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

這種一內一外的內外相互輔助的策略,東漢末年的軍閥們常用此策者,可謂比比皆是。

其中用這個方法用的最得心應手的人應該就是劉表,他自己在襄陽居中策應,卻令心腹大將黃祖領重兵鎮守江夏,一內一外遙相策應,防備對他最有威脅的袁術與孫氏。

後來曹操崛起,劉表又收留了西涼軍閥張繡,讓西涼兵屯紮於宛城,雙方互成呼應之勢,抵禦曹操數年而令其不得南進。

張繡降曹之後,劉表失去了南陽郡的前哨,可他並不害怕,他又啓用了劉備在北方的前線替他抵禦強敵足足七年。

直到劉表死之前,都沒有什麼強敵能夠對荊州做出過深的軍事侵入,包括曹操。

終觀劉表一生,能做到這點不僅僅是他有本事,而且在戰略上,這位荊州大佬一直在使用這種內外相合的方法保護荊州,而且是出人意表的成功。

……

……

聽了陶商內外相輔相成的諫言,陶謙不由心下大感安慰。

自己的這個兒子,真的是成熟了,比起他當初離開徐州前那鋒芒一瞥的才華初露,現在的陶商在政治能力和思想上,都顯得更加的圓潤,也更加的有遠瞻性。

“兒子,你很不錯。”陶謙笑呵呵的道:“能想到如此深遠,爲父很高興,說句實話,你驟然領回了這麼多的外地兵將回來,爲父一時間倒還真是不曉得該怎麼處理,徐州本地的士族官紳,對此也是頗多顧忌的,特別是曹豹和糜竺!你若是能將他們全都領到丹陽郡去,一則可以成爲我們陶氏在彭城之外的巨大臂助,你我內外相合,震懾徐州內部諸士族,二則也好斷了本地世家的那些小心思,可謂一舉兩得,只是……”

說到這,陶謙頓了頓,又道:“只是對於二袁那邊,我們卻該如何解釋?入駐丹陽郡,搞不好會把他們兩個都得罪了。”

陶商正了正神色,對陶謙道:“二袁那邊,想都不得罪肯定是不可能的,這個世道,咱們父子若想各方都不得罪,除非是投降,但父親恐怕是不願意的吧?因此二袁相爭,咱們只能擇一人而從之。”

陶商沉默了一會,道:“你比較看好誰?”

“孩兒僭越,在洛陽之時我已經主動貼近了袁紹。”

陶謙摸着下巴上的白鬚子,淡淡道:“可是爲父卻比較看中袁術。”

陶商笑着道:“父親看中袁術的原因是什麼?”

“這個……”陶謙摸着鬚子的手突然不動了,似是有些不太好意思。

老頭之所以看中袁術的原因無非就是兩點原因,一是因爲袁術目前所居住的魯陽位於天下正中,他一旦東向打下了汝南、九江、廬江三郡,便可直揮大軍進犯徐州,而袁氏祖籍汝南,對其地影響很大,因此袁術若是想佔據汝南與其毗鄰的淮南二郡,在道理上來講並不非常困難。二是在四世三公的袁門中,袁術是嫡子,身份上要比袁紹高。

陶謙清了清喉嚨,老神在在的道:“爲父看中袁術,那自然是有看中他的道理,你看,首先這袁術……”

陶商微笑着:“袁術的地緣離咱們近,是這樣不?”

陶謙聞言一愣,接着立刻搖了搖頭。

身爲老子,若是讓兒子猜到了心思,那日後在諸侯圈裡還怎麼混。

“不對,其實啊,是因爲袁術與袁紹相比,佔了一個……”

陶商繼續道:“他佔了一個嫡子的身份,而袁紹乃是庶出,父親可是想說這個?”

聽了陶商的話,陶謙的臉色明顯有些不太好看了。

這臭小子,把自己的理由全都猜到了,你讓老子我的面子往哪裡擺?

“聽你話裡的意思,似乎是非常的不看好袁術,那老夫問你,袁紹又有什麼好?”

陶商見陶謙有些着惱,也不着急,慢慢勸解道:“父親,這麼說吧,孩兒此刻在你面前,無論說袁紹如何厲害,父親想必也都是不服氣的,孩兒就僅以兩件事情作爲論證,言明咱們必須親近袁紹而放棄袁術的原因。”

“哪兩個事情?”陶謙慢悠悠的道。

“第一件,袁紹乃是庶子,卻在諸侯聯盟中,力壓袁術一頭成爲公認的諸侯盟主,單憑這一點,就不是一般的庶子可以做到的,袁術雖然也不是等閒之輩,但比起袁紹,無論是在魄力和能力上,卻差了不止一點半點。”

陶謙聞言若有所思,猶豫了半晌之後,又道:“第二件事呢?”

“孩兒在前往酸棗會盟之前,曾在潁川聯合孔伷,跟袁術以及其附庸孫堅,暗中掰過一次手腕子,孩兒感覺,袁術的野心頗大,其戰略是想橫跨荊、豫、揚三州之地,獨霸南方,若是真讓袁術達到了這個目的,父親覺得,咱們徐州還能有消停日子嗎?”

第二條理由,方纔是真正說進了陶謙的心中。

“父親,孩兒覺得,袁紹和袁術誰更厲害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到他們眼下誰對咱們徐州的威脅最大,說實話,袁術近在毗鄰,咱們若是不想辦法遏制他,日後待他發展成東南之雄後,那徐州就危險了,依照袁術的性格,父親難道會覺得,他得勢後不會圖謀咱們的徐州。”

陶謙長嘆口氣。

陶商說的話,確實在理,眼下確實不是計較二袁誰有發展能力的問題,而是看誰對徐州的貪慾更大。

袁紹遠在冀州,一時半刻卻是對徐州構不成威脅的,但袁術卻在南方發展,可謂是實打實的強鄰在側。

多虧了有孩子的提點,自己着實是着相了。

“兒啊,丹陽郡守這個職務,照你之言,是必須要接的了?”

陶商點了點頭,道:“必須要接,父親在北方坐鎮彭城,總覽內務,安心籌謀收服下邳、廣陵二郡,孩兒與王朗、趙昱分別去任南方的三郡太守,我在丹陽屯田養兵,發展內陣,爲父親訓練出一支天下強兵,咱們父子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北聯袁紹,西遏袁術,數年之內,我陶氏便可取代袁術,獨尊東南。”

陶謙聽了這話不由樂了:“就憑你?僅靠一個丹陽郡,就想取代袁術在南方的地位?”

陶商並沒有因爲陶謙的取笑而生氣,只是鄭重的回道:“袁術僅靠一個南陽郡就能成爲一方氣候,我憑藉丹陽郡爲什麼做不到?”

“好啦!”陶謙揮了揮手,顯然是對陶商這通吹牛逼不甚感興趣:“隨你小子怎麼說,不過你適才有一句話在理,咱們一南一北遙相呼應,這件事還是要的,而且白波軍衆被你帶去丹陽郡,也確實是省了老夫很多的麻煩,也罷,老夫就親近袁紹,並支持你過去丹陽任職。”

陶商衝着陶謙拱手欠身,笑道:“多謝父親成全。”

“不過呢,不僅僅是白波軍,王允和皇甫嵩,你也得帶到丹陽去。”

陶商聞言,笑顏頓時一僵。

“爲什麼要帶他們走?”

陶謙不滿道:“廢話,他們兩個人,一個比一個官大,又都是天下士族領袖,不跟你走,難不成還得留在這裡禍害老夫?”

這話說的真沒道理,不留在這禍害你,跟在我身邊禍害我就行了?

“這個……”陶商猶豫着想拒絕。

“這個事,就這麼定了。”陶謙熊兒子顯然很有一套,他站起身,伸了一個懶腰,慢悠悠的道:“你率衆去丹陽郡赴任的事,老夫需要和衆人在細細商議一下,你既然回來了,便權且休養一陣子,待冠禮之後,便可赴丹陽郡上任了,這段時間,你也在彭城走動走動,特別是糜竺和曹豹那裡,不可失了禮數。”

冠禮?

陶商猶豫的摸了摸鼻子,略顯猶豫的對陶謙諫言道:“父親,按照禮記所載,男子應是二十而冠吧?”

陶謙聞言愣了一下,眨眨眼看向陶商,不是很確定的道:“你還沒有二十嗎?”

陶商:“……”

這種老爹,居然忘記了兒子該念幾年級,陶商實在是不知道應該給他一個什麼樣的評價。

“父親,孩兒好像剛十八。”

陶謙聞言似有恍然,點頭道:“對,對,剛滿十八,瞅老夫這記性……沒事,不差那兩年了,再說了,諸侯冠禮豈能和旁人一樣?周公十二而冠,士族中的孩兒早一些冠禮都是很正常的,你這都已經算是晚的了……趕緊先辦冠禮儀式,然後老夫就方便給你安排娶親的事了。”

陶商聞言頓時一愣。

“爹,這都哪跟哪啊?”

陶謙兩隻老眼一翻白:“什麼哪跟哪?今日席上,王司徒與老夫單獨喝酒時,曾私下裡議論了你和他那義女之事,而且自打你上了月旦評之後,糜竺和曹豹,也都是暗自找老夫計較過你的親事,看他倆家的意思,似乎也有意想和老夫攀親家。”

陶商聞言,嘴角不由的直抽抽。

陶謙悠然自得的自言自語:“想當年,這些徐州士族都瞧不上老夫的兒子,如今連王允在內都想跟老夫做親家,嘿嘿,這士族聯姻可是個學問活,老夫說什麼也得把你賣出個好價錢來。”

陶商的臉有些發黑:“爹,我都聽着呢。”

陶謙好像是酒勁上來了,哈哈大笑道:“聽着便聽着了,不妨事,這裡面,都是學問!”

說罷,也不在看陶商,晃晃悠悠的走出了房間,只留下陶商一個人呆愣愣的看着老頭的背景,心下若有所思。

親爹如此,真尼瑪夫復何求?

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有勝敗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應裝憨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第八百一十章 夜襲第七十三章 夜行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七百五十四章 梟雄之危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六百六十章 雄父衰兒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中之險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個賢婿第八百九十一章 計毒施毒第七百零九章 匈奴新王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件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局定矣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軟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的人生第八百九十五章 雙將登城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子與鬼才(第十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一十五章 父 女(二合一章節)第一百六十三章 誠心待你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九百零五章 約見韓遂第八十一章 附 庸第四百八十九章 河北使者許攸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接曹嵩(第三更)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七百五十章 夫妻上陣第五百三十六章 微妙的格局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董卓嗑藥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三百八十五章 孫策、諸葛與呂蒙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二百九十五章 計成矣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袁曹勢盛第四百四十三章 古老的激將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二百四十三章 陶氏十三行(六千字二合一章節)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七百五十六章 袁譚的憤怒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 訌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 訌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八百一十六章 郭嘉的呼應第二百四十七章 董卓嗑藥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美人計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一百一十四章 運蹇時乖(二合一章節)第四百六十六章 子夜入深閨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八百四十二章 許昌來信第七百三十一章 召長子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軟第六百三十七章 劫寨
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有勝敗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應裝憨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第八百一十章 夜襲第七十三章 夜行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七百五十四章 梟雄之危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六百六十章 雄父衰兒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中之險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個賢婿第八百九十一章 計毒施毒第七百零九章 匈奴新王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件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局定矣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軟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的人生第八百九十五章 雙將登城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子與鬼才(第十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一十五章 父 女(二合一章節)第一百六十三章 誠心待你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九百零五章 約見韓遂第八十一章 附 庸第四百八十九章 河北使者許攸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接曹嵩(第三更)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七百五十章 夫妻上陣第五百三十六章 微妙的格局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董卓嗑藥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三百八十五章 孫策、諸葛與呂蒙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二百九十五章 計成矣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袁曹勢盛第四百四十三章 古老的激將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二百四十三章 陶氏十三行(六千字二合一章節)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七百五十六章 袁譚的憤怒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 訌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 訌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八百一十六章 郭嘉的呼應第二百四十七章 董卓嗑藥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美人計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一百一十四章 運蹇時乖(二合一章節)第四百六十六章 子夜入深閨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八百四十二章 許昌來信第七百三十一章 召長子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軟第六百三十七章 劫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