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附 庸

袁紹的話充滿了諷刺意味,陶商聽的出來,對於這件事,袁盟主的內心中確實是介懷的。

一個極重自尊的盟主,是需要諸侯們好好尊敬愛護的,不僅僅是從身體的上,還有內心。

陶商的行爲很顯然傷了袁紹的玻璃心,不是寫一篇三千字的檢討能夠矇混過關的。

陶商嘆了口氣,道:“袁公名門之後,英武之名,海內衆所周知,陶某在盟主面前,便實話實說了吧。”

這一句‘’英武之名,海內衆所周知‘’倒是挺對袁紹的胃口。

袁紹本人很英明,但多少沾了一點浮華虛榮之氣,而且他有一個毛病,就是對和他相貌一樣很俊朗的人,潛意識裡都是有些偏頗的……正所謂獨漂漂不如衆漂漂。

對這個相貌英俊、文質彬彬的少年,袁紹心中雖然不甚以爲意,但實打實的有幾分好感……這事也就是小鮮肉犯犯,換成孔伷那樣的老瓜皮,解釋的機會都不給他,先扒他三層皮。

見陶商說話時的語氣很是誠懇,頗有發自內心的歉意。袁紹不由在心中暗道:別的且先不論,這孩子的涵養氣質,端的是少有人能比……我那長子袁譚和這孩子差不多大,卻並無這等風雅氣度。

陶商不知道袁紹此刻腦中的想法,籌措言詞道:“袁公其實多少也能看出一點在下的想法,徐州本土無大將,徐榮是位善於用兵的將軍,陶某擒下徐榮,確實是想碰碰運氣,試着讓他歸附徐州,做我徐州軍的重鎮。”

袁紹點了點頭,乾巴巴道:“不錯,除此之外,你也不會有別的目的。”

陶商繼續道:“徐榮終歸是董賊麾下的將領,在下擅自扣押,於情於理都該當處罰,但商此舉歸根結底還是爲了保徐州一方平安,況且徐州的發展越好,着實是對袁公越有利的。”

袁紹的眼睛緩緩地眯了起來,縫隙內的目光直射在陶商的臉上:“你們徐州發展的好與不好,與袁某卻是有何相干?”

陶商沒有直接解釋,而是反倒問袁紹道:“袁盟主覺得,長沙太守孫府君和後將軍,關係若何?”

袁紹聞言一愣,不知陶商爲何要問這個,便道:“公路與孫文臺,關係一向都不錯。”

“那盟主適才與孫堅爭論玉璽之事,袁術爲何不出面幫孫堅講話,還偷偷的將此事從側面泄露給了盟主?”

袁紹擺了擺手,不耐地道:“他們私交雖佳,但孫堅藏匿玉璽,畢竟是大逆不道之事,公路自然不會再幫着他……”

說到這裡,袁紹突然不說話了,似乎想明白了點什麼。

袁術若果真對孫堅的行爲看不慣,那適才應該與自己站在同一陣線,共同口誅筆伐孫堅一番,但他適才的表現……卻是不吭一聲。

孫堅藏匿玉璽的事情發生的太急了,袁紹適才怒火衝上了頭,沒有仔細琢磨……但現在冷靜下來,稍稍經旁人一提點,便立刻回過味來……自己好像是被袁術給玩了!

袁紹骨子裡還是英明聰慧之人,他適才之所以沒想明白,乃是因爲這個時代的人對玉璽過於重視,而一個人對某樣東西特別在意的時候,就容易忽略一些其他的癥結所在……陶商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對玉璽看的不是特別重,所以最先清醒,所謂旁觀者清便是這個道理。

孫堅藏匿玉璽,袁術看不慣,可又不願意因爲這事失去這位附庸,便故意拐外抹角的將這個消息透漏給袁紹,再加上機緣巧合之下,王允在一旁煽風點火,袁紹和孫堅徹底對立!

想明白了這件事,袁紹不由自主的開始將事情拓展延伸……

細細回想,記得前幾日剛進入洛陽的時候,自己恐天子在董卓手中,久後會成爲諸侯掣肘,便向袁術提議立漢宗室親劉虞爲帝。

袁術卻是當場拒絕!

現在想來,這廝定是怕自己有擁戴天子之功,壓過自己成爲袁門之首,因此才極力反對!如今又借孫堅藏匿玉璽的事來算計自己,擺明了是心懷異志,這已經不是兄弟和不和睦的問題……自己和袁術早已經不是同路人。

袁紹和袁術兄弟,早年間便因爲在家族內爭雄的事情有積怨,隨着年頭越長,事情越多,積怨越深,翻臉只是早晚的事!

“嘿嘿……”袁紹重重地用左拳捶打右掌,慢悠悠地道:“好匹夫,安敢如此戲耍於吾!”

也不知這一聲匹夫,罵的是孫堅還是罵的是袁術,或者是兩個都罵。

陶商見火候成熟,便道:“盟主,說句實在話,您和後將軍雖然是兄弟,實則乃是對立,袁術佔據南陽,早晚必圖我徐州,所以在下的想法,是與袁公結成同盟,站在統一陣線。也是讓我徐州在這亂世之中有個依靠,若是盟主同意,徐州陶氏便是盟主的附庸……所以我說,徐州越穩固安全,便是對盟主越有利,這話不算錯吧?”

“哦?陶公子竟有此心?”袁紹頗爲玩味地看向陶商,眼中的意味很是複雜……經過了適才的思考與對袁術近期行爲的斟酌,袁紹基本斷定,距他們兄弟二人之間翻臉鬧掰的時候已經不遠了。

袁紹心中知道,陶商心裡比他更加明白。

後世有記載,諸侯聯軍在討董聯盟解散之後,袁氏兄弟便因爲立帝、家族、異志、地域等諸多理由進行了一場短期的爭霸戰,羣雄大部分都支持袁紹……當然也僅僅只是口頭上的支持;而真正參與在其中的只有幾個人。

其中袁術聯合的是孫堅、陶謙、公孫瓚;袁紹聯合的是曹操、劉表等人。

二袁的這場短期爭霸,歷史上的徐州刺史陶謙是站在了袁術的一面,緊抱袁術的大腿與袁紹作對;

但事實的結果證明,陶謙站隊的眼光簡直跟瞎了沒什麼區別……

先是江東猛虎孫堅死在了劉表部將黃祖的手中。

然後是公孫瓚之弟公孫越又戰死沙場,袁紹大將麴義擊敗白馬義從,斬殺大將嚴綱,袁紹於界橋、巨馬水、龍湊三敗公孫瓚,將這位縱橫塞北的梟雄打的沒了半點脾氣,屁顛屁顛地跑回了幽州。

至於陶謙,則是起兵屯紮發乾呼應袁術威逼袁紹,結果被袁紹和曹操的聯軍打成了狗!其後一年,曹操以此爲由攻打陶謙期間,屠殺徐州平民,坑殺男女數十萬口於泗水。

袁術本人也是連遭敗績。

二袁的這場積怨已久的短期對立戰,袁術這方面除了擊潰了袁遺和周昂外,基本一仗沒贏。

而陶謙也因爲這次愚蠢的站隊,徹底得罪了曹操和袁紹,以至於後來曹操屢次向徐州興兵屠殺平民……

陶商不想他爹和徐州被虐成狗,所以此刻,他只能重新仔細選擇陣營。

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賊開會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七百九十四章 叛亂的士族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七百九十五章 劉曹興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六百九十六章 黃天巫的震懾力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二百八十章 京中鉅變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戰場九里山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一百二十六章 專治嘚瑟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細是舊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演給你看第九百一十八章 攻陽平關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六百七十七章 假匈奴第八十八章 弱質幼女?第七百八十五章 曹操的疑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進陶營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八百一十五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六百一十二章 江夏之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第五十三章 見文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忠顯能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二百三十九章 甘寧、周泰出擊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三百四十五章 倚天與青釭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三十一章 曹操報仇第八百六十六章 說降趙範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百六十八章 恐怖的賈詡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六百零五章 深夜會妹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三十六章 戰華雄第七百章 賤招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三百七十二章 昌 豨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許昌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七百章 賤招第六百九十七章 攻打張白騎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七百八十九章 衆志成城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
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賊開會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七百九十四章 叛亂的士族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七百九十五章 劉曹興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六百九十六章 黃天巫的震懾力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二百八十章 京中鉅變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戰場九里山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一百二十六章 專治嘚瑟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細是舊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演給你看第九百一十八章 攻陽平關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六百七十七章 假匈奴第八十八章 弱質幼女?第七百八十五章 曹操的疑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進陶營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八百一十五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六百一十二章 江夏之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第五十三章 見文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忠顯能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二百三十九章 甘寧、周泰出擊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三百四十五章 倚天與青釭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三十一章 曹操報仇第八百六十六章 說降趙範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百六十八章 恐怖的賈詡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六百零五章 深夜會妹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三十六章 戰華雄第七百章 賤招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三百七十二章 昌 豨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許昌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七百章 賤招第六百九十七章 攻打張白騎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七百八十九章 衆志成城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