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

聽見周瑜又提到了諸葛玄和諸葛瑾等人,諸葛亮的心中不由頓時感到一陣絞痛。

雖然他的心中很是惦記叔父和兄長弟弟的安危,但值此關鍵時刻,諸葛亮知道自己一定不能在周瑜的面前露出怯懦。

他能感覺得出來,對方是一個少有的謀劃之士,也是一個少有的聰明人,若是讓他抓到一絲絲的機會,那就會有難以預計的損失。

諸葛亮定了定心神,露出了一絲自信的微笑。

“冠軍侯曾言:匈奴未滅,何以家爲!亮雖不及霍驃騎之萬一,但也知曉大義,若忠孝果真不能兩全的話,那亮便選擇爲國盡忠。”

周瑜聞言一笑,道:“哦?那若是因此害死了你的叔父和兄弟,你這輩子又豈會安心?”

“不然。”諸葛亮搖頭道:“叔父和兄長,弟弟一定能夠理解亮的苦衷,況且,我若果真是因爲此事而失去了親人的話……”

說到這的時候,諸葛亮手中的白羽扇驟然轉停,溫和的雙眸中驟然閃過一絲凌厲之色。

“那致使我親人慘死的那些人,亮必以餘生之力……殺盡其子子孫孫,以報此仇。”

在說完這話之後,諸葛亮手中的白羽扇又開始輕輕的搖擺,恢復了平日中那副溫和的模樣。

但周瑜的後背卻汗出如漿,幾乎都要打溼了他的整個衣衫。

他死死的盯住諸葛亮,彷彿是想在他的面上找到他適才說這話時的那股幾乎讓人屈膝的凌厲氣勢。

可是現在,他彷彿什麼都看不到了。

不知爲何,周瑜現在有一個衝動。

那就是立刻將這個叫做諸葛亮的少年郎斬殺在帳篷之內,不能讓他回到陶商的身邊。

但理智告訴周瑜他不能這麼做。

他知道他一旦怎麼做了,依陶商的尿性,孫策一軍的將士們,很有可能將遭到毀滅性的報復。

周瑜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穩定了一下心神,道:“諸葛先生真是少年英雄,了得了得。太傅麾下果然是得人啊。”

諸葛亮定定的看着他道:“那依照公瑾兄之意,是願意接受家師的條件了?”

周瑜轉身走到桌案前,展開皮圖,對諸葛亮道:“諸葛先生的條件……亦或是說太傅的條件爲何,煩請指點。”

諸葛亮看都沒有看那副地圖。

天下形勢已盡在其胸中,無需看圖。

諸葛亮對周瑜道:“亮與家師前日曾談及天下之勢,認爲三年之內,大漢十三州,當成五分天下之勢,不知公瑾兄以爲如何?”

周瑜聞言疑惑的道:“不知該爲哪五分之勢?”

諸葛亮搖擺着羽扇,道:“袁紹身爲大將軍,聲望目下乃是諸侯之首,天下士子半數出自袁門,其威信極高,目下佔據盛產糧倉的冀州,又有多出強卒的幷州,鹽稅大州青州和盛產良馬的幽州亦是其囊中之物,其勢力早晚必是諸侯中的第一,其佔天時也。”

周瑜點了點頭,道:“第二呢?”

諸葛亮繼續道:“兗州的曹操,麾下兵精將勇,又不論出身,唯纔是舉,廣納寒門子弟,現下又平復了豫州之地,西向還命鍾繇坐鎮雒陽,助他謀定關中,日後中原以西,只怕亦是成爲他的勢力範圍,其麾下人才極盛,占人謀也。”

周瑜輕嘆了口氣,道:“果然是俊才,看的甚是通透。”

諸葛亮繼續道:“如今漢室雖然衰微,但荊州劉表和益州的新任州牧劉璋,皆是漢室宗親,天下雖然動盪,但漢室四百年餘威仍在,人心依舊思漢,劉勢兩大宗族,早晚必將聯手,其占人和也。”

周瑜低聲重複道:“漢室亦是一勢……那還有兩個呢?”

諸葛亮笑道:“家師北有徐州爲屏障,南有丹陽郡之富庶,金陵鐵礦鹽礦富甲天下,八郡之地如今乃是天下第一豐樂之土,家師佔君子之望也。”

周瑜聽了這話,臉皮子直抽抽。

шшш▪ Tтkā n▪ ¢O

姓陶的若是站在他面前,他一定抽他。

“第五個勢力,你該不是說我們伯符吧?”

諸葛亮長嘆口氣,道:“北方有鯨吞之敵,西方有熊虎在側,南方亦是有豺狼之徒,四方擾攘,非家師一人所能相抗,孫伯符之父與陶商曾有君子之盟,依照家師來看,若由孫郎代替袁術,拉攏呂布,坐鎮淮南,橫跨兩江之地,佔地利之勢,必可成大氣!”

聽到這裡,周瑜的心一下子便被揪了起來。

姓陶的居然想讓己方代替袁術坐鎮淮南?

他這是什麼意思?莫不想誆騙我等?以他的實力和心性,若是能夠消滅袁術,佔據壽春,他自己爲什麼不要,非要扶持我們?

周瑜仔細的琢磨了一下,驟然明白了陶商的險惡用意。

陶商此舉確實是出自真心,他想讓孫策佔據江淮之地!

他自己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眼下,在陶商的眼中,真正巨大的威脅並不在南方,而是在北方和西方!

袁紹和曹操!

這兩個龐然大物的勢力,目下都在飛速的增長,一旦他們勢力大成之際,富庶的徐州和金陵城,一定會成爲他們的目標。

陶商現在是在跟他們搶時間。

但以現在的時間點來看,陶商就是平定了整個江東,再加上淮南,那他的領土之廣,就會直接與曹操全面接壤,並且還會直面荊州劉表和江夏的黃祖!

兵不夠用啊。

到時候從青州直逼徐州的袁紹,和徐州西面需要全戰線的防備曹操,劉表縱然與陶商關係不錯,但誰敢保證他就永遠都會是陶商的朋友?

沒有了利益,諸侯間的友誼脆弱稀軟的猶如狗屎一樣。

袁術跟陶商不共戴天,陶商一定不會讓他留存於世,成爲自己日後對付曹操和袁紹時的隱患。

因此,跟孫策結盟並讓他佔據淮南,或許是一個緩解壓力的辦法。

陶商把賬本算的非常明白,諸葛亮適才的話並沒有捨棄呂布的意思,很顯然,姓陶的與呂布也搭上線了,孫策想要自己一家獨大,絕不容易,呂布很顯然也會成爲掣肘。

而且若是真讓孫策佔據淮南,以他的性格,他的首要目標,一定是江夏郡!

因爲那裡有他的仇人,黃祖和他身後的劉表!殺死其父孫堅的元兇!

周瑜都不敢保證,讓孫策的勢力與江夏毗鄰之後,自己能不能勸得動他。

他對孫策的性格實在是太瞭解了。

姓陶的自稱是君子,實則卻是一個陰到不能再陰的小人。

偏偏自己還不能拒絕他。

地盤對於孫氏家族來說,現在實在是太重要了。

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六百九十二章 三強會盟第三百七十八章 兵匪合作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戰荊南第六百章 驗貨玲綺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五百八十章 郭嘉的秘密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八百七十章 張飛的仇人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負責任的郭嘉第二百二十六章 濡須惡戰(今日三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六十一章 刺 目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七百五十六章 袁譚的憤怒第七百五十三章 暗流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八百一十五章 計算之外的強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葉障目第三百二十五章 漏風英雄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救侄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一百八十七章 郡守募兵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三百零三章 曹操崛起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六百四十七章 暫且罷兵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八百二十四章 荊州的行動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中之險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第八百九十五章 雙將登城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七百八十九章 衆志成城第四百零七章 術 逝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七百六十八章 梟雄之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劉備的心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一百五十三章 截殺小王子(第四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七十九章 籌 謀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四百四十三章 古老的激將法第五百零一章 銀河射手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七百章 賤招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敗而不得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八十七章 郡守募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九百零五章 約見韓遂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畫舫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衝突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
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六百九十二章 三強會盟第三百七十八章 兵匪合作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戰荊南第六百章 驗貨玲綺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五百八十章 郭嘉的秘密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八百七十章 張飛的仇人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負責任的郭嘉第二百二十六章 濡須惡戰(今日三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六十一章 刺 目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七百五十六章 袁譚的憤怒第七百五十三章 暗流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八百一十五章 計算之外的強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葉障目第三百二十五章 漏風英雄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救侄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一百八十七章 郡守募兵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三百零三章 曹操崛起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六百四十七章 暫且罷兵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八百二十四章 荊州的行動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中之險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第八百九十五章 雙將登城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七百八十九章 衆志成城第四百零七章 術 逝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七百六十八章 梟雄之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劉備的心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一百五十三章 截殺小王子(第四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七十九章 籌 謀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四百四十三章 古老的激將法第五百零一章 銀河射手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七百章 賤招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敗而不得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八十七章 郡守募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九百零五章 約見韓遂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畫舫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衝突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