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6 未行先揚

1586 未行先揚

“我有一計,可令曹叡與司馬懿生出罅隙,不復重用,還請丞相定奪。”一同跟來的參軍馬謖進言道。

“呵呵,但講無妨。”諸葛亮笑道。

“早日便有傳聞,曹操不用司馬懿,因其有狼顧之相,早晚必成禍患,曹叡必定知曉此事,何不密遣人往洛陽、許都、鄴城等處,佈散流言,道其意欲謀反,如此曹叡生疑,或殺此人。”馬謖道。

“狼顧之相一說由來已久,然曹氏歷經三任君主,司馬懿依然是屹立不倒,反而是步步高昇,官途平坦,足見其毅力過人,行事滴水不漏,想必這個流言不足以動其根本。”諸葛亮說道。

“丞相,帝王多疑,這曹叡又頗有些鐵腕,很少顧及顏面。試探一下,總該是沒有弊處。”馬謖又說道。

諸葛亮點了點頭,這計策並不算高明,不足以要了司馬懿的老命,但只要能讓他脫離這場大戰,那就達到了目的。

卻說這天曹叡心情不錯,在宮內擺下酒席,宴請相關的肱骨之臣。正在交杯換盞,談笑風生之時,侍衛匆忙進來,說是從城門處揭下來一片檄文,事關重大,不敢耽擱。

曹叡取過檄文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酒杯差點掉在地上,幾位大臣不知緣故,紛紛放下了酒杯,曹叡嘆了口氣,將檄文遞了過去,讓衆人傳閱一遍。

“驃騎大將軍司馬懿,謹以信義佈告天下,昔太祖武皇帝,創立基業,本欲立曹子建爲社稷之主,卻被奸佞篡權,以至龍潛深淵,令人嘆惋。皇孫曹叡,素無德行,妄自居尊,子嗣稀少,有負太祖遺願。今吾應天順人,剋日興師,望有識之士,皆擁新君,不從者,當滅九族。”

怎麼回事兒?司馬懿反了?看似風平浪靜,怎麼會出這麼大亂子?衆人紛紛愕然,曹休猛然一拍桌子,說道:“司馬奸賊,待本將軍即刻征討,帶其頭顱歸來!”

“司馬懿擁兵甚衆,不可輕視,昔日太祖皇帝曾言,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與兵權,久必成大患。”太尉華歆附和道。

“司馬懿素有大志,不可不防。”王朗也說道。

“但憑此書,不知真僞,便言司馬懿有反心,怕是有失公允!”陳羣皺眉提出了反對意見。

“若司馬懿果真謀反,又該如何?”曹休逼問道。

“諸公,我贊同長文之言,豈有作奸犯科,未行張揚之理?司馬懿既爲託孤之臣,先帝必知其無反心,或是蜀、吳反間之計,令我君臣自亂,後趁虛而入,未可知也!”鍾繇有理有據的說道。

曹叡擦了擦汗,覺得鍾繇說得很有道理,如果司馬懿要反,沒必要如此張榜,這根本不像他一貫的做事風格,應該是暗中起兵才能說明一切。

“聖上,此事非同小可,臣得知司馬懿已將家眷接到長安,或有異心。”華歆爲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又說出了一件事兒。

曹叡又動搖了,華歆說得也對,司馬懿將家人接走,確實讓人懷疑他的動機。但是也有人說,家人團聚,盡享天倫,常人之舉,有何好猜測的?羣臣對此爭論不休,兩派旗幟鮮明,好端端的宴席變成了激烈的辯論會。

司馬懿受祖父和父親兩代猜忌,曹叡並非不知,但司馬懿爲朝中重臣,勞苦功高,爲官清廉,根深葉茂,牽一動百,處理不當,將會引發朝廷動盪。

曹叡思考再三,還是做出了一個膽大的決定,他要親自去看看司馬懿,探一下他的忠奸,必要之時,可以將其直接誅殺,以絕後患。

曹叡的決定並沒有跟衆人說,第二天,他對外宣稱得病,讓鍾繇監國,暫且負責相關事務,帶着張郃、曹真以及五萬御林軍,離開洛陽,直奔長安。

這天清晨,司馬懿還不明白怎麼回事兒,只覺得心胸煩悶,坐立難安,好似有大事發生。忽聽侍衛來報,城外來了五萬御林軍,頓時慌了神。

“詳細查看,可否是敵軍僞裝!”

半晌之後,侍衛再度回報,他們看見了走在前方的曹真和張郃,就是魏國的御林軍無疑。

“父親,御林軍突然遠道而來,定心懷不軌,不可不防啊!”一名白淨的藍袍少年出列道,此人正是司馬懿的二兒子,後世路人皆知的司馬昭。

“哼!城中尚有十萬精兵,何懼區區五萬御林軍,父親,不如殺出城去,先下手爲強,將其盡數剿滅。”另外一名二十左右黑臉龐的年輕人,憤憤的說道,正是司馬懿的大兒子司馬師。

“混賬!身爲臣子,聖上讓我等死,當引頸就義,不失忠臣之志,豈有反叛之言?”司馬懿狠狠瞪了兩個兒子,隨即整理衣服,要去迎接。

“父親,難不成要終生都謹慎卑微的活着?好不辛苦!”司馬昭不平的說道。

“若是爲父死在今日,謠言不攻自破,便是司馬家族解脫之時,我歡喜尚且來不及,有何煩惱可言!”司馬懿喝退兩個兒子,隨即只帶着幾十名隨從,打開了長安大門,遠遠的迎了上去。

“二位將軍不遠而來,不知何意?”司馬懿拱手道。

“汝張榜謀反,可有其心?”曹真直接斜眼開口道。

司馬懿一愣,根本就是子虛烏有之事兒,心中猜測定然是有人拿此挑撥,笑着擺手道:“大司馬莫要說笑,我一直在此鎮守,何來張榜謀反一事兒?”

“此便爲證據!”曹真說着,將那篇榜文拋給了司馬懿。

司馬懿快速掃了一遍,突然怒目圓睜,握緊拳頭,將檄文攥在手中。曹真立刻拔出了腰中佩劍,沒想到司馬懿扔掉檄文,跳下馬來,直直跪了下去,拱手高聲道:“想必聖上已經駕臨,臣司馬懿在此,若聖上疑心,自可取下這項上人頭,臣絕無半句怨言!”

司馬懿是何等精明之人,曹真和張郃沒帶聖旨便來興師問罪,根本不合情理。而且,張郃始終一言不發,眼神偶爾向後掃去,還有誰能讓兩人如此忌憚,司馬懿斷定,一定是曹叡親自來了。

658 使強欲嫁373 塗面而行2394 愚夫不識1880 圍而不攻1301 心悅誠服309 煽動人心1995 口無遮攔1902 相國助理2350 童話城堡352 官拜中郎將837 連戰三將2143 朝拜湖神1050 斷首之禍587 深眠保命286 認錯人135 隆中對1743 不願爭功461 養虎爲患1288 衆叛親離1043 人生如茶853 寶刀斬龍1222 古琴鶴舞2429 再造城池2083 本無至善1320 來者不善1773 血債血償2070 捨身救友2421 莫大交集1096 三面夾攻1255 馬嘶虎嘯981 索命之信227 火燒新野2221 柯洛歸來1491 輕如羽毛1627 堪比蘇武2183 獨自遠行681 生子當如仲謀756 達成交易038 誰言寸草心2409 口不擇言2106 巨人搏擊2380 未來畫面2196 勝者爲王373 塗面而行917 又得二將1071 取長補短510 靈魂不同284 薑桂之性806 發現埋伏259 暫居夏口1873 命中註定678 請辭魏公1028 常懷憂懼1455 兵進梵音793 鳥鳴哨1031 異象紛紛1493 大病一場1063 名至實歸537 鳳雛歸劉320 百艘戰船741 不勝其寒054 馬前課2099 接連中計127 追風黑影1631 自縛雙手918 另類打扮2434 回返故居1437 冰火有別2245 臭氣熏天1212 乾坤大挪移1153 長生訣1349 再下南洋963 南郡隱憂613 曹植之志1794 溝通混亂1245 來世爲友1834 不同凡響2391 四人麻將978 英雄氣短748 起兵漢中2381 兩世恩怨649 親見韓遂2274 聯盟下策921 趁勝追擊2354 不分長幼920 碧血丹心131 十月懷胎152 如實講來711 榮升巴公1424 通敵嫌疑2107 擒獲刑天1817 諸神宮殿2117 良將皆失876 睡在空中1735 銅牆鐵壁1232 互贈禮物1762 靈魂交換949 一決雌雄739 勸降之危295 意亂情迷
658 使強欲嫁373 塗面而行2394 愚夫不識1880 圍而不攻1301 心悅誠服309 煽動人心1995 口無遮攔1902 相國助理2350 童話城堡352 官拜中郎將837 連戰三將2143 朝拜湖神1050 斷首之禍587 深眠保命286 認錯人135 隆中對1743 不願爭功461 養虎爲患1288 衆叛親離1043 人生如茶853 寶刀斬龍1222 古琴鶴舞2429 再造城池2083 本無至善1320 來者不善1773 血債血償2070 捨身救友2421 莫大交集1096 三面夾攻1255 馬嘶虎嘯981 索命之信227 火燒新野2221 柯洛歸來1491 輕如羽毛1627 堪比蘇武2183 獨自遠行681 生子當如仲謀756 達成交易038 誰言寸草心2409 口不擇言2106 巨人搏擊2380 未來畫面2196 勝者爲王373 塗面而行917 又得二將1071 取長補短510 靈魂不同284 薑桂之性806 發現埋伏259 暫居夏口1873 命中註定678 請辭魏公1028 常懷憂懼1455 兵進梵音793 鳥鳴哨1031 異象紛紛1493 大病一場1063 名至實歸537 鳳雛歸劉320 百艘戰船741 不勝其寒054 馬前課2099 接連中計127 追風黑影1631 自縛雙手918 另類打扮2434 回返故居1437 冰火有別2245 臭氣熏天1212 乾坤大挪移1153 長生訣1349 再下南洋963 南郡隱憂613 曹植之志1794 溝通混亂1245 來世爲友1834 不同凡響2391 四人麻將978 英雄氣短748 起兵漢中2381 兩世恩怨649 親見韓遂2274 聯盟下策921 趁勝追擊2354 不分長幼920 碧血丹心131 十月懷胎152 如實講來711 榮升巴公1424 通敵嫌疑2107 擒獲刑天1817 諸神宮殿2117 良將皆失876 睡在空中1735 銅牆鐵壁1232 互贈禮物1762 靈魂交換949 一決雌雄739 勸降之危295 意亂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