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2 送別關索

1772 送別關索

過了許久,老巫師似乎並沒有收到來自上天的指示,天空陰沉下來,像是猜不透的神靈的心,他無奈的拄着法杖,嘆息連連,步履蹣跚的走出了樹林。

王寶玉率領兩萬西征軍兵進羅馬,諸葛亮則率領二十萬蜀軍一出祁山,在南安城休整幾日之後,諸葛亮下令大軍向西北行軍。

“丞相,爲何不取天水?”馬謖不解的問道,此時的天水郡應該在東北的方向。

“天水不曾出兵,西南兩側皆有河水阻隔,取之不易,不如先取涼州,暫作據點,再做打算。”諸葛亮解釋道。

“唉,皇叔曾經連破涼州數郡,早知如此,莫不如當日起兵追隨。”馬謖不免遺憾的說道。

馬謖的話,讓諸葛亮有幾分悶悶不樂,先前不曾出兵,是因爲惦記孟達那邊,卻是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涼州兵馬不多,這一點諸葛亮很清楚,以涼州爲依託,再謀天水郡,進入攻取長安,雖然路途曲折了一些,但也不失爲穩妥之策。

幾日之後,蜀軍進入鳳鳴山,諸葛亮吩咐紮下營寨,一直閒來無事的關索,主動請求帶人去探路。

“此等小事無需賢侄親往。”諸葛亮擺手說道。

“嘿嘿,關索追隨丞相這些年,早已穩妥許多,丞相這麼說,是信不過我!”關索笑嘻嘻的說道。

“萬般小心!”

“哈哈,丞相勿憂!”關索還像以前一樣,大笑着衝衆人揮揮手,笑聲爽朗,只屬於關索。

諸葛亮的失眠現象依舊很嚴重,坐在大帳內點燈看書,只覺心煩意亂,就在半夜時分,突然,一陣狂風吹進了帳篷,一盞油燈被瞬間熄滅。

諸葛亮的心中驟然升起了一種不祥之感,連忙走出帳篷查看,四周靜寂無聲,好似並沒有異常。

就在諸葛亮想要回賬繼續看書之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鮑三娘如同一團火焰,肩扛着一人,衝進了大營之中。

諸葛亮腦袋嗡的一聲,急忙過去查看,鮑三娘肩頭扛着的正是關索!

“關索,你醒醒啊!你個天煞的,不能死啊!”鮑三娘放下關索,用一雙血肉模糊的手不停晃着關索的頭,見其沒有任何反應,嚎啕大哭起來。

衆人聞聽聲音,立刻聚攏了過來,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關索的身上遍佈傷痕,一條腿應該是斷了,彎曲弧度詭異,就像是個血人一般,一動不動,顯然已經死去了。

死去的關索嘴角緊抿,眉頭微皺,對於樂天派的他,衆人頭一次看到他如此嚴肅神情,想必是臨終時刻,心有掛牽。

鮑三娘捶胸頓足,哭得死去活來,恨不得要追隨丈夫而去,天生蠻力,十幾個人都看不住她,只能不停勸說。

諸葛亮落淚了,喃喃的說道:“雲長啊,孔明對不起你,沒能保護好你的孩兒。”

“弟弟!”關興聞訊衝過來,緊緊摟住了關索,放聲大哭。

“鮑將軍,索兒究竟發生了何事?”諸葛亮忍住心中的悲痛,高聲問道。

“丞相,我和關索一道,巡查到西北三十里處,遭遇了埋伏,亂箭齊發,滾石如雨。關索,關索,他,他……”鮑三娘神情悲切,有些說不下去,良久才咬破嘴脣止住哭聲,極爲傷心的說道:“關索吹噓自己身手靈巧,一直都在掩護我,都怪我疏忽大意,卻親眼看見其亂石砸中,其餘的士兵都死了,我只能扒開山石,將他帶回。”

原來鮑三孃的手就是爲了挖出丈夫弄傷的,關索看似花心大蘿蔔,實則關鍵時刻有情有義,用生命護衛了妻子的安危,雖然心頭掛牽的是另外一個愛人,花鬘。

鮑三娘痛不欲生,後悔關索生前沒有對他更好些,整日與他慪氣,實在不該。

諸葛亮的眉頭擰成了一個大疙瘩,又問:“可曾識破對方是哪路兵馬?”

“其中有人高喊,讓丞相退兵回去,自稱西涼大將韓德。”鮑三娘抽泣着繼續說道。

就在這時,又有一名幾日前派出的探馬回來了,急忙稟告道:“丞相,屬下已經探查到,夏侯楙率領韓德及二十萬兵馬,業已趕來。”

夏侯楙!韓德!二十萬兵馬!諸葛亮心中的震驚可想而知,他從沒有料到,西涼竟然藏着如此衆多的兵馬,早知如此,當真該聽取魏延的建議,強攻子午谷。

“小弟,兄長一定會爲你報仇的!”關興發出淒厲的暴怒聲,不少將士立刻附和:“爲關索將軍報仇!爲關索將軍報仇!”

諸葛亮剛有收兵回去的打算,聽到這些喊聲,深知衆怒不可違,立刻下令道:“送行關索將軍,明日一早,全軍進發,爲小將軍報仇雪恨。”

關索整日嘻嘻哈哈,在軍中的人緣極好,大家都拿他當開心果,有點小毛病也因爲他的隕落被悉數抹煞,人們記住的只有他那張陽光笑臉。一時間,蜀軍上下皆是義憤填膺,恨不得將對方殺得一個不留。

行軍之中,沒有那麼多講究,關索就埋在鳳鳴山下,諸葛亮連夜帶着衆位將士,進行了隆重的拜祭,鮑三娘哭得死去活來,那撕心裂肺的聲音,聞者落淚。

未曾真正開戰,就損失了一員戰將,而且還是關雲長的兒子,諸葛亮的心情差到了極點,心中也暗自後悔不已,真不該讓關索前去探路。

明日一戰,必須要大獲全勝,鼓舞士氣,可是到了現在,諸葛亮還不知道對方的兵馬究竟藏在何方。

鮑三娘爲夫報仇心切,再次要求帶路,諸葛亮唯恐她情緒不穩,再出現差池,還是將她強行留在了身邊。

趙雲跟關羽的感情親如兄弟,關索的突然隕落,讓他的心中也升起了莫大的仇恨,一定要殺了這名韓德,爲侄兒關索報仇。

領兵打仗多年,趙雲深知探路的方法,他命令一隊士兵,分別從兩側山脊挺進,以防再中埋伏。

如此緩慢推進了五十里,並不見對方一兵一卒,又推進了二十里,來到了山間一處開闊地帶,前方的一路兵馬終於現出了隊形。

647 賜魚姓李1067 荒山野叟1886 先破外援2174 了斷情緣2160 胡話連篇2060 開口能言1344 皈依梵音426 閉塞不通1750 殺氣沖天1791 哀鴻遍野1015 虎侯血淚2338 羋月太后1878 一時三變2195 破土而出270 莫戀他鄉769 老弱婦孺2417 塵埃落定2322 代父出征046 五馬分屍080 輕許諾言1672 倒戈相向821 爭搶河渠164 黃口小兒1804 仁行天下1440 蓬頭垢面1204 趕赴太乙1524 全面攻城167 金色羽箭1951 力挑石車1440 蓬頭垢面760 霧中奪關2190 與民同憂767 留糧封庫1960 足以不朽916 貓捉老鼠1758 不必多講1448 笑泯恩仇1328 兵臨珠崖2409 口不擇言519 切膚之痛1807 攜手同行2278 司馬炎2405 女皇登基1693 速戰速決2103 定情之物1270 立功心切021 三人一馬1601 路過而已173 老者于吉645 赤膊大戰2249 快樂短暫745 從長計議1464 互不相讓1777 紅月之災417 水淹地道1686 誠意十足1174 萬年草167 金色羽箭096 恨無紅顏565 文姬歸來1984 不戰自降062 莫名感應062 莫名感應564 至寶換佳人1338 一路喧囂827 折騰不止1264 心魔難消1930 常勝不爭1494 回到國都2037 罵死王朗376 闊別已久347 行路難2394 愚夫不識644 冰凍圍牆179 跟錯人1383 佯裝落敗1560 極地之光1604 重歸故園971 白衣渡江198 形同虛設2429 再造城池361 勇戰三將1639 赫拉天后065 戰鼓擂響1166 曾爲舊友477 臨終之託1732 尼薩投降696 妖人作亂2125 失魂落魄965 白馬將軍1138 只得罷兵336 對酒當歌783 託夢尋仇2358 金色牢籠1186 託孤之重2045 滄海桑田1055 功力尚淺2284 捨棄骨肉350 哀哉奉孝2047 未解真意
647 賜魚姓李1067 荒山野叟1886 先破外援2174 了斷情緣2160 胡話連篇2060 開口能言1344 皈依梵音426 閉塞不通1750 殺氣沖天1791 哀鴻遍野1015 虎侯血淚2338 羋月太后1878 一時三變2195 破土而出270 莫戀他鄉769 老弱婦孺2417 塵埃落定2322 代父出征046 五馬分屍080 輕許諾言1672 倒戈相向821 爭搶河渠164 黃口小兒1804 仁行天下1440 蓬頭垢面1204 趕赴太乙1524 全面攻城167 金色羽箭1951 力挑石車1440 蓬頭垢面760 霧中奪關2190 與民同憂767 留糧封庫1960 足以不朽916 貓捉老鼠1758 不必多講1448 笑泯恩仇1328 兵臨珠崖2409 口不擇言519 切膚之痛1807 攜手同行2278 司馬炎2405 女皇登基1693 速戰速決2103 定情之物1270 立功心切021 三人一馬1601 路過而已173 老者于吉645 赤膊大戰2249 快樂短暫745 從長計議1464 互不相讓1777 紅月之災417 水淹地道1686 誠意十足1174 萬年草167 金色羽箭096 恨無紅顏565 文姬歸來1984 不戰自降062 莫名感應062 莫名感應564 至寶換佳人1338 一路喧囂827 折騰不止1264 心魔難消1930 常勝不爭1494 回到國都2037 罵死王朗376 闊別已久347 行路難2394 愚夫不識644 冰凍圍牆179 跟錯人1383 佯裝落敗1560 極地之光1604 重歸故園971 白衣渡江198 形同虛設2429 再造城池361 勇戰三將1639 赫拉天后065 戰鼓擂響1166 曾爲舊友477 臨終之託1732 尼薩投降696 妖人作亂2125 失魂落魄965 白馬將軍1138 只得罷兵336 對酒當歌783 託夢尋仇2358 金色牢籠1186 託孤之重2045 滄海桑田1055 功力尚淺2284 捨棄骨肉350 哀哉奉孝2047 未解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