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節 黃巾再來

說實話,對於童淵臨走前所給劉琦的所謂“震天雷”對於劉琦來說不過是小兒科罷了。

前世的劉琦什麼樣的炮彈、導彈沒有見過,而童淵所給的“震天雷”不過是簡化到極致的一種爆炸物而已。

想要造這種“震天雷”不過將火藥配出來就可以了,所以劉琦一股腦的就將童淵所給的“震天雷”扔了出去。

童淵之所以有“震天雷”這種東西,估計也是童淵的那些老友裡不知道哪個道士稀裡糊塗鼓搗出來的東西。

若是被後世的那些個學者什麼的知道了,估計會高興的跳起來,因爲這會使中國人發明火藥又向前推進數百年的時間。

城樓上一片片的歡呼聲響起,甚至有人跪在了地上,因爲不知情他們認爲這種東西實在乃是神助。

城上一片片的歡呼聲響起,城下卻是受到了極大的驚嚇。

因爲在城上向下扔“震天雷”的時候,城下並沒有幾個人注意到,等下來之爆炸之後城下的人徹底就懵了。

爆炸聲、煙霧混雜在一起,在看到爆炸之後的破壞力和人們的慘叫聲,這讓黃巾軍有一種錯覺認爲這些都是從天而降的東西。

這是上天降下的懲罰,這是神力,無可抗拒。

經歷了剛開始的呆滯之後,原本就不是很穩定的軍心馬上就徹底崩塌了開來。

“快跑啊!天神降下懲罰了!”

“快跑啊!再不跑沒命了!”

“震天雷”的恰到好處的出場,讓黃巾大軍頓時就崩潰了開來,頓時全線開始潰退。

原本一些在後面執法的隊員還想攔截,他們在後面並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但是馬上的張樑等人卻是將這一幕清清楚楚的看到了眼裡,原本應該穩定軍心的張樑卻是第一個撥馬向後跑去。

執法隊員包括很多還沒弄清情況的黃巾軍見到帥旗後撤了,也急忙跟了上去,開玩笑,主將都跑了自己這些人還呆個什麼勁啊。

城樓之上,譙郡郡守見到城下的黃巾竟然開始逃跑了,急忙說道:“劉公子,快看,黃巾逃跑了,我們趕緊去追擊吧!”

“不可,郡守大人。黃巾軍雖然現在大亂,失了方寸,不過人數卻是遠多於我們,萬一一擊不成,與他們陷入膠着,譙郡城樓就危險了。”劉琦對着郡守大人說道。

“那我們現在怎麼辦啊?就這麼眼睜睜的放着黃巾逃跑嗎?”郡守大人問道。

“當然不了。”劉琦微微一笑,接着對着身邊的傳令官道:

“擊鼓吹號,讓官軍們大聲吶喊,做出一副出城追擊的模樣,就算不真的去追擊他們也不讓他們舒服了。”劉琦看着潰逃的黃巾軍道。

“是!”傳令官接到劉琦的命令,馬上前去傳達了劉琦的命令。

接着一陣陣進攻鼓點、號角的響起,城上官軍喊殺聲也隨之響了起來。

原本潰散的黃巾軍聽到官軍就要追殺過來了,頓時更加慌亂了手腳,很多人都在路上被踩踏而死。

看着城下發生的一切,郡守大人不由的對於劉琦感到心服口服。

第二日。

在昨天的潰退之中,黃巾大軍損失非常大,一半是在攻城的過程中,而另一半則是在昨日的大潰退之中損耗的。

回到大營的張樑氣的簡直快要爆炸了,回過神來的張樑頓時就明白過來,那並不是什麼天神降下的責罰,那隻不過是一種自己等人不知道的守城器具罷了。

明白過來的張樑第二天馬上就率領大軍再次到了譙郡城下,之前劉琦當衆羞辱了他,而之後的大潰退張樑也覺得那是對於自己的一次大羞辱。

於是,一大早張樑就迫不及待的率領大軍前來,要報昨日的那“一箭之仇”。

到了譙郡城下,張樑並沒有冒失的讓黃巾大軍直接攻城,而是在城下襬好了陣勢。

張樑也不傻,明白黃巾大軍對於昨天的那場失敗和神秘的守城器具還有陰影,現在攻城不過也是在做一種無謂的犧牲罷了。

張樑卻不知道的是,昨日的“震天雷”已經被劉琦一股腦的全部扔了下去了,若是知道了說不定會氣暈過去。

相比城下黃巾大軍的小心翼翼,譙郡城上的劉琦等人則表現的卻是好整以暇,好似對於眼前的黃巾大軍並不在意一般。

“公臺大哥,你說今日這黃巾大軍會怎麼做?”劉琦這時忽然看着城下的黃巾大軍對着陳宮開口道。

“張樑此人,不過是一匹夫而已,看他現在這個樣子,定然是因爲害怕昨日的‘震天雷’所致。

以張樑的性子,此時定然是會小心翼翼的向我們挑戰,這樣我們不出戰就會中了他的計策,這時黃巾大軍的氣勢就會再次提上去。”陳宮看着城下的黃巾大軍眼睛一眯一字一句的分析道。

“聽公臺這麼說,那我們是非出戰不可了?不會中了黃巾賊軍的奸計吧?”譙郡郡守這時忽然問道。

“郡守大人放心,諒他張樑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計謀之策,再說以子聰、子龍等的能耐,在黃巾之中還沒有幾個人能夠勝得過他們。”陳宮向着郡守大人安慰的說道。

此時的陳宮對於劉琦有着非同一般的信心,隨着跟劉琦時間的變長,陳宮發現劉琦身上的優點越來越多,而對於劉琦的信心也是一步步在增加。

“好吧,那我就放心了,反正本郡守已經將全部防務都交給你們了,你們全權負責就可以了。”郡守大人見到陳宮自信的樣子,也不再說什麼。

“郡守大人放心,一切就交給我們了。”劉琦對着郡守大人保證道。

隨着郡守大人的離開,劉琦的注意力也再次的集中在了城下的黃巾大軍之中。

雖然黃巾軍在劉琦看來並沒有給自己帶來什麼威脅的感覺,但是還是不敢大意,畢竟像後世的那位偉人說的那樣“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

城下的黃巾大軍之中,張樑忽然看到了譙郡城樓之上的劉琦,越發的感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第378節 尷尬的劉琦第441節 陷入絕境第327節 其人之道還治起身第301節 二女思夫第99節 山寨來人第480節 文聘的躊躇第151節 遭遇伏擊第1節 旅遊散心第63節 要被砍了第138節 舊事重提第241節 哀嚎的校場第186節 倔強的白袍人第483節 蔡瑁被圍第61節 程遠志之死第270節 憤怒進行時第454節 張允之死第331節 離開廬江第283節 小山設伏第91節 譙郡郡守第315節 先鋒抵達第367節 攔截孫堅第368節 孫堅身死第220節 陳明利害第445節 大義滅親第58節 黃巾潰退第406節 劉琦激將第409節 汝南城下第285節 二氣蔡瑁第209節 準備後手第245節 錦衣甘寧第254節 錢糧危機第451節 孫策戰太史第97節 二將折服第440節 長沙城外第368節 孫堅身死第371節 商討勸降第58節 黃巾潰退第151節 遭遇伏擊第80節 動盪的局勢第111節 各安心思第490節 分道揚鑣第238節 履行賭約第225節 八千降卒第99節 山寨來人第36節 你算什麼東西第244節 自投羅網第141節 約戰第113節 意外變數第332節 伊籍來投第445節 大義滅親第308節 劉琦上當第114節 張樑巡營第160節 潁川書院第320節 噩耗傳來第122節 黃巾動員第294節 撕破臉皮第208節 宦官郭勝第457節 曹操大敗第396節 忽悠呂範第436節 賈詡賈文和第214節 衆將歸心第126節 兵分兩路第172節 拜訪夫子第263節 脣槍舌戰第154節 刑訊逼供第114節 張樑巡營第262節 百般刁難第60節 二敗黃巾第381節 居心不良第278節 刻意偏袒第150節 離開汝南第431節 蔡瑁探病第160節 潁川書院第492節 劉備入荊第438節 報父仇第259節 到達荊州第70節 龍虎鬥第326節 收服管亥第94節 芒碭賊來第137節 你要咋滴第264節 不利的形勢第68節 羣英匯聚第244節 自投羅網第130節 又見蔡琰第11節 有女蔡琰第109節 張樑的狐疑第225節 八千降卒第97節 二將折服第106節 擒賊將第193節 伊人在側第447節 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第237節 軍營衝突第465節 攻上長沙第382節 大戰前夕第14節 誘拐徐晃第8節 抓週開始第362節 董卓遷都第307節 調戲蔡琰第149節 酒宴之上
第378節 尷尬的劉琦第441節 陷入絕境第327節 其人之道還治起身第301節 二女思夫第99節 山寨來人第480節 文聘的躊躇第151節 遭遇伏擊第1節 旅遊散心第63節 要被砍了第138節 舊事重提第241節 哀嚎的校場第186節 倔強的白袍人第483節 蔡瑁被圍第61節 程遠志之死第270節 憤怒進行時第454節 張允之死第331節 離開廬江第283節 小山設伏第91節 譙郡郡守第315節 先鋒抵達第367節 攔截孫堅第368節 孫堅身死第220節 陳明利害第445節 大義滅親第58節 黃巾潰退第406節 劉琦激將第409節 汝南城下第285節 二氣蔡瑁第209節 準備後手第245節 錦衣甘寧第254節 錢糧危機第451節 孫策戰太史第97節 二將折服第440節 長沙城外第368節 孫堅身死第371節 商討勸降第58節 黃巾潰退第151節 遭遇伏擊第80節 動盪的局勢第111節 各安心思第490節 分道揚鑣第238節 履行賭約第225節 八千降卒第99節 山寨來人第36節 你算什麼東西第244節 自投羅網第141節 約戰第113節 意外變數第332節 伊籍來投第445節 大義滅親第308節 劉琦上當第114節 張樑巡營第160節 潁川書院第320節 噩耗傳來第122節 黃巾動員第294節 撕破臉皮第208節 宦官郭勝第457節 曹操大敗第396節 忽悠呂範第436節 賈詡賈文和第214節 衆將歸心第126節 兵分兩路第172節 拜訪夫子第263節 脣槍舌戰第154節 刑訊逼供第114節 張樑巡營第262節 百般刁難第60節 二敗黃巾第381節 居心不良第278節 刻意偏袒第150節 離開汝南第431節 蔡瑁探病第160節 潁川書院第492節 劉備入荊第438節 報父仇第259節 到達荊州第70節 龍虎鬥第326節 收服管亥第94節 芒碭賊來第137節 你要咋滴第264節 不利的形勢第68節 羣英匯聚第244節 自投羅網第130節 又見蔡琰第11節 有女蔡琰第109節 張樑的狐疑第225節 八千降卒第97節 二將折服第106節 擒賊將第193節 伊人在側第447節 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第237節 軍營衝突第465節 攻上長沙第382節 大戰前夕第14節 誘拐徐晃第8節 抓週開始第362節 董卓遷都第307節 調戲蔡琰第149節 酒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