢一個樣,都帶着妻兒家小過來的。讓李嚴感覺到兩人是一道的。而一個人的他,明顯是外來的。

李嚴想探了這裡邊到底代表了什麼。

“啓稟李大人,非是小子消息靈通,全在於昌邑侯爺提攜。”眼睛中帶着平靜,費禕笑着道。

今日與李嚴,李恢不期而遇。也確實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生性聰明,又怎麼會看不出來李嚴在試探他呢。他還猜得出來劉正在成都內,避諱那些官員的動機。

功高震主,避諱。這些詞,在費禕的腦中,迅速的形成。費禕不是安分守己循規蹈矩的人。在那個時候,他就有了入漢中的考慮。

不過讓他意外的是,那會兒,劉正把一大批官員擋在門外的時候,卻偏偏深夜派人到了他家,透露出了招攬的味道。

想都沒想,他今日就來。而且是領着家眷一起來的。

今日三人不期而遇,他看出來帶着家眷的李恢一定是跟他一個途徑知道劉正進日拔營的消息。而李嚴不是他們這一邊的人。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費禕相信,李嚴,李恢也都不是傻子,也都看得出來。

不過對於李嚴的試探,他確直言不諱,給說了出來。

“這麼說,費小兄弟是要舉家前往漢中爲昌邑侯爺效力咯?”李嚴面色不變,但心中卻是閃過幾分失望。劉正通知了費禕,李恢卻沒通知他,對他來說還真是一種打擊。

“李先生所言差異,往漢中只是往漢中而已,要說效力,大家不都是在爲楚國效力嗎?”費禕面色圓滑,笑着道。

“呵呵,那是自然。”李嚴也跟着一笑道,不過他心中卻是大罵,給劉正效力確實等於給楚國效力,但是劉正貴人也,跟在他身後,與自己打拼實在是天壤之別。

這麼一想,反而讓李嚴堅定了跟着劉正的信心。

笑着舉拳對李恢道:“德昂先生也是如此嗎?”

“正是。”既然費禕把話都說明白了,李恢也不藏着噎着,坦然的舉拳道。

“哈哈,那我等三人一起在這攔軍,投奔昌邑侯,也算是一段佳話。”李嚴笑着套起了近乎道。

“哈哈哈,正是,正是。”費禕哈哈一笑,道。李恢也不含糊,隨着一笑。

三人你言我語,卻是各自得到了自己滿意的答案。費禕與李恢知道了李嚴在此等候動機,而李嚴也確定了費禕二人的在於劉正心中有着特殊地位。

費禕告訴李嚴劉正親自提攜他。抱有的目的是再簡單不過,官場中無朋友不能行特別是不熟悉的環境,太需要互相扶持。

三人繼續寒暄着,直到遠處那那一面“鄧”字將旗顯現之後,三人才停了寒暄。各自策馬迎了上去。

“站住。”在前開路的一個將校,面對三人接近,面色冷漠道。隨手一個動作,身後的士卒立刻警惕了起來,各自長矛直直的指向三人。

“這位將軍,我等奉昌邑侯爺之命,在此等候。還請將軍報直侯爺。”三人中,只有李恢與李嚴有官職,而李恢是劉正指定的人,而李嚴是臨時插進來的。自然李恢出面。

“侯爺?”疑惑的看了眼三人,劉正可沒有交代過在路上會遇到什麼人,不過三人坦然的目光,讓這校尉微微的去了疑惑。不過口中卻不留情,指着前邊的不遠處的馬車,冷聲道:“與他們一道讓到旁邊等待,不要阻礙大軍行進。我去報給主公知曉。”

“謝將軍。”三人這才發現,說話間大軍並沒有停下,而是繼續緩步前進,李恢尷尬一笑,舉拳謝了校尉,再給費禕二人使了個眼色,三人策馬快速的返回了回去。並且令僕人們讓開道路。

劉正神色漠然的坐在馬車上,手中握着一卷白布。上邊寫的字很簡單“兄弟,大哥已經變了,你自己小心。”落款無。

“呵,劉備啊,兄弟反目了,我是該拍手稱快呢還是得爲翼德悲哀。”劉正伸手撕碎了白布,心中暗歎。翼德啊,等回成都一定與你喝一杯。

“主公,有三人在前攔路,說是奉主公之命在此等候。”這時,那名校尉趕到了劉正馬車的外邊,恭敬的報告道。

“三人?”還真是出乎劉正意料之外,按理說不管是費禕與李恢都是那種名臣,李恢本來劉正沒交集,但是龐統力薦,纔給了他一個信息。而費禕是劉正自己抱着強烈的慾望想要據爲己有纔給了個信息。兩人都應該不是那種多嘴多舌的人物啊。

這多出的一人是誰?

“你問過他們是何人嗎?”劉正問道。

“啓稟主公,無。”校尉心中一驚,劉正的口吻是不認識那三人了,在心中,頓時把那三人給大罵了一頓。慚愧的道了一句後,校尉補了一句道:“主公,要不要末將把他們擒下?”

“不用了,孤親自去見他們。”劉正笑道。開玩笑,一個李恢不算什麼,一個費禕可是將來的蜀國四相之一啊。

四相中其實只有三人有相實。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雖然是有賢明,又有能力。被陳壽推崇。本來三國志記載都是子系父。也就是說,子都是靠在父親後便立傳的。只有些傑出的人物,纔能有別父親自立一傳。鍾繇,鍾會父子就是一例。而蜀國,有這種尊崇的就董允一人。可能後人爲了與吳國四英相比較,纔出了這蜀國四相的名號。因此實際上,董允不管是能力,還是名氣,都不如蔣琬他們。

要知道蔣琬費禕與姜維在三國志中列爲一傳的。都是大將軍,或大司馬的人物。

費禕與蔣琬相同都是能統兵打仗,又能處理政務的佳人。怎麼能不見。

察覺到劉正前後話中的差異,使得校尉有些奇怪,但他還是不得不道:“諾。”

“把車趕到旁邊去。隨我來。”校尉對着趕馬車的士卒喝道

“諾。”士卒一聲應命,迅速的把馬車從軍隊中央開出,往右邊方向緩緩向前而行。劉正眼睛向着前方,不一會兒就發現了策馬而立的三人。

漸漸接近之後,劉正心中苦笑,居然是他。李嚴居中而立,算是英姿挺拔。但是對這個人劉正心中存了不小的疑惑。

諸葛亮是忠臣,這一點劉正是疑惑的,可以看出來諸葛亮他忠誠於蜀國的,病死在外,家無餘財,要說不忠誠,劉正一定唾棄。但對劉禪來說,諸葛亮就是逆臣。因爲諸葛亮的權利凌駕在了皇權之上,做到事無鉅細都由諸葛亮決斷,就算是劉禪娶親和宮中嬪妃的數量也都被諸葛亮給嚴格控制。

所以諸葛亮不算忠臣。而李嚴呢,與諸葛亮剛好相反,他不忠誠於蜀國。他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在後方搞小動作。導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的結果。

但李嚴卻在形式上與諸葛亮形成了分庭抗禮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成爲不滿諸葛亮獨斷專行,而給劉禪爭權的人。

雖然說李嚴曾經被諸葛亮認定爲有陸遜之才的人物。但奈何李嚴一生都沒有可靠的戰績來證明這一點。再說了,諸葛亮看人可也有失手的時候。而且有名有實的還很多。那個姓馬的,街亭被殺的倒黴蛋就是一例。

這些都不是定論,在前世上網的時候,劉正能搜出無數個關於這兩個人倒地是忠臣還是奸臣權臣的辯論帖子。

所以對諸葛亮,劉正不深交,對李嚴,劉正也不想深交。

就算在成都的那會兒,吳懿告知說李嚴與他同謀反叛劉璋,劉正沒去見他,提拔他,就是這個道理。

“文偉,德昂,正方。”劉正親自走下了馬車,對着三人抱拳笑道。

“昌邑侯爺。”三人也是一齊下馬,對劉正見禮。

“呵呵。”劉正笑着從李恢與費禕的臉上掃過,最終定格在李嚴身上,“不知正方先生爲何出現在這裡?”

劉正自然是知道李嚴出現在這裡肯定是因爲吳懿。但劉正又不得不問。

“在下爲何會出現在這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下想隨着侯爺,一起前往漢中抵抗曹操。”李嚴肅然的對劉正抱拳道。

第325章 屠第281章 與人妻的初見第39章 孤軍第285章 大戰將起第211章 武陵第78章 人心所慮第84章 定海針第270章 熟婦控的豔名第299章 左勾拳第273章 緩緩圖之第320章 摧枯拉朽第51章 大姑娘,小媳婦第244章 宴會的延續第344章 漢中事第79章 不敬第373章 圍困呂蒙第21章 上下有別第45章 苦盡矣第360章 夏侯第167章 楚王第39章 孤軍第107章 但矛盾還是要爆發的第二百五十五章第40章 相持第103章 拔腿開溜第276章 超哥的庶妻第264章 將計就計第117章 偶遇第295章 許靖的仇恨第271章 離間計第二第15章 拳頭大就是上官第336章 孟達舞劍第124章 相持第22章 鄧家寡婦第204章 不用侯爺動手第258章 麻辣隔壁的,皇后啊第357章 耍酒瘋第37章 揮兵北上第123章 越陣而出第15章 拳頭大就是上官第274章 架空高阮,緩收兵權第371章 吞徐晃第140章 這事兒,還得軍師將軍自己做主第269章 亂矛刺死第257章 滅殺第273章 緩緩圖之第215章 紈絝的作爲第41章 夜色正妙第257章 滅殺第206章 滑天下之大稽第79章 不敬第84章 定海針第129章 再遇虎豹第40章 相持第243章 初會吳懿第67章 百姓如芻狗第147章 連人帶骨頭的吃,(五)第221章 寡婦生子第289章 作爲統帥第326章 降表第288章 你是老子的兒子。第95章 浪淘雄,亦淘狗熊。第356章 大婚進行曲第3章 初嘗富貴第100章 國太震怒第232章 法孝直第7章 鏗鏘有聲第339章 見滅在即第130章 射殺第280章 掉下巴了,人妻?虎第52章 養兒子第4章 包裝自己第153章 稱王?第241章 小團體第28章 還真有不開眼的第39章 孤軍第217章 將軍?您是在練兵嗎?第103章 拔腿開溜第72章 馬失前蹄第108章 自謀遠去第1章 目標,劉備第265章 思春第96章 碧眼兒第369章 弒君第99章 豬頭第313章 禍及全家第238章 涪第7章 鏗鏘有聲第89章 大將軍們的事兒第322章 蠢貨?第249章 真乃個不知者無畏第287章 鼓聲陣陣,殺氣滾滾(二)第122章 偷襲第126章 斬將第231章 東風來第2章 大爺我是孝武皇帝之後第118章 美人引發的風波第50章 大袖飄飄第343章 尚香安第333章 甘後薨
第325章 屠第281章 與人妻的初見第39章 孤軍第285章 大戰將起第211章 武陵第78章 人心所慮第84章 定海針第270章 熟婦控的豔名第299章 左勾拳第273章 緩緩圖之第320章 摧枯拉朽第51章 大姑娘,小媳婦第244章 宴會的延續第344章 漢中事第79章 不敬第373章 圍困呂蒙第21章 上下有別第45章 苦盡矣第360章 夏侯第167章 楚王第39章 孤軍第107章 但矛盾還是要爆發的第二百五十五章第40章 相持第103章 拔腿開溜第276章 超哥的庶妻第264章 將計就計第117章 偶遇第295章 許靖的仇恨第271章 離間計第二第15章 拳頭大就是上官第336章 孟達舞劍第124章 相持第22章 鄧家寡婦第204章 不用侯爺動手第258章 麻辣隔壁的,皇后啊第357章 耍酒瘋第37章 揮兵北上第123章 越陣而出第15章 拳頭大就是上官第274章 架空高阮,緩收兵權第371章 吞徐晃第140章 這事兒,還得軍師將軍自己做主第269章 亂矛刺死第257章 滅殺第273章 緩緩圖之第215章 紈絝的作爲第41章 夜色正妙第257章 滅殺第206章 滑天下之大稽第79章 不敬第84章 定海針第129章 再遇虎豹第40章 相持第243章 初會吳懿第67章 百姓如芻狗第147章 連人帶骨頭的吃,(五)第221章 寡婦生子第289章 作爲統帥第326章 降表第288章 你是老子的兒子。第95章 浪淘雄,亦淘狗熊。第356章 大婚進行曲第3章 初嘗富貴第100章 國太震怒第232章 法孝直第7章 鏗鏘有聲第339章 見滅在即第130章 射殺第280章 掉下巴了,人妻?虎第52章 養兒子第4章 包裝自己第153章 稱王?第241章 小團體第28章 還真有不開眼的第39章 孤軍第217章 將軍?您是在練兵嗎?第103章 拔腿開溜第72章 馬失前蹄第108章 自謀遠去第1章 目標,劉備第265章 思春第96章 碧眼兒第369章 弒君第99章 豬頭第313章 禍及全家第238章 涪第7章 鏗鏘有聲第89章 大將軍們的事兒第322章 蠢貨?第249章 真乃個不知者無畏第287章 鼓聲陣陣,殺氣滾滾(二)第122章 偷襲第126章 斬將第231章 東風來第2章 大爺我是孝武皇帝之後第118章 美人引發的風波第50章 大袖飄飄第343章 尚香安第333章 甘後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