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1 九真聖城

1341 九真聖城

王寶玉很高興,雖然也抓了一些駱越兵,但這些人都是北部的,對南部不是很熟悉,而且還有語言溝通的障礙,單蹦的漢語字眼,理解起來十分困難,正缺少巴額這樣的嚮導。

於是便派人把巴額叫了過來,眉目之間與之前的小男孩確實很像,巴額倒頭便拜:“犬子冒犯大王天威,承蒙大王開恩,巴額一家感激不盡,願做嚮導,爲大王分憂!”

“巴額,誰人命你如此做?”陌千尋上前一步,質疑道,畢竟人生地不熟,人心難測,而且這巴額看身板骨倒像是士卒出身,何況還有些談吐見識。

“此乃內地聖人教誨,巴額無非是聽聖人言而已。”巴額不卑不亢的說道。

“好了,你起來吧。做得好的話,我會重重賞你!”王寶玉說道。

“謝大王。”

給了巴額一匹馬,王寶玉就讓他跟在身邊,巴額倒是誠心誠意,將所知道的事情,毫不隱瞞的全部都講了。

巴額曾在駱越王鴻龐身邊當過侍衛,又去過內地經商,精通漢語,對內地的富庶有着一份嚮往,有意舉家搬遷。但妻子是當地人,不願離開故土,幾次商量不通,他也只好回來,守着老婆孩子生活。

但是每逢收穫的季節還是會帶些土特產拿到內地交換,不爲賺錢,只爲能增加下見識,不做井底之蛙。

“巴額,我看你是個知恩圖報之輩,既然曾在鴻龐身邊當差,爲何今日卻帶領我們去攻打他?”

陌千尋一路之上還是不放心的詢問,這點和王寶玉不同,他是希望通過證據來證明,而王寶玉更感性些,憑藉多年與人打交道的直覺來大致判斷。

“太尉,我真是仰慕內地繁榮,自己去不成,便奢想家鄉能與內地通商,不僅百姓受益,孩子們也能接受學堂教育,識文斷字。”巴額真誠的說道,看來又是一個極力想改變家鄉現狀的熱血男兒,陌千尋終於放下心來,微微點了點頭。

“巴額,你所瞭解的九真城情況如何?”王寶玉問道。

“回稟大王,九真城內只有三萬兵馬,城外還有一萬兵馬,駐紮在西南海域。”巴額道。

“爲什麼叫九真城啊?”王寶玉又問。

“此城原名胡圖城,後來受到西部國家佛教影響,建設九座百米佛塔,因此更名九真城,成爲聖地,城內禮佛者甚多。”圖額解釋道。

“照你這麼說,鴻龐也應該信佛了。”王寶玉順利成章的說道。

“我離開九真城已有一年之久,據我之前所知,駱越王並不信佛。”巴額老實的說道。

王寶玉微微蹙眉,轉頭對陌千尋道:“千尋,我們只怕遇到了一個大煩惱。”

“不知寶玉所言的煩惱爲何物?”陌千尋不解的問道。

“我們不能摧毀一個民族的宗教信仰,那樣會落下千古罵名,也會引起最爲激烈的反抗。”王寶玉道。

陌千尋思忖了半晌,覺得王寶玉說得很有道理,開口道:“只要鴻龐肯歸降,我等不會毀掉城中一草一木,如此已是莫大的仁慈。”

王寶玉點點頭,但也知道難度不小,因爲鴻龐並沒有信仰,不能用仁慈這樣的話語去打動他,只能到時候再說。

在巴額的引路下,三日之後,荊越大軍來到了九真城。九真城的城牆並不高,也沒有護城河,遠遠就能望見城中那金碧輝煌的佛塔,同時也看到了城牆上走動的士兵。

荊越大軍十萬有餘,佔據着絕對的優勢,大軍立刻分散開來,將九真城四門圍住,並沒有馬上採取攻城行動。

九真城的城門緊閉,安靜的如同一座空城,王寶玉的大軍就這樣圍了三日後,東側的城門終於打開了,一支足有萬人的隊伍衝了出來。

駱越士兵的打扮跟南越有幾分相似,都是短髮赤膀,騎着矮馬,手握短刀,領頭的一員大將,四十出頭,身材魁梧,一臉橫肉,絡腮鬍,大嘴叉,手中拿着一柄雪亮的大刀。

“大王,此人乃鴻龐手下戰將鄭慄,有萬夫不當之勇。”圖額解釋道。

“哦,那就看看他的武藝。”王寶玉應了一聲,回頭問道:“誰去與此人一戰。”

錢摩、馬雲祿、韓子魁出列請戰,王寶玉點了韓子魁,說道:“韓將軍,你去驗證一下他的本事,儘量不要傷了他。”

“末將領命。”韓子魁一拱手,策馬揚鞭就衝了上去。

鄭慄出手毫不含糊,大刀捲起一陣狂風,迎頭朝着韓子魁砍下,速度非常驚人,韓子魁側身躲過,啪的一聲,鐵鞭朝着鄭慄的手臂抽打了過去。

鄭慄一撥戰馬,躲過韓子魁的鐵鞭,大刀一記橫砍,寒光閃過,再度朝着韓子魁襲來。

韓子魁低頭俯身馬上,一抖鐵鞭,朝着鄭慄的腰間捲去,鄭慄大喝一聲從馬上躍起,躲過鐵鞭,翻轉大刀,又朝着韓子魁砍了回來。

韓子魁也從馬上一躍而起,鐵鞭抖起,漫天的烏光朝着鄭慄籠罩而去。

鄭慄大刀劃出一個圓弧,手中的落刀速度驟然加快,將鐵鞭的光影盡數擊碎,一氣呵成,乾淨利落。

“此人倒是一員不錯的猛將。”陌千尋讚道。

“照比韓將軍還差了些,百招之內必敗。”觀戰的錢摩道,他已經看出了端倪,韓子魁的出手速度明顯比鄭慄快,此時也沒有使出全部手段。

鄭慄擋住了韓子魁的攻擊,手中大刀舞成了一條長龍,上下翻騰,招招緊逼,韓子魁沉着應戰,一把長鞭出神入化,從不同的方向纏繞向鄭慄身體的要害之處。

兵器交接的聲音不斷傳來,光影重重,幾乎看不清二將的身形,突然,一聲馬嘶之聲響起,韓子魁的鐵鞭打中了鄭慄胯下戰馬的前腿,生生扯下了一塊血肉。

戰馬吃痛難忍,狂暴的高高擡起前蹄,硬是將鄭慄拋到了馬下。鄭慄翻身從地上躍起,並未退走,揮舞着大刀,前來進攻韓子魁的戰馬。

韓子魁一拍戰馬,躲避開鄭慄的攻擊,居高臨下,優劣頓顯,鐵鞭化作一條長蛇,驟然纏在了鄭慄的手腕上。

340 火燒赤壁1885 自惹煩惱2252 麻木不仁1831 連環效應2278 司馬炎1514 多情傷人1782 神聚之路372 自立山頭787 三辭魏王769 老弱婦孺668 長相廝守2186 老來得子1960 足以不朽839 劃河而治1990 封鎖自保735 怎可老去2405 女皇登基1721 如臨深淵552 特別禮物288 遍地懦夫2056 木牛流馬1189 暫借官員389 夜店遇襲674 同病相憐825 扣押人質2071 不屈靈魂1321 天羅網1735 銅牆鐵壁1233 空牽掛553 血海深仇2407 凡人一曲475 絕影刀王1315 有眼無珠1765 諸王之王2320 付之一炬411 憶玄湖844 騎熊首領2023 文聘來訪876 睡在空中1529 忠義難降1558 願爲坐騎186 疏不間親2039 英勇赴死1722 彈指灰飛492 至死不悔335 七星臺1111 對戰當陽136 略備薄禮1669 一言難盡448 活捉牛金2317 無功而返2088 策略得當609 陰謀破產1166 曾爲舊友418 兵敗南郡333 一陽初生1310 兇險三關2071 不屈靈魂804 更勝一籌575 母抱子玉699 天生奇才2054 口唸眼過2126 兩個太陽1904 精鐵鑄就834 風雲大陣932 萁谷伏圍224 大局韜略2100 過河拆橋2234 臨終之信636 將計就計710 坦誠秘密117 爭守府門1175 皇帝乞丐672 一字不差2210 夢中不吉2075 各取所需189 留下禍患1054 避世藉口2110 永不止息056 穿牆術277 爾母婢也1349 再下南洋680 猛烈進攻1057 傷風敗俗2389 華而不實2230 怎忍別離1918 座椅不舒1413 並非有情1546 大風大浪1615 夜遊鳴沙2389 華而不實1080 並非夢境915 擂臺比武2059 不甘寂寞1506 參見掌門832 惱辱其嫂2125 失魂落魄346 麥熟籽落1232 互贈禮物2146 訓練有素
340 火燒赤壁1885 自惹煩惱2252 麻木不仁1831 連環效應2278 司馬炎1514 多情傷人1782 神聚之路372 自立山頭787 三辭魏王769 老弱婦孺668 長相廝守2186 老來得子1960 足以不朽839 劃河而治1990 封鎖自保735 怎可老去2405 女皇登基1721 如臨深淵552 特別禮物288 遍地懦夫2056 木牛流馬1189 暫借官員389 夜店遇襲674 同病相憐825 扣押人質2071 不屈靈魂1321 天羅網1735 銅牆鐵壁1233 空牽掛553 血海深仇2407 凡人一曲475 絕影刀王1315 有眼無珠1765 諸王之王2320 付之一炬411 憶玄湖844 騎熊首領2023 文聘來訪876 睡在空中1529 忠義難降1558 願爲坐騎186 疏不間親2039 英勇赴死1722 彈指灰飛492 至死不悔335 七星臺1111 對戰當陽136 略備薄禮1669 一言難盡448 活捉牛金2317 無功而返2088 策略得當609 陰謀破產1166 曾爲舊友418 兵敗南郡333 一陽初生1310 兇險三關2071 不屈靈魂804 更勝一籌575 母抱子玉699 天生奇才2054 口唸眼過2126 兩個太陽1904 精鐵鑄就834 風雲大陣932 萁谷伏圍224 大局韜略2100 過河拆橋2234 臨終之信636 將計就計710 坦誠秘密117 爭守府門1175 皇帝乞丐672 一字不差2210 夢中不吉2075 各取所需189 留下禍患1054 避世藉口2110 永不止息056 穿牆術277 爾母婢也1349 再下南洋680 猛烈進攻1057 傷風敗俗2389 華而不實2230 怎忍別離1918 座椅不舒1413 並非有情1546 大風大浪1615 夜遊鳴沙2389 華而不實1080 並非夢境915 擂臺比武2059 不甘寂寞1506 參見掌門832 惱辱其嫂2125 失魂落魄346 麥熟籽落1232 互贈禮物2146 訓練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