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

蔡瑁擦了擦嘴上的水漬,驚訝的看着一臉淡然的諸葛瑾,雙眸中全是驚詫之色。

陶商的手下,還真都不是一般人啊!

咱兩軍打仗呢,小夥子!你自己心裡沒點逼數嗎?

就這麼大咧咧的進了我的府邸,你當我姓蔡的是泥捏的不成?

廳堂的門口,蔡和一下子抽出了自己腰間的寶劍,看向諸葛瑾的目光頗有些不善。

“德珪!”黃承彥緊張的轉頭看向蔡瑁:“不可如此!”

蔡瑁長嘆口氣,衝着蔡和擺了擺手,示意他勿要如此。

畢竟是他姐夫領來的人,若是這麼就地處置了,回頭自己跟黃承彥的臉皮,那可就撕破了,畢竟都是一家人,爲了這點事犯不上。

況且這小子雖然是金陵城的官,但卻也沒帶兵,沒帶將,也沒什麼可怕的。

“諸葛先生請坐!”蔡瑁伸了伸手,對着諸葛瑾示意了一下。

諸葛瑾對蔡瑁表示感謝,坐下之後,問他道:“蔡將軍當年也是荊州重鎮,如今從襄陽被調遣到這章陵之地,是不是有些屈才屈尊了?”

蔡瑁呵呵笑道:“先生這話未免過了些吧?蔡某人在這章陵郡領兵,好歹也是一方重鎮,說是屈才,大可不必。”

諸葛瑾笑了笑,道:“嗯,說是一方重鎮卻也不假,章陵郡臨近宛洛之地,可以說是處於我中原陣地的深處,不消多久,待我軍完全消化了中原的地盤,穩定住了民心,在中原招募兵將,施以包夾政策,屆時這章陵郡,不知會處於何種的境地?”

蔡瑁臉上的肌肉來回抽了一抽。

諸葛瑾的話中之意,他自然是懂的,章陵郡在中原的地界過於縱深,真要是出了問題,別說是江陵和江夏的援軍,襄陽那邊的袁軍都趕不過來支援。

蔡瑁握着茶盞,重重的向着桌案上一撂。

用勁之大,幾乎都將當中的水全都潑了出來。

蔡和見狀,‘啷’一聲又把寶劍從劍鞘中抽了出來。

黃承彥見狀,眉頭一皺,急忙問蔡瑁道:“德珪,不可造次!”

蔡瑁不耐煩的衝着蔡和揮了揮手:“把劍收起來,別來來回回的沒完沒了。”

蔡和聽話的把劍收起來了。

之後,卻見蔡瑁嘆了口氣,道:“諸葛先生這話……倒也是不錯,嗨!我蔡氏乃是荊州之長,昔日諸蔡之盛,天下矚目,想到如今,襄陽蔡氏竟變的這般蕭條,着實是令人感傷。”

諸葛瑾站起身來,對蔡瑁拱手道:“瑾今日來此,想要對蔡公說的話,想必蔡公心中也多少明白了點吧?”

蔡瑁的眼睛眯了起來,尋思了片刻,道:“憑心而論,蔡某與陶丞相之間,並沒有多少交情。”

諸葛瑾笑着道:“交情都是在來往之中相處出來的,陶相雖然原先和將軍並不相熟,但卻不代表今後不可以認識一下,而瑾此番前來,便是帶來了陶相想要和將軍認識的誠意。”

蔡瑁聞言一愣。

卻見諸葛瑾笑着從懷中取出一方印綬,並一封書信,鄭重的走到蔡瑁面前,遞給他。

“這是?”

“這是朝廷左中郎將的印綬,以及丞相命我交給蔡將軍的書信,當中盡述丞相對你的誠意。”

“左中郎將……”蔡瑁面上沒有表情,但心中卻還是很滿意的,陶商出手還是蠻大方的。

打開書信,內容也極其簡單,都是一些客套話,基本上說的都是久仰大名,早欲一會而不得良機,希望蔡瑁能微子去殷,韓信歸漢等等云云。

蔡瑁感嘆一聲,合上書信,閉目不言。

按道理來說,對於陶商的招攬,他是一百個贊成的,畢竟如今的陶商佔據天下三分之二,無論是對曹操還是荊州,都已經是勢成碾壓,如在大勢不變的情況下,荊州,關中,西川等地被鯨吞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早年間的分庭抗禮之勢已經不復存在了。

蔡瑁之所以不敢立刻答應,一則是陶商跟他不熟,二則他畢竟當初也是擁立荊州天子劉瓊的重臣,三則他也想提一提自己的身價,一下子就答應了陶商,未免有些太沒面子了。

對於蔡瑁的這些顧慮,諸葛瑾在來之前早就已經和陶商研究好了,對於如何回覆蔡瑁,諸葛瑾可謂是成竹在胸。

卻見諸葛瑾笑道:“蔡將軍,瑾之弟孔明乃是丞相坐下的學子,而家叔當年與黃公亦是摯交,蔡將軍與黃公乃是親戚,而瑾今日又得以結識將軍,如此算來,丞相與將軍雖未謀面,卻也屬於同路之人,沾點親說不上,但是帶些故,肯定是有的。”

諸葛瑾這話純粹就是有事沒事的亂攀親戚,這都能讓他拐外抹角的把陶商和蔡瑁聯繫在一起,着實也是沒誰了。

但很顯然,蔡瑁聽了這話感覺非常受用,即使知道諸葛瑾是在忽悠他,那他也高興,因爲他知道,諸葛瑾這話代表着陶商。

既然陶商拐彎抹角的都想跟他攀關係,這就說明他蔡家在陶商的眼中,是值得拉攏,非常重要的存在。

對此蔡瑁感覺非常的滿足。

諸葛瑾又對蔡瑁道:“丞相說了,此次前往荊州征戰,先取襄陽,後謀江陵,獨不看章陵之地,實乃不願意跟蔡將軍正面爲敵也。”

這話說的,差點沒把蔡瑁的鼻子說長了。

蔡瑁笑呵呵的道:“唉,話雖如此,但陶相在南昌城擁立先帝長子,而蔡某當年也曾輔助劉荊州在江陵擁立嫡子,按道理來說,兩家這關係……”

諸葛瑾忙解釋道:“擁立僞朝者,劉表、劉備、伏完諸賊也,與將軍何干?將軍若是能棄小義而顧大節,則天下幸甚!百姓幸甚!朝廷幸甚!漢室幸甚!”

“啪~!”蔡瑁重重的一拍桌案。

那邊廂,蔡中急忙又拔出腰間的佩劍。

“好!既然如此,那蔡某便認下丞相,認下諸葛先生這些朋友!”

說完話,便見蔡瑁疑惑的轉頭看向拿着佩劍,楞在原地的蔡和,皺眉道:“你老拔你那破玩意幹甚?又不是什麼名劍!臭顯擺什麼?”

蔡和尷尬的將配劍放回到劍鞘中,對着蔡瑁乾巴巴的道:“兄長,若是可以,下回你可不可以先說完話,再拍桌子……”

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的對手(求點推薦票,今日三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二百一十四章 諸葛亮的才華第八百零九章 再成全你一次第七百八十六章 卸掉權力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四十二章 兩方的動靜第三百八十章 周瑜的小心思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七百四十八章 袁陶鏖戰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五百七十章 麴義背袁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的少女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二十四章 分龍化虎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六十二章 兩 車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六百八十二章 深夜審訊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五百四十三章 落雹阻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找人我也找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四方的情報(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二百四十八章 醫學至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零六章 兒子賣爹第八百一十章 遺漏之處第八百一十五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的少女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濟的輓歌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收下邳國(第一更求訂閱)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二百一十章 盟主誕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南來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九十六章 不食嗟來之食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八百三十九章 曹軍的內情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八百零五章 二鮑做戲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東兵曹(第三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七十三章 夜行第九百一十章 定長安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個賢婿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一百五十七章 狐假虎威(第八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九十七章 攻打張白騎第二百七十五章 軍神走了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手術取竈第七百七十一章 孤注一擲的袁譚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
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的對手(求點推薦票,今日三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二百一十四章 諸葛亮的才華第八百零九章 再成全你一次第七百八十六章 卸掉權力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四十二章 兩方的動靜第三百八十章 周瑜的小心思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七百四十八章 袁陶鏖戰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五百七十章 麴義背袁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的少女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二十四章 分龍化虎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六十二章 兩 車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六百八十二章 深夜審訊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五百四十三章 落雹阻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找人我也找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四方的情報(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二百四十八章 醫學至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零六章 兒子賣爹第八百一十章 遺漏之處第八百一十五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的少女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濟的輓歌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收下邳國(第一更求訂閱)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二百一十章 盟主誕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南來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九十六章 不食嗟來之食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八百三十九章 曹軍的內情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八百零五章 二鮑做戲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東兵曹(第三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七十三章 夜行第九百一十章 定長安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個賢婿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一百五十七章 狐假虎威(第八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九十七章 攻打張白騎第二百七十五章 軍神走了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手術取竈第七百七十一章 孤注一擲的袁譚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