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靈帝託孤

公孫瓚此言一出,引得丁原手下衆將一個個怒目而視,一來黃巾臨走根本就沒有留下糧食,二來丁原一路上也招收了許多降兵,自己的糧食都緊張,哪裡有糧食給公孫瓚。再說了以公孫瓚的地位,在丁原面前這麼說話,丁原手下將領哪一個不生氣,就是有糧食也不願意給公孫瓚啊。

“哈哈哈,大家都是爲朝廷出力,公孫大人的難處,我自然能夠了解,只是我軍中糧草也是不多,怕是調度不出多少,不過既然公孫大人向我借糧,我自然會頂力支持。不會讓公孫大人白跑一趟的。”丁原伸手捋了捋不多的鬍鬚,看着公孫瓚不但沒有什麼發怒的意思,竟然就這樣同意給公孫瓚糧食了。

“既然如此,今夜我就替手下這些軍士們,謝過刺史大人了。待大人糧草齊備之時,我自然會派人來取,這就先告辭了。”公孫瓚沒有料到丁原竟然會答應,這倒是讓公孫瓚有些不好離去,不過公孫瓚已經打定了主意,自然不會因爲這點變故而改變。

“既然如此,公孫大人慢走,老夫就不送了。”丁原臉上淡淡一笑。

“大人,這公孫瓚擺明了是在刁難我們,他不過是個小小的太守,竟然如此囂張,實在太過分了。”看見公孫瓚走遠,張揚突然跳了出來說道。

“公孫瓚雖然是太守,但是和我們沒有統屬關係,自然不用和我們客氣,再說了大家都是遠道而來,爲的只是剿滅黃巾,今後還有很多需要合作的機會,卻是不能搞得太過難堪。”丁原緩緩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人,難道我們真的要給他們糧食麼?我們的糧食也是不多啊。”一邊的高順卻是提出了一個實際的問題。

“公孫瓚這麼說,不過是想試探我的口風而已,倒是不用太在意,如果有必要就給他們一點好了,不管怎麼說我也是一州之主,犯不着爲這些事情落下別人的口食。”三言兩語之中,丁原就解決了這些小事。

第二天,公孫瓚連個招呼也沒有打,就早早的出發,直追黃巾軍而去。

見公孫瓚去的急,丁原也不急着去追,丁原知道公孫瓚是想趕在自己前邊和黃巾打上幾仗,爭取得些功勞,不過丁原對於這些並不在意,只是派高順帶了五千騎兵,打着自己的旗號,追着公孫瓚而去,必定公孫瓚只有五萬兵馬,孤軍深入很可能遭了黃巾軍圍剿,而這五千騎兵就可以在這種時候,幫助到公孫瓚。

至於公孫瓚的其他大軍,則分爲幾路,向周圍的郡縣開去,丁原要迅速拿下這些郡縣,儘快將黃巾留下來的爛攤子收拾起來。

數個月以後,黑山方向終於有消息傳來,說是張角聽到張寶被斬殺的消息以後,氣氣血攻心而死。當然又有一說是張角擅自揣測天機,結果遭到上天的懲罰,被上天收了回去,其中真實情況,已經無人可知。至於張樑,在張角死後,率領黃巾軍和丁原,公孫瓚,以及袁紹等人,先後交戰,卻也因爲戰事不利被亂兵斬殺。至此曾今震動華夏浩浩蕩蕩,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就此落下帷幕,被歷史的塵土所掩蓋。

而此時在草原上,鮮卑部落調集兵馬意圖不軌的事情,似乎也淡化了下去,並沒有發生意料之中的大戰,也許是黃巾軍失敗的太快,讓鮮卑人也沒有想到吧。

在洛陽城中,洛陽大大小小商鋪此時正在張燈結綵,歡慶大漢朝又度過了一次危難。而在朝堂之上,衆多王公大臣正在商議如何論功行賞的事情。必定黃巾起義也使得朝堂動盪,許多官員受到牽連,朝堂上的勢力也該有所變動了。

“陛下,此次依賴朝廷威嚴,黃巾之亂雖然得以平定,但是朝中的巨大隱患卻是不能不除,不然朝廷不寧,百姓便不得安生,說不定還會有亂事再起,民不聊生。”文官之首的袁魁突然走了出來,向靈帝說道。

“不知愛卿所說的隱患是何人啊?”靈帝擡了擡耷拉的眼皮,輕輕問道。這靈帝本來就驕奢淫*逸,現在身體已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朝中禍患乃是十常侍,此事天下皆知,唯有皇上一人不知。”聽了靈帝的問話,袁魁還沒有來得及說話,旁邊就有一人戰了出來說道,此人正是剿滅黃巾時,立下大功的皇甫嵩。

“大膽皇甫嵩,竟然擾亂聖聽,你這話豈不是說皇上沒有識人之明麼?”突然一個尖利的聲音喊道,卻是站在靈帝身邊的張讓。“老奴忠心爲主,即便有什麼考慮不周,那也是老奴爲主謀劃不周而已,天下雖大唯能侍奉皇上身邊,纔是老奴的福氣,皇上萬萬不要聽信讒言啊。”張讓邊說邊哭,還不住的以頭搶地,倒是令得靈帝感動不已。

在靈帝心裡,這整個天下包括文武大臣,誰離了自己這個皇帝都能活,唯獨這些太監離開自己就只能死,所以靈帝最相信的就是太監。

“皇甫嵩,你在潁川作戰,結果大敗虧輸,朕念你忠心,沒有治你的罪,已經恩典有加,你卻仗着自己有些功勳,詆譭十常侍,實在用心險惡。來人啊,將這皇甫嵩打入大牢,聽候發落。”靈帝聲音憔悴,處理起大臣卻是雷厲風行,沒有一點猶豫。

“陛下開恩啊,皇甫將軍乃是無心失言,還請陛下念在他一片忠心得份上,開恩啊。”袁魁率先跪了下去,爲皇甫嵩求情。

“你們都起來吧,朕只是讓他去思過而已,等他想通了,就放出來了。”靈帝這話一出,袁魁等人都是一頭的霧水,搞不明白靈帝的意思。不過張讓卻是知道,靈帝不過是找個理由打壓一下,朝廷上的這些勢力而已。

要知道黃巾之亂以後,士人和何進得人都功勞很大,這樣一來,自然就使得朝廷原來的平衡,受到破壞,所以靈帝纔要藉機打壓一下,不然以後靈帝就不好掌握平衡了。

這天,靈帝突然將賽碩叫道自己面前。

“賽碩啊,你覺得我的兩個兒子,哪一個比較適合,繼承我的大位啊?”靈帝兩隻眼皮耷拉着,有氣沒力的說道。

這些日子,靈帝是一天不如一天了,顯然已經病入膏肓,命不久矣。這個時候突然問起賽碩這話,賽碩首先就驚得滿頭爆出冷汗來。要知道這種皇家大事,可不是賽碩這個小小的黃門說的上話的,可是靈帝現在問賽碩,賽碩也不好不回答。

此時賽碩心思電轉,這靈帝喜愛的乃是幼子劉協,可是大兒子劉辯乃是長子,按照規矩是應該立長子的,再說了劉辯的舅舅乃是何進,當朝大將軍,手握重兵,所以靈帝對於這件事情,一支耿耿於懷,卻又不好解決。

“奴才以爲二皇子,聰明過人,仁愛而博學,如果能繼承大位,乃是蒼生之福。”賽碩觀察着靈帝的表情,一字一句小心的說道。

“哎,朕又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奈何朝中大臣必不會同意。”靈帝對這件事情顯然也很無奈。不過靈帝馬上又堅持的說道:“朕給你一道密旨,你可能幫我協兒繼承大位?”

“奴才定當竭盡所能,不復皇上所託。”聽了靈帝的話,賽碩心頭一震,不過卻也知道這種事情容不得賽碩考慮,要是賽碩不立即答應下來,怕是這靈帝馬上就會將他殺死。

“好,一切就交託給你了,朕在九泉之下,等待你的好消息。”說着靈帝就指了指自己的枕頭。

賽碩伸手在這枕頭下邊一摸,卻就拿出了一張已經寫好的聖旨,這聖旨也不知道是靈帝什麼時候寫的,賽碩竟然是一點也不知道,偷偷打開一看,竟然是讓幼子劉協繼承大統的聖旨。

看着賽碩將聖旨拿了出來,塞到懷裡裝好,靈帝才終於點了點頭,閉上了眼睛,就此一命烏呼。

而賽碩此時得到了靈帝的聖旨,也是不敢停留,馬上一轉頭,尋找張讓而去。

而此時在張讓的住處,張讓正在和幾個太監商議。

“陛下的身子,現在是一天不如一天不如一天了,萬一皇上真的去了,我等衆人日後又當如何呢?”一個年老的太監,看着衆人唉聲嘆氣的說道。

“哼,那何進不過是個殺豬的,要不是我們擡舉他,他現在還在街上賣肉,那裡能有今日的富貴,現在卻也成了氣候,此人不除,我等豈能安生?”又一個太監冷冷的說道。

“不過眼下我等還是得先找個靠山纔是,要不然陛下這顆大樹一到,我們都得完蛋。”張讓眼睛一眯,微微說道。

就在此時,一個太監慌慌張張的闖了進來,衆人一看,竟然就是那賽碩。

“賽碩,你不是被陛下召喚過去了麼?怎麼來到這裡,還如此慌張?”張讓看見賽碩慌張的跑了進來,有些不快的說道。

“諸位,請看這個。”賽碩話不多說,卻是從懷裡取出了一張聖旨,交到了張讓手中。

“這。”張讓看過這聖旨之後,眉頭緊皺,卻是沉思了起來。

“剛纔,就在陛下將這密旨交給我之後,陛下,陛下就駕崩了。”賽碩見張讓看過了聖旨,又說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第六百三十一章 劉備借江夏第一百九十八章 搶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狼騎復生第一百八十五章 典韋道歉第三十九章 於扶羅造反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遊騎第五十九章 活捉袁術第五百一十章 夏侯惇吞眼珠第五百一十七章 留下趙雲第四百二十章 馬騰離去第十四章 匈奴襲五原,呂布得魏續第二百三十章 奪取宛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獻帝歸來第三百九十一章 施義第六百三十三章 襄陽城外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反攻第五百九十一章 信都城外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戰蕭關第二百六十一章 誅殺王睿張諮第三十六章 休傷我主第九十二章 撤往黑山第五百六十三章 八旗制度第二百六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五十六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八十四章 裁軍第四十五章 收服臧霸第一百五十三章 反擊第四百九十四章 衛仲道之死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見閻行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戰在即第一百六十章 天水第四百二十八章 攻擊宛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誤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布攻長安第四百七十二章 虛張聲勢第四百零三章 長安攻略第四百一十四章 奪回獻帝第一百四十六章 隴西第一百六十章 天水第五百三十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九十七章 北平之爭第二百二十九章 宛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事再變第六百三十章 鄧艾見張昭第八十三章 犬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說服盧植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戰在即第四百八十八章 議和第四百七十一章 張靈兒做法第六百二十章 韓當趙雲第三百八十八章 郭汜之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到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張昭降書第七十章 侍候之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遷都第五百七十六章 說服劉表第二百五十一章 汜水關第三十六章 休傷我主第六十七章 會見張寶與張樑第三百一十三章 武威第四百二十六章 周瑜獻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水3第四百四十九章 泰山之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水12第一百三十三章 牛輔第二百六十四章 孫堅的野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六十六章 喊殺之聲第二百六十一章 誅殺王睿張諮第二百三十一章 衛仲道的教唆第二百五十六章 關羽出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趙雲逆襲第三百四十六章 田豐的策略第二百七十八章 遠征洛陽第二百二十八章 魯山第十章 野狼王呂布第一百七十七章 策反王英第四百八十八章 議和第二十九章 各方匯聚第一百七十五章 扶風2第三百七十一章 涼州牧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事再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襲擊第五十六章 形勢逆轉第五百二十三章 首陽山下第八十七章 會面曹操第四百二十五章 張燕之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討伐袁術第三百九十七章 劉備認親戚第四百零一章 馬雲祿的決定第三百八十章 兄弟一第一百七十章 天水11第五百二十六章 許攸獻計第一百零九章 洛陽2第五百四十章 魏郡攻略第一百九十三章 司徒王允第一百八十五章 典韋道歉第二百章 衛仲道第六百章 荊州之爭
第六百三十一章 劉備借江夏第一百九十八章 搶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狼騎復生第一百八十五章 典韋道歉第三十九章 於扶羅造反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遊騎第五十九章 活捉袁術第五百一十章 夏侯惇吞眼珠第五百一十七章 留下趙雲第四百二十章 馬騰離去第十四章 匈奴襲五原,呂布得魏續第二百三十章 奪取宛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獻帝歸來第三百九十一章 施義第六百三十三章 襄陽城外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反攻第五百九十一章 信都城外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戰蕭關第二百六十一章 誅殺王睿張諮第三十六章 休傷我主第九十二章 撤往黑山第五百六十三章 八旗制度第二百六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五十六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八十四章 裁軍第四十五章 收服臧霸第一百五十三章 反擊第四百九十四章 衛仲道之死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見閻行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戰在即第一百六十章 天水第四百二十八章 攻擊宛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誤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布攻長安第四百七十二章 虛張聲勢第四百零三章 長安攻略第四百一十四章 奪回獻帝第一百四十六章 隴西第一百六十章 天水第五百三十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九十七章 北平之爭第二百二十九章 宛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事再變第六百三十章 鄧艾見張昭第八十三章 犬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說服盧植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戰在即第四百八十八章 議和第四百七十一章 張靈兒做法第六百二十章 韓當趙雲第三百八十八章 郭汜之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到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張昭降書第七十章 侍候之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遷都第五百七十六章 說服劉表第二百五十一章 汜水關第三十六章 休傷我主第六十七章 會見張寶與張樑第三百一十三章 武威第四百二十六章 周瑜獻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水3第四百四十九章 泰山之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水12第一百三十三章 牛輔第二百六十四章 孫堅的野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六十六章 喊殺之聲第二百六十一章 誅殺王睿張諮第二百三十一章 衛仲道的教唆第二百五十六章 關羽出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趙雲逆襲第三百四十六章 田豐的策略第二百七十八章 遠征洛陽第二百二十八章 魯山第十章 野狼王呂布第一百七十七章 策反王英第四百八十八章 議和第二十九章 各方匯聚第一百七十五章 扶風2第三百七十一章 涼州牧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事再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襲擊第五十六章 形勢逆轉第五百二十三章 首陽山下第八十七章 會面曹操第四百二十五章 張燕之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討伐袁術第三百九十七章 劉備認親戚第四百零一章 馬雲祿的決定第三百八十章 兄弟一第一百七十章 天水11第五百二十六章 許攸獻計第一百零九章 洛陽2第五百四十章 魏郡攻略第一百九十三章 司徒王允第一百八十五章 典韋道歉第二百章 衛仲道第六百章 荊州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