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 來去無礙

1449 來去無礙

聽聞諸葛亮大軍並不曾從南方返回,孫權覺得機會難得,任命陸遜爲行軍大都督,諸葛瑾爲軍師,率領徐盛、韓當等諸將以及二十萬大軍,果斷兵發合淝.

陸遜深知合淝的重要性,採取了強攻快攻的戰略戰術,大軍每圍住一座城池,並不紮營交戰,而是立刻展開攻城。

攻城造成的損失皆有當地整頓補充,然後氣勢洶洶的又前往下一目標。在江東兵馬的強悍攻勢之下,魏屬領地廬江、無爲、羨溪、石亭等地相繼失守,孫權連連收到捷報,喜上眉梢。

兩軍相向而行,司馬懿和大將徐晃也是率領大軍一刻不停的趕到合淝,終於將江東兵馬截在了濡須口。

與此同時,一直駐守在合淝的大將張郃也率兵趕來過來,兩軍匯合一處,共計二十萬,卻與江東的兵馬勢均力敵。

陸遜連連獲勝,心中驕傲,剛[3w.想下令繞過濡須水域,與司馬懿展開大戰,卻被謹慎的諸葛瑾給攔住了。

“大都督,司馬懿此人高深莫測,萬不可輕敵。”諸葛瑾道。

“我觀其乃泛泛之輩,不然怎會屢次敗給王寶玉。”

“司馬懿與王寶玉之戰皆爲小敗,實力不曾受損,而其餘人等皆爲大敗慘敗,足可見司馬懿此人臨機處置,多謀善斷。”

“敗則敗矣,怎還分出了大小?雙方實力相當,拼力一搏,總有勝算。”陸遜不以爲然的微微皺眉,仗還沒打,卻拼命替對方說話,諸葛瑾也真是太謹慎了。兵貴神速,就該一鼓作氣,與司馬懿正面交鋒。

“唉,王寶玉豈是常人可比,大都督,還請停住兵馬,審時度勢,再行進攻不遲。”諸葛瑾依然堅持自己的看法。

陸遜思量了半晌,考慮大軍連日作戰,疲憊不堪,稍作休整也並非不可取,於是對徐盛吩咐道:“徐將軍,你可親率三千兵馬,前去探查魏軍虛實,不求得勝,速去速回。”

徐盛欣然領命,立刻率領隊伍出發,趁着夜色朝魏軍那邊悄悄摸了過去。

雖然徐盛採取了非常謹慎的行軍方式,儘量不發出聲響,但還是被老奸巨猾的司馬懿給事先發覺了。

“司馬都督,好久沒打仗了,末將願率軍前去迎敵,將那徐盛生擒。”徐晃哈哈一笑,主動請命道。

“不可!”司馬懿擺了擺手,說道:“徐盛只帶着三千兵馬,定是前來探營,一戰即退。”

“正因如此,便可堵住其後路,讓他有來無回!”

“生擒徐盛只會激怒陸遜,大軍勞頓,有待整治,此舉毫無益處。”

“難道要由着他來去無礙?”張郃有點不樂意了,開口問道。

“呵呵,將軍勿憂,莫不如將計就計。”司馬懿笑道,隨即吩咐下去,立刻將行軍大營分爲八個部分,以八卦圖的陣型排列。

徐盛一刻不停趕來之時,已經是拂曉時分,他站在一處小山之上向下瞭望,見魏軍的營地分成八個部分,覺得頗爲特別。

在司馬懿的授意下,剛剛出賬的士兵個個顯得十分懶散,伸懶腰打哈欠拖拉着腿走路,完全一副有恃無恐的傲慢樣子。

徐盛也是經歷過多次戰爭的大將,心知越是如此,往往其中越是有詐,許是對方發覺了行蹤也未可知。只帶着三千兵馬,偷營定然不能得勝,徐盛不敢耽擱,立刻帶兵急匆匆的返回。

徐盛第一時間把探查到的情況彙報給陸遜,特意強調司馬懿分佈營寨的方式極爲特別,士兵秩序差強人意,十分懶散。

陸遜聽到之後,不以爲然的說道:“司馬懿定然已知曉你去探營,故意做出如此佈置。”

“大都督高見!”徐盛拱手道,他本人也是這麼想的,但諸葛瑾卻看到了另外一面,思忖着問道:“司馬懿既然已經發覺,卻不用伏擊之策,正不知何意?”

“呵呵,其想讓徐將軍傳遞消息,他擅長行軍佈陣之法,令我等畏懼,不戰而退。”陸遜笑道。

“司馬懿心思縝密,陣法又如此奇特,倒是不可不防。”諸葛瑾道。

陸遜微微思索了片刻,擺手道:“子瑜,在我看來,司馬懿其人太過自負,如此作爲,正是畏懼我軍,乃虛張聲勢之舉。”

“大都督所言極是,我軍自渡江以來,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正可一鼓作氣,擊敗司馬懿,奪取合淝。”韓當摩拳擦掌,躍躍欲戰。

“韓將軍可率軍五萬,自羨溪渡水,攻擊魏軍左翼。”陸遜下令道。

“末將遵命!”

“徐將軍與我一道,率軍十萬,自巢湖西側出兵,正面迎戰司馬懿。”陸遜繼續安排道。

“末將遵命!”

“大都督,尚需謹慎。”諸葛瑾小心的補充了一句。

“我方兵力雄厚,不必畏首畏尾,此戰必勝。”陸遜信心滿滿的說道。

陸遜並非是盲目自大之人,計謀固然重要,但陸遜大軍正值士氣大振,司馬懿被動挨打,又是遠道而來,確實是作戰的較好時機。

陸遜這邊排兵佈陣,司馬懿也沒閒着,迅速展開了一系列的行動。司馬懿斷定陸遜會看不起他將大營佈置成八卦圖的模式,一定會採取進攻。

“司馬都督真乃神算,陸遜爲人自負,果然舉兵來犯。”張郃笑呵呵的說道。

“張將軍,你可率領五萬大軍,迂迴行走,到後方五十里的舒山佈防,定要擋住陸遜的進攻。”司馬懿道。

一聽說要向後退兵,張郃不樂意了,問道:“陸遜小兒,憑藉詭計火燒劉備百里大營,便自認謀略了得,在我看來,不足道哉,大都督何必做出畏懼之舉,助漲對方氣焰?”

“戰術之上,莫要輕視敵人,陸遜本爲一介書生,能有今日,也並非毫無能耐。”司馬懿糾正道。

“都督實在是擡舉此人,否則其怎會拿王寶玉無可奈何?”張郃不屑道。

提及王寶玉,司馬懿後脊樑骨也是陣陣發涼,臉色也陰沉下來,沉聲道:“照做即可,我自有安排。”

張郃雖然不滿,但兵權在司馬懿手中,不得不從,率領五萬人馬立刻向後撤去,同時按照司馬懿的安排,迂迴行走,搞得好像兵馬很多的樣子。

1449來去無礙

1940 意在消耗1963 敷衍假死882 肺腑之言519 切膚之痛2386 忍辱負重1045 四大王妃1187 取而代之262 尋找弱點1575 窮追不捨781 雞肋退兵1411 日益高漲829 入鄉隨俗1313 恬不知恥1935 必經之路1184 君子好逑1193 再討荊州408 一言不發1447 雍丘太守065 戰鼓擂響2034 尚需等待989 傳福後人2106 巨人搏擊229 折損陽壽2213 運兵搭橋431 通敵之臣209 火燒博望868 林中野孩279 碧眼紫髯2437 有備無患184 舔犢情深436 顏面盡失218 緊緊依偎1337 金蟬脫殼2294 跳樓上癮167 金色羽箭2342 唯我獨行1983 質押其子1886 先破外援662 敗逃隴西569 孟德新書1707 大宛聖王1683 八無產品065 戰鼓擂響2099 接連中計2366 一葉障目2130 再次出發256 早有安排2046 孤居贖罪1196 禮物寒酸896 父子相認2414 無爲而治1538 歡喜忽悲1113 施粥行善146 面若寒霜562 母在子亡2420 飛虹消散947 步步爲營411 憶玄湖471 都出去130 回家地1365 除去隱患347 行路難1816 學者風範1793 甘做喉舌1924 意圖三嫁1452 主動獻城1664 反覆無常039 滿嘴謊言1154 百年太久704 同門相殘2069 六國之相2039 英勇赴死1316 滴水之恩1842 戀戀不捨1222 古琴鶴舞115 避開汗毛1045 四大王妃129 廢墟吶喊2229 本命燈滅2435 天玄真人1319 梭形戰船230 撤離樊城1531 掌摑逆兒1709 期盼歸來601 眼不見爲淨1710 天石城2356 迷障山1255 馬嘶虎嘯1191 百官之上122 醉臥香閨620 無餌釣魚2098 風火家人1170 正中下懷732 川中多義士841 龍神守護162 倒戈一擊1399 處處伏兵2373 手覆日月1354 斷絕親情141 臥龍出山
1940 意在消耗1963 敷衍假死882 肺腑之言519 切膚之痛2386 忍辱負重1045 四大王妃1187 取而代之262 尋找弱點1575 窮追不捨781 雞肋退兵1411 日益高漲829 入鄉隨俗1313 恬不知恥1935 必經之路1184 君子好逑1193 再討荊州408 一言不發1447 雍丘太守065 戰鼓擂響2034 尚需等待989 傳福後人2106 巨人搏擊229 折損陽壽2213 運兵搭橋431 通敵之臣209 火燒博望868 林中野孩279 碧眼紫髯2437 有備無患184 舔犢情深436 顏面盡失218 緊緊依偎1337 金蟬脫殼2294 跳樓上癮167 金色羽箭2342 唯我獨行1983 質押其子1886 先破外援662 敗逃隴西569 孟德新書1707 大宛聖王1683 八無產品065 戰鼓擂響2099 接連中計2366 一葉障目2130 再次出發256 早有安排2046 孤居贖罪1196 禮物寒酸896 父子相認2414 無爲而治1538 歡喜忽悲1113 施粥行善146 面若寒霜562 母在子亡2420 飛虹消散947 步步爲營411 憶玄湖471 都出去130 回家地1365 除去隱患347 行路難1816 學者風範1793 甘做喉舌1924 意圖三嫁1452 主動獻城1664 反覆無常039 滿嘴謊言1154 百年太久704 同門相殘2069 六國之相2039 英勇赴死1316 滴水之恩1842 戀戀不捨1222 古琴鶴舞115 避開汗毛1045 四大王妃129 廢墟吶喊2229 本命燈滅2435 天玄真人1319 梭形戰船230 撤離樊城1531 掌摑逆兒1709 期盼歸來601 眼不見爲淨1710 天石城2356 迷障山1255 馬嘶虎嘯1191 百官之上122 醉臥香閨620 無餌釣魚2098 風火家人1170 正中下懷732 川中多義士841 龍神守護162 倒戈一擊1399 處處伏兵2373 手覆日月1354 斷絕親情141 臥龍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