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反戈一擊

3000字,一更

曹操的命令很快的傳導張遼和夏侯惇手中,二人也很忠實的執行了曹操的命令,對袁譚禮遇有加。

總而言之,袁譚的投降儀式更像一個會軍儀式,很盛大,很熱烈。

接下來就是李重和曹操的分贓盛宴了,李重很大度的表示,自己對河間郡、清河郡、渤海郡沒有興趣,自己要撤兵攻打中山國(中山郡),將這三個郡交付給張遼。

而曹操也投桃報李,表示自己前去遼東教訓烏桓鮮卑等異族,佔領北平,劍指公孫度,對薊城以西的土地沒有染指之意。

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李重非常迅速的撤回安平郡,轉攻中山國,等待和太史慈夾擊袁熙,同樣,李重也不打算親征中山國了,帶領大軍的任務交給了高順,這個調動隨讓人有些詫異,但也沒造成什麼影響。

李重坐鎮鄴城,也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李重準備插手中原的爭鬥了。

是準備,不是立即插手,李重的後院也沒掃清呢,幷州和幽州都需要一段時間的征戰,治理才行。

現在李重的兵力一是在太史慈手中,一是在高順手中,兩人各自率領兩萬人馬左右,剩下的兵卒除了必要的防守力量,李重都抽調到趙雲手下,前去朔方郡等地收拾匈奴部落,兵力大約有八千人上下,其中大部分都是騎兵。

此時的河套地區比較混亂,並沒有特別大的勢力,八千兵卒足夠了。

李重給趙雲下達的軍令極其簡單,就是一路燒殺搶掠,速度要快,不能給左賢王集合兵力的機會。

趙雲的軍事素養不是頂尖,但駕馭騎兵的能力很強,也不用什麼計謀,靠個人的武勇,蝗蟲過境般的燒殺搶掠再適合他不過了,所以這一路不用李重擔心。

而太史慈和高順的聯軍也不用李重擔心,太史慈勇猛,高順沉穩,兩個人配合起來天衣無縫,再加上陳宮出謀劃策,高覽這個北地通拾漏補缺,兩個人擊敗袁熙只是時間問題而已,薊城一定是李重的囊中之物。

戰事的進展與李重預料的差不多,建安四年九月,太史慈和高順圍困薊城,袁熙也落得個困守孤城的下場。但是袁熙要比袁譚倒黴的多,李重和袁紹可沒那麼大的交情,袁熙就是投降了也沒什麼好下場,能保住小命就不錯了。

更可恨的是袁熙的手下,如焦觸、張南等人,他們的想法又變了,老主公當時的遺命可是讓大公子袁譚即位呢,袁熙你有什麼資格統領我們呢,能統領我們的是袁譚呀。

那現在袁譚投降曹操了,也就是說袁家的勢力已經煙消雲散了,我們現在都是無主之人呢,背叛了你……呸呸……不能用背叛這個詞,咱們就沒有臣屬關係,也實屬正常吧。

所以袁熙手下投降的速度要比辛毗還快,幾乎沒到十天,袁熙的薊城就剩下空城一座了,什麼焦觸、張南等人都一股腦的投降李重去了。

袁熙身邊一個手下都沒有了,只能倉皇而逃,直奔漠北,轉道前去投奔公孫度了。

袁熙拱手將薊城讓給李重,讓李重有了更充裕的時間輾轉騰挪,同時也影響到了張遼的戰略部署。

李重拿下了大半個幽州,就派遣高順駐守薊城,防備攻打遼東的張遼,天下人眼裡,真是世事無常,張遼高順這兩位呂布的降將竟然再次聚首,可嘆的是這兩個人還要各爲其主,叫人嘆息不已。

但天下人又認爲李重和曹操做的很對,很有大局感,應爲李重和曹操在幽州相互接壤,換了別的武將還真不好說能和睦相處,擦槍走火實屬正常,但張遼和高順交情莫逆,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對於李重派遣高順駐守薊城,曹操的反應也很平淡,在曹操看來,李重此舉防守的意味更重一些,畢竟高順和張遼共事已久,熟悉張遼的作戰風格,單純的防守應該沒有問題。

曹操也沒打算讓張遼進攻幽州,於是就張遼傳令,讓張遼儘量避免和高順的軍隊發生摩擦,巧的是,李重的軍令也是一樣的,於是兩方接壤之處的兵卒出現一幕極其和諧的景象,不時見到雙方兵卒交換物品的現象。

以上對曹操來說都是好事,下面說壞事,壞事只有一件,那就是袁譚反了。

袁譚反的時候張遼正在和烏桓人激戰,而這時袁熙也逃到了遼東,公孫度看中了袁家兄弟對異族的影響力,很是熱情的接待了袁熙,並且許諾,有機會的話,一定出兵幫助袁熙,這本就是公孫度的推脫之言,但走投無路的袁熙也只能選擇相信了。

袁譚在北方人脈豐厚,不多時就得到了這個消息,心思也動了起來。本來他就不想投降曹操,要不是辛毗攪亂軍心,袁譚真有誓死一戰的心思。

現在辛毗作爲嚮導,跟隨張遼的大軍出征了,袁譚立即召集審配、辛評二人商議反叛曹操一事,這兩個袁紹的心腹簡直喜極而泣。

審配更是在心中大呼:我果真沒看錯人,當時主公投降曹操的時候我就發覺不對,覺得主公是忍辱負重,老主公傳位給大公子果真是明智之極啊!

兩個人立即表示,這就聯繫舊部,辛評更加激進,當即表示一定要將辛毗這個反骨仔全家抄斬。

不得不說袁家在南皮的根基深厚,袁譚振臂一呼,當即就拉起一隻三萬餘人的軍隊,將南皮控制在手中,而渤海郡,河間郡大部分縣城也都舉兵相應,切斷了右北平郡與後方的聯繫,張遼頓時陷入孤軍深入的地步。

張遼真是樂極生悲,說起來北伐還算順利,幾場戰鬥打得也不錯,斬殺了數千烏桓兵卒,本身損失也不大,有很大的希望能在明年平定北方,豈料被袁譚一刀子捅在屁股上,要是右北平郡的樂進不給力,守不住右北平郡,樂子就大了。

所以青州的夏侯惇一面給曹操傳信,都不等曹操的軍令了,召集了不到一萬五千人馬,心急火燎的就出兵前去攻打南皮。

南皮現在是審配駐守,袁譚領着大軍前去攻打右北平郡郡了,北平的樂進手下只有幾千兵卒,根本擋不住袁譚的兩萬大軍,右北平郡一失,張遼的遠征軍連退路都沒有了。

接到夏侯惇的傳信之時,曹操正在和郭嘉飲酒閒聊,聞得袁譚反叛,驚得連酒杯就掉到地上了,郭嘉接過信件一看,也臉色大變,差點沒背過氣去。

這不是曹操和郭嘉的定力不夠,而是張遼這支遠征軍對曹操來說太重要了,張遼手下共有三萬餘兵卒,其中就有曹操最精銳的力量虎豹騎,武將更有李典、樂進等人,這些兵將要是折損在幽州,曹操立即就會元氣大傷。

還有,一旦張遼北伐失敗,袁氏兄弟一定會聯合公孫度捲土重來,不光是地盤損失,更可怕的是曹操要重新佈置防線,這可是一個大工程,古代可沒有火車運兵,進行一次數萬人的兵力調動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現在曹操哪有時間來調動兵卒呢?

曹操心中盤算良久,就打算給張遼送信,放棄幽州,全力突圍,能跑出多少兵卒就跑出多少兵卒吧,然後自己再命令夏侯惇在南皮以南佈防,固守青州防線,嗯!自己還要在南方抽調一些兵力過去,夏侯惇手中的兵力太少了。

頭疼啊!自己抽調南方的兵力,劉表和孫策一定會有所察覺的,自己只要稍微露出一點頹勢,兩個人就會像餓狼一樣撲上來。

到時候自己不但要應付袁家兄弟的反撲,還要分出兵力應付孫策和劉表,如果張魯和馬騰再有所動作,那可就陷入四面開戰的地步了,嗚呼哀哉!當年的董卓也就這待遇吧!曹操都不知道該自豪好了,還是自悲好了。

郭嘉心中也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破解危局,嗯嗯……有了,只是不知道那邊會開出什麼條件來,又或者說乾脆的拒絕了呢,還是要落井下石?

那一邊指的當然就是李重了,和曹操說出自己的想法,曹操也眨巴眨巴眼睛說不出話來,無奈之下,曹操只得再叫荀彧前來議事。

對於如何讓李重出兵,荀彧也無計可施,畢竟現在兩家的結盟已經結束了,指望李重友情助拳確實有點不現實,這不是李重和曹操的交情問題,這是兩個軍事集團的利益衝突,最起碼荀彧認爲,李重不落井下石就已經算是人品高尚了。

可是別無選擇的曹操依舊給李重寫了一封書信,派遣荀攸前去鄴城和李重交涉,條件也不過是一些鹽鐵交易,鎧甲兵刃什麼的,指望着點條件能打動李重……呵呵,還不如指望李重腦袋進水現實一些。

令曹操沒想到的是,李重真的就答應出兵了,出兵的速度之快出乎意料。

李重腦袋進水了嗎?當然沒有,曹操和郭嘉、荀彧就沒考慮到一點,那就是李重也害怕,萬一袁家兄弟被曹操打怕了,掉過頭來攻打自己怎麼辦,薊城和鄴城都是河北大城,戰略意義不在南皮之下呢

第197章 殺機暗伏第27章 狠辣的袁紹第109章 斬草除根第173章 全不好過第204章 中原一戰定江山1第47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381章 李重的文治武功第175章 圍困鄴城第32章 曹操中伏第314章 曹孟德困龍入海第235章 進退兩難的曹操第208章 小人物大手筆第58章 征戰四方第347章 九真一假誑周瑜第43章 廣武之戰第307章 中原一戰定江山3第411章 諸葛連弩射雄兵第97章 徵糧手段第190章 一決勝負第418章 烽煙再起採石磯第50章 張燕壓境第82章 李重與趙雲的賭約第19章 酸棗會盟第271章 張飛VS張頜第442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296章 以卵擊石的選擇第365章 舌燦蓮花說黃忠第203章 大戟士2第188章 計劃破產第258章 張遼反叛的真相第309章 三丈鐵索卷波瀾第126章 三光政策第66章 董卓之死第413章 你來我往話宛城第491章 欲求之必先予之第238章 用空間換時間第427章 周倉原來不讀書第456章 進退兩難的儒門第238章 用空間換時間第307章 中原一戰定江山3第342章 小霸王末路窮途第61章 大殺四方第255章 一切爲了時間第475章 限制科技愚昧嗎?第310章 退避三舍難曹操第92章 最好的激勵手段第432章 蕪湖百姓誓相隨第2章 沒準備好的穿越第340章 孫仲謀禍亂江東第93章 漸漸演變的戰事第461章 樹還未倒猢猻散第407章 劉備暗恨馬孟起第125章 橫掃草原第60章 斬關落鎖取原平第382章 曹操劉備分西蜀第449章 馬超的嘲諷技能第94章 郝昭獻策第177章 滿肚壞水第333章 黃漢升雪中挽弓第374章 周瑜會出暈招嗎?第204章 全軍覆沒第200章 百騎衝陣第181章 兩面三刀第141章 將星隕落2第349章 大戰之前的試探第421章 聳人聽聞的想法第204章 全軍覆沒第8章 暴君董卓第369章 十年之後的局勢第432章 蕪湖百姓誓相隨第456章 再斬武聖關雲長2第326章 真正的戰略重心第438章 關雲長聞風喪膽?第383章 芙蓉暖帳暗生香第40章 強搶民女的嚴重後果第457章 撲朔迷離的戰場第379章 壞心眼兒的下場第113章 揚湯止沸第214章 敵我不分的毒計第396章 自古忠義兩難全第255章 一切爲了時間第467章 兩邊都哭的戰鬥第356章 三悶棍打暈劉備第81章 常山趙雲第216章 按兵不動第114章 炮灰呂布第4章 入夥第262章 狗急跳牆第90章 調兵遣將第67章 王允的昏招第436章 古來義士有幾人第350章 司馬懿橫空出世第155章 化身禽獸第470章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174章 人心不足第389章 兩個狐狸的陷阱第492章 趙雲詐取陽平關1第441章 聞君有白玉美人第341章 孫伯符刀光如雪
第197章 殺機暗伏第27章 狠辣的袁紹第109章 斬草除根第173章 全不好過第204章 中原一戰定江山1第47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381章 李重的文治武功第175章 圍困鄴城第32章 曹操中伏第314章 曹孟德困龍入海第235章 進退兩難的曹操第208章 小人物大手筆第58章 征戰四方第347章 九真一假誑周瑜第43章 廣武之戰第307章 中原一戰定江山3第411章 諸葛連弩射雄兵第97章 徵糧手段第190章 一決勝負第418章 烽煙再起採石磯第50章 張燕壓境第82章 李重與趙雲的賭約第19章 酸棗會盟第271章 張飛VS張頜第442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296章 以卵擊石的選擇第365章 舌燦蓮花說黃忠第203章 大戟士2第188章 計劃破產第258章 張遼反叛的真相第309章 三丈鐵索卷波瀾第126章 三光政策第66章 董卓之死第413章 你來我往話宛城第491章 欲求之必先予之第238章 用空間換時間第427章 周倉原來不讀書第456章 進退兩難的儒門第238章 用空間換時間第307章 中原一戰定江山3第342章 小霸王末路窮途第61章 大殺四方第255章 一切爲了時間第475章 限制科技愚昧嗎?第310章 退避三舍難曹操第92章 最好的激勵手段第432章 蕪湖百姓誓相隨第2章 沒準備好的穿越第340章 孫仲謀禍亂江東第93章 漸漸演變的戰事第461章 樹還未倒猢猻散第407章 劉備暗恨馬孟起第125章 橫掃草原第60章 斬關落鎖取原平第382章 曹操劉備分西蜀第449章 馬超的嘲諷技能第94章 郝昭獻策第177章 滿肚壞水第333章 黃漢升雪中挽弓第374章 周瑜會出暈招嗎?第204章 全軍覆沒第200章 百騎衝陣第181章 兩面三刀第141章 將星隕落2第349章 大戰之前的試探第421章 聳人聽聞的想法第204章 全軍覆沒第8章 暴君董卓第369章 十年之後的局勢第432章 蕪湖百姓誓相隨第456章 再斬武聖關雲長2第326章 真正的戰略重心第438章 關雲長聞風喪膽?第383章 芙蓉暖帳暗生香第40章 強搶民女的嚴重後果第457章 撲朔迷離的戰場第379章 壞心眼兒的下場第113章 揚湯止沸第214章 敵我不分的毒計第396章 自古忠義兩難全第255章 一切爲了時間第467章 兩邊都哭的戰鬥第356章 三悶棍打暈劉備第81章 常山趙雲第216章 按兵不動第114章 炮灰呂布第4章 入夥第262章 狗急跳牆第90章 調兵遣將第67章 王允的昏招第436章 古來義士有幾人第350章 司馬懿橫空出世第155章 化身禽獸第470章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174章 人心不足第389章 兩個狐狸的陷阱第492章 趙雲詐取陽平關1第441章 聞君有白玉美人第341章 孫伯符刀光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