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丁原的決心

就在袁紹和許攸悄悄出門的當口,就看家不遠處火把通明,一隊隊西涼兵手裡打着火把,向袁紹府邸的方向衝了過來。

這些西涼兵一衝過來二話不說,就直接砸開了袁紹府的大門,見人就抓。

看到這幅場景袁紹和許攸都是心中一震。

“這多桌的速度好快啊,我們不過剛剛出門西涼兵就趕來了。”須有看見西涼兵反應如此迅速,不由得嘖嘖稱奇。

“先生不要再稱讚西涼兵了,我們還是快點走吧,再遲怕是就出不了洛陽城了。”看到西涼兵如此迅速,袁紹顯然有些擔心,想要立即離開洛陽。

“哈哈,主公難道以爲你我到了現在,還能從城門離開麼?”聽了袁紹的話,許攸卻是賣了個關子,“向那李儒何等機警之人,既然已經派人來抓人,又豈會不在城門口布置人手,主公與我要是此時出現在城門口,定會被西涼兵逮個正着。”

“什麼?這可如何是好?難道我袁紹竟然要這樣束手就擒不可?”聽許攸這麼一說,袁紹心中頓時大驚,面色陡變,不過戰而看見許攸神色輕鬆,不由得有些驚訝。“情況如此危急,先生何以氣定神閒,難道先生有了脫困之策?”

“哈哈哈,在下那有什麼脫困之策,只不過是想要仰仗主公的威風,逃出洛陽而已。”這許攸說話很有技巧,這個時候還不忘拍一拍袁紹的馬匹。“現在的洛陽的城門雖然都由西涼兵把守,可是在城牆上卻也駐守着許多北軍將士,主公在北軍中人之多年,想必有很多交情匪淺的老相識,主公只要找他們趁着天黑時,將我們悄悄從城牆之上放下去,主公和我自然逃出昇天。”

原來,自從董卓入主洛陽以來,就將城門的守衛全部換成了西涼兵。本來按照董卓的意思,這整個守城的士兵都是要用西涼兵的,奈何洛陽城太大,董卓需要用到西涼兵的地方頗多,所以在一些不很重要的地方,只能讓北軍來守衛,不管怎麼說,北軍現在也是董卓的兵啊。

“恩,不錯,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一個人來,我們走吧,去北城牆。”袁紹想到的不是別人,正是北軍中一個既沒有靠山,又官職低微的人張遼。

這張遼出生雁門,從小看到的就是胡人的野蠻,見慣了大漢流離失所的百姓。長大後張遼立志要成爲一代名將,屠殺韃虜,重現漢家榮光,於是不遠千里來到洛陽,投入號稱大漢最爲精良的北軍之中。哪知道這北軍之中水深得很,一般的將官不是有大後臺,就是出生名門望族,張遼沒有靠山背景,只能在北軍之中做個下級軍官。不過雖然這樣,張遼足智多謀,英勇善戰,卻也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期間就有袁紹想要拉攏張遼,豈知張遼不爲所動,一心報效國家,卻沒有拉幫結派的意思。

雖然袁紹沒有拉攏到張遼,但是對張遼的爲人,卻是認識的更清楚了。所以在這生命攸關的時刻,袁紹首先想到的,不是那些以前把酒言歡,交杯換盞的朋友兄弟,卻是這個與衆不同,沒有什麼地位的張遼。

袁紹帶着許攸來到北城牆邊,就看見一個面色沉穩的將領正在執勤,不是張遼又是何人?

“張遼兄,多日不見,兄臺卻是風采依舊,而我卻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看見張遼,袁紹首先湊了上去,成了一聲兄臺,其實袁紹要比張遼大上許多,不過現在是來求人,袁紹也就不得不放低了身價,向張遼一個抱拳,然後自我解嘲的開起了玩笑。

“恩?原來是袁紹大人,大人這般擡舉,讓張遼無地自容。袁紹大人的事蹟,在下已經聽說了,大人來找我定是爲了出城的事情吧,大人不介意的話,就先換上我們北軍士兵的衣服,等待天黑之時,在下再安排大人出城。”張遼看見眼前的袁紹,先是一驚,然後就回過神來,對於袁紹和董卓爭吵的事情,張遼已經聽說了,自然也明白了袁紹來找自己的意思,當下也不多說,立即安排袁紹和許攸混在了北軍之中。只等天黑,就送二人出城。

“如此,一切就有勞兄臺了,兄臺大恩,袁紹他日定當厚報。”袁紹也不多說,立即接受了張遼的安排。

入夜,就看見洛陽城北城牆上,一根繩子慢慢的放了下來,在身子的一端,赫然幫着兩個人,正是袁紹和許攸。只是此時兩個人,都換上了北軍的衣服,那裡還有半點達官貴人的樣子。

“這個張遼還不錯,沒有讓我失望,不過我們都沒有馬匹,要離開洛陽那就慢了許多,我們總不能走着會冀州吧?”袁紹一落地,不由得哀嘆一聲,畢竟袁紹錦衣玉食習慣了,現在雖然逃出了險境,但是走路卻成了問題。

“大人怎麼忘了,這城外不是有丁原麼,我們找他借幾匹馬,想來沒什麼問題。”許攸一笑,卻是正說中了袁紹的心思。

於是,二人亦步亦趨的向着丁原的軍營趕了過去。

此時,丁原軍中丁原卻也正在和衆人商議對策。

“董卓太狂妄了,我軍必須要好好教訓此人,若是此人成了氣候,大漢王朝還不變成他董卓的天下。”丁原將今天的事情說給衆將,衆將都對董卓的作爲憤怒不已。

“大人,聽說董卓的二十萬涼州援兵已經抵達,現在兵分兩路,正在攻取洛陽周邊的城池和長安。大人若是想要有所行動,須得趁早,晚了怕是會受制於人。”聽了丁原的話,高順有些擔心的說道。

而其餘衆將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對於和董卓的這場仗,並沒有多大的信心。最後衆將看了一圈,又將目光投向了丁原,畢竟丁原才十三軍的主將,決定三軍未來走向的人。

“哼,大漢朝難道就沒有忠臣良將了麼?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你們都是大漢朝的軍人,平日裡深受大漢朝優待,到了你們爲大漢朝出力的時候,怎麼一個個就成了縮頭烏龜。”看到衆將對於和董卓的作戰並不積極,丁原怒不可遏。

此時呂布看了一眼丁原,已經明白了丁原要爲大漢朝殉葬的決心,便站了出來,率先表態。

“呂布願爲先鋒,替父親掃平董卓。”

呂布此話一出,其與衆將也不再遲疑,紛紛表態。軍人的血性和膽氣,此時表露無疑。

“好,實話告訴諸位,本將這次前來洛陽,看到天子受辱,亂臣董卓妄議廢立,心如刀絞。我丁原受恩於先帝,今生願與大漢共存亡,這次和董卓作戰,我若戰死,就由我兒呂布統領三軍,屆時你們何去何從,丁原不再過問,只求衆將在丁原有生之日,和我丁原爲大漢在拼殺一回,丁原此生足矣。”顯然現在的丁原,已經知道和董卓作對將會面對的困難,不過丁原卻是抱着一顆必死之心,想要爲大漢朝的復興,做出最後的奮力一搏。

“父親,我等誓死追隨父親,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呂布率先下拜,表明自己的決心。

“我等願追隨將軍,赴湯蹈火。”衆將頓時被丁原感動,也都熱血沸騰了起來。

於是丁原與衆將歃血爲盟,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來日大戰董卓。

就在衆將剛剛退出去的時候,一個士兵跑了進來,向着丁原倒頭就拜。

“啓稟大人,外面來了兩個北軍士兵,說是將軍故人,要求見將軍。”

“恩?是我的故人麼?這個時候有誰回來找我們?”丁原一聽之下,心頭一動,卻是向一旁的呂布問了起來。

“這個時候來這裡,很可能是洛陽城裡出來的,說不定真有什麼要事。”呂布想到可能是洛陽出了什麼事情,便吩咐將來人帶了進來。

不一會兒,在一個士兵的帶領下,兩個穿着北軍士兵衣着的人,被帶到了丁原帳中,這兩個人不是袁紹和許攸又能是誰?

“丁原大人,呂布將軍,深夜造訪實在冒昧。”袁紹一進來卻是首先和丁原呂布打了個招呼。

“你們怎麼這幅摸樣?難道是洛陽出了大事?”看到袁紹和許攸,丁原一驚之下,下意識的猜到是洛陽出事了。

“哎,說來話長。”袁紹嘆了口氣,便將洛陽發生的事情說了出來。

此時,丁原和呂布才知道,洛陽竟然發生了怎樣的事情。

“不知袁紹將軍下一步準備怎麼做?”呂布聽完了袁紹的故事,卻是問出了關鍵的問題。

“我袁紹不才,但也知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在冀州有些田產,我準備回冀州之後,散盡家資,招募鄉勇,然後聯絡各路諸侯共襄義舉,他日兵強馬壯之時,定當反攻洛陽,扶社稷於將傾,重鑄大漢河山,再現大漢聲威。”說道此處,袁紹面色微微泛紅,顯然有些激動。“丁刺史海內人望,若能與我共舉大事,定可盡收天下人心,誅滅反賊董卓,扶住天子於危亡。”到了最後,董卓倒是不忘了誘惑一下丁原。

“哈哈哈,袁將軍果然好大的志向。只是將軍若是起兵,怕是難免生靈塗炭,聽說當日,就是將軍向何進獻策,應外兵入京的?現如今將軍又要起兵伐懂,當今天下多事,將軍之過甚矣。”袁紹原本以爲自己說出那番大話,丁原就算不佩服自己,也會認爲自己是個有志向的人物。卻沒有想到丁原對他,竟然有這麼大的意見。還提起了袁紹當日爲董卓獻計的糗事,着實是在袁紹臉上搧了一個響亮的巴掌。

袁紹頓時面紅耳赤,內心憤恨不已,對於丁原多出了幾分記恨。丁原何等樣人,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幾十年,對於袁紹的這點小心思當然是洞若觀火。

第四百一十四章 奪回獻帝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城第四百六十章 徐晃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燒呂布第十章 野狼王呂布第一百八十一章 追殺北宮伯玉第三百七十四章 招降樊稠第五百章 截殺孫策第六十六章 瞬間的交手第四百八十七章 幷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超的承諾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斌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備戰第三百零五章 英雄冢第四百六十九章 全面攻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君主立憲第一百五十五章 奪屍第十章 野狼王呂布第三百六十四章 和氣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裁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袁紹定冀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壁防禦第一百六十章 天水第四十章 以一對百第一百零四章 攻打皇宮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布立威殺曹寅第五百八十一章 諸葛亮第三百五十九章 天使曹寅第三百二十章 俘虜攻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豫州刺史第四百四十四章 陶謙讓徐州第五百九十章 出兵鉅鹿第四百二十七章 孫策南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又見賈詡第三十四章 反攻五原第三百二十七章 圍殺董卓第三百一十章 遊騎曹性第二百七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五百零五章 密探第六十二章 呂布的心思第三百三十四章 生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再救公孫瓚第一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五百一十八章 空城河內第一百八十三章 馬超來訪第三百八十三章 攻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荀彧第六百一十一章 江夏水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兗州之亂第十七章 過路財神第十五章 苦惱的宋憲第二百六十九章 逃亡滎陽第三百五十七章 袁紹退兵第五百九十章 出兵鉅鹿第四百零七章 激戰第四百零一章 馬雲祿的決定第五百六十六章 喊殺之聲第五百五十五章 鄴城受降第六百一十三章 劉備設伏第五百二十章 劫營第四百零五章 劉備的奸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張飛斬二將第五百三十二章 爭奪箕關第二百五十三章 夜襲鮑信第三百一十二章 交易第三百七十二章 三英入長安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水2第三十二章 方天畫戟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紹得冀州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統雍州第四百六十九章 全面攻城第九十二章 撤往黑山第四百九十三章 勸降曹操第五百零六章 陳圭見袁紹第五百七十七章 蔡氏密謀第四百九十六章 再戰三英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仲道變太監第六十五章 等待時機第七十四章 拿下潁川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騰殘兵第五百三十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四十章 徐州之圍第一百九十八章 搶人第五十二章 呂布大戰典韋第一百七十七章 策反王英第十七章 過路財神第一百七十八章 斬殺王英第九十七章 管亥來追第六百三十七章 諸葛亮見陸遜第五百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一十六章 水軍之爭第一百一十八章 義父董卓第四百五十七章 宛城之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火燒呂布第四百一十章 呂布的條件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堅辭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義父董卓第三百二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三十九章 荀家搬遷第三百二十章 俘虜攻城
第四百一十四章 奪回獻帝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城第四百六十章 徐晃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燒呂布第十章 野狼王呂布第一百八十一章 追殺北宮伯玉第三百七十四章 招降樊稠第五百章 截殺孫策第六十六章 瞬間的交手第四百八十七章 幷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超的承諾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斌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備戰第三百零五章 英雄冢第四百六十九章 全面攻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君主立憲第一百五十五章 奪屍第十章 野狼王呂布第三百六十四章 和氣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裁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袁紹定冀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壁防禦第一百六十章 天水第四十章 以一對百第一百零四章 攻打皇宮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布立威殺曹寅第五百八十一章 諸葛亮第三百五十九章 天使曹寅第三百二十章 俘虜攻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豫州刺史第四百四十四章 陶謙讓徐州第五百九十章 出兵鉅鹿第四百二十七章 孫策南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又見賈詡第三十四章 反攻五原第三百二十七章 圍殺董卓第三百一十章 遊騎曹性第二百七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五百零五章 密探第六十二章 呂布的心思第三百三十四章 生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再救公孫瓚第一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五百一十八章 空城河內第一百八十三章 馬超來訪第三百八十三章 攻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荀彧第六百一十一章 江夏水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兗州之亂第十七章 過路財神第十五章 苦惱的宋憲第二百六十九章 逃亡滎陽第三百五十七章 袁紹退兵第五百九十章 出兵鉅鹿第四百零七章 激戰第四百零一章 馬雲祿的決定第五百六十六章 喊殺之聲第五百五十五章 鄴城受降第六百一十三章 劉備設伏第五百二十章 劫營第四百零五章 劉備的奸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張飛斬二將第五百三十二章 爭奪箕關第二百五十三章 夜襲鮑信第三百一十二章 交易第三百七十二章 三英入長安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水2第三十二章 方天畫戟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紹得冀州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統雍州第四百六十九章 全面攻城第九十二章 撤往黑山第四百九十三章 勸降曹操第五百零六章 陳圭見袁紹第五百七十七章 蔡氏密謀第四百九十六章 再戰三英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仲道變太監第六十五章 等待時機第七十四章 拿下潁川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騰殘兵第五百三十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四十章 徐州之圍第一百九十八章 搶人第五十二章 呂布大戰典韋第一百七十七章 策反王英第十七章 過路財神第一百七十八章 斬殺王英第九十七章 管亥來追第六百三十七章 諸葛亮見陸遜第五百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一十六章 水軍之爭第一百一十八章 義父董卓第四百五十七章 宛城之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火燒呂布第四百一十章 呂布的條件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堅辭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義父董卓第三百二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三十九章 荀家搬遷第三百二十章 俘虜攻城