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改造道教

王猛在宴會之上,然後也給左慈引薦了這下邳城之內的一些官員,像是田豐,陳珪,陳登等人都出席了這一次的宴會。

就連是關羽和張飛以及李進這樣的將軍也都被王猛從軍營當中召了回來,這也可以說是王猛對於左慈的重視程度了。

不過除了幾個王猛的心腹之外,他們知道這左慈對於王猛在武器開放上面的重要性之外,至於是其他的人嗎,那就不知道王猛的葫蘆裡面到底是賣的什麼藥了。

因爲這左慈的身份可是比較特殊的,不過大多人的人覺得,這一次王猛請左慈來,應該是出於在地方上的穩定的考慮纔會這樣做的。

這是因爲這個時候的左慈畢竟還是一名道教的傳人,而且這左慈和這太平道沒有一點關係,而這些人們估計,王猛這個時候將左慈請來的話,那應該就是希望利用左慈的人氣,然後在這徐州收攬一下人心。

“元放先生,不知道先生來我們徐州想要有怎麼一番作爲呢?”這個時候的陳珪對着左慈問道。

“修道之人,只不過是修煉自然,然後達到與天地的溝通而已”這個時候的左慈對着陳珪說道:“所以修道之人是修自身的,至於是別的事情嗎,我並不想去管的。”

而這個時候的陳珪聽到了左慈的話之後,他也是覺得有些意外,因爲在陳珪的想法當中,左慈應該是在這徐州來傳道來的,而王猛之前可是花費了很大的力氣將這左慈給弄出來了,要是左慈不發展他的才能的話,那王猛請他來做什麼呢,難道是王猛想要請左慈幫忙煉丹嗎。

陳珪這個時候並沒有說話,他還在思考當中,不過田豐可是知道王猛的計劃的,所以這個時候的田豐也找準時機說道:“我看元放應該是有大才之人,他的才能應該並不在這傳道上面”

“元皓說的沒錯,元放的確是個難得的人才”這個時候的王猛也藉着田豐的話,然後對左慈褒獎了一番:“之前的元放兄沒有人能夠知道他的才能,現在既然是來到了我們徐州的話,那一定能夠將這件事情給徹底的解決掉了。”

“大人過獎了!!!”左慈聽到王猛對他的稱讚之後,也是一抱拳,然後對王猛謙虛的說道。

王猛也知道左慈應該也就是客氣一下,其實王猛還真的想過要大力發展道教的事情的,而並不是只是讓左慈幫助他研究一下這火藥的事情。

雖然之前的王猛也想讓左慈只是幫助他研究一下火藥之後,然後就行了,但是畢竟那是在左慈不願意出山爲王猛效力的情況之下,所以王猛纔會有這樣的打算的。

而這個時候的左慈已經是來爲王猛進行效力了,王猛要是不資源利用的話,那可就真的太對不起自己了。

不過這個時候還不是說這個的事情,反正既然此時的左慈都已經來了,王猛可以在酒宴之後,然後等這左慈迷迷糊糊的時候,王猛再來跟左慈說一說這件事情的。

“來來來,今天是高興的事情,我們衆位都敬元放一杯”王猛這個時候舉起杯子,然後繼續對着衆人說道。

然後衆人也是馬上都舉起了杯子之後,然後向着左慈敬酒。

左慈在這個時候也是顯得是十分的高興,畢竟這個受人敬仰還是左慈希望看到的,雖然是左慈之前一向都表現的淡泊名利,但是他畢竟也是一個人,只要是人就要有私心的。

所以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完人的存在,左慈也不過是對於這些事情看的比較淡而已,而並不是說明左慈就不想這樣的事情。

而今天的酒宴進展的是十分的順利,因爲在這個時候並沒有軍事任務,所以王猛也就放開了讓大家喝,而且王猛還和大家說到:“今天一定要都喝好,誰不喝到桌子底下去的話,那就不算喝好。”

王猛的這話一出之後,像是張飛和典韋這樣的嗜酒如命的人自然是成爲了酒桌之上的先鋒了,他們不停的向着周圍的人在敬酒,好像就生怕大家喝不好酒一樣。

而在這兩個人在這酒宴之上的頻繁敬酒,之後的後果就是這些人們都喝高了,所以大家也都喝的是酩酊大醉。

除了陳珪以及陳羣父子兩個這個時候王猛的刺史府當中,他們需要向着王猛告辭離開的話,那剩下的人,全部都在王猛的刺史府當中居住的。

這其實也是因爲這些人都沒有成家的關係,而且他們的家眷暫時也都沒有接到徐州來,要不然的話,那他們要是再從這刺史府當中居住的話,那顯得也並不是很方便了。

而在酒宴結束之後,王猛將左慈帶到了他的房間之內,王猛自己本身是有房間的,這房間就相當於王猛的書房,王猛要是不去鄒靜那裡的話,一般都會在這裡進行休息的。

而王猛這一次將左慈叫來的話,其實王猛就是希望能夠與左慈好好的談談,因爲這個時候的王猛因爲之前喝了酒的關係,所以感覺精神比較的亢奮。

反正王猛暫時也睡不着,所以王猛就將左慈給拉了過來,然後王猛讓人沏了一壺茶水之後,王猛首先給左慈倒了一碗之後之後說道:“來,元放兄,剛纔酒可能喝多了,先喝口茶醒醒酒吧!!!”

而左慈這個時候的確是有些喝多了,其實左慈的酒量還算是不錯的,但是他的酒量大概也就和王猛差不多,而要是他和關羽和張飛這樣的猛將拼酒的話,那他可不是對手。

而本身的左慈喝的也有些高了,所以他也對王猛說了聲謝謝之後,然後也就很不客氣的直接拿起了酒杯之後,然後就開始喝起了茶水了。

“呵呵,元放兄,今天的酒宴是否還盡興啊?”王猛看着左慈一杯茶水已經喝完了,這個時候王猛藉着給左慈添水的機會,然後也是對着左慈問道:“不知道元放兄日後準備在刺史府當中擔任何職呢?”

“今日的酒宴多謝大人爲左慈接風,左慈是感激不盡”左慈先表示了對王猛的感謝之後,然後他也是對着王猛說道:“只是我來這裡爲大人效力,我也只是想要完成之前對大人的承諾而已,並不想求得什麼官職。”

“元放兄可以直接稱呼我爲王猛,我與元放兄一見如故,要是不嫌棄的話,也可以稱呼我爲兄長,你看如何?”王猛看到左慈好像還是有些拘謹,王猛索性也是對左慈示好的說道。

“這可萬萬不可,我本是方外之人,怎麼能夠和大人稱兄道弟呢?”左慈這個時候突然站了起來,然後對王猛一抱拳鞠躬說道。

“元放兄不必多禮!!!”王猛這個時候也是一下子將左慈扶了起來,王猛覺得這左慈雖然是方外之人,但是左慈好像是對於這身份上的規矩看的是很重要,不過既然是這個時候的左慈這樣看重這身份的問題,王猛想左慈應該不會不想要開門立派,著書立說的。

所以王猛這個時候有了這個想法之後,然後就對着左慈問道:“元放兄,不知道是否想要將你的道統發揚光大,讓整個天下人都信奉你的道統呢?”

“大人不知是何意?”左慈聽到了王猛的話孩子後,他也是突然間就眼前一亮,不過左慈馬上就調整了一下心情之後,然後淡淡的說道:“大人有事情可以直說”

雖然是左慈的神態調整的很好,但是這左慈的神態上的變化,其實並沒有能夠瞞得過王猛的眼睛,王猛還是很清楚的感覺到了這左慈這個時候的不同的地方,王猛覺得這件事情應該是有門。

“沒什麼,我打算在這下邳城外修建一處道觀,讓元放兄去主持,然後讓這整個徐州都信奉道教,不知道元放兄是否有興趣呢?”王猛這個時候笑了笑之後說道:“然後我可以資助元放兄著書立傳。”

“是真的嗎,大人真的願意在這修建道觀,而且還能讓我著書立傳”這個時候的左慈可是再也控制不住他激動的心情了,他這個時候是十分激動的對王猛問道,好像是生怕王猛會返回一樣。

“這是自然,君子一言,快馬一鞭!!!”王猛點了點頭之後說道。

“主公,請受左慈一拜”這個時候的左慈聽到了王猛這樣說了之後,然後他也是直接跪倒了之後對王猛跪拜道。

王猛這個時候再一次攙扶起左慈,然後笑着對左慈說道:“元放不必如此,我可不習慣別人給我行大禮啊”

然後左慈站了起來,這個時候左慈顯得是十分的激動,因爲左慈之前之所以下山,其實他的心中還是希望能夠藉助王猛的能力,然後幫助他達到這著書立說,並且能夠推廣的目的的。

其實左慈在天柱山之上,他發現了前人的一些書籍,而且還有一些金銀之物,所以說這左慈要是出一本書的話,其實他自己還是可以完成的。

而且這個時候的左慈在這個時候他就有一些前朝的古書,而左慈缺少的就是能夠去推廣這些人去學習,去看這些書籍的一個人。

之前的左慈其實送給王猛“陰陽和體術”那本書也是希望王猛能夠在修煉之後,然後獲得收益,然後體會這道家的好處,然後能夠幫助左慈將他的其他的書籍推廣到整個徐州而去的。

而這個時候的左慈根本沒有想到,王猛居然會在根本就沒有修煉過“陰陽和體術”的情況之下,居然提出了要幫助左慈實現他這樣的一個願望,這又如何讓左慈不感覺到十分的激動呢。

雖然左慈也感覺到,王猛幫助他的目的應該動機並不純,因爲王猛要是沒有好處的話,是不會去幫助他的。

因爲左慈雖然是年紀不大,但是畢竟也快要三十歲的人了,而且左慈對於前朝的一些事情的話,其實也是知道的。

之前的一般的道士,或者叫做方士的話,主要都是服務於帝王的,最有名的就是秦始皇和漢武帝,這些帝王希望能夠長生不死,所以需要道士幫助他們煉丹。

而這些道士們,也希望能夠從這皇帝那裡得到好處,一個是得到錢財,另外就是得到名聲,然後流芳百世。

這本身就是一件互相利用的關係,是一種利益關係,而就算是在皇帝那裡的話都是如此的話,那要是說王猛不想從左慈這裡得到好處的話,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左慈覺得,他從王猛這裡得到的好處,其實是比王猛從他這裡得到的好處更加的大一些,因爲左慈這個時候在徐州只是小有名氣,所以不算是什麼名人。

而且王猛想要左慈幫助他煉丹,然後用那些失敗的煉丹的材料製作一種火藥的東西,這件左慈覺得也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就算是左慈不做的話,那隻要王猛多弄一些煉丹的道士來的話,一樣可以能夠將這件事情做好的,所以王猛既然給了左慈如此大的好處的話,那左慈自然也就不能不接着了,過着村可就沒這店了。

“元放,不知道你的道統都是什麼,是否能夠讓我看一看,然後我們研究一下,應該如何的使這些東西能夠傳遍天下呢”王猛這個時候對着左慈問道。

這個時候左慈就在道袍當中拿出了五本書來,然後請王猛觀看。

王猛這個時候仔細的看着這五本書,分別是《太清丹經》上中下三卷,及《九鼎丹經》、《金液丹經》各一卷。

這基本上都是煉丹方面的書,雖然這上面也是提到了一些所謂道教的一些理念,然後人們應該如何的去做,但是這比起其他的那些道家的書來說,可是相對的比較少了。

王猛這個時候總算是知道了,這左慈爲何是一天到晚沒事都會去煉丹了,因爲左慈不會別的,只會煉丹。

但是這左慈每天煉丹對於王猛來說也是有幫助的,要不是左慈如此的癡迷煉丹的話,那王猛也不會發現這火藥的秘密的。

“我看這都是以煉丹爲主的,不知道你是否還有別的書籍呢?”王猛簡單的看完了這些書之後,然後有些遺憾的對着左慈問道。

“主公,我對於五經以及觀天象也頗有研究,但是這些都並沒有寫在書上,我要是想要出書的話,那就寫一本自己的書,這些都是前人的書,所以只有借鑑的功能,而並不能夠變成自己的”左慈這個時候十分自豪的說道:“假如是主公允許的話,我馬上就開始著書立書。”

“不知道元放你準備如何去勸化這些人民,讓這些人民能夠安分守己呢?”王猛這個時候對着左慈問道。

“我們道家以爲,應該是讓百姓修煉自身,然後通過輔助丹藥,就可以達到白日飛昇的目的了”這個時候的左慈想了想之後對王猛說道。

“嗯,這一點應該是不錯,不過我做夢有一位仙人託夢給我說了,這佛教本來是道教的分支,所以我們應該將道教與佛教結合,然後才能夠贏得百姓的信賴的”王猛這個時候開始對着左慈忽悠道。

其實這道教主張的是修身,也就是修自身。而佛教主要的主張是修來世,所以這佛教的可信度是更大一點,畢竟這給人一種十分美好的期望,那就是這一輩子混的不行,那就可以通過這修煉佛法,然後達到來世投胎之後能夠去一戶好的人家的目的。

應該說是佛教比起道教來說更加容易讓百姓接受,所以更加容易被這些統治者利用起來,然後大力推廣這佛教。

而這個時候的佛教其實已經是從這天竺,也就是印度傳往中國了,這個時候在徐州其實就有一些佛教的傳教者。

而左慈對於這佛教也自然是不太陌生的,而且左慈聽王猛說這佛教居然是道教的分支,這對於左慈這樣的道家的正統之人來說,其實在面子上來說還是十分的高興的。

所以王猛就和這左慈開始研究了一下如何將這佛教以及道教相結合的一個問題,因爲王猛相信,只要是能夠將這佛教與道教相結合的話,那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新的道教的流派來的。

這樣對於社會的安定是很有幫助的,反正人們要是有了一定的信仰的話,那就肯定會減少了他們作亂的機會了。

而這個時候的徐州就需要這樣的一個本土的信仰的存在,因爲通過傳道的方式,比起官府來說,其實是更加的容易讓人相信的。

而王猛這個時候也是將他所知道的那些事情都告訴給了左慈了,什麼十八層地獄,什麼六道輪迴什麼東西。

而左慈聽到了王猛說的這些東西之後,他也覺得好像是似曾相識一樣,王猛所說的這些東西,左慈之前也的確是有過接觸的,只不過沒有王猛所說的那麼詳細,所以左慈也像是一個小學生一樣,然後在聽着王猛在那裡侃侃而談。

王猛之所以對左慈如此的詳細的進行敘說的話,其實也是王猛想要對這道教進行改造,然後使得這道教能夠爲他所用

第十四章 徐州最後的藩王第九章 御酒第七章 下邳王世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董卓遇刺第一百零一章 轟天雷第五十七章 袁術稱帝第四十五章 修繕王府一百四十章 狠心的曹操第十六章 收拾下邳王第九十五章 和談第六十五章 雙線出擊第一百零九章 大意泄密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襲一百六十一章 大意的關羽第三十九章 終於追上了第九章 拜訪左慈第三十一章 彈劾官員第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四十四章 第三個人選第二十四章 李儒的計謀第八十一章 一條狗的表演第七十二章 大耳劉備第一百九十二章 進軍幽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口吃的馬鈞第六十六章 好好先生司馬徽第四十三章 剿匪令第三十七章 苦戰第三十五章 拔張遼於行伍第一百章 大黃弩第六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朝廷立威第八十三章 崩潰第七十五章 張勳的死活根本就不重要第三章 尋求幫助第一百四十四章 混亂第一百二十六章 敵退我進第五十八章 甘倩第三十六章 中埋伏了第三十二章 前往宛城第六十七章 突圍第六十六章 好好先生司馬徽第四十九章 鮮卑不滅何以爲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口吃的馬鈞第六十三章 救還是不救第二十一章 該死的何進第一百六十章 長安大亂第八章 結交盧植第二章 技術換土地第九章 進退失據第十五章 新的商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沛攻略第六十六章 弓騎兵的威力第八十四章 闕居的情報第三十八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三十八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四十七章 改造道教第六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八章 騎兵破敵第一百三十七章 賺了一點第五十九章 聯繫藩王第四十三章 於夫羅投靠第四十九章 鮮卑不滅何以爲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全面進攻第七十六章 浪子郭奉孝第二十五章 抵達陳縣第六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九十章 黃巾軍譁變第七十九章 不聽指揮的呂布第四十八掌 甘願爲婢第一百四十三章 攔截第一百一十二章 驍勇趙雲第二十四章 功勞給你們實惠留給我第一百零一章 想見沒見到第七十六章 大軍到齊準備進攻第一百一十五章 賈詡的計策第十一章 劫營反被劫第一百八十九章 袁紹之亡第十三章 攻佔城門第四十四章 向着鮮卑出發第九十四章 來了就不要走了第三十章 會武術的徐庶第七十六章 大軍到齊準備進攻第一百零四章 新的形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由你們補上第八十五章 我根本不着急第十七章 靈帝駕崩,前往洛陽第一百零三章 出師未捷先中毒第一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進攻一百六十一章 大意的關羽第十二章 廖化的建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朝廷立威第九十一章 我之好運鄙之黴運第四十章 帶着俘虜回徐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備駐小沛第六十章 等着袁術來進攻第三十四章 三英戰呂布第二十九章 返回第四十八章 和連之死第五章 結拜猛虎
第十四章 徐州最後的藩王第九章 御酒第七章 下邳王世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董卓遇刺第一百零一章 轟天雷第五十七章 袁術稱帝第四十五章 修繕王府一百四十章 狠心的曹操第十六章 收拾下邳王第九十五章 和談第六十五章 雙線出擊第一百零九章 大意泄密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襲一百六十一章 大意的關羽第三十九章 終於追上了第九章 拜訪左慈第三十一章 彈劾官員第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四十四章 第三個人選第二十四章 李儒的計謀第八十一章 一條狗的表演第七十二章 大耳劉備第一百九十二章 進軍幽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口吃的馬鈞第六十六章 好好先生司馬徽第四十三章 剿匪令第三十七章 苦戰第三十五章 拔張遼於行伍第一百章 大黃弩第六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朝廷立威第八十三章 崩潰第七十五章 張勳的死活根本就不重要第三章 尋求幫助第一百四十四章 混亂第一百二十六章 敵退我進第五十八章 甘倩第三十六章 中埋伏了第三十二章 前往宛城第六十七章 突圍第六十六章 好好先生司馬徽第四十九章 鮮卑不滅何以爲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口吃的馬鈞第六十三章 救還是不救第二十一章 該死的何進第一百六十章 長安大亂第八章 結交盧植第二章 技術換土地第九章 進退失據第十五章 新的商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沛攻略第六十六章 弓騎兵的威力第八十四章 闕居的情報第三十八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三十八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四十七章 改造道教第六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八章 騎兵破敵第一百三十七章 賺了一點第五十九章 聯繫藩王第四十三章 於夫羅投靠第四十九章 鮮卑不滅何以爲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全面進攻第七十六章 浪子郭奉孝第二十五章 抵達陳縣第六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九十章 黃巾軍譁變第七十九章 不聽指揮的呂布第四十八掌 甘願爲婢第一百四十三章 攔截第一百一十二章 驍勇趙雲第二十四章 功勞給你們實惠留給我第一百零一章 想見沒見到第七十六章 大軍到齊準備進攻第一百一十五章 賈詡的計策第十一章 劫營反被劫第一百八十九章 袁紹之亡第十三章 攻佔城門第四十四章 向着鮮卑出發第九十四章 來了就不要走了第三十章 會武術的徐庶第七十六章 大軍到齊準備進攻第一百零四章 新的形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由你們補上第八十五章 我根本不着急第十七章 靈帝駕崩,前往洛陽第一百零三章 出師未捷先中毒第一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進攻一百六十一章 大意的關羽第十二章 廖化的建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朝廷立威第九十一章 我之好運鄙之黴運第四十章 帶着俘虜回徐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備駐小沛第六十章 等着袁術來進攻第三十四章 三英戰呂布第二十九章 返回第四十八章 和連之死第五章 結拜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