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

鄴城,大將軍府邸。

袁紹這段時間身體仍是時好時壞,雖然沒有明顯的病症,但人總是提不起神。

醫者們雖然總是說一些能夠康復的話,然而袁紹自己能夠感受到,曾經充沛的精力正在一點一點地從身體中消失。

將近一年的病榻生活,使得袁紹早已經不復當日的豪情壯志,變得日漸消沉,變得患得患失。

曾幾何時,袁紹也有着匡扶社稷的胸懷,甚至有着逐鹿問鼎的心思。

然而,此刻的袁紹連獨自一個人在府邸中轉上一圈都力有未逮,還能苛求什麼呢?

本初元年出生的袁紹如今已經五十有六,在這個年代活到這個歲數已經不算夭壽。

不過袁紹心中總有些不甘。

不甘於這大爭之世,他袁紹竟然不能混一宇內,再整華夏。

不甘於他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及天下,竟然被一個閹宦之後佔了先機。

不甘於曾經自己的跟班,竟然爬到了自己頭上去。

不甘於上蒼爲何不多給自己點時間,讓自己可以把這盤棋局下完。

然而,再如何不甘,袁紹都知道,以自己的身體,是完成不了自己的願望了。

有了這樣的覺悟,袁紹便隱隱間想要安排妥當身後之事。

與曹操交往數十年,袁紹深知自己的老朋友爲人隱忍,多謀善斷,心狠手辣,遇事果決。

若是自己不在了,自己的繼承人能妥善應對曹操的狠厲手段嗎?

袁紹一一細數了他預選的幾個繼承人,三個成年的兒子和一個外甥。

原本長子袁譚是袁紹最爲看好的繼承人選,不過袁譚在出掌青州之後的表現卻十分蹩腳。

面對泰山賊臧霸等人的騷擾,袁譚竟然不能鎮壓,反被臧霸等人在青州打開局面,佔據了不少郡縣。

然而官渡之戰時,袁紹仍是對自己的長子抱有期許,在諸子中唯獨帶了他隨同出征。

只不過在官渡之戰中,袁譚的表現差強人意,調度糧秣還堪使用,但率部迎擊曹軍卻大敗虧輸。

雖然在官渡之戰後,袁譚率領青州兵與張郃聯兵攻克了濟北,稍稍挽回了些顏面,但袁紹已經不如以往那般看好於他。

至於次子袁熙,讓袁紹想起來就來氣。

原本安排袁熙到幽州,算是個最輕鬆的活計,畢竟公孫瓚已經授首,幽州地界只餘下龜縮遼東的公孫度和鮮卑、烏桓這些阿貓阿狗。

可是袁熙到幽州之後,竟然沒能撫定早前的盟友鮮于輔、閻柔之輩,坐視他們投入了曹操的懷抱。

花了兩年的時間,仍不能全盤控制幽西諸郡,乃有此次幽州之亂。

且在平亂的過程中,袁熙更是昏招迭出,先是中伏兵敗,然後在得到郡國兵支援後又久戰無功。

關鍵是,主持另一路平亂的顏良不僅輕鬆剿滅閻柔與鮮卑人,還千里轉進,攻克泉州,又來到漁陽城下第二天就拿下了漁陽。

這讓率領萬餘大軍圍攻漁陽兩個多月的袁熙生生成爲了個笑話。

如此無能的次子,袁紹簡直提都不想提起,遑論讓他成爲繼承人。

外甥高幹,雖然因爲自己與姐姐關係好,外甥也與自己很親近,但從根源上,袁紹並未把他視作潛在的繼承人,故而高幹被安排到河北四州中最疲敝的幷州。

高幹在幷州的這些時日,只能用個無功無過來形容。

且在剿滅黑山張燕一事上,高幹不顧大局,拖顏良的後腿,這個舉動讓袁紹頗爲震怒。

雖然事後袁紹只是高高擡起輕輕落下,並未嚴懲自家外甥,但對外甥的期望也下調了不少。

至於三子袁尚,袁紹的內心是複雜的。

袁尚生得高大英武,頗類袁紹青年時期的樣子。

故而當老大被派去青州,老二被派去幽州,外甥被派去幷州時,唯獨留了老三在自己身邊。

這些時日來,袁紹雖然自己不親自處理政務,但也時時關注袁尚代理自己處置政務的表現。

他看到,三子袁尚無時無刻不在模仿自己的處事方法,但卻只具其形而無其神。

就比如很尋常的一件事,自己一言可決,諸臣僚懾於自己的威望都心悅誠服。

而袁尚也學自己搞一言而決,卻因爲威望不足而使得臣僚不能心服口服,每每出現陽奉陰違的狀況。

對此袁紹也是十分無奈,學自己是沒錯,但也要分一分時間,看一看形勢啊!

試想當年自己剛剛服完喪來到雒陽,身邊聚集了一大羣人。

當時自己雖然名望滿天下,但仍需要禮謙下士,作每一項決定之前都充分聽取衆人的意見。

哪怕某個人的意見與自己不合,自己仍會耐心地聽取,不會有絲毫不耐煩,若是最終沒有聽取也會仔細解釋。

當時自己的這番做法,很是博得了人們的稱讚,張邈、何顒、許攸、逢紀、淳于瓊等人紛紛聚攏在自己身邊,乃有日後的成就。

想到這裡,袁紹就想到當時曹操也是自己身邊衆多小弟中的一員,而且是並不太起眼的那一種。

自己當年怎麼就沒看出來此人的狼子野心,一路扶助他坐穩兗州,最終成爲自己的大敵呢?

有無數次,曹阿瞞都堅持不住了,都是自己不計回報的支持,派人派兵給糧給武器,卻得到如今這種結果。

想起來就讓人心底生恨啊!

“爹爹!吃杏子!”

幼子袁買滿頭大汗地跑到屋內,手持一枚紅的發紫的杏子在袁紹面前揮舞。

自從袁紹身體抱恙後,他的思緒就是如此地容易飄散,想着想着便想到其他地方去,還是幼子袁買的這一聲招呼才把他的思緒拉回來。

袁紹看着面前粉妝玉琢的幼子,露出溫和的笑容,摸了摸袁買的腦袋後說道:“買兒自己吃吧,爹爹怕酸!”

袁買卻猶不放棄,說道:“這是我自己摘的,我先前進嘗過一個小的,一點兒都不酸,爹爹你嚐嚐看。”

袁紹聞言道:“哦?是嘛?那我可要好好嘗一嘗。”

袁紹接過杏子輕輕咬了一口,甘甜的汁液一下子爆了出來,令人齒頰留香。

“嗯!果然甘甜,買兒是從哪裡摘的?”

“是從前院的樹上摘的,我摘了十來個,這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拿來給爹爹了,還有稍小一些的,我留給了阿母和三哥,只可惜大哥和二哥不在。”

“嗯,買兒懂事了,那你自己吃了嗎?”

“買兒吃了個小的。”

“爲何不挑大的吃呢?”

“買兒人小,吃不了大的,吃小的就可以了。”

袁買的話,令袁紹想起了故人孔融,傳說孔融小時候與家人食梨,也有禮讓之舉,因此爲世人所稱道。

袁紹揉着袁買的腦袋,說道:“買兒長大了,懂事了。”

在諸子之中,袁紹一直都比較寶愛這個年幼的幼子,這點從建安四年年末的那樁事情就可見一斑。

當時,袁紹與曹操還沒徹底翻臉,恰逢劉備背反曹操,奪取徐州,別駕田豐勸自己先下手爲強。

袁紹也曾十分意動,但正好袁買生了重病,袁紹憂心兒子的身體,便沒有采納田豐的建議。

雖然事後證明,錯失了一次打擊曹操的良機,但袁紹卻也並不認爲是自己做錯了。

反而建議不被採納的田豐事後多有牢騷,惹得袁紹不快。

如果說之前袁紹還是單純對於幼子的溺愛,那麼在他臥病在牀的這段時間裡,他愈發感受到這個幼子的聰慧。

比起事務繁忙的三子袁尚,幼子袁買幾乎是時時刻刻陪伴在袁紹身邊。

袁買雖幼,但已經學會了察言觀色,每當自己煩悶的時候,就會找些由頭逗自己高興,有時候是背一段詩句,有時候是採一朵花、摘一個果子,有時候則純是玩耍打鬧。

但袁買也不是什麼時候都這麼胡鬧,往往在袁紹與臣僚議論正事的時候,他就會乖乖地在一旁等候,或是去別處玩耍,偶爾見自己說話說多了,就端水杯提醒自己喝水。

此兒除了孝順自己外,還與幾個兄長十分友睦。

同在鄴城的袁尚自是不提,就連遠在青州和幽州的大兄二兄都時常被他掛在嘴邊,多有唸叨。

有時候袁紹甚至在想,比起老大一把歲數卻沒什麼出息的三個年長兒子,年幼的袁買看上去更適合繼承自己的事業。

只可惜,買兒只有七歲,還是太年幼了啊!

雖然自己有逢紀、沮授、審配等一班臣子可以託付,但若是由買兒繼承自己的事業,起碼也要等到他十四五歲之後才行。

可是,自己能活到那個時候麼?

若是自己的身體還能堅持幾年就好了,只可恨,天不假年啊!

袁紹看着乖巧的幼子,不禁深深嘆了口氣。

袁買撲閃着天真的大眼睛,問道:“爹爹何故嘆氣?”

袁紹道:“沒什麼,想起了些往事,買兒,你去把牽將軍叫來。”

“好的,孩兒這便去,爹爹你記得把杏子吃完哦!”

袁買離去後,袁紹依照孩子的吩咐,一口一口把杏子吃了個乾淨,只剩下一枚杏核。

只是不知爲何,甘甜的杏子吃在袁紹的嘴裡,竟隱隱品出一絲苦澀來。

不多時,牽招匆匆前來。

牽招原本擔任騎都尉、冀州從事,率領烏桓突騎作爲袁紹的近衛。

這次牽招奉了袁紹之命支援幽州,會同顏良所部擊破東部鮮卑大人闕機。

雖然生擒闕機實際上是郭淮、魏延、傅肜三人乾的,不過顏良卻對外宣稱是牽招俘獲。

外人並不知情,便把這份功勞都計在了牽招身上。

此番牽招押解着閻柔與闕機,還帶着鮮于輔的腦袋回到鄴城,很是出了一把風頭。

袁紹當即就遷牽招爲捕虜將軍,領烏桓突騎如故。

牽招入到室內,躬身行禮道:“拜見大將軍!”

袁紹露出一絲笑容道:“此是內室,子經不必虛禮,且來我身邊坐。”

雖然袁紹如此說了,牽招仍舊行了一禮,然後來到袁紹牀榻下首的位置側面而坐,並不敢與袁紹面對面。

袁紹對牽招謹守禮數的舉動暗暗稱讚,問道:“子經征戰多日,又長途跋涉,有否緩過勁來?”

牽招道:“不敢勞大將軍過問,些許征伐正是末將分內之事,並不覺辛勞。若是大將軍有命,末將隨時可以再次出戰。”

袁紹道:“並無此事,子經安心休息便可,我今日召你前來,乃是對幽州之事感興趣,想聽你詳細說道說道。”

牽招道:“大將軍想聽哪些?”

袁紹道:“都可,你便從大軍在薊城集結東進開始說起吧!”

牽招便依言從袁熙會同諸郡國兵馬進入漁陽郡說起,一直說到攻陷漁陽,俘獲闕機的整個平亂進程。

敘述的過程中,袁紹時不時會插問幾句,牽招也根據袁紹的問話或簡單或詳細地展開描述。

牽招雖然只是諸路援軍中的一路將校,不過大多數時候一直隨在袁熙身邊,對整個戰局看得比較清晰,如今徐徐道來倒也有條不紊。

牽招發現,每每涉及到顏良之事,袁紹就會問得十分詳細,有時候甚至問出一些牽招自己都並未注意到的問題。

比如討逆營使用的槍矛(槊)與漢軍制式的槍矛有何不同,是不是所有的討逆營士卒都已經換成了這種更長的槊。

又比如討逆營使用的投石機具體有何不同尋常之處,爲何可以射得既遠又準。

如果說以前顏良剿滅黑山賊時,還只是在常山的一畝三分地裡打轉,並不能引起旁人多少注意。

但這一次顏良率兵到幽州平亂,便真正意義上把他的實力攤開在衆人面前。

參加漁陽之戰的不光有袁熙的幽州兵,還有冀州各個郡國的兵馬,在顏良攻城的時候,他們都各自派人覘望。

討逆營那新穎的戰法和強大的戰力令觀者都心驚不已。

其後自然會通過各種渠道流傳開來,也傳入了袁紹耳中。

所以袁紹今天的問話倒也不是無的放矢,乃是有備而來。

牽招對顏良的統兵能力自然是推崇備至,眼下被問及時便想狠狠吹捧一通。

不過他臨到張口時,卻突然想起泉州那一夜與顏良的宴中對談,頓時改了主意,只是本着實事求是的精神,只說些他親眼看到的,對於不清楚的則一概回答不知。

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565章 誇誇羣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238章 蓋有非常之法也第427章 誘餌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268章 教導營第380章 饞她的身子第139章 香餌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543章 古北口第60章 誰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214章 回鄉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523章 天津港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192章 莽一波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182章 衛國短豎樂文謙第224章 登樓遠望第452章 襄陽送別第247章 高瞻遠矚的顏將軍第422章 張燕託孤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365章?謠言發酵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336章 西柏陂第269章 唱賣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224章 登樓遠望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585章 藥莊第67章 曹公無恙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575章 “山賊”第248章 曹孟德的雄心第93章 慶功宴第215章 催婚第581章 “刺”客?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287章 除夕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552章 宅鬥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382章 加料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37章 孰爲黃雀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164章 貧寒少年發跡史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157章 大練兵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561章 高邑侯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268章 教導營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139章 香餌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287章 除夕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540章 佯退
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565章 誇誇羣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238章 蓋有非常之法也第427章 誘餌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268章 教導營第380章 饞她的身子第139章 香餌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543章 古北口第60章 誰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214章 回鄉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523章 天津港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192章 莽一波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182章 衛國短豎樂文謙第224章 登樓遠望第452章 襄陽送別第247章 高瞻遠矚的顏將軍第422章 張燕託孤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365章?謠言發酵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336章 西柏陂第269章 唱賣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224章 登樓遠望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585章 藥莊第67章 曹公無恙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575章 “山賊”第248章 曹孟德的雄心第93章 慶功宴第215章 催婚第581章 “刺”客?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287章 除夕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552章 宅鬥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382章 加料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37章 孰爲黃雀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164章 貧寒少年發跡史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157章 大練兵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561章 高邑侯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268章 教導營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139章 香餌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287章 除夕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540章 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