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楊宇霆往赴歷城 劉玄德兵指函谷

孫康進來便與諸人見禮。禮畢,落座,孫觀便開口問道:“賢弟此來何事?”

孫康見是自己大哥發問,不敢怠慢,忙道:“奉宣高將軍之命前來告知諸位大人。如今臧霸將軍已然與歷城屯軍五萬,只待都督令下,便即過河進駐高唐,援救平原。”

孫觀聞言大喜,忙道:“都督,如此,可速請臧霸將軍北進高唐。”

陸遜聞言先是一喜,隨即皺眉道:“宣高在歷城駐軍,欲要北進,可曾報與楊雷將軍?”

孫康面色有些尷尬道:“楊將軍遠在陳留,故而不曾報知。”

陸遜沉吟了一下,方道:“如今青州還有多少兵馬?”

孫康忙道:“在北海臨淄尚共有五萬駐軍,其餘皆在歷城與都督所處了。”

陸遜聞言,心內稍安,笑道:“如此便好,五萬人馬足以防守青州了。只是某欲撤離平原,如此。還需臧將軍相助。”

孫康一愣,當即問道:“不是說讓宣高將軍進軍平原麼?”

陸遜笑道:“此一時彼一時矣。若是宣高將軍來此,一則無有楊雷將軍將令,宣高不應擅離職守。二則今日敵人援軍皆是五萬精騎,而臧霸將軍麾下亦多是歩軍,如此若是敵人騎軍與臧霸將軍援軍來時趁機襲擾,恐怕難以堅持啊。”孫康聞言默然。

“都督,不若在此堅守城池,而令臧霸將軍堅守歷城,如此與臧霸將軍遙相呼應,料荀攸亦是無膽全力來攻。”劉闢忽地出言道。

“若是如此,必然爲荀攸一一擊破而。其只需用騎兵監視臧霸大軍動向,再以大軍圍而不攻,如此,一旦糧盡,吾軍憂矣。”陸遜皺眉道。

“城中糧草,還有幾何?”孫觀聞言皺眉問道。

“只夠一月之用。”尹禮答道。

“如今曹軍援軍已至矣,便是退軍亦會受到其騎兵攻擊。”孫觀向陸遜道。

陸遜微微皺眉,思慮良久乃道:“如此看來,唯有堅守此城了?”

孫觀等人對視一眼,隨即頷首道:“某等願助都督守城。”

陸遜聞言,頷首道:“既然決定要守城,便要請臧霸將軍做好準備,伺機來援吾軍。孫康,汝且回去稟報宣高,訴說吾軍詳情,請其伺機而動。令請宣高往楊雷將軍處報知軍情。”

孫康聞言。急忙應諾。衆人又商議一會兒,便紛紛退出,加固城防,準備守城。待衆人皆出,陸遜臉上露出一絲疲態,自己是水軍副都督,雖說明面上臂這些人大,可實際上這些歩軍的將領卻是對自己不是很服氣的。要不是有楊雷將軍的手令,恐怕這些人未必會聽從他的號令啊。早知如此,就應當把淩統丁奉留下來,也方便自己指揮。只是如今看來,樂陵已然被攻破,不知呂蒙丁奉淩統三人如何了啊。這平原城,還是不能死守,要想辦法擊敗荀攸才成啊。看着案几上的地圖,陸遜苦苦的思索起來。

東郡,楊雷接道了臧霸遣使送過來的戰報,覽畢,也不出聲,便將其遞與關羽。關羽接過,方看得幾眼。便即大怒道:“臧霸竟敢私自調兵?其罪當斬。”旁邊諸人皆是嚇了一跳。徐庶忙問何事。關羽看完,便將手中戰報遞過。待衆人皆看完,徐庶笑道:“臧霸久被宇霆雪藏與九里山大寨,想必是靜極思動,欲要出兵平原一逞威風了。不過,平原亦是隸屬於青州,臧霸此舉倒也不算逾越。”關羽聞言,不由的冷哼一聲。只是開口之人乃是徐庶,他也不好斥責,畢竟徐庶算得上是劉備軍的元老人物了。

楊雷見狀便道:“爲將者能不拘泥於將令進行調配,此良將之舉矣。且臧霸此舉雖是鑽了漏洞,但嚴格說起來確實未曾違背將令。須知當日吾確實是命其把守青州,而平原屬青州亦是無可爭議而。然此風斷不可長,且待吾親往歷城走一遭,斥責一番即可。”

“宇霆要往歷城去?”關羽皺起眉頭。

“正是。如今戰事平靜,而吾心中難以放下伯言,故而往歷城一行。一則是爲臧霸之事,二則是要與伯言商談水軍之事。”楊雷笑道,“此處便由二哥掌管全局便是。另士元與溫侯皆留在此處,二哥需得將文遠讓與吾。”

關羽一愣,隨即笑道:“五弟欲要文遠如何?”

楊雷笑道:“此番恐要北上,文遠深知北方地理,故請文遠同行。”

“爲何不帶溫侯?”關羽一愣,隨即問道。

“溫侯需得統御騎兵,往來偵探陳留動向。留與此處更能發揮作用。”楊雷笑道,“不過,若是他日用到騎兵時,還請二哥將溫侯讓過來。”

關羽聞言,捋須笑道:“宇霆。你雖爲小弟,但也不能如此貪污二哥部下啊。”

楊雷一怔,隨即恬着臉笑道:“既是小弟,二哥自當多多關愛小弟。”衆人聞言皆笑。

龐統便道:“宇霆此去,恐陸遜必然在平原堅守,恐怕又是一場惡仗。”

楊雷聞言一怔,道:“何以見得?”

龐統笑道:“宇霆豈不知伯言乃是水軍都督,如何能管束的了孫觀等一衆老將?此等人物,亦是宇霆親身前往,方能指揮通暢。”

關羽聞言亦是頷首道:“士元此言有理。便是子敬,若是讓其來節制歩軍將領,恐亦是難以如臂使指。軍中將領,歷來如此。”

楊雷聞言,便看向徐庶,只見其微微頷首,不由得心中亦是苦笑,這軍中看來大的分派便是水陸兩軍了。這還是剛有雛形的水軍,還未曾與陸軍畫出界限便即如此了。看來以後軍中派系互相爭鬥的時日還多得很吶。

衆人計議已定,楊雷便與張遼只帶隨身親衛趕往歷城。至於溫侯倒是很坦然地接受了留下來的事實,因爲臧霸張遼原本皆是他的部下,若是去了反而尷尬,不若在東郡反而更爲逍遙。而且和關羽又是親家關係,關平又在此處。故而焉能不舒適?

楊雷趕至歷城時,孫康亦是從平原回來了。臧霸得知楊雷親身來此,不由的嚇了一跳,當即忐忑地來迎接楊雷。衆人見禮,而後同往府衙,來至大堂中。衆人落座,楊雷便道:“宣高準備何時出兵平原?”

臧霸忙道:“孫康方從平原歸來,道平原正被荀攸及一部烏丸騎兵包圍,故而陸都督欲要扼守平原城,命吾等在此伺機而動。故而如今並無進軍平原之意。”

楊雷一愣,隨即看向孫康。孫康見狀忙道:“正是。都督命吾前來託話。城中糧草只夠一月之用,還需早作打算。”

楊雷聞言,不由笑道:“一月之糧足矣。呂蒙等水軍何在?”

“方接到樂安水寨消息,道是呂子明樂陵水寨被襲,一萬水軍尚餘八千餘人,且戰船並無戰損。”臧霸慌忙答道。

“如此最好。”楊雷聞得水軍被襲,又聞得損失不過兩千,且戰船無有損傷,這才心中長出一口氣。道:“水軍方面勿憂。至五月,子敬便可領水軍大軍至樂安了。當務之急卻是要將伯言接應出平原。樂陵既失,扼守平原也無意義了。宣高,你可有策解圍?”

“某願爲先部,領軍往平原解圍。”臧霸聞言忙道。

“荀攸所部多少?”楊雷又看向孫康。

“近七萬人,其中多有騎兵,皆是烏丸人,領軍者乃是閻柔。”孫康忙答道,“陸都督城內尚有軍五萬餘。”

楊雷聞言,不由的嗤之以鼻道:“如此想是伯言害怕敵人騎兵與路襲擊,故而不曾撤軍?”

“正是。另平原城內已然少有弩矢了。”孫康小心翼翼答道。

楊雷臧霸張遼皆是恍然,原來如此。怪不得陸遜如此小心翼翼。若是弩矢足夠,何懼騎兵來襲。要知道那些重弩手可是能洞穿大將所穿的盔甲的,何況烏丸騎兵皆是皮甲呢?

“另張繡及胡車兒被牀弩射中身死。”孫康看楊雷並不發火,當即說道。

“如此看來,伯言這城倒也能守下去。”楊雷聞言笑道,“荀攸與平原城下屯軍,曹操亦是回軍至黎陽,兩處軍馬皆賴冀州糧草。冀州能有多少糧草夠其揮霍?平原無須救,荀攸不日便退矣。”看着臧霸等人有些難以置信的眼神,楊雷不由笑道:“你們不信?”

臧霸等人連說不敢,眼中卻滿是猶疑。張遼眼中卻是滿臉的堅信,畢竟這個楊宇霆將軍給人的感覺太過高大了,或者說妖孽也可。

“如今天下產糧之地曹操只佔冀州,幽州幷州土地貧瘠,所產糧草自用尚且不足,更別提供應大軍了。而雍州正在吾軍威脅之下,函谷關並虎牢關亦是需要囤積糧草,如此焉有糧草供應曹操?且吾軍與曹操軍對峙良久。吾軍十五萬有徐州豫州荊州三州供糧猶感不足,況曹操四十萬大軍乎?”楊雷笑道,“故而荀攸必是以軍吸引伯言注意力,暗地調兵攻打樂陵水軍。而伯言亦是被其所迷惑,故而荀攸計謀得逞。既然已經計成,想必不日荀攸即要退軍了。”

衆人連連頷首,只是那眼裡或多或少都有些迷茫。楊雷見了,也不作聲,只叫衆人散去,準備酒宴,晚上大宴諸將。

平原城樓之上,看着那揚塵而去的荀攸大軍,陸遜有點哭笑不得,這叫個什麼事啊?本以爲荀攸看援軍一到,必然揮軍攻城,不想荀攸竟然退軍而走。只讓自己白白準備了這麼多天。

這荀攸,到底打得什麼主意?陸遜思索着。此時孫觀便道:“都督,荀攸退軍,吾軍是否追擊?”陸遜回過神來,便道:“歸師勿遏,由他去吧。命大軍收拾行裝,往歷城去。”

“那平原城怎麼辦?”孫觀一愣,便即問道。

“自然是放棄了。”陸遜笑道。

“都督,荀攸既然退軍,爲何吾軍不在此駐紮呢?”孫觀皺眉道。

“吾軍在此。糧草接濟不易,若是黃河解封便可。”陸遜笑道。

“報,都督,孫康大人來了。”吳敦上的城樓報道。

二人看去,果見孫康已然來至城樓上。“都督,不想荀攸已然退軍矣。”孫康看着遠去的煙塵,向陸遜道。

“荀攸忽然退軍,吾亦是心中猶疑呢。”陸遜亦是笑道。

“楊將軍果然料中了。”孫康亦是感慨道。

“楊將軍?”陸遜一愣,“你見到楊雷將軍了?”

“楊將軍此時正在歷城,他說近幾日荀攸必然退軍,故遣吾來命都督回軍歷城,將平原棄之。”孫康聞言便即答道。

“楊將軍不是遠在陳留麼?”陸遜接過手令,看過,問道。

“前幾日才至歷城。關君侯已然領軍駐守東郡了,而曹操亦是棄了陳留,引軍往黎陽屯駐。想必戰場便要轉移到黎陽白馬之間了。”孫康答道。

“曹操麾下果然多是智謀之事。”陸遜聞言讚道。

“都督爲何如此說?”孫觀問道。

“吾已然想明瞭,恐怕荀攸軍中已然無有糧草了,而一時之間難以攻破平原,故不得不退軍。而曹操回師黎陽,正是爲避免天暖之後,吾用水軍截斷黃河交通,斷其糧道而。”陸遜道。

孫觀亦是明白過來,當即道:“既有楊將軍手令,吾等當退軍往歷城了?”

“正是。”陸遜頷首道。孫觀點頭,便去安排斥候打探荀攸軍行蹤,免得捱了個回馬槍,那才叫憋屈呢。待得一切事情都探明瞭,陸遜便領軍往歷城退去。

廣平,郭嘉有些艱難地睜開眼,看到的乃是張機。當即道:“此番卻是有勞先生了。”言語間,氣息甚是微弱。

張機便道:“分內之事而已。先生需要好生靜養身體,吾要太過勞累。若是再不愛惜身體,恐下次吾再難救得先生了。”

郭嘉虛弱地笑了笑,便即閉上了眼睛。張機見了,自是悄悄退去。

早有下人將郭嘉已然醒來的消息傳了出去,曹彰夏侯霸夏侯尚皆是得知了此消息,三人便在一起商議,欲要前來見郭嘉。此時荀攸剛好回軍至廣平,聞得郭嘉已然清醒,當即大喜,來至府門前,正見曹彰等人慾要見郭嘉,不由暗皺眉頭,當即便對三人道:“奉孝身體方好,不得去擾其清靜。”

夏侯尚忙道:“先生,吾等聞知主公已然屯軍與黎陽,心中疑問,故而前來想見奉孝先生問個明白,非是故意相擾。”

荀攸聞言,略一思索,已然明瞭,道:“主公此意,乃是水軍無力,恐楊雷水軍斷絕黃河交通而。依吾之見,不日當有大戰,汝等當速往黎陽,爲主公效命。”

夏侯尚等人連忙應諾,自退去了。夏侯霸一路上有些悶悶不樂,夏侯尚便問其故。夏侯霸便即答道:“某欲往司州,斬殺黃忠,爲父親報仇。”

夏侯尚聞言道:“如此,且往主公處,討得命令,往雍州或是河東效命,想必不日便可與黃忠對敵矣。”夏侯霸道:“正是此理。”曹彰亦道:“某願助一臂之力。”當下三人便啓程往黎陽去,準備向曹操請命,向黃忠報仇。

時光荏苒,轉眼間已至五月。函谷關外已然立下一座大寨,卻是劉備的大寨,另張飛趙雲等人亦在此處。卻是劉備欲要取函谷關,故而屯軍在此。而此時,函谷關中滿寵等人亦是做好了準備,就等劉備前來進攻了。

“主公,函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恐非武力能取而,不若設計取之。”諸葛亮看着那遠遠聳立的函谷關,不由的皺眉道。

“依軍師之意,吾當如何?”劉備問道。

“不若遣人前往函谷關招降。若能成功,可不費一兵一卒之力。不過,”諸葛亮道。

“不過什麼?”劉備問道。

“滿寵心智甚堅,恐難用言語所動。”諸葛亮搖頭道。

“軍師莫要着急,他滿寵若是心堅,某這便前往將其擒來,看其到底有多堅?”張飛嚷嚷道。

“若是吾所料不錯,滿寵恐不會出戰。”諸葛亮皺眉道。

“那便強攻如何?”張飛插言道。

“此等雄關,若是強攻,恐士卒損失過大,得不償失。”諸葛亮搖頭道。

“勸降不行,叫陣不行,強攻亦是不行。軍師,你還有其他計謀乎?”張飛不滿道。

“孟起近日可有消息?”諸葛亮看向法正。

“前幾日來報,道河西之地已然盡爲所屬,只是正率領羌族人馬抵禦北方鮮卑部落,一時間,難以騰出手來向河東進軍。”法正道。

“如此看來,孟起卻是一心忙碌河西之事,難以東進了?”劉備不由皺眉道。

“正是,細作探得曹仁許褚已然領軍在河東下寨,似是防備孟起東進。”法正道。

“爲今之計,唯有水路了。”諸葛亮默然良久,忽道。

“水軍皆被楊宇霆將軍調去,如今已然要到青州了吧?”法正道。

“吾意乃是自此處新豐港下黃河,順流直下,往雍州腹地進軍,如何?”諸葛亮問道。

“曹仁既然駐軍河東,亦是有防備吾軍之意,其焉能不注意水路?”法正皺眉道,“更兼滿寵乃是智謀之士,焉能不做好準備?若是半渡而擊,則吾軍危矣。”

“更兼川中並關中將士皆不習水戰,貿然渡河恐有意外。”沮授亦是答話道。

“可命蒯越領荊州軍往此處來。”諸葛亮淡淡道。

“如此,尚需等待多日啊。”劉備皺眉道。

“不若先讓吾往關下叫陣,再商議不遲。”張飛見衆人爭議,又忍不住道。

“如此也好。”劉備聞言,不待別人開口,便即頷首道,“三弟此去,卻是要多加小心,若是其不應戰,你便退回便是,吾等再行商議。”張飛應諾去了。

諸葛亮等人本待反對,眼見得張飛已然去了,只得搖搖頭,緊接着又爭起來了。這也是楊雷帶來的影響之一,現在的諸葛亮可沒有歷史上的那麼受劉備的寵信,沒辦法,劉備麾下可用的謀士太多了,雖說依然以徐庶龐統諸葛亮爲主。但很顯然,沮授田豐法正蒯越陳登等人皆是不差,更何況還有個不是軍師勝似軍師的楊雷呢。

謀士多了也愁啊。看着那邊爭論不已的諸人,劉備亦是無奈地搖搖頭。

第60章 楊雷北征(三)第76章 官渡之戰(四)第79章 官渡之戰(七)第10章 設計招黃忠 立寨等呂布第11章 呂布駐小沛 楊雷寫書信第94章 趙子龍力拼虎豹騎 孫小妹初識楊宇霆第80章 官渡之戰(八)第109章 周瑜送禮辱劉備 陳羣獻策守北海第88章 廣陵之戰(一)第156章 楊宇霆徐州見劉備 馬孟起天水盟韓遂第133章 徐州諸將各顯威 關平初戰斬祖郎第15章 黃忠來投第211章 陳元龍縱談諸事 楊宇霆回返金陵第197章 徐公明死守虎牢關 樂文謙捨命渡黃河第54章 歸還家眷第4章 校場比武第157章 楊宇霆再進青州 呂奉先誘殺鞠義第51章 高順死第42章 徐州戰畢 曹操退兵第41章 夜襲于禁第171章 引蛇出洞奪綿竹 千里急襲佔陽平第187章 張翼德攻打張合寨 馬孟起襲取長安城第180章 陸伯言兵進南皮 夏侯惇大戰關羽第60章 楊雷北征(三)第98章 曹操倉亭敗袁紹 楊雷廣陵思渡江第57章 劉備對楊雷的定位第187章 張翼德攻打張合寨 馬孟起襲取長安城第11章 呂布駐小沛 楊雷寫書信第22章 關羽敗紀靈第61章 楊雷北征(四)第104章 周瑜故計重施 張飛夜渡長江第19章 圍剿呂布第36章 呂布戰許典 黃忠敗妙才第11章 呂布駐小沛 楊雷寫書信第54章 歸還家眷第116章 楊宇霆引兵下虎林 趙子龍陽都奪青釭第198章 李典樂進火燒官渡 陳到魏延奇襲洛陽第58章 楊雷北征(一)第201章 徐公明身殞虎牢 關雲長兵發陳留第55章 呂府家宴第69章 楊雷北征(十二)第9章 徐州摔張飛 立寨九里山第84章 關羽進豫州 楊雷駐廣陵第6章 傳授軍體拳 籌辦識字班第27章 楊雷留守郯城 三路大軍破壽春第199章 毛孝先水軍覆滅 魏文長兵發虎牢第70章 楊雷北征(十三)第200章 張文遠強攻虎牢關 呂子明拜見漢中王第17章 呂布欲襲徐州第156章 楊宇霆徐州見劉備 馬孟起天水盟韓遂第9章 徐州摔張飛 立寨九里山第167章 馬超夜襲夏侯淵 甘寧溯江奪上庸第207章 夏侯惇定陶授首 楊宇霆兗州殺胡第175章 龐令明得機奪陽平 夏侯淵兵敗回關中第9章 徐州摔張飛 立寨九里山第196章 荀公達巧言解心結 郭奉孝遺策渡黃河第164章 劉玄德藉故興兵 呂奉先回軍襲營第111章 張飛佯醉奪豫章 楊雷廬陵遇劉磐第97章 簡雍往說荊州 劉備欲下廣陵第74章 官渡之戰(二)第48章 紀靈死了第33章 張遼臧霸定計 陳登大敗孫權第199章 毛孝先水軍覆滅 魏文長兵發虎牢第201章 徐公明身殞虎牢 關雲長兵發陳留第139章 袁氏昆仲鬩於牆 關羽提兵上青州第134章 陸伯言勸降賀公苗 魯子敬回師會稽城第35章 楊雷出戰顯威名第159章 張永年荊州獻圖 楊宇霆計奪北海第44章 劉備老遭算計 楊雷苦思軍師第164章 劉玄德藉故興兵 呂奉先回軍襲營第37章 孫權退軍 樂李兵敗第145章 郭嘉獻策定遼東 楊雷用計調劉磐第206章 龐士元火燒定陶 夏侯惇北門遇敵第112章 孫賁廬陵勸親弟 魯肅東海襲糜芳第154章 楊宇霆水淹襄陽 魏文長固守宛城第64章 楊雷北征(七)第212章 華子魚交州說孫權 蔣公琰鄴城會曹操第138章 江東衆將皆歸降 孫權得令牧交州第125章 黃漢升箭狙周公瑾 張文遠大破程德謀第16章 楊雷辦學第174章 劉玄德盡得益州 法孝直雪覆敵營第92章 廣陵之戰(五)第156章 楊宇霆徐州見劉備 馬孟起天水盟韓遂第26章 袁術稱帝 徐州三將爭先鋒第117章 楊雷虎林再定計 賈詡北海出毒策第114章 賀齊蒯越兩敗俱傷 楊雷劉磐趁人之危第117章 楊雷虎林再定計 賈詡北海出毒策第129章 曹操回師冀州 呂楊進至吳郡第81章 官渡之戰(九)第139章 袁氏昆仲鬩於牆 關羽提兵上青州第169章 諸葛亮火燒雒縣城 猛張飛再戰錦馬超第110章 曹操勸降被拒 楊雷攻城受阻第150章 馬壽成鄴城養老 劉景升襄陽暴亡第139章 袁氏昆仲鬩於牆 關羽提兵上青州第66章 楊雷北征(九)第174章 劉玄德盡得益州 法孝直雪覆敵營第53章 呂布哭第127章 拈紙鬮呂布爲先鋒 病周瑜獻策振軍心第127章 拈紙鬮呂布爲先鋒 病周瑜獻策振軍心第96章 程昱獻十面埋伏 劉備欲南下江東
第60章 楊雷北征(三)第76章 官渡之戰(四)第79章 官渡之戰(七)第10章 設計招黃忠 立寨等呂布第11章 呂布駐小沛 楊雷寫書信第94章 趙子龍力拼虎豹騎 孫小妹初識楊宇霆第80章 官渡之戰(八)第109章 周瑜送禮辱劉備 陳羣獻策守北海第88章 廣陵之戰(一)第156章 楊宇霆徐州見劉備 馬孟起天水盟韓遂第133章 徐州諸將各顯威 關平初戰斬祖郎第15章 黃忠來投第211章 陳元龍縱談諸事 楊宇霆回返金陵第197章 徐公明死守虎牢關 樂文謙捨命渡黃河第54章 歸還家眷第4章 校場比武第157章 楊宇霆再進青州 呂奉先誘殺鞠義第51章 高順死第42章 徐州戰畢 曹操退兵第41章 夜襲于禁第171章 引蛇出洞奪綿竹 千里急襲佔陽平第187章 張翼德攻打張合寨 馬孟起襲取長安城第180章 陸伯言兵進南皮 夏侯惇大戰關羽第60章 楊雷北征(三)第98章 曹操倉亭敗袁紹 楊雷廣陵思渡江第57章 劉備對楊雷的定位第187章 張翼德攻打張合寨 馬孟起襲取長安城第11章 呂布駐小沛 楊雷寫書信第22章 關羽敗紀靈第61章 楊雷北征(四)第104章 周瑜故計重施 張飛夜渡長江第19章 圍剿呂布第36章 呂布戰許典 黃忠敗妙才第11章 呂布駐小沛 楊雷寫書信第54章 歸還家眷第116章 楊宇霆引兵下虎林 趙子龍陽都奪青釭第198章 李典樂進火燒官渡 陳到魏延奇襲洛陽第58章 楊雷北征(一)第201章 徐公明身殞虎牢 關雲長兵發陳留第55章 呂府家宴第69章 楊雷北征(十二)第9章 徐州摔張飛 立寨九里山第84章 關羽進豫州 楊雷駐廣陵第6章 傳授軍體拳 籌辦識字班第27章 楊雷留守郯城 三路大軍破壽春第199章 毛孝先水軍覆滅 魏文長兵發虎牢第70章 楊雷北征(十三)第200章 張文遠強攻虎牢關 呂子明拜見漢中王第17章 呂布欲襲徐州第156章 楊宇霆徐州見劉備 馬孟起天水盟韓遂第9章 徐州摔張飛 立寨九里山第167章 馬超夜襲夏侯淵 甘寧溯江奪上庸第207章 夏侯惇定陶授首 楊宇霆兗州殺胡第175章 龐令明得機奪陽平 夏侯淵兵敗回關中第9章 徐州摔張飛 立寨九里山第196章 荀公達巧言解心結 郭奉孝遺策渡黃河第164章 劉玄德藉故興兵 呂奉先回軍襲營第111章 張飛佯醉奪豫章 楊雷廬陵遇劉磐第97章 簡雍往說荊州 劉備欲下廣陵第74章 官渡之戰(二)第48章 紀靈死了第33章 張遼臧霸定計 陳登大敗孫權第199章 毛孝先水軍覆滅 魏文長兵發虎牢第201章 徐公明身殞虎牢 關雲長兵發陳留第139章 袁氏昆仲鬩於牆 關羽提兵上青州第134章 陸伯言勸降賀公苗 魯子敬回師會稽城第35章 楊雷出戰顯威名第159章 張永年荊州獻圖 楊宇霆計奪北海第44章 劉備老遭算計 楊雷苦思軍師第164章 劉玄德藉故興兵 呂奉先回軍襲營第37章 孫權退軍 樂李兵敗第145章 郭嘉獻策定遼東 楊雷用計調劉磐第206章 龐士元火燒定陶 夏侯惇北門遇敵第112章 孫賁廬陵勸親弟 魯肅東海襲糜芳第154章 楊宇霆水淹襄陽 魏文長固守宛城第64章 楊雷北征(七)第212章 華子魚交州說孫權 蔣公琰鄴城會曹操第138章 江東衆將皆歸降 孫權得令牧交州第125章 黃漢升箭狙周公瑾 張文遠大破程德謀第16章 楊雷辦學第174章 劉玄德盡得益州 法孝直雪覆敵營第92章 廣陵之戰(五)第156章 楊宇霆徐州見劉備 馬孟起天水盟韓遂第26章 袁術稱帝 徐州三將爭先鋒第117章 楊雷虎林再定計 賈詡北海出毒策第114章 賀齊蒯越兩敗俱傷 楊雷劉磐趁人之危第117章 楊雷虎林再定計 賈詡北海出毒策第129章 曹操回師冀州 呂楊進至吳郡第81章 官渡之戰(九)第139章 袁氏昆仲鬩於牆 關羽提兵上青州第169章 諸葛亮火燒雒縣城 猛張飛再戰錦馬超第110章 曹操勸降被拒 楊雷攻城受阻第150章 馬壽成鄴城養老 劉景升襄陽暴亡第139章 袁氏昆仲鬩於牆 關羽提兵上青州第66章 楊雷北征(九)第174章 劉玄德盡得益州 法孝直雪覆敵營第53章 呂布哭第127章 拈紙鬮呂布爲先鋒 病周瑜獻策振軍心第127章 拈紙鬮呂布爲先鋒 病周瑜獻策振軍心第96章 程昱獻十面埋伏 劉備欲南下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